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史记狂想曲 天涯 或 史记狂想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颛顼帝高阳这个人,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
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
他沉静稳练而有计谋,乐观通达而知事理。
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
他养殖各种庄稼牲畜以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依顺鬼神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
有人说,他创制了九州(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对华夏的领域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实现了合名族的真正统一。
这么说当然没问题,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一个事实是:当时的这九州之内绝对不是大一统的,更不只华族这一个民族,各种语言各种文字各种信仰都同时存在着。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群和兽群一样,都是自然地散落在这片土地上的,“元谋人”和“北京人”永远不可能见面,他们各自独立地发展着演化着。黄帝家族一直南征北战,四处侵略,大致知道了“世界”的样子,于是,颛顼就绘制了九州的地图。
《史记》是生活于大一统时期的司马迁所写,他写史是有目的的,写黄帝死,是为了告诉帝王不要听术士胡说;写匈奴和汉是一个祖先,是为了双方融合;写吴越秦楚等边远国家之君和中原各国之君都是黄帝某某孙子的后代,是为了大一统。
这就如同《太阳史》的作者写整个太阳系的文明都是克依伯带文明所演化,是为了“地球文明”和“小行星带文明”融合一样。
当然,各位地球大大们可以想想七大洲的发现和融合,以及有人提出所有人都是智人的后代,只是因为生活的地方不同而有了黑白黄三种颜色。
这些都有可能是真的,但也是可以被政治目的所利用的,至于真假嘛,也许根本不重要。
黄帝死了,黄帝的孙子继位。为什么传位给孙子呢?
有一种说法是,黄帝晚年病重,想见孙子颛顼。孙子来到他身边弹奏音乐,结果,曲调优美动听,忽而如流水潺潺,忽而如鸟语叽叽。结果黄帝的病就好了,用今天的话说,颛顼同志精通“音乐疗法”。黄帝经过细细考察以后,发现他才堪大用,于是就让他继承了帝位。
另一种说法认为,黄帝晚年,长子少昊,死于神农氏发动的叛乱之中了,而且很多儿子都老的老,死的死,所以,只能从孙子辈里选人了。
其实,人活得太久,不是什么好事,看着自己的孩子逐渐变老、死亡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
帝喾(酷)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绞)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
玄嚣也叫青阳,是黄帝的长子。他们家好像不如老二家受宠,毕竟,黄帝选继承人的时候,选了老二家,而非老大家。关于这一点,可能和老大的出身有关。有的古简中记载,青阳并非嫘(雷)祖亲生,只是记养在她的名下。
黄帝是靠四方争战才得到的政权,他的这几个儿子及他们的外公家都有兵权。其中嫡子家昌意家的势力最强大,而嫡孙颛顼也是一代明君。所以,长期以来,老大家都被老二家压制着。
不过,没有关系。虽然是庶出,但是,他们一直都在不停地奋斗,经过玄嚣、蟜极、高辛三代人的奋斗,高辛终于赢得了帝位,史称“帝啻”。
高辛于颛顼为族子。生而神灵,自言其名。
颛顼和蟜极是一个爷爷的堂兄弟,高辛是颛顼的侄子。据说高辛生下来就很有灵气,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
奇怪啊,怎么可能有人一出生就自报家门说我是谁谁谁呢?
当然有可能,别忘了,他们家的语言基因是很强大的,黄帝出生七十天就会说话了,到他这里提升一下也不稀奇。
那如果它是假的,有没有可能操作一下,让它变成真的呢?有的。
小孩出生哭不哭?当然哭!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啻(哭)。隔壁老吉家说他们家的孩子一出生也“自言其名”。他“哇哇”大哭,老吉“嘿嘿”一乐:你看我儿子多聪明,一出生就会叫自己的名子了,以后就叫他“吉娃娃”吧!
据说,帝啻就是姓姬,名啻,字娃娃,封号高辛君。【玉批:各位大大请注意,凡是出现“据说”“曾经”“有一次”之类的地方,十有八九是虚构啊!】
普施利物,不于其身。
他普遍地施恩泽于众人,但从不给自己谋一点个人利益。当时,整个中国都亲切地称他为“雷锋同志”。
这,在谋略上叫“财散人聚,财聚人散”。
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他耳聪目明,可以了解远处的情况,可以洞察细微的事理。
顺天之义,知民之急。
他顺应上天的意旨,了解人民的所急之事、所需之物。
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他仁德而且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修养自身,天下归服。
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他收取土地上的物产,俭节地使用;抚爱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明识鬼神,慎重地加以事奉。
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
他仪表堂堂,道德高尚。行动合乎时宜,服用如同士人。
百度搜索 史记狂想曲 天涯 或 史记狂想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