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唐末之乱世风云 天涯 唐末之乱世风云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这个建议得到了其余三人的支持,讨论完这些问题后李风又提出了,要建造新的军营以及改造县城的城池防御。
“大哥,为什么建造新的军营?城内的军营不好吗?”这时李展朝着李风问道。
“因为城内的军营太小了。我们有一部分的士兵白天在军营里面训练了一天,到了晚上训练结束时,还要去城外的营帐休息。这太不方便了。”李风回答道。李风说完之后,李展三人都点了点头表示支持。
随后四人讨论了好久,最后决定把原来城内的军营,迁移到外城的一处高地并且靠近水源的地方。
为什么要建造在外城呢?因为在唐朝的城池分为内城和外城(又称为卫城 )。内城不仅是经济、司执及囤粮之地,还是居民区。而外城不仅比内城大(内城在外城的范围之内。?),还能起到防御外敌的作用。
然后就是搭帐篷和围墙。军营决定驻扎之后,就是搭帐篷和修造围墙和防范措施,这两个一般没有先后顺序,是同时进行的。
???          军营外面的围墙,一般叫做壁垒。要用质地坚硬的木头和石头搭建而成。
另外再搭建几个瞭望塔,和简单的搭建一个瞭望柱。再安排岗哨和巡逻兵。这是李风建议的,周泽三人一致同意了这个建议。
做好这些之后,就是建造公共厕所和公共澡堂。这是李风提出来的。说这是为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挖厕所的位置,一定都要离水源远一点,而且每个帐篷里的士兵们公用一个厕所,不能弄错位置。每个帐篷都要相对,中间要挖出一条排水沟,方便排水。
李风四人以及军官的帐篷是在中间,这是因为经常要议事的缘故。另外规定每晚都要有哨兵在帐篷外看守。
李风四人又规定帐篷外面要点火盆,只要哨兵发现有异样之后要大喊,这样帐篷外边的巡逻兵就会马上反应过来,然后敲锣或者大喊,来通知士兵们。这样就能提前组织士兵进行防御。
为了安全起见,军营驻扎成一个“方阵营”。这是张通提出来的。
“方阵营”是一个看起来像广场的营地,主要和最重要的军队在营地中间,然后从重到轻依次展开,更多精锐士兵分布在营地外围。
张通说如果这样做了,即使有夜间袭击,即使是和最厉害的边防兵交战,也将有充分的时间预备战斗。
“根据地势或对不一样敌人的反应,军营的形式也会改变。”张通说道。
“这应该就是兵法上所说的敌变我变了。”李风在心里想到。
李风四人看到时间已经到了晚上,随后四人去军营的食堂里面,一起吃了晚饭。晚饭过后李风四人又回到了中军营帐内议事。
“我们接下来该讨论一下县城的城池防御,我们应该怎么改造?”四人在中军营帐内坐定后,李风率先说道。
“你们各自都说一说。”李风紧接着朝着周泽三人问道。
“大哥,我认为首先要把城墙要修补好。因为我在巡逻时发现,城墙上的土灰有的都脱落了,另外有的还是木制墙壁。”周泽站起来说道。
“好的,这个我知道了。你们还有没别的意见?”李风回答了一声,然后向着众人问道。周泽三人听后,都摇了摇头,表示没有意见了。
“好,那我先说说。我们仅仅把城墙修补好,这个还远远不够。”李风说道。
“我们还要把城墙加高、加固、加厚。”李风又说道。
“那么把城墙加高多少?加厚多少?”李展问道。
“我昨天晚上想了一下,应该把县城内的城墙加高为两丈(约6米)、加厚为一丈(约三米)。另外把所有的木制城墙全部拆除掉。”李风回答道。
“好的,大哥。”周泽三人听完之后,齐声回答道。
李风清楚的知道要想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除了军队的战斗力要强之外,战略也要运用得当,然后就是发挥在守城战中,相比阵地和野战,守城战中以少胜多的例子就非常多,有很多的守城战争,防守方靠着几千人就能守住一座大城,对方无论是上万还是十万人,都很难打破他们的防守,因此也造就了历史上很多的守城名将。
李风清楚的记得明朝名将朱文正就曾依靠少量兵力守卫洪都,抵挡住了陈友谅数十万的大军。
李风还清楚的记得,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发展的过程中,就是采用高筑墙,广积粮的策略,他以南京为自己的根据地,修建了一座非常大的南京城,这也成为后来朱元璋能建立大明帝国的基础。
所以这也是李风为什么要把城墙加高、加厚的原因。因为一座坚固的城墙,在军事战争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最后李风四人又商量把南北出入口的城门做成连续两道,并用城墙围合起来,前后两道城门之间被围合起来的这个空间就叫“瓮城”。当敌人进攻攻破了第一道城门,进入到瓮城内再攻第二道城门,这时负责防守的士兵就可以在瓮城四周的城墙上朝下面射箭, 消灭敌人,所以这是“瓮城”,取瓮中捉鳖之意。
等到李风四人讨论完这些事情,已经是凌晨时分了,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营帐去休息了。

百度搜索 唐末之乱世风云 天涯 唐末之乱世风云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唐末之乱世风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迷茫的懮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迷茫的懮傷并收藏唐末之乱世风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