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朕之春秋 天涯 或 朕之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秦军围困鄙城月余,晋军始终闭门不出。秦军大营。
嬴荡召集众将议事。
嬴荡问道:“晋军闭门不战,如之奈何?”严君疾道:“晋军虽败,士气低落,但鄙城城池高大,短时间恐难以攻克。我军远征,军粮已难以接济。”
嬴荡问道:“余量还可支撑多久?”
严君疾道:“若是省着吃,或可用月半。”
嬴荡问道:“国内无法运粮了么?”
严君疾答道:“甘丞相已回国征粮,但连年征战,国内已经没有余粮了。且士卒长年在外,亦缺乏劳力农作。若再打下去,恐影响明年春耕。”
嬴荡长叹道:“可恨!我大秦国力仍颇有不足啊。”
甘茂道:“臣听说‘为将者,必须有所决断,当进则勇猛精进,当退则迅速果断’。如今既然无法攻下鄙城,为何不暂时退兵,修养生息,以待将来呢?”
嬴荡深以为然,于是大军绕道至殽山,收殓秦军尸骨,并进行祭奠。祭奠之时,秦军哭声传出数百里,鄙城的晋军被这股悲愤之气所震慑,不敢出城阻挠。
晋驩听见哭声,对左右叹息道:“秦晋之间的仇恨,很难解开了。”宋公道:“此为老夫所以不喜争战之故也。”卫公道:“然也。”郑伯却不以为然道:“秦国若要争霸天下,必然要与晋国为敌,几位又何必作妇人之叹耶?”
宋公闻言默然不语,晋驩道:“我并非惧怕战争,只是秦晋曾经有多年的交好,当年秦国还帮助过我的父亲复国,寡人一时伤感罢了。”
姬羽道:“秦君胸怀大志,虽然一时退兵,将来必然还会图谋中原,晋公不可掉以轻心。”
晋驩道:“寡人自知。”
姬羽又道:“如今战事已歇,羽也该告辞了。”
晋驩不舍道:“无忧素有良谋,寡人深爱之,弗如便留在我国?孤愿以上大夫之位相待。”
姬羽谢道:“承蒙晋君厚爱,然而我本是天子臣子,奉命支援,如今战事告一段落,也该回去复命了。更兼母亲亦在洛邑,身为人子,不敢远游。”
晋驩无奈,只得允了姬羽所请,多赠财货,亲自送姬羽出城三十里方回。且居、李信亦不得不再次与姬羽、南宫括洒泪而别。其后不久,宋公、卫公、郑伯也各自领军回国,自此诸侯联军伐秦无疾而终。对此晋公固然万分遗憾,而嬴荡亦是心中难平。
嬴荡归国后,采用甘茂的建议,任用蒙敖、蒙毅、公孙启、任嚣等一干年轻将领,不急着进入中原,而是先扫平西戎,后又灭巴、蜀二国,拓地八百里,休养生息,积蓄国力。
晋国虽然仍是中原第一大国,但自相国赵衰死后,国内赵、魏、韩三大家族为了相位互相争斗,晋驩疲于调和三家矛盾,也无力发动对秦战争,颇感觉英雄气短。而楚国和越国关系紧张,互相牵制,却都不愿首先发起攻击。于是中原获得了暂时的平静。
姬羽一行人率残部西归,其时已是初冬,天空纷纷扬扬下着小雪。一路行来,但见沿路多有饿殍,且百姓皆面有菜色。不由叹息道:“诸侯争战连年,只苦了中原百姓。”
进入洛邑,姬羽命**、南宫括先回府通报,自己却带了黑塔向周王复命。其时因郑伯、宋公均已归国,无人劝谏,天子没了束缚,于是每日宴饮,此时同虞君格、西周公费等大臣观赏歌舞。姬羽觐见时,只见殿中诸公,觥筹交错,一派歌舞升平景象,又念及一路饿殍,不由心中一口郁气难平。
姬羽行礼毕,周王推开身边姬妾,问道:“前方战事如何?”姬羽于是备述之。周王听罢怒道:“诸侯如此,视王命为儿戏乎?”姬羽答曰:“秦国强盛,非一时可以遽下。而王室衰微,无怪诸侯离心。天子应当谨身修德,勤俭恤民,以待天时。”
周王一时还没反应过来,虞君格附耳道:“姬无忧是在讥讽您无德、奢侈呐!”周王深恨郑伯,连带着对姬羽这个郑伯弟子也一直不怎么顺眼,闻言大怒,豁然起身道:“汝区区一个司书,也敢诽谤君上吗?”虞君格道:“姬无忧此人一向恃才傲物,今日立了一些微末功劳便敢讥讽王上,请大王严惩之。”王孙满见周王发怒,赶紧劝道:“姬大夫年少气盛,大父乃天子,何必与之计较?”周王怒指姬羽道:“若非满求情,今日非治汝欺君之罪不可!还不与寡人速速退下?!”
