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朕之春秋 天涯 或 朕之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却说易季拿了混在车队中之人,姬羽与公子目夷认得此人正是卫灌娘。公子目夷问道:“灌娘为何来了?”
卫灌娘道:“我本卫国人,又非你宋国臣民,爱去哪儿便去哪儿。”
公子目夷叹道:“父命难违,灌娘何必如此。”
灌娘眼圈一红,倔强道:“我便只是想见见鲁国贵女,你莫要想多了。”
姬羽早已退了出去,见易季在旁,笑骂道:“你给我等惹了好**烦。”易季急忙惶恐伏地道:“小人实不知那是卫国贵女也。”
姬羽摆摆手,道:“吾戏言耳,此事岂能怪汝?汝尽心巡营,乃忠于职守也。说来此时发现,总比到了鲁国才发现要好。”
李信皱眉道:“若鲁国贵女见之,恐于此次联姻不利。”姬羽笑道:“这却不是我等能置喙之事了——且看公子目夷自己的选择罢。”令众人去忙各自之事,自己却端了张小马扎,在离营帐十余米开外看书。
又约一盏茶后,公子目夷出得大帐,双目微红。他犹豫了片刻,走了过来,道:“有劳无忧了。”
姬羽笑笑,问道:“灌娘如何了?”
公子目夷道:“哭了一会儿,此时已然睡下了,有婢女看护。——今夜恐要与无忧同帐而眠了。”
姬羽道:“这倒无妨,可带着灌娘,与联姻之事多有不便,公子当早做决断。”公子目夷叹息道:“我心纷乱如麻,且明日再说吧。”姬羽不便再劝。
二人入帐歇息。良久,姬羽正要入睡,忽闻公子目夷道:“无忧是否觉得我乃优柔寡断之人?”姬羽假寐不答,目夷道:“我自幼母亲便去世了,父君只有我一个嫡子。他一直想恢复我殷氏的荣光,是以也是如此教导我的。我努力想变得优秀,想让自己配得上储君之位,却从不曾为自己而活。在别人眼中,我勇敢、宽仁、自信,然而我自己知道,那不过是我的一层壳。我只是不想让父亲和大臣们失望罢了。——自幼只有灌娘,只是单纯地喜爱和我在一起。此次我本想放弃,然而灌娘不远千里来寻我------”
“我实不忍舍弃这份情谊。——素闻无忧多智,可否为我设谋?”
姬羽沉默良久,道:“灌娘乃卫君嫡女,不可能为妾。”目夷明白姬羽的意思。卫君嫡女不能为妾,鲁君嫡妹自然也是不能为妾的。鲁国嫡女与卫国嫡妹,他只能选一个。
于是在目夷的一声叹息后,二人再也不说话了。
一夜无话。
翌日一行人继续赶路,队伍中却多了一位顶盔贯甲的小亲卫——自然便是灌娘了。——这便是姬羽给的权益之计,至少不能大鸣大放地带个他国贵女去鲁国——那不叫迎亲,那叫挑衅。
卫灌娘对这个安排好似还挺满意,天天跟在公子目夷身边,看姬羽都顺眼了许多。
非止一日,到了鲁国都城,早有一队人在曲阜城外相候。为首之人,身材高大,风姿雄伟而不失儒雅,正是梁丘。梁丘礼数周到,道:“鲁国恭迎宋国公子。”
双方见礼毕,姬羽问道:“师兄如何成了使者?”梁丘道:“父亲向鲁候举荐,任命我为礼官。这联姻之事,正是丘分内之事。”
梁丘引诸人至驿馆,公子目夷问道:“不知何时得见鲁候?”梁丘答道:“鲁候之母田氏回齐国省亲,数月未归。鲁候至孝,亲往迎之,不日便归。”于是一行人暂且住下。梁丘又道:“公事已毕。丘与无忧为师兄弟,愿请暂借之饮酒接风。”
公子目夷自无不允。
因李信与黑塔均为旧识,遂一同前往。众人寻一酒楼落座,互诉别情。
酒过三巡,姬羽问道:“师兄于鲁国可得意否?”梁丘微醺,笑道:“鲁候宽和勤勉,推崇礼法,对丘甚为信重,命我推行变法。与我数载时间,鲁国当大治也。”姬羽赞道:“君臣相得,美哉!”梁丘又道:“我素知无忧之才,若暂无去处,可留在鲁国,助我一臂之力。”姬羽道:“谢过师兄美意。宋公赐我三城之地,此事完了,便要就封也。”
梁丘甚为遗憾,叹道:“惜哉。”姬羽道:“也不知师兄和夫子现今如何了?”
