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孟婆洒了汤 天涯 或 孟婆洒了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这天清晨,张懿的母亲没有穿平常的粗布衣衫,而是穿了一件深蓝色的长裙。料子虽然有些旧了但依然洗得很干净。只见她进进出出又是烧水、烧饭又是摘菜,忙得不可开交,甚至连儿子醒了也没有注意到。张懿坐在床上静静地看着,心里琢磨着家里是不是要来什么客人。
正想着,只听屋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说话声由远及近。首先被父亲让进屋里的是一位老者。只见这老者身穿棕色长袍,头上还包着块布。紧接着又陆续进来两个人。张懿的父亲让老者坐了上座之后,其他人才敢分别坐下。
这老者的服饰引起了张懿的注意。自从转世以来,张懿是第一次见到父母以外的人。他一直想搞清楚自己的今生到底是处于什么朝代,但一直苦于既不能发问,又观察不出什么端倪。平日里自己的父母始终一副古代穷人打扮。母亲是一身粗布麻衣从早穿到晚,而父亲却总是穿着类似农民常穿的那种无袖短坎肩,天天卷着裤腿穿着草鞋或布鞋。这些细节只能看出来是身处古代,但具体哪朝哪代却看不出来。今日见那老者所穿的衣衫稍显正式些,张懿的小脑袋也就开始活动起来,想凭老者这身行头给自己的今生断断代。
可惜看来看去,却发现自己对古代服饰并没有太多深入研究。仅凭老者这身打扮也只能猜个大概:“唐宋元明,肯定不是清”。
正想得入神,张懿的母亲将他抱了起来递给父亲。
只听父亲说道:“今日是小儿满周岁的日子,鄙人一介村夫,又不识得几个大字。烦请诸位长者过来是想为小儿求个正名。”
那为首老者赶紧站起来拱手推辞道:“不敢不敢!我等皆是山里粗人,哪有这等学问?为孩儿取名这件大事本是你这当爹的事情,我等怎敢擅专?”
“老丈不必自谦。我爹走得早,我又不大识字。您是我家主户,又是村里保长,还是烦请您给我这孩儿取个吉名。待他将来长大成人也好能沾您些福气,记您的恩情。”张懿父亲赶紧恳求道。
老者笑着将张懿从他爹手里接过来抱在怀里。顺便用手捏了捏他那胖脸。张懿不自觉的皱了下眉头,立马觉得这表情不妥,赶紧又恢复原态,只是静静的看着老者。
“诶呦!这孩儿有点意思!”
老者不由哈哈大笑。“此子方满周岁便这般神气,众人面前尚能端坐得如此沉稳,将来定能成就大事!”
张懿父亲连忙道:“我这孩儿自小便不大会哭,偶尔骂得急了也仅是哭上个一两声便止。不知是吉是祸?”
“无妨无妨。今日既是他周岁吉日,我等便摆上个抓周之局令他抓上一抓。看他选出个什么物事之后这名字也便好取了。”
众人皆点头称是。却只见张懿他爹面露难色道“我这粗鄙人家哪有什么抓周的物件?难不成弄些锅碗瓢盆摆上来凑数?”
