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孟婆洒了汤 天涯 或 孟婆洒了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初春。河水已经解冻,树木已经萌芽,地面已经上绿。一行人在官道上不慌不忙地赶着路。这群人有男有女、有小孩、有官差,最奇怪的是竟然还有个和尚。
当然,这行人正是从黄州赶往东京的张懿等人。带头骑马的有三名官差,是孟震派来保护张懿等人周全的。以他通判的权职随便找个理由支几名官差去办些私事也没什么大不了。中间是张懿和慧宏和尚。两人骑着马不紧不慢地边走边聊着。再后面是两架马车,其中一架里坐着苏轼的小妾王朝云,还有幼子苏遁。几架拉货的驴车由侍婢和仆从们赶着。最后还有两名官差殿后。
张懿是此生第一次出远门,看哪儿都觉得新鲜。官道两侧的山川、树木、溪流等景色极美,但让张懿总结成了一个词,就是“原生态”。
是啊!比起现代的郊外,宋代这种原生态的美景才是带给张懿最大视觉冲击的部分。天空的透蓝、溪流的清澈、空气的纯厚以及植物的放肆姿态,这些平凡而常见的景致在张懿此时看来却又是那样的不同。
为首的一个官差策马来到张懿旁边说道:
“小爷,前面再行不到十里就出光州了。到时候咱就改水路随洪河一路北上就可进京。只需上了船,您就不用如此劳累了。”
张懿道:“哪有什么劳累?这一路上多亏李大哥你照应着。既不用我寻人问路,通关之时也不须我上前交涉。所有事项安排的都相当妥当。小弟感激之余不禁担心上船之后的行程,听说你们将我等送上船后就要折返黄州,这接下来的日子我恐怕会非常不习惯。”
李捕头答道:“小爷您谬赞了。上船之后,我们五个人里只三人带空车马回去即可,我和巩三还继续护送您上京去。这一路上跟着您可真是件美差!您这一路上打赏给小人的钱银比我一年的薪俸都高。”
张懿笑道:“都是些不成敬意的小心意。那接下来还得劳烦李大哥了。”
又走了不远,耳中便可听到流水之声。远处一条宽阔的河流映入眼中。张懿向李捕头问道:“李大哥,前面的洪河可是黄河支流?怎么河水如此浑浊?”
李捕头回到:“应该是淮河支流,不过小的也不太确定。此方水域大多含些泥沙,不比咱黄州旁的大江来的清澈。”
众人来到码头,早有两艘小船等在那里。于是仆人们开始卸车装船,官差们也帮着打些下手。
众人大致按男女分船。王朝云带着众婢女一船,船上只留了两个男的,包括一个老仆人和一个官差用来监督船夫。其他男人和大部分货物在另一船上。
所有货物装船完毕之后,三位捕头向张懿辞行。张懿又赏了每人一吊钱,三人美滋滋地回去复命了。正待要启航,忽听女船上王朝云喊道:“小叔叔来这船上吧?一路上无聊,我正好有些乐曲问题想请教叔叔。”
张懿暗自皱了下眉头。向慧宏小声吩咐道:“我去坐那条船,你定要随时照看好财物。这近万两黄金千万不容有失。”
慧宏郑重点头应下了。
张懿临行前将绝大部分铜钱换成了金子。虽然这样兑换会折损些钱数,但路途遥远却能省下太多的空间和人力,安全方面也稳妥的多。他皱眉的原因却不是担心财物安全,而是内心有些不愿意去和王朝云独处。
他是讨厌王朝云吗?当然不是!
张懿上了女船。这小船的船头和船尾各有一间小木屋,中间有个小棚,原本是用来堆货遮雨之用,但此船并无太多货物,所以众婢女大多挤在中间小棚里闲聊。船头小屋是给船夫轮换休息使用,老仆人和巩姓官差这两个男人也安顿在此屋。船尾的大屋则留给朝云以及苏家小公子使用。
进了船尾的小屋,王朝云正在轻轻抚弄一把古琴,而苏遁则正在榻上熟睡,旁边还有一婢女照看着。
朝云见张懿到了,脸上立刻变出一副愉快的神情说道:“小叔叔快过来,你之前教了妾身些‘和弦’要义,但我却还是不太明白。妾身弹唱之时总觉得有些不对,琴声与唱声为何总是难以协调?”
