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行走于暗影中 天涯 或 行走于暗影中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将父亲与母亲合葬之后,武韶安静的在家中守孝。武韶沉浸在失去父亲的悲痛中,虽然他十八了,但依然是一个未出世的孩子啊。
谁都不知道,他是怎样撑过了这巨大的悲痛。一百天以后,武韶收拾了行囊,一个人踏上了旅程。父亲要他去读军校,而黄埔军校的招生时间还未到,武韶不愿意在家无为等待,他决定花一年的时间,去好好看一看世界。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要看一看如今的中华大地,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景。
武韶觉得,文章中写的并不一定全面,他看过太多的文章,但他还是想去自己看一看。
在他出发后的几天,国民**宣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基本国策。
六月下旬,武韶去往了江西瑞金,他想去看看,看一看国民镇府定义为“匪”的共产党,看一看它是一个什么样子。
行走在瑞金的街道上,说实话,武韶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理念受到了冲击。
因为这里的一切并不像**宣扬的那样,反而,这里的很多东西,是**所没有的,它们让武韶的理念,第一次有了动摇。
有别于国民镇府,武韶到来时,这里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反腐运动,这是让武韶为之惊讶的。
这时,武韶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见一见人们口中谈论的朱、毛、周等人。
可惜,这样子的人,又岂是轻易得见的。
一段时间的等待,武韶都要放弃了,确收到了周的见面邀请。
对于武韶这样的学生,周并未因年龄而看轻他,反而热情的与之交谈。
在不算长的谈话中,武韶深深的为眼前的这个人所折服,而周也对眼前的年轻人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之后几天,周经常带着武韶去见识一些武韶之前未曾想到的景象。
周非常喜欢武韶,通过多天的观察与交流,周决定将武韶发展为中国共产党。
1932年7月16日,武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加入党的武韶,却并未留在瑞金,他向周提出了离开。
武韶说,父亲的遗愿是让他读军校,而武韶自己也觉得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他仍旧打算去就读黄埔军校,而这之前,他还是想将自己的游历计划走完。
周听了武韶的想法,更加看好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谦逊有礼又有自己的理想抱负。
周没有阻拦武韶的理由,革命也需要人才,而鸡蛋不非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周同意了武韶的想法,同时,他的脑海里也有了一个想法。
他想让武韶成为一颗嵌入国民党内部的钉子,他深知黄埔军校毕业的人,是多么容易进入国民党内部高层。
就这样,武韶传奇的一生便开始了。
周与他留下了特定的联络方式,在武韶走后,周消除了一切关于武韶的资料,武韶此人,在瑞金的历史里,就这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1932年8月,武韶再次踏上了旅程,这一次,他没有特定的目标,只是漫无目的的走着,看着中华大地的景象。
也是命运吧,在武韶离开后的不久,也就是1932年8月20日,国民**对根据地实行了封锁。
武韶,就这样侥幸的躲过了一次劫难。
1933年6月,武韶回到了南京,一年的游历,武韶深深的感到了中华的不幸。
一年的时间,发生了很多的大事件。
1932年9月13日,日本向东北武装移民。
9月16日,就在辽宁平顶山屠杀了我3000多名同胞,其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然而,国民**对此的态度仍是那么不以为然,他们的重心依然在剿灭共产党的身上。
依然是中国人打中国人的态度,面对帝国主义者,视若无睹。
10月15日,陈独秀被捕。
10月19日,韦拔群被暗杀。
也是在这一月,毛被撤除了一切职务。当然,这是武韶所无法得知的。
到了1933年,1月3日,日本便武装占领了山海关,安德馨牺牲。
17日,中共停战议和,联合抗日的提议被国民**拒绝。
3月3日,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不战而逃,日军以120余骑兵,兵不血刃进驻承德,热河陷入了日军的魔爪之中。
