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斗宿传之青龙篇 天涯 或 斗宿传之青龙篇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第十六章 禹陵录记述前情 筑梯图指导变化陈积万带着众徒上香行礼已毕,这才向姚天僖介绍道:“这画中僧人法号阔庵,俗家名叫郭安,曾在襄阳大帅吕文焕麾下听用。另外一人便是先祖陈栾平,他本是五镇六绝之中,东镇六辅岛的最后一代传人。他二人曾在金鸡岭龙泉寨,与另外五位英雄义结金兰。
这话说来,得有七十余年了,当时正值元军南下,兵困襄阳之际,阔庵禅师奉命到会稽山公干,先祖亦到此参加十年一度的禹王祭。二人机缘巧合,进入禹陵之中,得逢禹王显圣,将一部仙家秘籍《梯航要录》分传给了他们二人~~”
话音未落,就听姚天僖失声叫道:“啊,您说什么?禹王显圣?他不都已经死了好几千年了吗?”
虽被姚天僖失声打断,陈积万却并未见怪,反而脸上现出一丝茫然之色,沉吟片刻道:“据阔庵禅师所写的那部《禹陵录》中记载,那大禹王并没有死,而是得道成仙,羽化飞升了。”
姚天僖喃喃自语道:“难道这世间真有神仙吗?”
旁边陈巧致接口道:“当然有了,要不然咱们的这些神器又是从何而来?”
陈积万摇了摇头,不置可否,叹了口气接着道:“有道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先祖虽然得此奇缘,习得《梯航要录》的上半部《筑梯图》,却因忧思成疾,丧命于禹陵之中,只留下了一部随身笔记。
阔庵禅师出离禹陵后,方知宋室已亡,大好江山已然落入蒙人之手,旧日袍泽兄弟,或临阵变节,或英勇就义,早已物是人非。从此心灰意冷,落发为僧。
隐世前便将他的这段经历,以及《梯航要录》的下半部《启航诀》记录成册,连同先祖留下的那册记载着《筑梯图》的笔记,以及从禹陵带出来的一些东西,全都送给了先父~~”
陈积万之父名叫陈松,祖籍山东潍州。就在临朐县南七十里外的沂山脚下,有座老龙湖,湖中有座鸭掌形状的岛屿名叫六辅岛。
岛上约有百余户人家,大多冯姓一族。族长名叫冯植,膝下一女名叫杏芳,后招其徒陈栾平为婿,生下一子,随母姓叫做冯松。
就在冯松七岁那年,陈栾平奉岳父遗命去往会稽山,参加禹王祭,不想一晃五年过去,音讯皆无。
这一天冯家来了一位中年僧人,自称是陈栾平的结义兄长,趁着冯松去给他娘送信的功夫,僧人留下一些东西后便飘然离去。
娘俩出来后,并不见来人踪影,只见院门后放了一个长条包袱,旁边还有一根缠着麻布的梢棒。他们找了半天也不见人影,这才先把东西拿了回去。
冯杏芳感觉那根梢棒手感有异,拆开麻布一看,竟是一根已经硬化的兽尾。
随后又将包袱打开,见里面东西还真不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腰带,乃是是他们东镇冯家的家传之宝,名叫无量带。
无量带下方是一捆白色兽皮,用五根粗细不等的兽筋捆成了一卷。打开一看,竟是一件连体衣。虽然与自己家的那件木遁衣,略有不同,但也是如出一辙,如果猜的不错的话,应该就是北镇江家的水遁衣。
水遁衣之内,还裹着一根黑色的带有螺纹的兽角,以及两截竹筒。兽角长二尺四寸,尖似利锥,根粗若碗口,距根四寸左右,始有弯曲,再往上便又笔直。可以想象的到,若双角对称而生就如双股钢叉相仿。
竹筒长短粗细略有偏差,其中一截里面放有八根有长有短,仿佛钢钩一般的黑色利爪。另外一截里面放有三十六颗如柳叶大小,三角形状的巨大尖牙,以及六块颜色形状各不相同的玉符。她虽然只认识其中一块玉圭符,但对其他五块,也有所耳闻,乃是他们五镇六绝各家的信物。
水遁衣下方还压着一个布包,里面放着六件奇形的物品,颜色和样式与六符相似,但却比其大了很多,虽然颜色各异,但质地相似,看不出是何材质制成,上面各嵌一颗透明晶体。
布包下面整整齐齐的放着四本书册,由上自下,分别是《禹陵录》,《啓航诀》,《伏魔心经》和《筑梯图》。前三本还不觉如何,但当她看到第四本时不由得心头一震,上面字迹正是其夫陈栾平所写。
心怀忐忑的翻看一看,不禁大失所望,这应该是他的日常笔记,多是图解算式,并无叙事性文字。而且内容玄奥,让人捉摸不透,于是也就没再细看。
随后又看那本《禹陵录》,见里面记的都是一个名叫郭安的人的自述。看不多时便出现了陈栾平的名字,不由得眼前一亮,耐着性子继续往下观看。
当她看到最后几页,便觉晴天霹雳一般,顿时眼前一黑,险些晕倒在当场。冯松赶紧过去将她扶住,一问才知,原来自己的父亲已经命丧禹陵了,闻听噩耗,冯松也是伤心不已。
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冯松也秉承父命,改名叫了陈松。冯杏芳思念亡夫,便翻阅他留下的笔记,聊以慰藉。她自幼随父习学机关之术,也是此中高手,很快便发现了其中玄妙。
原来那六件被郭安称作“四不像”的东西,竟然可以一分为六,六分三六,三六再分下去,则是二百一十六,如此下去无穷无尽,也不知能循环多少次?到底能拆成多少组件?这些组件又会细微到何种地步?
每一个循环的六个组成,都犹如孔明锁一般,环环相扣,需要找出其中一个如同榫卯的组件,拔出之后才能依次进行拆解。若重新组合完毕,再次进行拆解,则榫卯形状和位置,都会发生变化,次次不同。
而且每个组件都有三重结合点,通过结合位置的调节,可以扩大和缩小这个结合体的体积。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随着体积的变化,其重量也会随之改变。
据《禹陵录》记载,他们发现四不像时,它们本是合为一体的,虎身龟背,肋生双翼,左翼尖凸,正旋如斗转,右翼弧凹,逆转似星移,背托方柱,山容海纳如须弥芥子,顶悬月轮,浮光掠影似穹顶当头。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仿佛一座凉亭大小,陈栾平当时为了能把它们带出禹陵,一连拆解了五个循环,共得七千七百七十六个组件,经过逐个压缩,重新组合后,方才变的如此大小。
冯杏芳对此也是深感兴趣,左右无事可做,便开始对其深入研究。由于她只是把这当做闲时消遣,并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再加上又有陈栾平笔记做为指导,所以进展的非常顺利。
后来陈松也加入其中,母子二人一起动手,经过大半年的努力,不但能将六器恢复原样,而且更近一层,可以完成六个循环,最多拆解出了四万六千六百五十六个组件。经过层层压缩之后,最后形成的体积,甚至比那六块玉符还小。
依着陈松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意思,但由于上面那颗晶体所限,虽然还能继续往下拆解,但其体积却无法再缩小了。于是便在母亲的劝说下就此罢手了。
百度搜索 斗宿传之青龙篇 天涯 或 斗宿传之青龙篇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