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黑夜破晓 天涯 黑夜破晓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拜会完几位大佬,沿陕西省的陕绥官道,一路北上,至榆林府,府治。在驿馆休息一段时间,洗澡睡觉,吃饭。一碗加肉的裤带面口感一流。
拜会大佬,交钱,走人。没辙,这是常例银子。现在没能力推翻这一套,只能依照这一套做事。南下拜会分巡延绥鄜道道员,绥德州知州,及一帮九品以上的小官。还在绥德州收了六十人的家丁。不愧秦地大汉,个个一米七高。
忙活了好半天,两三万两雪花银就出去了。到米脂县上任。
米脂县衙。中轴线由南而北建照壁、大门、仪门、圣旨牌坊、大堂、二堂、上房,大门外东侧有乐楼、土地祠。大门内东侧由南往北有班房院、户房、仓房、刑房、礼房、门房、帐房、典史署。西侧由南而北有监狱,工房、承发房、兵房、门房。
明清时在县署旁设马号(先在西侧,后改东侧),至今留下马号圪台地名。
走进县衙大门,拾级而上是高大的县衙大堂。大堂是审理大案、要案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上挂金字匾额“米脂县正堂”五个大字。大堂正中十分显明的摆设着县太爷的座位,背后有鲜明耀眼的“海水潮日图”,面前有巨大的公案,上面存放有官印和发令签,大堂两面是各式各样的十八般兵器和刑具,青石地面上有跪石。穿过大堂,有班房院,是三班衙役值班的地方。往前走便是县令迎接高官的头道大门“重光门”,门上悬有“天理国法人情”六个大字的金匾。走出“重光门”,便是二堂院,即“琴治堂”,这是县令审理一般民事案件的公堂。二堂院的后面是迎接州府官员的二门,穿过天井院,正面是迎宾厅,那是迎接上级官员走的第三道大门,俗称“三尺禁地”,庶民百姓一般是不能来到此地的。
走出迎宾厅,就是十分幽静清雅的三堂,也称公署,这就是县令接待钦差大臣、州府官员议事的地方。三堂后面还有四进的房子,这才算是县令自己的后宅,(注,实在是不清楚。抄的《革命军》太子)
不得不说,这间县衙真大。历经明清近三百年的改造,县衙真是大,而且官吏(类似办事员)集中办公,全县大小官员都在县令手底下办公,想搞山头主义,嘿嘿 ,你是想多了。而且运转起来也比较方便,多走两步路的事。至于小吏架空官员的问题,这个只要县令没成书呆子,收拾小吏很轻松。中央六部会出现架空情况,但是府县级不可能 只要主官想管。
明清地方主官拥有绝对的权力,因为抗灾能力很低,必须一个中心。但是督抚大员及布政使司 提刑按察使司,之间,互相牵制。防止地方造反。
米脂县县级官员 县令 {(一)知县品级不大,管的事情不少
按照《大清会典》的记载,知县的职责为:“平赋役,听治讼,兴教化,厉风俗。凡养民、祀神、贡士、读法,皆躬亲阙职而勤理之。”
一、田赋税务。县令如同一个基层的销售主管兼裁判,销售目标是多少,用什么方式完成目标,即使上面有规定,也有很大的主观性。
古代收税就要丈量田亩,每户的田多田少,知县心里清楚,但上报多少,按多少亩征收,这当中的“门道”不必多言。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都记得,康熙几次想丈量全国的土地,可报上去的数字全是假的,问题的根源就在基层操作的县令(只怪清朝没有遥感卫星)。
二、诉讼审办。一个县那么大,总会有各种纠纷,小问题会有当地的士绅、长辈调节,调节无效就会对簿公堂。
这就是考验县令智慧的时候,尤其是很多家庭纠纷,清官也难断家务事。判案子的依据是《大清律例》,具体尺度的拿捏也没有严格规定,有很大的“弹性”。《雍正王朝》中的李卫,大字不识几个,看状子都困难,居然也能当知县判案,可见当时的基层有多糟糕。
三、礼仪、德化、教育事业。知县是基层百姓的“楷模”,要起到榜样的作用,平时还要做出一副为人师表的样子;负责组织当地的礼仪性活动。
四、保境安民。当地如有人作奸犯科,知县要负责惩治。)}
典史(典史是中国古代官名,元始置,明清沿置。设于州县,为县令的佐杂官,不入品阶,即“未入流”。原本职责是“典文仪出纳”。明清两代均有设置典史,是知县下面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典史属于未入流(九品之下)的文职外官,但在县里的县丞、主薄等职位裁并时,其职责由典史兼任。因此典史职务均由吏部铨选、皇帝签批任命,属于“朝廷命官”。)
仓大使( 官名。仓官。清沿明制, 于有些省的布政使司及一些府、州、县设仓大使一人,掌主仓储。清制, 布政使司及各府仓大使秩为从九品,州县仓大使秩为未入流。)
课税所大使(明清负责地方税收事务之官员。时于府、州、县设税课司,掌征收屠宰、验契、牙侩等杂税。均设大使。府税课司大使从九品,州、县税课司大使未入流。)
教谕(县学主官,负责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
训导(教谕副手,负责训导启迪学校学生)
县衙六房(县衙六房与中央六部相应,各有专职,各司其事,其职权大体如下:
吏房主管又称“吏书”或“书启师爷”。掌本县所属吏员升迁调补,本 县进士、举人等在外任职情况等事,类似今之人事主管,有权有势。
户房主管又称“户书”或“钱粮师爷”。掌本县征收税粮,交粮纳款,地 亩人丁,賑灾放粮等事宜。
礼房主管又称“礼书”。掌本县祀神、祭孔、庆典、教育、科举考试及知 县一应礼仪事务。
兵房主管又称“兵书”。掌本县征集兵丁马匹、军训、驿站、铺兵、城 防、剿匪等事务。
刑房主管又称“刑书”或“刑名师爷”,掌本县民事、刑事案件的审理。
工房掌全县蚕桑、织造、修筑、城防、庙堂、水利、铸钱等事。)
三班衙役(三班衙役:即皂、壮、快三班衙役,是州县衙门一个庞大的阶层,最低级的组织。一般来说,皂班值堂役,快班司缉捕,壮班做力差,其实也没有截然分开,皂、壮二班共负内勤、站堂、行刑、警卫、呵道等责任;快班又分步快和马快,专管缉捕。
所谓“三班衙役”也只是个概称,实际上也不只三班,除了皂、壮、快以外,还有民壮、弓兵、粮差、门子、禁子、仵作(即今之法医,女的称稳婆)厨夫、伞扇轿夫等,也属这个阶层,他们是衙门的役使人员、力役,也是广义的吏员,由衙门额定工食银(每年约六两),县官与百姓的联系必须依赖“吏”,吏是官民交接之枢纽,最基层的“执法人员”,民众正是从衙役的活动中感受到国家的存在和知县的威严)在编衙役下还有白役。不在编,收入靠敲诈勒索。

百度搜索 黑夜破晓 天涯 黑夜破晓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黑夜破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乌鸡蘑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乌鸡蘑菇并收藏黑夜破晓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