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晚清大商 天涯 晚清大商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大山之子》——第二部 晚清大商
第12节 将军府衙
张无什?这名儿,怪怪的。
张大管家,河南新乡人氏,小名狗剩子。
这名儿,不稀奇。那时生活极差,医疗保健么,更是谈不上的,新生儿的死亡率极高。平常人家,给小儿取个小名儿,阿猫不盯阿狗不理啥的,越是埋汰越好,以期阎王老爷不喜,得以顺顺利利长大成人。
到得四五岁时,成天“狗剩子”“狗剩子”地呼叫,甚感不雅。请得族中秀才,取个大名:张吉利,大吉大利嘛,既文雅又通俗,富贵咸宜。
十岁那年,天降大雨,连月不歇,黄河决堤,滔滔黄水,淹没了大半个河南。好容易,洪水消退,却又大旱起来,连着数月,滴雨未有。哭天喊地,咒过骂过,没用的,肚子仍是空空如也。得活命呀,于是,无数的眼光,被饥饿折磨得暗淡无光的眼光,便盯上了大户人家。走,吃他去。于是,平时的顺民,受了饥荒之故,把个王法扔了一边儿去,吃起大户来。
这是没得法子的事儿,官府却不管这些。反正,这是坏了纲常,形同造反了,顺理成章的,镇兵镇压。
狗剩儿的父亲,死在了官军刀下;狗剩儿的母亲,饿死在了逃难的路上。只姐弟二人,拄了打狗棍,端了破瓷碗,乞讨南行
后来的事儿,大家都是晓得的了。广州街头,姐弟行乞,得遇歧元,这张家小姐么,长相、身材、语言,乃至性情儿,都像极了那个一直难以割舍的蒙古妹妹,歧老将军爱若珍宝,封作了第十三姨。
再后来,这张家姐姐竟为歧老将军生得儿子,偌大家业终于后继有人了,歧元将军那个爱呀,没得摆。
弟弟张吉利,因了姐姐这功劳,做了歧老将军的总管。再后来,歧元作主,把张家大姐的贴身丫头,配与张总管,做了压寨夫人,生得独子。
伤痕好了,那痛却是忘不了的。张家姐弟,时时忆及儿时苦难,唏嘘感叹,总不能或忘。得了,改个名儿吧,无什,什么都没有,以纪念那段刻骨铭心的苦难。对,就它,张无什。
父名张无什,儿子呢,取名张全有。嘿嘿,这意思,你懂的噻。
咱中国人,讲的是多子多福,求的是儿孙满堂。眼见得只生育了独子,无论如何努力,总不得再孕,夫人着急起来,劝夫君讨小纳妾,广育儿孙。
张大总管把眼一瞪:啥话呢啥话呢。咱爹爹,死于刀兵,咱娘亲,死于饥荒,咱姐弟,也差点饿死街头,真正的甚也没有。现而今,有妻有子,有家有业,啥都有了,还图个啥?
