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女人万人之上 天涯 女人万人之上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大厦将倾,风雨不停。
京津刚刚平静,东北冲突又起。
东北地区和日本国隔海相望,和俄国交界,日本国和俄国都对东北地区觊觎已久。
十五年前,日本国打败大清帝国,要求割让辽东半岛。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出面干涉,大清帝国拿出三千万白银将辽东半岛赎回。
事后,俄国向大清帝国索要报酬,取得了东北地区铁路修筑权,随后修筑铁路,沿路驻兵开矿。
义和团闹事的时候,波及东北,俄国出兵东北保护铁路。
黑龙江将军寿山有排外倾向,攻击俄军。
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清军败亡,寿山自杀,俄军占领整个东北,并且,迅速增兵至十八万。
和议达成,八国退兵,俄国要求另外签约,强占东北所有权利,李鸿章当然不答应,直到李鸿章弥留之际,俄国还在苦苦逼迫。
大清帝国的封疆大吏联名抗议,日本国和美国也出面干涉,俄国才算罢手,答应从东北撤兵。
嘴上说撤兵,实际却不撤,还要增兵,偌大的大清帝国没有任何办法,小小的日本国却不依不饶,出面抗争。
在日本国的大陆政策中,东北早被日本国看做盘中餐,嘴中肉,不允许他国染指。十五年前,日本国打败大清帝国,辽东本来可以吞并,俄国联合法国,德国干涉,到嘴的肉又吐出来。当时,日本国战后疲敝,实力有限,迫于无奈;现在,日本国不再退让,向俄国宣战。
日本国和俄国打仗,战场却在大清帝国的东北。
卧榻之侧有他人打闹,西太后怎能睡的安稳?更何况,东北是大清帝国的龙兴之地,祖宗陵庙所在,但是,纵有千百个不愿意,打闹的两个人都比自己强大很多,没有能力赶人家走,只好忍着脾气,躲在一边观战。
大清帝国照会各国,日俄冲突,大清帝国保持中立,日俄两国交战,不得损坏大清帝国的宫殿,陵庙,人民生命,战后,东北主权仍归大清帝国。
日本国照会同意,俄国根本不理。
日本国准备充分,全国一心,同仇敌忾,还得到大清帝国和英国暗中帮助。
俄国小瞧日本国,轻敌大意,军官腐败,士气低落,供应线长,后勤保障困难。
结果,不管是陆战还是海战,日本国获胜,俄国战败。
此后,表面上,东北主权虽然还属大清帝国,事实上,日本国侵入东北南部,俄国侵入东北北部,东北已是瓜分之势。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日俄两国打了一年多,两国还在打仗的时候,大清帝国的西藏也有了麻烦。
西藏地处大清帝国西南,和印度交界。
印度也是亚洲一个大国,可惜,也是大而不强,被英国征服,成了英国的保护国。
西藏开放有通商口岸和印度贸易,和印度,英国互有来往。
俄国也想插手西藏,引诱西藏首领,亲近俄国,排斥英国。
西藏是个宗教地区,全民信仰佛教,政治和宗教合在一起,首领叫达和尚和班和尚,都是活佛。达和尚管理前藏,班和尚管理后藏;西藏的政治中心在拉萨,属于前藏,所以,达和尚更加引人注目。
达和尚亲近俄国,和英国时常出现摩擦。
俄国和日本国在大清帝国的东北打仗的时候,英国趁俄国不能顾及西藏,从印度出兵攻打西藏。
西藏的活佛阻挡不住英国的枪炮子弹,军队溃败,达和尚逃跑。
英国胁迫西藏其他当地首领签订合约,其中,有一条规定西藏所有事务,除了英国,其他任何国家不能干预,简直是把西藏当成了第二个印度。
大清帝国驻扎西藏的办事大臣叫有泰,这个人,诗词歌赋是有一些,政治才华一点都没有。
当英国和西藏摩擦的时候,打仗的时候,他什么都没有做,等到仗打完了,合约签完了,才出来把合约内容报告朝廷。
大清帝国当然不承认西藏地方官员和英国的合约,派长于外交的唐绍仪和英国谈判。
