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晚清大商 天涯 晚清大商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大山之子》——第二部 晚清大商
第16节 妄议《三国》
送走了菊儿姐,过完春节,于信达便要去拜访蒋先生。
只要回得三河,望山书屋,蒋先生那里,必是非去不可的。
于信达在前,田小刀程小炮随着,再后,袁崇明这娃娃,也跟了去。
按照老爷子的吩咐,在成都,自是大刀大炮两人护卫,回得三河么,自家窝窝,谁也惹咱于老舵爷的孙孙?可是活得不耐烦了?所以么,两个娃娃陪护着,就行了。
袁家小子袁崇明,自小便是于信达的玩伴,再有袁老爷子总在小孙孙面前念叨:信达这娃,不简单哩,学着点儿。所以么,这个崇明哥,成天紧跟了于信达,屁颠屁颠的,影子一般。
何止袁老爷子哟,便是大刀大炮,也打心底里认定:信达这娃娃,将来是要干一番大事业的。
家长们的这些想法,说得多了,自然潜移默化了,在仨小子的心底,扎根了,铁了心的,要把这一生,都与于信达关联在一起。
四个小娃娃,叽叽喳喳,闹山麻雀般的,一路望东街行去。
转过街口,行得一二百步,便是蒋家。望山书屋也讲究个春节沐休,蒋先生这人又喜静,不喜外人打扰的。
但这于信达,却是例外。蒋老先生老叨念:信达这娃,把咱老头子忘啦?
四个娃娃跨腿迈过门槛,于信达作起手势来:“先生喜静。噤声!噤声!”
“小子,不必噤声了,快进来,快快进来!”
蒋老先生正在院坝中,倚着躺椅,看书呢。一双耳朵却一直听着外面的响动,嚷嚷起来。
于信达领着三人,趁步上前,纳头便拜。
“哎呀呀呀,都起来,都起来。”蒋先生一边拉起于信达,一边望了端详。
于信达这娃,年及十二三岁,却始终不长个儿,比起三个半大小子来,总显矮那么一头:“小子,咋就不长个儿呢?是不是全部营养,都给脑袋瓜啦?”
于信达笑着回道:“不长个子呀,是愧对父母,不长脑袋呀,是愧对先生。嘿嘿,我么,不肖弟子,既愧对父母也愧对先生呀。”
四个小子,其实都是蒋先生的正宗弟子,袁崇明这名儿,还是蒋先生给起的呢。只是么,读书,委实不能跟于信达相比。
“呵呵,我的乖乖儿……可来了,我的乖乖儿……”师娘听得说话,辨出是于信达的声音,从内里出来。人儿未见半分影子,那爽朗的笑声,却飘了出来。
“好小子,师娘看看,师娘看看。”师娘边拉扯着于信达的衣角巾,边说。
于信达恭恭敬敬地,给师娘行过礼,站起来,便要滚到师娘怀里撒娇。
师娘却推开于信达:“小子,要撒娇,可别赖着师娘。还是快长个儿,娶个美貌女娃,到乖媳妇怀里撒娇去。”
蒋介民,蒋先生的独孙孙,从内屋门口探口一看,便又缩回头去。不一会儿,拈了几条长凳出来。
“坐,快快坐。”蒋先生连声招呼。
四个娃娃却不敢落座。先生面前,岂有学生的座位?
“嗨,你几个娃娃,难道不知,我是最讨厌那些个虚礼的?坐,坐。再不坐,可是要我也站了相陪?”
这话儿就重了。四人只得把半边屁股挨了板凳,虚坐。
于信达与蒋介民见过平辈之礼,笑道:“姐夫,何时娶咱四姐过门呀?”
蒋介民红了脸,只把个脸仰,看着母亲。
师娘打趣起来:“羞羞,还没过门儿哩,就姐夫姐夫的,怪肉麻麻的。”
于信达娇嗔道:“咋啦,悔婚?实跟你说,咱那兰儿小姐姐,可漂亮了,又温柔又贤慧,多少公子哥儿排着队哩,就指着你悔婚哩。”
蒋介民更加脸红,梗了脖子:“谁悔了?谁要悔婚了?”
