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朕之春秋 天涯 朕之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却说庞元被敌将一招击败,却闻对方唤自己“大兄”,定睛看去,不由讶然道:“莫非长万也?”
南宫括道:“正是括。”
庞元叹息道:“多年未见,不想长万竟在晋国为将。汝年少时,便能与我相持不败,如今身量长成,吾更非敌手也。”
南宫括道:“大兄既败,何不早降?括可保大兄不死。”
庞元惨然笑道:“吾年近三旬,漂泊秦地,好容易才有机会独领大军,本欲建功立业,不想损兵折将,有何面目回见主公?长万可速动手,吾死于汝手,亦无憾也。”
“糊涂!”一人骂道:“汝自便死了,如家中母亲何?这二十万将士也要为汝陪葬么?”
庞元悚然一惊,见说话者似乎是个十余岁少年,乃道:“汝何人也?”
南宫括道:“此主公之子,无忧也。今日埋伏之计,便出自其手。”
少年道:“大兄离开虞国时,无忧尚幼,无怪大兄不识。”
“汝家少年奈何皆如此多智也?”庞元自嘲道:“可笑某自谓熟读兵书,不想却败于孩童之手!”
姬羽道:“非也,晋君主帅,为名将原轸,无忧不过恰逢其会罢了。兄长不必自贬。”
庞元汝死灰般的双目泛出些光亮道:“此话当真?”
姬羽道:“自然当真——元帅尝大败楚国名将子玉,兄长败得不冤。——今败局已定,为秦军少些死伤,兄长可令其速降。”
庞元看向四周,秦军虽奋力拼杀,但斗志低落,又失了地利,被分割包围,一片片地杀死。往往死了几十个秦兵,才能换一个晋兵。身边亲卫,亦神情惶然地望着他,不由长叹一声,奋力将槊掷于地下,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道:“传令,全军投降!”
是役,晋国以三十万军力,在殽山设伏,经过五个时辰激战,全歼秦国二十万大军,史称“殽之战”。
战后,原轸巡视战场,感叹道:“我以优势军力,占有利地形埋伏秦军,居然还折损近三万人。秦军之强,一至于斯。”
姬羽道:“由此可见,兵者,诡道也,并非兵甲犀利便一定能胜。力量强大者,不如有智慧者。此人所以胜过虎豹,而为万物之灵故也。”
原轸笑道:“无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矣。”
又十数日后,闻知战况,天下震动,自此晋国国势超越秦国,雄踞北部。
大局已定,姬羽牵挂母亲,乃向晋君告辞归洛邑。原轸相送,李信、且居作陪。
原轸道:“无忧此去,须学习不辍,不可自满。”
姬羽道:“敢不从夫子之言?”说罢欲言又止。
原轸道:“无忧似有未尽之言?”
姬羽道:“有夫子在,秦国自不足为患。只弟子观晋侯,性情宽厚,亦有雄主之志。夫子性情过于忠直,若君候有错处,当缓言谏之,不可失礼。”
原轸笑道:“汝这小儿,看似沉稳,自己便是个冲动性子,倒来说为师。”于是不以为意。
姬羽虽心中隐有不安,却不便多言,又道:“若秦军愿出赎金,还望夫子饶庞元一命。”
原轸自无有不允。
那边且居同南宫括道:“长万乃不世出之猛将,今令师兄与父亲均在晋国,君何不留在我国为官?”
南宫括道:“括自幼受主公大恩,此生必以死护佑羽公子,不敢相背。”
李信道:“长万忠义,且居不必再劝。——不知汝嫂嫂可好?”
南宫括对李信道:“嫂嫂与虎、白皆尚好。只阿嫂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孩子,殊为不易,不知兄长何时来接他们?”
李信道:“某正欲建功立业,未便其时。待国君会盟之际,信再往探之。此前还望长万多加看顾。”南宫括慨然应诺。
原轸取出一卷书帛交给姬羽道:“此乃为师一生征战心得与所绘中原适合用兵之地形,称作《用兵要略》,望无忧能将我之所学发扬光大。”
且居艳羡道:“无忧好运道,此书父亲连我亦未曾传授。”
原轸骂道:“汝成日跟在老夫身旁,也未见长进!”又道:“且居未成材,长万、信儿可谓勇将,但元帅之才,唯无忧有此潜质。”
姬羽动容拜谢道:“弟子愚钝,愧不敢当。几位兄长胜我多矣。”
原轸怒道:“让你拿着便拿着,如此啰嗦!”
姬羽方才再拜,郑重收取,道:“弟子当勤加研习,不负夫子所望。”
原轸道:“好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长万、无忧我们就此别过。”
于是师徒四人,再度挥泪而别。
原轸回到晋阳,命人带庞元二将来问话,却听人报道:“方才君上已开释二人。”
原轸怒道:“此二人乃老夫所获,国君未曾问过老夫,如何便轻易纵之?”人是老子抓的,怎么不问问我就随便放了?