夫人还要再劝,张大管家急起来:你看你看,就咱姐夫,一妻十二妾,累不累?啥个多子多福,啥个孙儿满堂,咱可不稀罕。你为咱生得小子,便续了张家香火。什么抛妻纳妾的,休得再提。
那年,张大管家三十九岁华诞,三河于氏,是必须来的。因为,于家走商,军需是第一大单。这个军需生意,却是绕不过张大总管的。
于慈恩带了几个孙女,同往张府贺寿。几个丫头,与这张家小子张全有,年岁差不多,小娃子家家的,自有其娱乐。耍着耍着,熟稔起来。其中三丫,比张家小子小两岁,更是把个张小哥哥缠得紧,须臾离脱不得。
寿庆结束,几个娃娃洒泪而别。张家小子,总挂念着三丫,许久许久,不能释怀。
六岁那年,张全有被送入私塾。又两年,张大总管耍了手段,把独子送进了锦江书院。
这张家独苗苗,却不是读书的料。不及十四岁,便再不肯入院读书了。
咱这地方,有句土话,鸡婆不孵蛋,折断脚杆也不干。做老子的,见得独子读起书来,比个要他老命还遭罪,没得法,只得从了儿子,弃学归家,带在身边,帮衬着自己,学着掌管起事务来。
有一次,因着军需公务,张大总管派了儿子,前往康定府。途经三河,宿在于家,再见三丫。哇噻,事隔十年,这小女娃娃,出落得娇嫩嫩,水灵灵,越发的美人儿。
张家小子本就惦着,见得本人,更是勾起无限的想往。
三丫呢,对这个标标致致的小哥哥,也是喜欢得很。
双方家长,自是乐见其成。
小哥哥小妹妹,年岁都已等不得。于是么,老爷子此次进省,一为小孙孙择师,二呢,便是同张家协商婚娶之事。
问及将军衙门在哪,满成都府,没人不知,没人不晓。便是那三岁娃娃,也会小嘴儿一呶,小手儿一指:哦,将军衙门么,自然的,就在将军衙门街啦。
整个成都府,论起建筑的壮观气派,将军衙门要是排第二,便没人敢排第一。
当街,一溜粉得雪白的长墙,八字型的大门开在中间。门前一对石狮,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灵动中透着无限的威严和勇武。大门门头,画角飞檐,朱门青瓦。大门正中,高悬匾额,上书“帅府”二字。大门左侧,竖着高大的旗杆,四川督军”的绣旗,挂在杆顶,猎猎飘扬。
这字儿,灵动飞逸,珠圆玉润,赵体风格,不消说的,歧元将军所书。
将军家的总管张无什,带了儿子张全有,早早地,就候在了大门外。
见过礼,一行众人,便被簇拥着,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得内里。
宽宽敞敞的大院,一堵高高大大的照壁。两旁栅栏式的辕门,各悬巨匾,东边匾额“望重西南”,西边匾额“声敫中外”。不消说的,匾上之字么,歧元将军的大作。
辕门两侧各竖哨楼,四个兵丁,日夜值守。你想呀,军机重地,岂能由得闲人任意出入?
张大总管,谁不认得?谁敢盘询?门岗兵勇都把个目光,聚在了众人身上,一个个用了吃奶的力气,挺了腰板,毕恭毕敬。
右边门墙,辟有大门,便于旗兵巡行。门墙前,八个“戈什哈”,着劲装,挎腰刀,背上还插着大砍刀,分立两旁,担着盘查守卫之责。
自然的,张大管家带着的这一票人,不在盘询之列。不仅不盘询,反倒单腿跪地,双手握拳,行起礼来。
绕过照壁,便是二门,悬着匾额,书着“仪门”二字。哦,进这门前,得把装束行头整理整理,抻抻衣角,紧紧绑腿,正正冠带,系系皂靴,总之,衣冠仪表,出不得差错。
二门之内,又是一个宽宽敞敞的院坝。中央矗着牌坊,上题斗大四字:“控驭岩疆”,满汉文对照,仍是赵体风格,仍是飘逸灵动,不消说,仍是歧元将军的手笔。
牌坊后面,一溜儿排开五座公堂。大堂、二堂、三堂,为署理公务处;四堂五堂,则是府衙内室了。
内院两厢,设有东西花厅、文职官厅、巡捕房、马号等等,一众附属设施。再后,便是兵营所在,更是宽广。
府院四处,时见亭台水榭,假山小园,满栽着各色花木,四季长春,满园锦绣。
于慈恩老爷子打头,迈了方步,一众相随,边走边看;张大总管陪着,边走边说。
