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大隋武帝传 天涯 或 大隋武帝传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知易行难,任何一件事,说起来都是容易的很,做起来却是无比艰难,杨广没有对两个人解释自己的野望,他知道,沉重的任务自己一个人背负就好了。随即又笑了笑,“说那么多其实也没什么用,关键还是看怎么做。”
杨广又开始慢慢的走着,同时还问道,“东马,锦衣卫的所有人员供你调用,朕现在想给你个任务,不知道你有没有信心?”
东马贤一立刻抱拳,“陛下愿意信任卑职,卑职必然全力以赴。”
他倒是听聪明,没有说自己有没有信心一定能完成。
杨广呵呵一笑,没有在意他这个小心思,还是在头前走着,说出了自己的任务,“胡榕和拓跋力余两人,分别是文武两派门阀世族的头领,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朕希望你派人收集这两党之间的龌龊的证据,先不管真假,多多益善,能收集多少就收集多少,总之就是要尽可能的抓他们的把柄。朕这里也会发力,问责这两党之间的一部分人,造成他们的猜疑,让他们狗咬狗。”
党派之争历来是朝廷大患,唐朝牛李党争,东汉党锢之祸,宋朝的守旧派与改革派之争,以及南宋朝廷的主战派和主和派之争,无不是大大的牵制了朝廷的精力,严重的制约了朝廷的经济发展, 甚至对于国力都有着极大的削弱。牛李党争之后的安史之乱,东汉党争之后的黄巾起义,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胡榕和拓跋力余两人倒是都被迫下岗了,可是两个人所在的党派之间的竞争却完全没有停止,杨广刚登基没多久,弹劾对方官员之间的奏章已经如同雪花一般的飞到了杨广的御书房,弹劾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而这两人弹劾的方向,无非是为了更好的削弱对方的实力,而无论哪一方的实力有所下降,都不是杨广乐意见到的画面。
拓跋力余代表的是典型的门阀贵族,因循守旧,拒绝一切中下层阶级的晋升,强烈的反对任何一个寒门的出现,当初太子府属官里有魏徵等人的时候,拓跋力余就是大有微词,现在他已经不在其位了,却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地批评着杨广的用人政策,对杨广的统治造成了严重的舆论不利影响。这点让杨广大为光火。
可是杨广也知道暂时不能对拓跋力余有所作为,且不说他是旧阀的代表人物和主力成员,他在军中也是素有威望,一个弄不好,京城的驻军哗变也是极有可能的。
胡榕相比于拓跋力余来说,态度稍微开放那么一些,他倒是不拒绝新贵的出现,甚至还主动地接纳新贵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子。不过也只是到此为止,对于寒门,胡榕的态度甚至比拓跋力余还要恶劣,就差把不共戴天这几个大字给写在脸上了。而且他吸纳新贵也是包藏祸心,无非是将这些新贵转化成新的门阀,同时剔除掉一些弱势的旧阀,维持世族阶级的平衡生态,仅此而已,说到底,他和拓跋力余虽然是党争,可是根本利益还是为了门阀世族。
两人的争斗重点就在于大隋的文武之道。拓跋力余等人军中宿将,掌握着大隋的兵权和军事方面的话语权,他最大的希望,当然是开疆拓土,获得更多的土地,将门阀的利益进一步的对外扩大。而开疆拓土,自然就需要对外发动战争。至于胡榕一派,则是在官场上拥有着极大的话语权,甚至有时候能够左右朝廷的风向,利用舆论等优势压制拓跋力余一脉武官。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需要武官维护治安,负责镇压贫下中农阶级。相应的,拓跋力余等人也需要胡榕一脉掌控着文化的话语权,阻断寒门士子向上晋升的道路。两者又是密不可分。