于是原轸进宫寻晋君,晋君正心绪不宁,见元轸来,问道:“老元帅何事?”原轸火冒三丈,也不行礼道:“听闻君上释放了秦军二将?”晋君老老实实承认道:“确实是寡人下的命令。”原轸压抑怒火问道:“为何纵之?”
晋君道:“母亲哀求,故而纵之。”
原来晋君的母亲乃是秦国先君之女,乃秦国宗室女。她不忍心见秦国大将死在晋国,便对秦君道:“老身听闻此次战争,乃是这些将军挑唆而起的。秦晋本有姻亲之情,他们离间了两国感情,又使三十万大军覆灭,秦君恐怕欲生啖之尚不解恨。我儿又何必为了惩罚这些必死之人而脏了自己的手呢?不如将他们遣回,让秦君自己去收拾他们出气,从而也可以缓和一下两国关系。”晋君很尊敬母亲,于是便从命放走了二将。
元轸大怒,愤愤地对着晋君脸上吐了口唾沫,骂道:“竖子无知!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赞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也!”将士们拼命杀敌才俘获了二人,如今却因为妇人一句话就放了,毁了战果,增长敌人气焰,亡国也没几天了!
作为臣子,说出这番话、还在君主脸上吐口水,可谓相当之过分无礼的了。若是放在“我大清”,那是满门抄斩外带诛九族都妥妥的。可晋君理亏,又敬重原轸乃三朝老臣,只是默然听训,并不反驳。
不但不反驳,待原轸说完,晋君还檫了檫脸,虚心认错道:“此乃寡人之过也。”于是问左右:“谁去追二将归来?”
大将阳处父表示愿去。元轸道:“将军须奋力追之,若能追回,大功一件!”
所以说原轸性情太过刚直。这边刚吐完君主口水,现在又说追回二将是大功,意思不就是指责君主犯了大过么?然而晋君听了却面无怒色,神情坦然,似乎毫不介怀。正因为晋君胸怀宽广,所以才能成就大业。
却说孟明、庞元二将得释,急急如脱笼之鸟,一路飞奔行至岸边。
庞元道:“我等须过了河,方才能活,否则待晋君后悔,必死无疑。”
然而河水茫茫,并未见一条帆影。
孟明视叹息道:“此乃上天欲绝我等矣。”话音未落,只见一渔翁摇船自西而来,空中唱道:“囚猿离槛兮,囚鸟出笼。有人遇我兮,反败为功。”
庞元喜道:“请渔翁渡我等。”
渔翁道:“我只渡秦人。”
孟明视道:“我等正是秦人。”
渔翁又问道:“可是殽山战败之人否?”庞元道:“正是。”渔翁道:“我奉丞相之名,在此等候多日矣。此船太小,无法承载二位将军,请往前走半里,有大船等候。”
庞元、孟明相顾道:“丞相神算,我等不及也。”于是二人复前行半里,果然有大船等候。二人赤足上船,船还未开,阳处父乘车赶到,大叫:“秦将留步!”
庞元二人吃了一惊,问道:“不知何事?”
阳处父将车停下,眼见二将已上船,心生一计,解下拉车的骖马道:“国君恐将军步行艰难,特以此良驹相赠,望将军收下。”
庞元冷冷一笑,于船头拜了一拜道:“蒙晋君不杀之恩,受惠已多,怎敢再收良马?此次回国,若国君不惩处,三年之后,当亲至晋国拜谢晋君之恩赐!”阳处父还要再劝,那船已摇入激流中去矣。
阳处父无奈回去复命,转述了庞元的话。原轸愤然道:“其言‘三年之后,拜君之赐’,此乃心怀怨愤,意图报仇也!我当先行伐秦,以挫败其谋。”
晋君深以为然,于是商议伐秦之事。忽然边军来报:“翟国君主白部胡来犯,攻打甚急!”
晋君惊讶道:“我国与翟国素无仇怨,何故来犯?”
原轸道:“先君当年落魄逃亡至翟国十二年,翟国先君欣赏先君,送了二个女儿给国君当侍妾,并一直款待如上宾。然而先君得位后,却始终未曾报答这份恩情,翟国先君也没放在心上。然而翟国新君白部胡自恃武勇,心中不满,恰逢我国丧乱,又值秦国来攻,于是趁机攻打我国。”
晋君道:“先君忙于大业,未曾报恩,但翟国来攻,便是敌人,还望元帅为我退敌。”
原轸起身,向晋君拜了两拜道:“我因秦将之事,唾了您一脸,实在无礼之至。臣尝闻‘治军贵整,治民贵礼’,我这样无礼之人,不配再担任大元帅这样的高位,请国君罢免我的职务,另选良将。”
晋君以手搀扶道:“卿为国事而怒,乃出于忠心,寡人岂忍责之?此时抵御翟国,非卿不可,卿不可推辞。”
原轸无法再拒绝,只得领命而出,叹道:“吾本欲死于秦,不想死于翟也。”从人疑惑,却均不敢问。
此正是:老帅存死志,忠义在人心。

百度搜索 朕之春秋 天涯 朕之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朕之春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置卿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置卿画并收藏朕之春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