秦国都城,雍城。
一位青年抬眼望着城楼,道:“能够伸我大志者,唯有秦国了。”青年神情坚毅沉着,正是姬羽的另一位师兄,郑非。
却说姬羽梁丘相谈正欢,却听人笑道:“原来梁大夫在此处,却让下官好找。”姬羽抬眼看去,但见说话之人身形瘦长,面白隆鼻,双目有神,仪表不凡,竟也是一位美男子。然而梁丘见了此人,却忍不住微微皱起了眉,问道:“闻人大夫寻某何事?”
那人微笑道:“听闻梁大夫于城东设立大学,卯近日亦于城北立学,还请梁大夫届时前往观礼。”梁丘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丘谢过闻人大夫好意了。”
闻人卯闻言,一脸遗憾道:“梁大夫对某误解甚深,如此诚乃憾事也。”梁丘板着脸道:“若闻人大夫无事,丘还要与朋友饮酒,便不奉陪了。”
闻人卯笑道:“卯自然不敢打扰。——不过能与梁大夫相饮者,亦必为大才也。某乃鲁中大夫闻人卯,不知得闻尊姓大名乎?”
姬羽碍于礼数,起身还礼道:“不敢当大才之称,某为虞城姬羽,今为宋国迎亲使也。”闻人卯闻言惊喜道:“莫非便是李夫子之徒,智略无双姬无忧乎?”姬羽道:“无根飘萍,智略无双士是愧不敢当。”闻人卯正色道:“英雄因时而起,岂能以一时成败论之?且无忧以羸弱之兵,屡败楚国虎狼之师,足以称大才也。今卯得见尊容,幸何如之!”闻人卯相貌堂堂,神情恳切,这番话说来,令人如沐春风,姬羽不由对其颇有好感。梁丘却重重咳嗽一声道:“闻人大夫不是还要主持开学典礼么?”
闻人卯笑道:“得见贤才,所以忘时。卯这便先行一步,日后还盼能与无忧一叙。”说罢深施一礼,姬羽急忙还礼。
闻人卯去得远了,梁丘闷闷不乐。姬羽问道:“我观此人姿容风度极佳,但师兄似乎对之甚为不喜?”梁丘道:“此人惯喜当面逢迎,背后非议。又因其擅于蛊弄人心,我学院学生亦多被迷惑。某推行之变法,其为最大阻力也。”姬羽闻言肃然道:“如此说来,此人实为奸邪也。”
姬羽明白,明面的恶人好办,伪装成好人的恶人难办。难怪以梁丘的性子,面对此人也难以保持风度。
梁丘喟然道:“然而鲁国积弱已久,不变法不足以强国也。”
姬羽劝慰道:“任何变革,均非均非一朝一夕之功,师兄且徐徐图之。”
秦国,雍城宫殿。
一位青年文士正侃侃而谈:“秦国穷兵黩武,连年征战,民众苦不堪言。看似强盛,实际虚弱,如大木中空,只待轻轻一推,便会轰然倒塌。如今王室衰微,群雄并起,秦国欲图天下,非变法不足以强国也!”
此时甘茂、严君疾已老,秦国正缺王佐之才。秦公大为震动,下座道:“寡人得先生相助,何愁大业不成!”当下封郑非为上大夫,雍城令,主持秦国变法。
与此同时,楚国武起、燕国乐毅亦开始推行变法,天下群雄的变革风云,由此而起。
百度搜索 朕之春秋 天涯 或 朕之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