这当然不是杨广所希望看到的。无论如何,门阀世族的存在,都是一道沉重的压迫,随时有可能激起百姓的反抗。
杨广对于御书房里的弹劾奏章心知肚明,可是他也只能挑几个不重要的官员进行处理,一方面对两方各打五十大板,告诉他们不要闹的太过了,另一方面则是温水煮青蛙的开始,慢慢的削减这两方人马的势力,从外围一层层的剥掉这两派的防御力量,以便于到时候一网打尽。
杨广登基之后有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在京城开办书院,广纳天下寒门士子在此学习,讲经教学,授课授业,并且将先帝开创的科举制度由原来的三年一次大规模缩减,变成了一个月一次,从京城书院里的人才进行择优选拔。
这也是拓跋力余相当批判的一点。他认为天下的人才皆出于门阀,一帮泥腿子能有什么大作为。而胡榕虽然没有表明他的态度,可是他的行动,对于京城书院也是敬而远之,没有任何瓜葛,显然也是在抵触这个书院。
拓跋力余的嚣张态度让杨广十分不爽,他在心中给拓跋力余判了死刑,至于什么时候执行,那要看什么时候时机成熟。
不知不觉间杨广一行人走到了宫外,杨广想了想,还是去视察一下一些地方吧。
杨广去的是御马监,御马监里面对上负责给皇室成员以及官员甄选良马,保障出行,对下则是负责军营的马匹供给。
先帝在位时,杨广曾经听说过西域进贡来的一批千里马,因为外形或许丑陋,导致无人问津。
杨广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动之下,前往一观。
的确普通传言,那批马丑的很,通体黄毛不均匀分布,长着一张黑嘴,牙口巨大,体态也是较为丑陋。可是在博览群书的李靖的陪伴下,他确认,那些马,的确是万中无一的千里马。
寻常人能够得到一匹千里马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这异域来的商人竟然能够搞到一批,的确是让人惊叹。不过据那个西域商人说,他以后也不养这种马了,养起来费时费力不说,养出来之后,在西域无人识货,好不容易到了以开放著称的中原,也是无人问津,要不是遇到杨广,他差点破产,以后他再也不养这种马了。
杨广立即就买下了这批名叫黄毛騧的马,带回了御马监,让他们负责大规模的培养。
黄毛騧的性能实在是超出了寻常的千里马太多了。此马承重能力惊人,而且在承受了巨大的重量之后依然具有强大的耐力,可以进行长途跋涉,这也让杨广对于大隋的强军计划有了一个设想。
古代战争最为强大的兵种毫无疑问就是重骑兵,那些带着厚厚的披甲的骑兵依靠高速的冲撞和阵型的配合,无情的收割着敌人的生命,这种场景让杨广时刻魂牵梦绕。在古代,重骑兵就相当于是陆上坦克,绝对的巨无霸。
这还是人披甲的情况下,重骑兵就已经拥有了相当强大的杀伤力,性价比也是远超其他兵种。
如果,再让马匹也披上甲胄呢?马匹披上甲胄之后,大大的增强马匹的战斗寿命和防护能力,极大程度上减少马匹的损伤,而且重量上更加的让人感觉到窒息和压迫,可以说,给马匹也披上了甲胄之后,重骑兵就更是如虎添翼了。
大隋以前不乏有朝代这么做,这种全副武装的重骑兵被称为具装骑兵,意为全副装备的铁骑,杀伤力超乎常人的想象。可是到后来,逐渐就被其他的兵种取代了。
原因无他,这种具装骑兵培养出来成本太过于高昂了。
马也是一种生物,它的载重能力具备一定的上限,驮着全副武装的人,已经是极大的负担了,这也是历朝历代都将重骑兵作为冲锋武器的原因,因为很简单,重骑兵如果进行长途跋涉,这些马累都累死了。如果要给这些马也加上重甲,可以说这种负重更是惊心动魄,寻常马匹的寿命会因为超额的负重而大大缩减。
而且,长期进行负重作战的马匹,草料成本也必然是大大超出其他马匹的。马匹更迭太快,草料成本太大,后续难以支持,这让曾经风靡一时的具装骑兵逐渐的销声匿迹。