各位看官,他们看他们的,咱们说咱们的。得着这个空闲儿,咱就为大伙儿科普科普来着,说说这成都将军府的古今过往。唉,咱老成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偏偏哩,各位不甚了解,偏偏哩,老叔我哩,学富五车,学贯古今。嗬嗬,三生有幸哩,你们,遇着老叔我,你们,三生有幸哩。
成都将军衙门,气势恢宏,甚是雄伟,甚是了得。嗯,可惜啰!不久后,保路运动,嗯,各位看官,四川保路运动,知道的噻。
不知道?不要紧的,老叔我,后面章节中,下回分解便是。
保路运动,“保路同志军”,一群二杆子后生,激愤起来,放起火来,烧了,焚了,也就毁了。
后来,辛亥革命成功,川军入占。都督大人呢,看中了这里,嗯,风水不错,便下令,弥费重金,仿旧重建。
再后来,袁世凯那老儿,用了阴谋,篡得中华民国大总统之位,派了爪牙,到成都设立帅部,也是这个地儿。
再后来,护国运动啦。云南都督蔡锷,率了护国军,打入四川,占了成都,设立督军署,也是这地儿。
再后来,北洋正府委派军阀刘成原,进驻四川,设府成都,仍是这地儿;不久,熊克武率军赶来,驱走刘都督,自己做起四川都督来,也是这儿,四川督军署。
唉呀唉呀,城头变换大王旗,不变换的,便是这满清的成都将军府,历为军机重地。
话说,到得1938年,蒋介石蒋委员长,派个手下肱股,入主四川,寻了这地儿,改了名儿,行辕,嗯,全名儿,民国正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辕……
哦哟,扯远了,偏题,偏题。这些陈芝麻烂谷子,且听将来分解。
扯回来,说说正事儿,重要公干:谈婚论嫁。
边走边看边说边论,逶逶迤迤的,婆婆妈妈的,一行人入得内衙,再转弯抹角,才是张总管的住处,单独的一套四合院。
既是儿女亲家,自然就不虚礼了。
丫头上得茶来,宾主对坐,谈论些家长里短。家主夫人张刘氏,早在厅中候着的,便也侧首相陪,共同参赞起独子大婚之礼来。
于家三丫,于雨菊,生辰八字,是早就给了张家的,合过了,婚期呢,定在腊月底。
婚期既已合定,所谈便是细节了。过聘啦,纳彩啦,迎送啦,酒席啦……操作细节,袁老总管安排便是。
婚嫁丧葬之类的事儿,于家老总管袁其隆,行家里手,轻车熟路,内心早就谋定,妥妥当当的。众人哩,其实都做了听客。
于老爷子毕竟上了岁数,又兼连着七八天的,拜这家访那家,精神头儿有些不济起来。所以,下午的时光,老爷子就歇在了张府。
于信达这娃娃,精神头儿却是足得很,把个未来的姐夫缠得紧紧的,头前带路,满府衙乱窜。一个下午,竟然把个偌大的成都将军府,看了个大概。
晚上,大宴,却是歧元将军作东,邀了几个副将相陪。
前文说过的,歧元将军的第三多,便是女人多。这女人多呢,不单指歧老将军一妻十二妾,也暗指歧元将军女儿众多,承继香火的男丁么,便只靠了张总管的姐姐,十三姨,才生得独子。
所以么,歧元将军对男孩儿,情有独钟,也就不奇怪了。偏偏呢,于信达这娃娃呢,模样儿乖巧,小嘴儿又甜,把个歧元老将军,哄得甚是开心。
饭局开始呢,老将军总夸于家小子,天庭饱满啦,地阔方圆啦,大福大贵啦,反正,尽是誉美之辞。到得后来,歧元老将军竟扯了于家小子,硬生生地按在自己旁边座位上,一双手,老在小子的脑瓜子上摩挲个不住停。再后来,老将军唉起气来,唉,碍着满汉不能通婚。否则,定要择个最是乖巧的女儿,招你为婿。
临别时,歧元老将军牵了于家小子的手儿,不忍放开。到得轿前,竟从腰间解下一个玉佩,亲手系在小子腰带上。
那玉佩,上镌文字,满汉文对照:见此玉佩,如见本帅。?

百度搜索 晚清大商 天涯 晚清大商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晚清大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山中愚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中愚夫并收藏晚清大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