百度搜索 朕之春秋 天涯 或 朕之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黎阳位于黎山之北、黎水之西,地势险要,一向易守难攻,乃往晋阳的咽喉要地。阳处父在此有五万大军驻守。姬羽携连胜之威,强攻数日,奈何阳处父乃沙场宿将,用兵老道,将个黎阳守得水泄不通,双方僵持月余,竟是谁也奈何不得谁。姬羽心中烦忧,与李信、黑塔商议道:“阳处父治军甚严,又扼守要冲,短期恐难以拔除。大军在外,若迁延日久,恐我后方有失啊。”
李信道:“虽如此,若就此返还,恐军心不稳,为阳处父所乘啊。”
军议时,黑塔一向不多话,此时忽然道:“俺见那阳处父大营安札在黎山之前,若有一偏师自山上攻其后背,则其军必乱。”
李信闻言笑道:“黑塔往日军议从不发言,今日却如何转了性子?只黑塔有所不知,黎山属太行山脉,山间陡峭险峻,行不得大军。”
黑塔不服气道:“行不得大军,也行不得小军么?某愿领三五百得力军士,翻山击之。待彼军生乱,君上再一举击之,必能擒住那阳处父!”
姬羽拒绝道:“不可!此计太过冒险!我宁愿此战无功,不愿黑塔置身如此险地也!”
黑塔道:“君上且安心,黑塔自小便常于山中捕捉野兽,翻山越涧乃家常便饭而已。”
然而姬羽担心黑塔安慰,只是不允,黑塔无奈,只得悻悻而退。姬羽亦无破敌之策,只得暂且息兵。
第二日,姬羽升帐,发现少了黑塔,急忙问左右,方知昨晚夜中,黑塔便便谎称领了将命出外侦查,只带本部三百人出营,至今未归。姬羽大惊道:“这夯货必是去行昨日之计去了,这可如何是好?”
李信道:“如今追之不及也。君上且密切关注敌营动静,随时准备策应。”
姬羽叹息道:“也只得如此了——如此不听号令,等这厮回营,某非斩了他不可!”李信知他只是气话,也不当真。只是一面加派斥候,注意阳处父动静,一面随时准备策应。
却说黑塔待本部三百人翻越黎山。黎山本就险峻难登,因是半夜上山,更增加了危险性。只爬到半山腰,已有二十余人失足跌落山崖而死。其余诸人听见失足之人的惨呼,个个心有戚戚。比及又至一悬崖,高约三十余丈,陡直如镜面,士卒皆有退缩之意。副将进言道:“黎山太过险峻,不如且退,另寻它法。”黑塔怒道:“现今折返,之前的士卒便白死了吗?某在君上面前早立下军令状,除非某死,否则有进无退!有再敢言退者斩!”副将一脸苦相道:“可山势如此陡峭,如何上得去?”
黑塔笑道:“这有何难?待某给汝等打个样!”说罢脱去铠甲,只带钩索和锤凿,先用钩索挂住高处,然后一边攀爬,一面在山壁凿出踏脚小洞。就这么越攀越高,逐渐只见一个小黑点。大约半个时辰后,悬崖顶垂下长绳。副将见之大喜道:“将军已至山顶也!我等当不落于后!”军士深受鼓舞,纷纷缘绳而上。因有凿出得小洞落脚,众人爬的很快,且先登者上去之后又有更多绳索垂下,一个时辰后,全员都上了山顶,竟无一人掉队。而此时众人俯瞰山下,只见山脚下,赵国营盘清晰可见。上山艰难,下山却容易得多。原来赵军大营这边都是缓坡,众人可从容而下。待众人缓过劲来,黑塔率众人下得山坡,道:“建功立业,击溃赵军!”众人轰然道:“唯将军马首是瞻!”黑塔所选从者,皆为膀大腰圆之大汉、他们于林中砍斫树木,削为大木棍,一手一根,趁赵军不备,齐声大喝,冲入营中,见人就以木棍乱打,所向披靡。同时又四下放火,晋军一时不知来了多少敌人,营中顿时大乱。
姬羽姬羽营中,早看见那火光,大喜道:“黑塔得手矣,我当亟助之!”命李信为先锋,趁势猛攻。阳处父首尾受敌,混乱中约束不住部下,只得仓皇而逃。姬羽赞道:“黑塔之勇,真古之恶来也!”遂挥军大进,一路高歌猛进,半月之间,已经兵临晋阳城下。遣使者命赵无忌出降。
赵无忌急忙召集臣下道:“姬无忧用兵果然厉害,寡人若降之可乎?”贾岸慌了,拜而劝道:“君上若降,乃将生死置于敌手也。且君上未杀公子芳倒也降得,可公子芳既死,姬无忧为安稳人心,必杀君上以安民心啊。”弑君篡位,贾岸可是最大帮凶,为保自身,他也不能支持赵无忌投降。赵无忌道:“可姬无忧来势汹汹,如之奈何?”孙礼道:“姬无忧虽勇,但其连番征战,已是强弩之末也。君上可先恳请停战十日,以作考量,则其士气必坠。我料楚国大军近日必至,且挨过这几日,必有转机。”
姬羽中军。
赵国使者述说来意。
姬羽道:“我只给赵无忌五日时间考虑,否则破城之后,夷三族!”