谈了几年,英国依仗枪炮,大清帝国依仗嘴巴,合约没有任何改动。
后来,俄国也出面指责英国。俄国虽然败给了日本国,但是,只是伤个皮毛,实力仍然雄厚,不容小觑,英国才同意修改合约,承认西藏属***帝国,但是,大清帝国要保证不容许西藏对其他国家开放,西藏俨然成了英国嘴边的肉。
各个国家时时刻刻都在找机会欺负大清帝国,同时,大清帝国的很多有志之士也在时时刻刻找机会颠覆大清帝国。
大清帝国的大门被欧美各国用大炮打开之后,和世界的接触越来越来多,人民的眼界越来越开阔,知识越来越丰富,很多有志之士,看到欧美各国发达强盛,非常希望大清帝国效法欧美强国,改革强盛。
大清帝国也有改革,只是没有强盛。
奕?和李鸿章的改革,开工厂,造枪炮,修铁路,建海军等等,都是技术机械上的改革;光绪皇上有志改革,可是,没有权也没有人,急于求成,方法欠妥,归于失败;西太后有权也有人,但是,她贪恋权利,顽固不化,只顾享受,也改革,改的都是皮毛。
有志之士,不但有志气,并且有行动,朝廷既然没有希望,那就革掉朝廷的命,所以,革命风起云涌,朝廷闻革命党而色变。
虽然,革命党都是小打小闹,每次起事都很快被镇压,但是,还是如同春天的青苗,越来越多,处处都有,革命的思潮渐渐深入民心,连守卫严密的京城都不例外。
京城,正阳门火车站,热闹非凡。
西太后选派了五位大臣出洋考察各国政治,同僚朋友都来车站送行。
叫人意外的是,革命党带着一颗**也来送行。
突然,轰然一声,**在五大臣身边爆炸,投放**的革命党自己被炸死,五大臣中有二人轻微受伤。
爆炸突如其来,大家稍一愣神,即各自逃命做鸟兽散,五大臣也取消行程,在官兵的保护下匆匆回家。
西太后派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目的是为改革做参考。
难道,顽固的西太后不顽固了,不是的,西太后的顽固是一万头牛也拉不回的。
西太后在狼狈西逃的路上,在怀来县,以光绪皇上的名义下了一道罪己诏,把所有过错都推在载漪,毓贤,刚毅等人头上,自己没有任何过错。
八国联军退走,西太后回京,依然和以前一样,白天听戏游园看风景,晚上游戏散步赏繁星。
唯一改变的是对外国人的态度。
西太后以前对外国人痛恨,反感;现在依然痛恨,但是,即拉拢又亲近。所以,颐和园中的外国女人渐渐多了起来,外国女人大都是外国公使的夫人,其中,美国公使夫人康格夫人和西太后关系最为亲密。
这天,康格夫人又来觐见,随身带了位陌生女人。
这女人四十多岁,身材匀称,五官精致,银发披肩,康格夫人介绍,是一位画师,名叫卡尔。
西太后身边有一位妙龄女官,代为翻译,所以,西太后虽然不懂外语,交流也顺畅无碍。
妙龄女官名叫德菱,她的父亲曾经出任大清帝国驻日公使和驻法国公使,德菱和妹妹龙菱跟随父亲在国外多年,精通英语,法语。
西太后亲近外国人,正缺翻译,刚好德菱姐妹擅长外语,就留在身边做贴身女官。
德菱翻译,康格夫人带卡尔来,是想给西太后画像。
康格夫人不愧是亲密的朋友,这次完全是一片好心。
因为支持义和团攻击各国使馆,所以西太后在世界各国名声大噪,也名声大臭。
因为各国人员都不知道西太后长什么样子,所以有些人把西太后想象成凶神恶煞的老女人,画在报纸上,西太后也看到了,气的浑身发抖。
单单就作为年长的女人而言,康格夫人对西太后印象不错,威严又慈祥,好胜又亲切。
明年,美国的圣路易斯举办世界博览会,美国邀请大清帝国参加,康格夫人就想到把西太后的画像在博览会上展出,让大家都知道西太后是什么样子的。
大清惯例,只有人去世之后才可画像,西太后颇有犹豫。
德菱解释,生前画像是现在各国通行习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的画像遍及全球,供各国人民瞻仰,所以,维多利亚女皇在世界各国无人不知。
经德菱解释,西太后同意画像。
大的事情,重要的事情,西太后都要选取吉日吉时,西太后第一次画像,当然及其重视,选好日期时辰后,卡尔准备工作。