师娘娇嗔道:“就是。你这娃娃,没长胡子,尽说胡话哩。兰儿姑娘,那么好个女娃,又漂亮又伶俐,知冷知热,巴肝巴肚,咱家介民,不知哪辈修来的福分哩。悔婚?悔你个头!”
介民只把个头低了,盯着地面。
现在的蒋家,实是兄弟二人。兄长便是这位蒋先生,主着望山书屋,经营着根基,弟弟蒋云鹤,三十二岁中得举人,现在广东花县为令,带了夫人同去的。
蒋先生学识极渊博,人品极端庄,全三河都敬重的人物,却在婚姻的事儿上,颇有周折。
原来,蒋家人,与于家一样,娶女子,必是天足才行。那年月,找个天足的女子,实是不易。就这样,提亲的人儿虽多,却总是高不成低不就的,终不合意。蒋先生的婚娶,便一致延宕了下来。至到二十八岁那年得识师娘。所以么,晚婚。
三十岁上,蒋先生喜得贵子,取名“介民”,一介平民,实则以明心志。
中年得子,又是独子,师娘自是爱如宝贝。蒋先生呢,对别人的娃娃,极是宽容厚爱,对自己的宝贝儿子,却是极其的严厉。儿子稍有差池,便是呵斥连连。于是乎,介民便少言辞,心底儿却是灵慧得很,透着亮。
蒋先生感于自己娶媳的艰难,与师娘商议,意欲为独子早定婚事,以免重蹈了自己的覆辙。
两口儿想来想去,想起于家来。于家女子,个个天足,倒是符合先祖之训。只是,这于家,可愿?
两年前,在外为官的弟弟归家省亲,受了长兄长嫂之托,大着胆子,厚了脸皮,上得于家之宅,为侄儿提起亲来。
嘿嘿,没曾想,于老爷子竟然干干脆脆,就应了这门亲事儿。
只是么,双方年龄尚幼,未及婚娶。
师娘道:“哈,信达娃娃,好久未吃到师娘的饭菜了,想是不想?”
“哈,师娘此问,不是多此一举么?”
“那么,你们爷们聊,咱呢,显露两手绝活儿去。”师娘一边说,一边挽着袖子,往内里去了。
于信达:“刚刚进门儿,见得先生正看书,啥书呢?”
蒋先生:“《三国演义》。唉,这书儿,有趣,实在有趣!”
袁崇明笑了起来:“哈,先生怎也喜欢起小人儿书来了?”
蒋先生:“小人书?哈哈,你娃娃,不懂哩。这书,有趣,有趣,越是细嚼慢咽,越是妙不可言哪。譬如,这草船借箭,诸葛先生神机妙算,赛过神仙哩。”
于信达:“《三国演义》么,要是与《孙子兵法》对比来读,更有趣哩。”
蒋先生:“《孙子兵法》?与这《三国演义》,竟有关联?”
于信达:“有哩,有哩。那《孙子兵法》,内容实是深奥,不易读懂。再读《三国演义》,原来,这《三国演义》,其实是用了故事,解说《孙子兵法》,通俗易懂,人人喜欢。”
蒋先生:“嗯,小子这一说,想来,还真是那么回事儿。那么,《三国演义》众多人物,你最佩服谁个?”
于信达:“孙权。”
蒋崇明:“孙权?”
于信达:“魏蜀吴三国,论起实力来,曹操最强,孙权第二,刘备最差,当排第三,。”
蒋先生:“何以见得?”
于信达:“就说这赤壁一战吧,全凭了吴国实力。刘备么,其实坐山观虎斗,没出多少力的。”
蒋先生:“这个,倒是事实。”
于信达:“吴国凭一国之力,大败了曹军,但却容忍刘备坐拥荆州,为啥?因为,孙权心里明白着哩。仅凭一己之力,想要抗衡曹操,是远远不够的。这次大战赤壁,曹操中计,一把大火,烧了个稀巴烂。但是,曹操,枭雄,岂会善罢甘休?缓过气来,定会率军再来的。所以,得有个帮手。这个帮手,自然是刘皇叔了。若不是孙权默许,刘备,几万残兵败将,能占得了荆州?”
袁崇明:“妙,妙。小弟这说道与众不同,却切中了要害,妙,实在妙!”
