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朕之春秋 天涯 或 朕之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流寇说白了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没了首领,在城内外两厢夹击之下,很快土崩瓦解,降者五千余人。李信请示如何处置。姬羽道:“这等凶顽之徒,留之何益?可尽斩之!”梁丘阻止道:“不可!杀俘不详。且这些人亦非天生贼寇,大多是为生活所迫的平民,望无忧恕之。”
姬羽以马鞭指向城下道:“师兄可知这盗拓每过一处,必大肆劫掠,死于贼军手中之平民不知凡几!便因为生活所迫,便可任意作恶么?今日若是贼军攻下城池,又将死去多少百姓?!”梁丘一时语塞,只嗫嚅道:“这可是五千条性命啊!”
姬羽放眼看去,只见贼众被驱赶着跪在地上,双目茫然,衣衫褴褛,面有菜色。不由又叹了口气道:“罢了,既是师兄说情,便不用全杀了,只将队长以上头领斩首,余者充作奴隶,带往邯郸发卖。”至于充作士卒,姬羽不做考虑。这些流寇,一身陋习难以改正,很难做到令行禁止,勉强充军,只会拉低军队的战斗力。
李信领命而去。姬羽道:“王室无力约束诸侯,导致流民日益增多,盗贼四起。师兄认为这天下可有救否?”他明为求教,实则是在探询梁丘对周王室的态度。
梁丘并不正面回答,只道:“丘以为,若能具备足食、足兵、足信此三点,则国家大治才算有了基础。“姬羽道:“愿闻其详。”梁丘道:“足信为立国之基本,能够取信于民,政令方能得以顺利推行;其次为足食,百姓流离、盗贼蜂起,大率为食不果腹也,国家一定要鼓励生产,加强仓储,才能让百姓安心建设家园、发展百业;最后为足兵,有了一定的武力,方能对内维护治安、打击不法,对外保家卫国、侵略扩张。”
姬羽深以为然,道:“闻师兄所言,足信为三者之首乎?”梁丘答:“然也。”姬羽又问道:“如何取信于民也?”梁丘道:“君子当富而教民,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为国以礼、为政以德。要制定法令,并严格遵守;以身作则,不轻佻任性;要教化百姓,使其知礼法,知廉耻;弘扬美好的品德并以此要求自身,则民易使也。”
姬羽问道:“向知师兄胸有丘壑,今日受益匪浅。然而如何推行礼法呢?”梁丘正欲回答,忽然腹鸣不止,不由赧然道:“自为贼所获,一日未食矣。”姬羽失笑道:“羽之过也,竟与师兄在城下耽搁这许久。且先入城。”
楑丘本是小城,城守毛显最初为盗拓所困,早被吓得手足无措,幸赖**在城中指挥,方得保全,甚为感激。亲自出城来迎道:“幸赖虞公,楑丘方得保全。”姬羽谦让道:“不敢居功。”
毛显设宴款待,姬羽不好推却,直到夜深,方得脱身。
又向母亲请安后出门,这时巫盘上前见礼道:“君上。”姬羽含笑道:“令先生受惊了。”巫盘似笑非笑道:“盘自从跟了君上,受惊早受的惯了,不妨事。只是担心主公一会恐要受惊。”姬羽闻言心中讶异,忽闻一女子笑道:“无忧大兄!”但见来人脸颊晕红,眉眼带笑,却不是郑丽娘是谁?
姬羽讶然道:“丽娘?!你如何在此?”在决定撤离朝歌之前,姬羽已命人护送丽娘回新郑,故而见丽娘出现,十分讶异。
郑丽娘道:“丽娘本欲往濮阳,不料濮阳已被楚国攻下,父亲退守新郑,道路不通,故而丽娘只得反转来寻大兄啦!”
“什么?”姬羽一惊:“濮阳竟被楚国攻破了么?不知郑伯如何?”郑丽娘笑道:“阿耶乃是主动退却的,新郑城高池厚,又有相国祭足相助,楚国奈何不了阿耶的。我料楚国必然要转来攻打宋国,心中担忧,故而特来寻你。这回我带了盔甲三百副,兵器五百件,希望能够帮上阿兄。”姬羽兵马折损严重,重新募兵,兵甲乃亟需之物,此可谓雪中送炭。
姬羽感受到丽娘的情意,心中震动,不由道:“丽娘厚意,羽何德何能受之?”郑丽娘道:“丽娘助你,只是因为我愿意,阿兄无须多虑。丽娘不想这成为你心中的负累。”姬羽沉吟片刻,道:“兵甲乃国之重器,丽娘如何能够带出这许多来的?”丽娘笑道:“无忧大兄当已猜出来了。没错,是阿耶同意的。”
姬羽道:“夫子既已与我决裂,为何又要援我兵甲?”丽娘取出一封信给姬羽道:“阿耶自有话与你说,丽娘走啦。——我还得去慰藉灌娘那个小哭包呢!丽娘真是辛苦呀。”说罢摆摆小手,就这么走了。
“灌娘可比你大三岁呢!这人小鬼大的小娘。”姬羽忍不住笑了笑,打开郑伯的信笺。但见信中写道:无忧,我知你心中有许多疑惑,亦有许多怨气。然此世间,水无常势,国家之间,亦无永远之敌友。前番袭你,盖因你威胁到了郑国的安全;此番助你,也不过望汝助宋公多撑些时日,抵挡楚国兵锋。只丽娘待你一片痴心,望你莫要辜负了她。你我师徒一场,望汝珍重,莫要轻易丢却性命。
“哼,老贼,以为如此便能消珥汝之罪业么?”姬羽说着,却又忍不住叹了口气:“罢了,瞧在丽娘面上,若是战场相见,不取你性命便是了。——只是如此一来,不免还是要为郑国抵挡楚军——这老狐狸!”
郑国都城,新郑。
被姬羽称为“老狐狸”的郑伯寤生,正站在宫城墙头,眺望东方。
“君上是在担心女公子么?”说话之人身着相国长袍,面容清瘦,神情沉静,正是郑国第一智者,祭足。
“是啊。丽娘虽然自幼聪慧过人,但却心属那个小子,孤担心她受到伤害啊。”郑伯叹息道。
祭足劝解道:“女公子是有福缘之人,且虞君非绝情之辈,君上无须多虑。”
郑伯道:“可是这个虞君却因我之故,丢失了国家,四处流亡。他毕竟只有十六岁,孤怕他将这份仇恨,转移到丽娘身上。”
祭足道:“若虞君果真是这般心胸狭小之人,那么主公又何须如此忌惮,不惜背负骂名也要阻碍其得到晋国呢?还不是因为其人胸怀广大,志在千里么?”
郑伯叹道:“相国所言是也。看来是我老了,思虑迟滞矣。”祭足道:“君上年龄还不及老臣,何谈年老?只是关心则乱罢了。”
郑伯默然半晌,问道:“有了我资助的兵甲和姬羽的援军,相国认为宋国能挡住楚国兵锋么?”
祭足道:“足以为,无论此战宋国是胜是败,楚国都必将退兵。”
郑伯讶然道:“哦?这是为何?”
百度搜索 朕之春秋 天涯 或 朕之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