4日,日军继续向长城各处大举进攻,中国军队进行了惨烈的长城抗战。
6日,宋哲元所部第二十九军与日军于喜峰口进行血战。
11日~13日,二十九军赵登禹旅在长城古北口与日军进行激烈的战斗,并重创日军。
15日,国民党第四次“围剿”宣告失败。
24日,陈赓于上海被国民党抓捕。
26日,蒋介石与汪精卫进行了见面会谈,商议联合“剿匪”。
30日,日本共产党员伊田助男,在为中国共产党游击队送去10万发子弹后,自杀身亡。
4月1日,陈赓被运送到了南京关押。
14日,公审陈独秀。
22日,北平公葬李大钊被军警镇压。
5月7日,日军对冀东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并对北京形成三面合围。同日,张敬尧于北平被国民党刺杀。
30日,国民**与日本签订《塘沽协定》。
武韶一路游历,一路的所知所闻,所见所识,都深深的刺痛着他的内心。
前方将士浴血奋战,血染沙场,却落得孤立无援,惨败而退的局面。
国民**的妥协,不抵抗,不作为,都让武韶充满了失望。
如果之前的武韶对于国民**还有一丝希望的话,在这一年里,那一丝希望也磨灭殆尽了。
1933年7月15日,武韶进入了黄埔军校学习。
出于对未来工作的考虑,武韶选择了交通班。
就这样,武韶为时三年的军校生活拉开了帷幕。
军校的生活,枯燥而无味,但武韶却十分的用心。
因为不断传来的信息,在不断的刺激着他的神经,让他知道,只有好好的吸收消化老师教授的知识,才能在以后更好的贡献力量。
1934年1月9日,大满洲帝国成立。
10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长时间的突围。
1935年1月15日,日军驻关东方面军,以莫须有的理由蓄意挑起了“察东事件”,并以此为要挟,逼迫国民**签订了《大滩条约》。
7月1日,国民**又与日本签订了《何梅协定》。
国民**一系列出卖主权的协议,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武韶对国民**更加失望。
在黄埔军校内部,一些不该有的念头,也悄然出现,国民党的做法,终让一些人的失望种下了种子,而等到它发芽,就是国民党品尝恶果的时候。
11月1日,日本在其已经占领的辽宁锦西北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下五家子案”。
12月19日,“一二;九”运动爆发。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秘密会见了周,并商议合作抗日的事宜。
1936年6月16日,武韶于黄埔军校毕业,然而,遗憾的是,武韶并未如愿进入**内部,也未能进入军队。
因为其于军校期间的良好表现,其被留用于黄埔军校。
未能得志的武韶,在这一期间显得格外失落。
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武韶认识了一位长者,谈吐高雅,见识渊博。
在于其交谈中,武韶话语中充满了对前线的渴求。
这名老者,本名何时英,明面的身份是一家书店的老板,实际上的身份是复兴社的骨干成员,隶属于特务处。
在与武韶的接触交流中,他看中了武韶的才华,也看到了武韶不平静的内心,于是将武韶内定为了复兴社特务处的发展对象。
多次的接触交流后,针对武韶的内心想法,何时英开始有意的安排武韶接触,甚至参加一些复兴社外围组织的活动。
一次,两次,武韶意识到了何时英的不平凡,然而,武韶并未表现出来。
武韶明白,这也许是他进入**内部的机会。
但武韶不知道的是,他的一只脚已经跨入了地狱。
1937年8月,黄埔军校迁往成都,武韶也随之到了成都。
就在这一年的12月,日军进行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武韶深深的感到后怕,同时更是对日军恨的咬牙切齿。
武韶的表现更显得急躁了,他希望去前线,希望去战斗,而不是待在学校里。
1938年春,何时英觉得时机成熟了,长时间的闲置加上“南京大屠杀”的影响,他相信武韶一定会接受自己的招揽。
何时英来信武韶称,武韶可以不用继续在军校任教了,他可以安排其去更好的单位。
得到武韶同意的消息后,1938年4月,武韶收到了何时英的信,信中说,介绍武韶去湖南临澧县“军事委员会交通技术研究班”工作,并附带了介绍信。
接到信件后,武韶便向校方递交了辞呈,出发前往湖南临澧县。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其出发后,南京城内便发生了一起车祸,一人当场死亡。
死者系原黄埔军校学校老师,日前于军校辞职。
就这样,武韶就在南京去世了,无人再去回忆他了。
而浑然不知的武韶,则驶向了地狱。
百度搜索 行走于暗影中 天涯 或 行走于暗影中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