姬羽不再多言,默然而退。
归府见了母亲,息夫人自然又是哭哭啼啼,一番嗔怪,直道:“我儿瘦了。”姬羽笑道:“儿正在长身体,瘦一些原是寻常。倒是母亲越发年轻了,儿几乎不敢相认。”息夫人立刻破涕为笑,道:“我儿又在哄为娘开心。”
哄好了母亲,姬羽来见李聪。却见夫子难得的未在高卧,却于院中观雪。
姬羽行礼道:“夫子。”
李聪道:“无忧心中可有疑惑?”
姬羽道:“天下纷争,而天子却不知振作,无忧心中迷惘。”
李聪道:“自昔年大禹废除禅让制,而传位于其子启,建立夏朝;而四百七十年后,成汤灭夏而建立商朝;又五百年后,周于牧野之战获胜而代商。由此可见,天下并无永世之王朝,譬如这世间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一般,生死寂灭,万物更替,乃造化自然之规律,非人力所能改变也。”
姬羽道:“夫子著《自然经》阐述了这个道理,可天下动乱,百姓何辜?”
李聪拈须道:“无忧,你可见这花树上之雪么?”
姬羽道:“正因这大雪,令一路多了许多饿殍。”
李聪道:“你只看见有人因大雪冻死,却不知若非这大雪,来年会有更多人饿死。”见姬羽一脸不信,李聪道:“大雪将躲在田地土壤深处的虫豸冻死,而来年庄稼无虫害,必然丰收,这挽救的百姓岂不是更多么?”
姬羽沉思半晌,道:“弟子明了。”
李聪道:“且试言之。”
姬羽道:“这乱世如同这大雪,大雪之后便是春日;乱世之后,便是大治!——如今天子无为,诸侯皆有私心,若有可能,羽愿为百姓,涤荡天下!”
李聪叹息道:“无忧近日可有读《道德经》?”
姬羽道:“夫子大作,羽时常攻读,不敢懈怠。”
李聪道:“上善若水,无忧当审时度势,不可逆天而行。”
姬羽道:“可夫子《自然经》中尝言,世间所存在之万事万物,皆为自然,那么弟子无论如何做,皆是合乎自然之道的,又何来逆势之说呢?”
李聪笑道:“汝当知吾意,莫要强辩——罢了,《道德经》养德,《自然经》修身,以你之聪慧,自然有你的道。但你可知如今自身已危在旦夕了么?”
姬羽道:“学生不知。”
李聪道:“汝虽聪慧,却未能亲近主君;有功劳却在朝中无根基;如今君上身边小人环绕,又因直言而触怒天子,大祸将临,汝尚无一点自知么?”
姬羽悚然而惊,道:“愿夫子教我。”
李聪道:“为今之计,汝当速走奔他国,以避祸患。”
姬羽道:“容弟子思之。”
洛邑大殿。
周王与西周公、虞君格又在宴饮。众舞女歌舞。席间周王忽然叹气。虞君格急忙问:“王上何故叹息?”周王道:“寡人想起那日誓师大会中献舞祈祷的巫女,再观殿中舞女,再无兴味也。”虞君格道:“这有何难?区区一巫祝,亦是天子家臣,王上可借占卜之名,令其觐见,谅彼不敢不从。”周王大喜,急命召之。未多时,巫祝来见,依然脸罩面纱,口称“君上”而拜。
周王命其去除面纱。巫祝拒绝道:“臣非侍妾,不敢从命。”周王大怒,道:“若不从,族之!”巫祝无奈道:“臣幼时为毒虫所咬,面目丑陋,恐惊了天子。”周王哪里会信?笑道:“无论丑美,但求一观。”于是巫祝摘下面纱,只见面目之上,一道狰狞伤疤斜贯,皮肉翻起,令人观之欲呕。周王倒吸一口冷气,大为扫兴,一面令其退下,一面对虞君格道:“如此身材,却容貌丑陋,令人大倒胃口。”
西周公劝道:“巫祝毕竟是臣子,王上须留些体面。”
周王满不在乎道:“区区一巫女,待会赏些金帛便是了。”也不在意巫祝听见。
巫祝满脸羞愤,垂首而退。
虞君格眼珠一转,笑道:“王上不必动怒,臣知有一女,天姿国色,观之销魂。”
周王闻言大喜,急问道:“当真?”
虞君格道:“臣岂敢欺君?此女为姬羽之母息夫人也。当真面若桃花,有‘虞美人’、‘玉美人’之美誉也。”周王道:“息夫人年近四旬了吧?恐容颜不再。”虞君格笑道:“王上有所不知,此女有内视之术,如今仍如少女。其中之妙,不足为外人道也。”周王闻言大感兴味,西周公感觉不妥,皱眉道:“息夫人乃大臣之母,恐不宜戏之也。”
虞君格反驳道:“既是天子家臣,岂可不为天子尽心?这姬无忧一向傲慢无礼,殊为可恶。今日天色已晚,明日王上可令其母来见,若其抗旨,正可治其欺君之罪!”周王深以为然,于是下旨令息夫人觐见。这正是: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百度搜索 朕之春秋 天涯 或 朕之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