这还仅仅是从马匹的培养成本进行考虑。
再从装甲和人员素质方面进行考虑。重骑兵,顾名思义,披的是重甲,比起寻常轻甲,防御力更为强大,可是重量也是更重的。寻常甲胄的打造维护和保养,已经不是一户人家能够负担的起的,重甲的打造维护和保养,花销更大。这还只是人的甲,算上马甲,开销就更是惊人了。
人员素质的话,这些作战人员,必然是精壮之士。寻常人负担不起重甲在身,更何况还要持枪作战,臂力的强大也必须是要常人难及的。除此之外,他们的脚力也必须够强大,最起码,能够驾驭他们胯下所骑的那些马。
可以说,种种制约因素让风靡一时的具装骑兵销声匿迹,可是杨广看到了黄毛騧之后,却又是想到了把这种陆上坦克进行复刻,让它重出江湖,震撼世人。
黄毛騧可以说天生就是为了具装骑兵部队而出现的,它强大的负重能力,优秀的续航能力,可以说,让具装骑兵的出现有了一个基本的前提。
杨广来到御马监,看着这些自己买下的黄毛騧,已经产出了一批批的后代,在御马监人员的培养下进行着负重训练,他笑而不语。
估计着,再有个两三年,他就可以大规模的培养出黄毛騧了。
现在大隋的铁匠铺也在大规模的建造,大规模的进行重甲和长枪的锻造估计也不是问题。至于兵员的话,现在无业游民也很多,不担心兵员不够。而且杨广现在鼓励生育,人口也是源源不断的在发展的。给他三五年,他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打造出一批又一批的具装骑兵,到了那时,横扫天下,不在话下。
想到这里的杨广心情不错的离开了御马监。回到自己的养心殿,揩着虞姬的油,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午膳。在虞姬的伺候下用完了午膳之后,这才闲下心来看那些放在桌子上的奏章。
“混账!”看了一阵之后,杨广一上午的好心情被破坏的一干二净,他愤怒的一拍桌子,把南宫强和虞姬吓得不轻,连忙跪在地上,不停的请罪。
杨广挥了挥手,让他们把桌子上吃完的午膳收拾了出去,自己一个人静静。
拓跋力余是越来越胆大包天了,明目张胆的把弹劾李靖的奏章给送到了养心殿,名字都不带遮掩一下的,也不需要别人代劳,直接就把拓跋力余的名字写上,赤条条的挑衅杨广的威严。
李靖是韩擒虎的外甥,可以说,李靖博览群书,文武全才,通晓各种奇技淫巧,那也是韩擒虎一手培养出来的。李靖在朝中,一定程度上是代表着韩擒虎的。
只不过这让拓跋力余看不顺眼。韩擒虎运筹帷幄,颇有大将之风,当年征讨南陈之战,最高统帅就是杨广和韩擒虎,两人配合默契,短短数月之内就平定了南陈。
不过随后拓跋力余就弹劾了韩擒虎,理由是进谗言于太子,有失臣子的德行。先帝明知道这是拓跋力余故意找茬,捏造出来的莫须有的罪名,可是为了平息门阀的怨念,只能将韩擒虎免职,将太子杨广也给禁足了半年。
任用韩擒虎和杨广征讨南陈是先帝一次削弱门阀的尝试,韩擒虎出身贫寒,杨广又是大量任用新贵和寒门,这让先帝看到了希望。只是这随之而来的反扑让先帝也为之忌惮,不得己,只能作出了妥协。直到先帝病逝,他也没能彻底的削弱门阀的势力,不过好在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留待杨广来处理门阀的隐患。
杨广生过气之后,还是静下心来好好想了想,拓跋力余敢于这么明目张胆,肯定还是注意到了李靖等新贵和寒门的影响的,他不想坐以待毙,任由杨广施为,所以先下手为强,逼杨广表态,让他出面安抚门阀,同时必须削弱寒门新贵的影响,达成政治生态的平衡。
看来,有必要对当前的事态进行表态了。杨广深呼吸,将南宫强和虞姬又叫了进来。
百度搜索 大隋武帝传 天涯 或 大隋武帝传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