卡尔画的是油画,需要一边端详一边作画,本就耗时,并且,需要西太后保持坐姿,西太后不便久坐,要求也多,所以,即便画背景和服装时,经常让德菱做替身,也进展缓慢。
历经九个月,四副画像终于完工,栩栩如生,西太后非常满意。
美国的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美国为表示对西太后画像的重视,虽然大清帝国也有参加,西太后身着朝服的画像却被摆在东道主美国的展位最显眼的位置,观者如云。
博览会结束,西太后的画像作为礼物送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罗斯福特意举办了高规格的接受仪式;第二年,还让女儿亲自到大清帝国向西太后道谢;又一年,罗斯福女儿结婚,西太后送了很多丝绸和锦缎,在众多珠光宝气的贺礼中显得特别又贵重。
来来往往中,罗斯福把西太后当成了亲密的朋友。
朋友是要互相支持,互相帮忙的。
大清帝国参加万国博览会,贝子溥伦带队。溥伦除了参加博览会,还有其他的任务需要罗斯福帮忙。
博览会的时候,俄国和日本国还在大清帝国的东北惨烈的对阵。溥伦请罗斯福出面调解,让战争早日结束,罗斯福仗义帮忙,周旋两国,第二年,两国在美国和谈,然后停战。
博览会这一年,大清帝国的驻美公使梁诚和美国谈判,努力要把义和团战争后的赔款减少一些,经过几年谈判,罗斯福提议,美国国会通过,那次的战争赔款退还大清帝国,用于教育。
美国榜样在前,其它各国效仿在后,退回的赔款大多用于教育,大清帝国之后的中华民国的教育事业日渐兴盛,现代人才日益繁多,此事功不可没。
中华民国是以后的事情,还回头说西太后的大清帝国。
溥伦在美国又考察政治几个月,然后回国。政治制度各国都不相同,当然不能考察美国一个国家,所以,西太后又派五大臣出洋考察。
五大臣在车站被袭击,京城戒严几天之后,西太后催促五大臣继续出行。五大臣中有两人被吓破了胆,最后,换掉两人,继续出洋考察政治。
五大臣查考日本国,美国,欧洲各国,不管是洋洋奏折,还是回国后的奏对,都力言君主立宪制的好处。
当初,先让溥伦在美国考察政治,后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并不是西太后乐意和主动,而是朝中大臣上奏折建议,西太后也感觉到了人心浮动,心向革命,于是,就顺应民情,考察政治,说是为改革做准备。
西太后现在万人之上,乾纲独断,多么恣意随性;如果实行立宪制度,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等于是把西太后的权利给分掉了,西太后怎么可能会同意?
西太后也知道民心不可违,改革还是要改的,所以下令改革,只是考虑到规制未备,民智未开,操切进行,没有实效,目前,先从官名上入手。
制度还是以前的制度,官员还是以前的官员,只是把官员的名称换一个名字,这也叫改革?
对大清帝国的大小官员来说,西太后说是改革那就叫改革,接到命令,忙的不可开交;对民间的革命党来说,本来就对大清帝国仇视和绝望,本来就是要颠覆大清帝国,本来就等不及大清帝国慢慢改革,现在,看到西太后这个贪恋权利又无知无识的老太婆只是敷衍欺骗,所以,闹得更加厉害,大清帝国更加风雨飘摇。

百度搜索 女人万人之上 天涯 女人万人之上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女人万人之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木木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木一并收藏女人万人之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