赵国使者还要分说,姬羽已挥手,亲卫将使者赶了出去。姬羽若有所思。
待使者离开,李信忍不住道:“这分明是缓兵之计,无忧何故允之?”姬羽道:“这等小计,吾岂有不知之理?只是我军连番征战,军士们都疲惫不堪,需要休养,此其一;打造攻城器械也需要时日,正所谓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也,此其二;我军战线太长,之前虽向宋公请求护我后路,却一直未有信息,此其三也。”李信担忧道:“如此久恐生变。”姬羽道:“不妨,三日后,我军稍事休息,攻城器械也差不多造好,便发起总攻。”。黑塔一怔,道:“三日?不是说给他五日思考么?”姬羽笑道:“此所谓兵不厌诈也。”
然而第二日,忽报有郑国军队出现于侧,并指名要姬羽一会。姬羽惊疑不定,出营相见。
双方礼毕,郑伯见姬羽身量又长了许多,不由叹道:“许久不见,无忧已是成人矣。”
姬羽答道:“夫子倒是沧桑了许多。岁月不饶人,郑君何不在家中多加休养,反而劳心于军旅之中呐?”
郑伯叹道:“无忧心中可还怨怼老夫?”
姬羽道:“谈不上怨,只是往日情分,烟消云散而已。”
郑伯道:“丽娘甚是挂念你。”
姬羽不愿提及丽娘,问道:“你我两国之事,莫要牵扯丽娘。——郑君莫非是来助晋国的么?”
郑伯摇头道:“非也,某特来救汝耳。”
姬羽道:“不知此话怎讲?”
郑伯道:“楚国大军,已兵出濮阳,你可知晓?”姬羽微微一惊,脸上却不露声色:“是么?”郑伯仔细看姬羽神色,却看不出什么端倪,微微点头道:“临大事而不动声色,无忧涵养修行有成矣。”姬羽道:“夫子必有以教羽。”
看着姬羽这不咸不淡的样子,郑伯有些想揍人,哼了一声道:“若非丽娘相求,某却不会来此一遭。”姬羽淡然道:“只要先生不出手,晋阳三日必下。”郑伯摇头道:“你精通兵法,当知刚不可久之道理也。你之兵卒,长期奋战,锐气已失。且不说赵国尚有大将阳处父、孙礼,三日你未必能攻取晋阳,即便你能得手,楚国大军一至,你立足未稳,又能守得住么?”
姬羽道:“某已向宋公、卫公请援,楚国便来,胜负未可知也。”郑伯笑道:“你还等宋、卫之援兵耶?卫公年迈多病,自保尚且不足,如何敢阻拦楚国大军?至于宋公,早在半月前崩殂,公子目夷与公子谅相争,却被齐国趁机攻灭,如今已逃亡鲁国,哪里有兵助你?”
“什么?!”姬羽终于变了颜色:“夫子莫非在诳我么?齐国与宋国一向交好,如何会骤然攻之?”
郑伯摇头:“齐君因目夷不肯纳其女,一直心中有怨气。且其觊觎宋公日久,是以此举一点都不奇怪。——如今你后路皆失,还是早做打算吧!”
姬羽面沉似水。如果郑伯说的都是真的——此事大概率是真的,那么他现在的处境极其危险。西有齐国、南有楚国,北有赵国,自己竟一下子陷入三面包围之中。只是为何毛显、王安没有消息传来?
姬羽心中盘算,一面恭敬向郑伯施礼道:“夫子必有以教我。”郑伯道:“此正老夫来此之意也!如今能救你的,也只有郑国。只要你应承老夫一事,郑国必定鼎力相助!”姬羽道:“夫子试言之。”
郑伯道:“你入赘郑国,与丽娘成亲,成了老夫女婿,老夫自然助你。”
姬羽大怒:“郑伯意图辱我乎?”
郑伯捋须道:“老夫只有丽娘一女,你入我郑国,待老夫百年之后,你自然便继承郑国基业,岂不美哉?”
姬羽断然道:“羽乃虞国之君,堂堂丈夫,岂可为赘婿也?!先生请勿再提。”
郑伯道:“此危急存亡之时也,无忧三思。”
姬羽冷然道:“羽便是死,也不会答应这等要求的。郑伯若不想与我交战,可速退;若要战,羽也不吝奉陪!”说罢竟拨马不顾而去。郑伯见姬羽远去,叹道:“不意此子刚烈至此。——丽娘爱之,也不知是福是祸。”
姬羽回营,急召诸将议事。
李信道:“如此大事,我等怎会丝毫消息也没有?且公子目夷素有勇名,怎会败给公子谅?莫非郑伯在诓骗君上?”
姬羽道:“我观其所言或许非虚。若是宋国夺嫡,公子谅与齐国勾连,则目夷兵败,乃至对我军封锁消息,便顺理成章了。”
李信皱眉道:“果真如此,则我军三面受敌,若将士得知,军心必乱啊!”
姬羽道:“为今之计,我军必须尽快尽快撤退,在楚军到来前,打垮公子谅,迎回公子目夷,方有一线生机。”李信、黑塔自领命下去整军。姬羽长出一口气,面色阴郁。宋国内乱,实在是要命的危机,他此时最担心的,是在戴城母亲的安危。
然而不大工夫,黑塔去而复返,身后跟着小将先云。只见他满身尘土,铠甲上有被刀剑劈砍的痕迹。姬羽一惊,问道:“阿云,莫非戴地有变?”先云伏地道:“君上,大事不好,宋公去世,公子谅伙同齐国,驱逐公子目夷往鲁国。楚国趁机来攻戴地,戴城眼看难守!”黑塔亦道:“楚国老将杨箕攻戴,大将武起正向我军扑来,眼看明日可至!”
姬羽闻言大惊:“楚国如何来的如此之快?”
黑塔道:“楚军从濮阳乘舟船而至,故而行动迅速。”此时李信进账道:“紧急军情!斥候来报,楚军在我军背后登岸,离我大营不足五十里了!晋阳守军亦有出城之意向!请君上速做决断!”
百度搜索 朕之春秋 天涯 或 朕之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