张懿走到近前还没等说话,王朝云便伸手将他拉了过来坐在了自己身边。这等细微动作在所有人眼里都非常地自然和谐。毕竟张懿只是个六岁小童。虽然他与朝云是叔嫂关系,但巨大的年龄差以及他幼小的身形足以让别人感觉不到任何不妥。然而张懿本人却觉得有些别扭。
每次与王朝云近距离相处都让张懿有这种说不出的感觉。朝云年龄仅二十出头正是桃李年华,且样貌绝对是上上之品。每次坐在她边上,对方一双凤目灵动、朱唇吐气如兰、玉指偶尔相触、体香阵阵飘来……这些都会让张懿内心泛起些特殊的感觉。毕竟这幼小身躯中却藏着一个成熟的灵魂。
然而,张懿却非常清楚对方的身份。她是义兄的爱妾,是自己的嫂嫂。道德上不允许他瞎琢磨,然而心理上却有些控制不住。所以每次都能躲则躲。
张懿重整了一下心绪坐了下来。开始给朝云讲述乐理知识。
这宋代五音调式的歌曲并不难理解,听得多了自然随手就能配上和弦。但自己弹是一回事,教别人原理却是另一回事。只好以一首《念娇奴》的曲子为例,边弹唱、边讲解。
张懿虽不太懂古琴,但只是弹几下和弦为唱曲配个伴奏却难不倒他。毕竟乐器之间的乐理是相通的,前世的他凑合扒拉几下吉他也不算难事。
古琴与吉他同属弦类乐器。弦类乐器都有一个特殊弹奏技法----泛音。而泛音的原理张懿刚好懂一些,于是顺带手的也把泛音原理也揉在里面一道讲给了王朝云。
清脆稚嫩的童声,配上深邃的琴声,再加上船外潺潺的水声,自成一派和谐!船里船外所有人都不再说话,而是静静地听着这奇怪而美妙的声音,品味着……
张懿这奇葩的古琴伴唱法以及泛音演奏法在当时绝对是北宋第一人。同时期绝对再无他人这样玩琴!
旁边的王朝云当然早就听得痴了,凤眼中映出的全是毫无保留的仰慕之态。
张懿一曲奏完,转头一看朝云。只见这娇颜如画且崇敬之情毫无掩饰。如此景致也同样将他给看痴了!两人就这么四目相对了片刻。
忽然,朝云首先感到了不妥。脸上竟然泛出了一小片红晕。张懿也随后被拉回了现实。赶紧说道:“嫂嫂自己先练习一下,我且出去透透气。趁着夕阳未落之前欣赏一下两岸美景。”说完也不等对方答复便慌忙逃了出去。
仓外夕阳美景确实不错,但张懿却无心欣赏。心中一片混乱,压抑的让他有些胸闷气短。也不知道自己再乱想些什么。
这时船速竟有些慢了下来。张懿感觉到速度变慢,便走到船头去看究竟。只见一条铁索横在河上,明显是为了拦下过往船只。
张懿不解,见巩捕头却一副无动于衷的神情,便问道:“巩大哥,这铁索是做什么用的?”
巩捕头回道:“回小爷,这是转运司为了向过往船只征税而设的拦江索。咱手里有孟通判开的‘过所’,只需拿给他们一看便可通过。”
张懿点头表示懂了。
船只慢慢靠向岸边。另一条船上的李捕头一跃便上了岸,小跑地进了铁索尽头旁边的一间小屋内。不一会儿就跑了出来又跳回到船上。屋内跟着走出来一个官差打扮的胖子,将铁索打开将两条船放了过去,也没有进行登船检查。“看来这通判开具的过所还是挺好使的”,张懿心想着。
天色逐渐转黑。船夫放慢了行船速度,同时在船头打了一盏灯笼照亮。又过了一段时间,月光反而把这河面照的异常清晰。这时船夫又再次加快了行船速度。
前方男船忽然放慢了速度,与女船并行起来。两船逐渐靠近,却见李捕头搜一下就跳了过来。来到张懿身边小声说道:“小的发现后面好像有搜船一直跟着我们,也不打灯,我觉得似乎有些问题。”
张懿随他所指方向一看,几百米外确实隐约有个船的轮廓。于是对船夫喊道“船夫,咱能再加快些速度吗?”
船夫早看出来这小童年龄虽幼,但一行人却全都听他号令,知道这是正主。于是也不废话,调了调船帆。船速便慢慢提了一些。
张懿盯着远处。过了一会儿又喊道“船夫,咱减速再慢一些”
只见远处船影竟然始终和自己两条船保持着类似距离。张懿一惊,心想:难不成这是遇到了传说中的水贼??
百度搜索 孟婆洒了汤 天涯 或 孟婆洒了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