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飞将军李广的将门悲歌 天涯 飞将军李广的将门悲歌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李广羞愤交加,拨剑自刎多年后,他生前最钟爱,寄托厚望,并且是一手抚养和教诲长大的孙子李凌,站在茫茫草原上,仰望南去的大雁,不仅泪流满面。
这是李凌与苏武的最后一别了,也是李凌彻底告别前半生的一别。他端起酒碗,与苏武的酒碗“当”地一声重重地碰了一下,眼里闪着泪花,把满满的一杯酒一饮而尽,连连干咳了几声。
这次酒宴是李凌专门为苏武饯行的,大汉天子已经派人与匈奴方面谈妥,准备把苏武接回去了。苏武是李凌的好朋友,苏武所表现出的民族气节,爱国情怀深深地感动了李凌,他对苏武可以所是崇拜得五体投地。
李凌放下酒碗对苏武说:“今天你是可以回去了,再也不用煎熬身在异域他乡的孤独和凄凉了。你既能在匈奴这儿扬名,又能在大汉中立得显赫功绩,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我是无法与你相比的。”
苏武说“老弟呀,我回去后可以在皇上面前替你求求情,也许皇上也会宽恕你,也会派人来迎你回去。”
李凌站起来,走到朝南的窗口,推开窗门深情地向远方望了望,转身说:“我李陵虽然没有苏兄你那样勇敢和坚毅,但是如果当时汉武帝宽恕我的罪过,不杀我的老母和所有家人,我也会有归汉的志愿。可是现在我的全家都被杀戮了,成为当世的奇耻大辱,我还能有什么念想呢?”
李凌又倒了一大碗酒一口干了。苏武也跟着一饮而尽,充满深情地望了一眼李凌,又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发出一声长叹:“而今一别,不知能否有再聚的机会?”
李凌默不作声,拎起酒坛子,哗哗地倒满一碗就,咕嘟咕嘟地喝了个底朝天。苏武完全知道李凌心中的苦楚,他不再劝告李凌,此刻什么话都是多余的。李凌不是个贪生怕死的鼠辈,也不是个奴颜媚骨的小人。苏武只能陪着李凌又喝下一碗闷酒。
李凌左手按着自己的胸口,右手操起狼毫大笔,就在桌边的一张羊皮上挥毫写下:“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李凌狂草写完最后一个字,凝视片刻,把豪笔一扔,跨前一步,握着苏武的手感慨道:“我们马上就要分别,这样的良辰美景从此不会最有了。”
苏武不禁为之动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人各有志,也各有原因,我理解你心中的苦衷,好自为之吧。
迎送苏武的马车早就列队等候在大路旁,李凌手执苏武的手,肩并肩地慢慢踱步帐外。一位汉使见苏武出来,赶忙过来服侍苏武上马车。苏武示意让他不要打扰他与李凌的最后一刻时光。苏武对汉使说:“你与马车队在前面走,我再陪李将军走一阵。”
就这样李凌与苏武手拉手地跟在马车后,一边走,一边交谈。他们谈了很多,就是没有谈到李凌的未来。苏武和李凌此刻都意识到不宜触及这个敏感的话题。
不知不觉来到交叉路口,一条是指向东南方向,那就是苏武此刻要去的路,这条路通往大汉的京城长安。另一条是指向西北直通北海的路。
苏武停在三岔路口,面朝北海对李凌说:“我这个大汉的使臣,在北海放羊整整19年,想当初我带着浩浩荡荡百余人队伍,如今只剩下十几个人了,想想真是惭愧。”
“别这么说了”,李凌说,“如此说起来我就更无地自容了。”
送君千里总有一别,李凌与苏武紧紧拥抱在一起,最后苏武重重地在李凌的背上拍了一下,说声“保重!”,这一拍就是最后一拍了,这“保重”两个字就是李凌能听到的最后两个字。
李凌眼睁睁地看着苏武转身登上马车,与车队一起慢慢地淹没在地平线下。
衰草连天,满眼枯黄,进入秋冬季节的草原令人感到有一种可怕的空旷和孤独。李凌身披一件青蓝色长袍,站在一处高高的草甸上,背对刺骨的西北风,面向西南,极目远送渐行渐远的苏武的马车,不禁发出一声长长的哀嚎般的哀叹。苏武回中原去了,去见大汉天子了。自己又何尝不想能像苏武一样荣贵鼓励,继续报效朝廷呢?可这已经不可能了,一切都改变了,从李凌举起白旗的那一刻起,一切就回归宿命了。
悲戚与孤独,愧疚与仇恨,渴望与无奈,这一切矛盾的心理交织在一起,如同汹涌的潮水,向他袭来。
李凌朝着苏武远去的方向,足足凝望了一个时辰,直指天色渐渐暗淡下来,才迈着沉着的步履,回到帐下,见刚才与苏武一起饮酒的场景还是原封不动。李凌拿过一个酒杯,倒了浅浅一杯酒,他不再像与苏武一起喝酒时那样猛喝,而是开始了独自的慢斟慢饮。
李凌的心里有太多的东西放不下,有许多心里话无处诉说,他只能继续在羊皮上挥毫,在前句诗上续写:“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是啊,通往大汉的路四通八达,而我却在分岔路口徘徊犹豫。如今送友一别,就像天上的云朵别风吹散一样,不会有最聚拢的机会了。
此刻的李凌思绪如泉涌,他拿过另一张羊皮,继续挥毫,写道:“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临河濯长缨,念子帐悠悠。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是啊,酒这个东西岂能解得了愁,无非是依酒消愁愁更愁,可是此刻除了能用就里暂时麻醉一下自己又能有什么别的方法呢?只能承认:“何以消愁,唯有杜康!”
这是一曲悲歌,是从李凌内心发出的悲鸣。这哪里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它分明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的告别诗,是李氏将门百余年名家辈出的一个家族史的总结。
李凌写完诗,继续独自慢斟慢饮,他的思绪回溯到了童年,他的脸上露出了来到匈奴后从未出现过的欣慰的笑容。
李凌想起了爷爷,他的爷爷就是曾经:骁勇善射,威震疆场,大名鼎鼎的李广。爷爷在世时整个家族是多么显赫?

百度搜索 飞将军李广的将门悲歌 天涯 飞将军李广的将门悲歌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飞将军李广的将门悲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鱼米之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鱼米之王并收藏飞将军李广的将门悲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