于信达:“孙权不仅把个兵家重地,荆州,借与刘备立足,更把个如花似玉的妹妹,赠与刘备为妻。其实呢,不就是图着联手抗曹么?”
蒋先生:“后来,刘备取了西川,定都成都,实力就比孙权大了噻。”
于信达:“不是啦。醴陵之战就是明证。刘备亲征,却大败亏输,全军覆没,狼狈逃回白帝城,没脸面回成都。”
蒋先生:“哎,不对,不对。这醴陵之败,全因诸葛亮没做主将。换作诸葛先生统军,必不会被陆逊火烧连营的,也就不会败给吴国了。”
于信达:“嘿嘿,全是说书人儿胡扯。”
蒋先生:“怎有此说?”
于信达:“刘备占据四川,其实地盘最窄,人口最少,经济更不用提了。而孙权占着江东,地广人多,经济发达。两国交战,打的是国力。一谋一计的成败,一城一地的得失,岂能改变整个战局?诸葛作帅,可能一战一役能得胜,但最终结局么,仍是难逃战败。”
蒋先生:“小子这话,立意高远,倒也颇有见地。那么,对这孙权,你最服他哪一点?”
于信达:“藏拙。孙权这家伙,虽说不如曹操势大,但比起刘备来,却是强多了。自己不出头,却把个刘皇叔推到第一线,自己躲了在背后,暗暗地发展,时不时地,还与曹操勾勾搭搭的,给皇叔来那么一腿。你想你想,狡猾不狡猾?唉,要是后世儿孙多少争点气,这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恐怕还有得一说哩。”
蒋先生:“哈哈!你小子,尽整些歪理邪说。那么,诸葛亮呢?你给点评点评。”
于信达:“诸葛先生么,学生极是佩服,却又极不佩服。”
蒋先生:“你小子,啥话呢?”
小子:“咱佩服,诸葛先生实在能干有为。恰恰,又因了这太能干有为,咱呢,又极不佩服了。”
蒋先生:“诸葛先生计谋百出,虽神鬼莫如,人人敬佩,这是不消说的。但是,因着这太能干,太有为,反倒不服起来,你娃娃,怕是自古以来第一人呢。说说理儿。”
于信达:“嘿嘿,一个人,有能,自是好事儿。但是,因了自己之能,且又喜欢表现自己之能,压制着别人,限制着别人,这有能,反倒好事变作坏事儿了。就如诸葛先生,事必躬亲,连个军士违规打板子,也得亲审亲定,嘿嘿,设那军法官来做甚?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什么事儿都捏在自己手中,再强再壮的人,也受不了呀。”
蒋先生:“哈哈!精辟!精辟!”
于信达:“还有哩。计杀魏延,这事儿,不地道,极不地道。”
蒋先生:“嘿,那魏延,不是要反么?杀他,合情又合理哩,咋就不地道了呢?”
于信达:“嘿嘿,魏延要反?哦,书上写着,说是诸葛亮观这魏延长相,脑后生了块骨头,与别人长得不同,便断定魏延必反。嘿嘿,哄鬼哩!凭了一块骨头,便能断人忠奸,恐怕也只诸葛先生有这本事。嘿嘿,依我想来,必是诸葛先生公报私仇,随便给魏延安了个‘头生反骨’的罪名罢了。”
蒋先生:“但是,但是,诸葛亮死后,这魏延,的确反了噻。”
于信达:“我的先生哩,这不过是写书的人儿,胡编乱造罢了。你想,你想想,这魏延,反个啥?争权?争名?争利?都没根据噻。其名其权其利,当时的蜀中,可有谁还能盖过他?所以么,依我想来,必是其功太大,其名太甚,其能太强,姜维压他不住,才编个由头,取了其项上人头。可惜哩,可惜哩。”
蒋先生:“嗯,听你这一说道,似乎占着了理儿。”
于信达:“照学生想来,这造反的事儿,安排给赵云,嗯,常山赵子龙,怕是更妥哩。”
“常山赵子龙?”众皆疑惑。
于信达正想侃侃谈来,忽听得师娘的喊声:
“休说赵云反不反的,先填了肚子才是正经。”?

百度搜索 晚清大商 天涯 晚清大商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晚清大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山中愚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中愚夫并收藏晚清大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