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藏灵珏 天涯 或 藏灵珏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对于中国的一些历史,我多少还懂得一些,这完全归功于家里收藏了几本关于古代建筑的书籍,不过我所知道的,大多都限于商周以后。其实在商周以前,有一段非常长久的历史空白期,从轩辕黄帝到商朝建立,大概用了一千多年的时间,这段时期虽然时间很长,但鬼才知道那个时候都发生过什么。所以只要是商以前的那段时期,我都把它定义为洪荒年代。
像爷爷所提到的那个“虞朝”,我根本连听都没有听过,真不知该不该用二十八代祖宗去称呼他们。不过在我的印象当中,那段时期的人们是两极化的,像什么轩辕,后羿,神农之类的,都可都是神仙般的人物。至于当时普通的人们,估计连衣服都没得穿,他们就住在山洞或是木制的简易房子里,每天都靠着狩猎捕鱼生活,原始的已经无法再原始了。
那个时期的人们还没有黄金的概念,就算把金块摆在他们的面前,他们也会因为不能吃而不屑一顾。伏羲,神农真有什么陵墓的话,里面陪葬品,多半会是石头,鱼骨之类的东西。要是把这些东西送去给胡掌柜,他绝不会用珍藏的西湖龙井来招待我,这些东西他不但根本理解不了,甚至会认为是我的脑子出了问题。所以说,还是秦始皇陵里的东西更令我向往。
爷爷这时瞟过来一眼,问我在瞎想些什么?我一笑,说那段时期在太过于虚无缥缈,所以得花时间消化消化。
爷爷说千万可别小觑了咱们的老祖宗,他们要比现在的人聪明的多。《黄帝内经》,《神农百草经》,《奇门遁甲》你总听说过吧,这些虽然是后世人的著作,但如果追根溯源的话,用的可都是那个时期的理论基础。
我发自内心的点了点头,表示对爷爷的赞同。说实话,爷爷讲的这些东西,确实让我对那段时期增加了一层向往。不过话说回来,那段历史跟眼前的画卷有什么的联系?难道说,最近谁研究出了那段时期的什么东西,然后把它话成了这幅画。
我把自己的想法和爷爷一说,爷爷忙摇了摇了头,说当然不是,他之所以要提及那个时候的事,其实是想告诉我,无论是上古的三皇五帝,还是现在的唐宋元明,有一个难题始终无得不到解决办法,这个难题尤其对于我们工匠来说,就好像是梦魇一样,怎么也挥之不去。
说到这里,爷爷长长的叹了口气,说中国打从有人类的那天开始,就存在了所谓的墓葬制度,延绵至今,已经有几千年了。在这么漫长的一段时期里,始终离不开的核心问题就是盗墓和防盗之间的博弈,不过令人感到痛心的是,我们始终都不是盗墓贼的对手。机关陷阱做即便做的再精良,也敌挡不不过盗墓贼的前仆后继。所以说,墓穴要么不被别人找到,一旦找到,就离着被盗不远了。
我也跟着感叹了一声,说这就叫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要我说,人在死之以后,什么东西都带着下去,自然也就没人来盗了。
爷爷说这倒也是个办法,不过怕就怕在你说你没钱,但别人却觉得你有钱。你说你死后不带着东西下去,那也要等别人真的挖过了才能证实。
“不过,盗墓贼的舒坦日子也快要到头了。”,爷爷指了指那幅画,“这幅画上所描绘的机关,是根本无法被破解的一种机关。”
“什么!”我顿时睁大了眼睛,甚至不太相信自己刚刚听到的话。
爷爷随即又重复了一遍,但我还是有点疑惑,用颤抖的声音问:“不能被破解的机关,这,这怎么可能?”
大头曾说过这么一个总结:再好吃的东西,也是有缺点的,那就是你把它吃了,它就没了。机关上的道理其实也一样,像什么箭矢,落石,翻板这一类的东西,用过一次就无法继续再用了。如果说真存着那种无法被破解的机关,除非箭矢在射出去以后,在空中发生一个莫名其妙的转弯,然后又自行回到了弓弩上面去,那这也……也太牛逼了。
不对,爷爷说的不会是这个意思。我揉了揉眼睛,无数的念头在脑子里一一闪过,突然,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心说,这东西难道是八阵图?
我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完全是因为爷爷刚才提到了伏羲,他所创立的奇门遁甲之术,可以说是最复杂的一门学问。
奇门遁甲,讲述的都是一些天道人理,据说一共存在着四千三百二十种变化,至于他是怎么总结出来的,估计已经没人能给这个答案来了。可惜的是,这四千多种变化流传至今,绝大部分都已经失传了。现在人们提起奇门遁甲来,无非都是一些皮毛,几乎和占卜算卦划上了等号。
其实这门学问,应用的范围特别广,比如说八阵图,就是根据奇门遁甲所演化过来的。
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吴蜀两国在夷陵这个地方发生过一场战争,结果东吴陆逊火烧蜀营七百里,把刘备杀的大败。要不是诸葛亮在鱼腹浦摆下了八卦阵,刘备的小命早就没了,也就没有后来白帝托孤的事了。
我越想越觉得分析的有道理,心说除了像八卦阵这种东西,人进入阵中就别想着出来,世上还有什么不能破解的机关。
我把我的想法这么一说,爷爷果然向我投来一丝赞许的目光,说我分析的确实很对,只不过还有一些不全面。画这幅图的这个人,他确实把一些阵法融入到了这张图里,但这只是十六种机关的其中一种。
“十六种?你是说这幅图画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机关,而是由十六种机关构成的一个组合体?等一下,你又怎么知道是十六种?而不是十八种?”我有些语无伦次的问道。
“我当然知道,因为这幅画,我在几十年前见过一次。”
我看了看画,又看了看爷爷,忽然感觉他已经不再是我认识的那个爷爷了。我咽了口唾沫,想再继续问下去,不过这时的我,脑子已经开始混乱了,一时半会儿不知从哪说起才好。
僵住了好一会儿,爷爷这时大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看起来像是在炫耀自己的见多识广,跟着就问我想不想知道?我赶紧点了点头,示意他快说。
接下来,爷爷便把这幅画的由来讲述了一遍。听到后来,我甚至都有点不太相信,原来雷家还曾发生过这么一件离奇的事……
这件事情发生在四十多年以前,这和胡掌柜的猜测基本符合,也同时证实了爷爷描述的可靠性。
这幅画的是作者姓张,至于叫什么名字,爷爷也记不得了,因为他有一个比名字更响亮的称呼“巧手张”。
那个时期,正处于朱元璋和陈友谅两路兵马对峙的局面。而巧手张,正是陈友谅麾下大将张定边的手下的一员部将。因为巧手张的祖上是铁匠出身,张定边便把他安置在了康狼山,专门负责督造军队所用的兵器铠甲。
后来鄱阳湖上一场大战,陈友谅的部队遭到完败,巧手张也因此受了重伤,不过所幸的是,他和几个手下乘着小船逃离了出来。
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他们几个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到了后来,巧手张的伤势实在太重,连走路几乎都成了问题。他的几个手下都急着要逃命,带着他这个累赘十分的麻烦。后来短暂的一商议,就把他托付给了本地的一户人家帮着照料。
而这户人家,碰巧正是我们雷家。
百度搜索 藏灵珏 天涯 或 藏灵珏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