老者笑道“不妨”,同时转头向旁边随行的佣人说道“狗儿,回去取些抓周常用的物事过来”。
那狗儿应了之后便跑着去了,不一会儿工夫就跑了回来,抱着一卷竹席,手上还挎着个不小的布包。
老者将竹席摊开铺在地上,又将包袱展开取出八件物品按八卦方位分别摆在席上,然后让人搬了香案摆在席前。
“今日是你小公子吉辰之日,虽说一切从简,但还需你亲自上柱香以诚示天”老者正容对张懿父亲道。
张懿趁老爹点香磕头的功夫,仔细看了看这八件东西,分别是:毛笔、算盘、《论语》、《心经》、《道德经》、白瓷胭脂盒、小孩玩的弓箭以及一吊铜钱。由于听觉及语言能力尚未成熟,所以别人说的话张懿现在只能明白个三四分。但他仅看这阵势就明白人们是在做什么了。心里暗自一笑,“我来逗逗他们”。
待张懿父亲上完香磕完头,老者便把张懿放在席上。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张懿看了一圈众人,只见除了自己的母亲看起来有些紧张之外其他人均露出期待的神色。
只见张懿犹豫了片刻,伸手便去抓那白瓷胭脂盒。却听一声“哎呀”出自自己母亲方向。再看其他人,均略微露出失望的神色。张懿对众人一笑,不慌不忙地把胭脂盒放在自己怀里,紧接着又去把毛笔、算盘、《论语》以及铜钱分别抓了过来放在怀中。就在所有人的惊讶声中不慌不忙地仔细研究起拿回来的东西。
话说张懿先去拿这白瓷胭脂盒,一方面是为了撩逗众人。因为这玩意儿代表着女色,他很想看看别人奇怪的表情。而另一方面呢,张懿前世小富之后最喜欢收藏瓷器。家里杂七杂八各朝各代的真假瓷器攒了一柜子。如今能看到这真正的古董瓷器,忍不住就先抓过来仔细端详起来。
只见这胭脂盒是牙白色,盒盖上有双鱼纹印花,釉面非常温润却有好多个大小不一的棕眼儿,口沿处还包着精致的银边儿。“这玩意儿一看就是民窑的定窑白瓷。难道现在是宋代?”张懿沉思起来。
定窑源于邢窑,从唐代开始就有了,大概到元代绝烧。张懿虽然看得出这东西是定窑瓷器,却没足够时间仔细研究辨别这个玩意儿到底出自唐宋元三代间的哪一代。正当他不得要领时,忽然看到那一串铜钱,立刻自嘲起来。自己真是舍近求远,放着铜钱上的大字不看,非要从什么瓷器上去断代。于是赶紧抓起铜钱仔细研究起来。
铜钱上赫然刻着“元丰通宝”四个大字。再仔细看其他几个铜钱,大部分都是元丰通宝,只有两枚刻着“熙宁重宝”。看到这里,张懿立即了然于胸了。毫无疑问是宋代!而且最大可能就是宋神宗在位的元丰年间。
对于困扰了自己很长时间的难题就这样揭开了,张懿不由得开心起来。结果表现在这小婴儿身上的动作却变成了“咯咯咯”的银铃般的童笑。
周围众人都张着大嘴,互相看着别人不知该说些什么。就这样傻呆呆地愣了好长一段时间。还是那老者先打破平静。
“大川啊,你这小公子好生绝妙。老朽阅人无数却从未见过此番奇事。”他抿了抿嘴唇咽了口唾沫接着说道“初见此子选那粉盒,我当他或是个好色之徒。虽感略有鄙夷却也不愿言明。后见他选了这么多物件,均预示着上吉。再看他如此表现作态,以老朽之德行断不敢为其取名。此子必为大才!应找高人为他看个面相,若有定夺再取名不迟。”
张懿父亲不由自主地搔着后脑勺。说道“这…这…我这山野草民,上哪去寻这高人?我儿能得您高看已算厚福缘,您就赏份薄面为他选个吉祥字做名吧。”
正当众人踌躇着如何给张懿取名,却见他抱着《论语》仔细翻看起来。
在张懿心里,他只是在欣赏宋代那古朴的宣纸以及惊叹古时便出现的雕版印刷。一个个方正的宋体字浮现于粗糙的纸面上,张懿忍不住用他那稚嫩的小手抚摸着。翻着翻着便翻到了“孟懿子问孝”这一段。
张懿心想:自己转世投胎到古代,这时的娘只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大牛”。但自己却连父亲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将来无论取个什么名字,不管好听不好听都会让自己很不习惯,毕竟“张懿”这个名字已经用了40多年。与其被别人取个自己不习惯的名字,不如作态争取一下。如若还能用这个“懿”字,这样至少会习惯一大半。
这个想法刚有,他便立即用他的小手指着书里这个“懿”字,并看着父亲。
众人又都当场愣住了!
只听那老者拍着大腿叫道:“妙哉!妙哉!张大川,今日这番奇事若非亲眼得见真不敢相信,你儿真乃奇才!张懿,张懿。此名谓之嘉言懿行之意也!此名甚妙!”
这句话张懿却听明白了八成。“张大川”看来是自己爹的名字,那么自己还就姓张,还叫张懿。闻得这个喜讯,他也就不由自主地开心起来。至于“嘉言懿行”这个本来应该考于南宋朱熹的成语为什么北宋人会知道,张懿根本没注意到。其实就算注意到他也不懂!
于是那个小婴儿又在众人一片惊讶的注视中“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百度搜索 孟婆洒了汤 天涯 或 孟婆洒了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