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宋泣 天涯 或 宋泣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宋端平二年七月,前往襄阳途中,贾平与罗牙带领着两百多名兵士和上万名百姓前往襄阳,途中贾平与罗牙还有百姓都不发一言,也不敢大声喧哗,一是因为心情沉重二是怕被人发现,毕竟上万百姓行踪可不好掩藏。但还好,天佑逃亡队伍。一路上有惊无险,总算是在第五日到达了那襄阳城,襄阳城,城墙高大且难攻易守,城中驻扎了3000名军士,总共6营。主帅乃是那赵范,也算是名将之后,在这襄阳也算有些名气,字武仲,号仲庵,其父张方,其弟赵葵,也算是将门子弟,嘉定十四年因屡败金军功授京湖制置司主管机宜文字。其后屡屡升迁,宝庆三年,也就是1227年知池州兼江东提举常平,后破李有功,进两淮制置使,节制巡边军马仍兼沿江制置副使,改京湖安抚制置使兼知襄阳府。人称赵机宜。但是军中称赵少帅。因为与金人作战屡屡获胜,所以有些年轻气盛。但是与军中各级将领之间关系不错,经常一起饮酒作乐。或许是襄阳城周边近几年没有战事便有些松懈,不修军政,只是安于享乐。贾平一行人到达了襄阳,并没有急着进襄阳,而是请人先通传,毕竟自己身后上万名百姓的安置问题还是个大事,一个时辰之后有一小将,来到罗牙面前趾高气扬的说到“赵少帅已经同意你们唐州城百姓进入城内安居,至于你和唐州城军士,先归我管理,我是闫寅,襄阳军中营副指挥使,你们跟我去军营吧。”随后便带着罗牙等两百多军士来到军营,闫寅转过头看着罗牙,又转过头看了看贾平,不无羡慕嫉妒的说到,赵少帅听说你们唐州城失陷,而你们俩带着百姓逃到了这里,对你们两个赞赏有加,决定升罗牙为厢军营指挥使,升贾平为营副指挥使,你们俩等会去找军务处领取官印和官服吧。说完便转身离开,罗牙与贾平面面相觑,随后两者摇了摇头,去领了官印和官服去军中划分的地方扎营。
贾平穿上副指挥的军服顿时精神气爽,没想到才来这南宋月余,自己就从一个小兵,变成了可带兵500人的副指挥,虽说头上还有个罗牙,但是凭借这次献策有功,相信罗牙后面很多事都会先询问自己。自己也算是有了一定的话语权。罗牙推开贾平军帐的大门,开口说道“贾兄弟,咱们现在虽然有了500人指挥权,我也从不入流的乡军指挥使升为了厢军指挥使,但我们只有200人,而且武器装备200人都不齐全,你看我们先去军械库取些兵器吧,然后再这襄阳把人招够,把粮饷领够,不然蒙古大军攻来时我们就得当炮灰了。而且我想在蒙古铁骑面前撑不过几分钟。”贾平深以为然,便跟着罗牙一路打听着来到了那军械库。
军械库是一名老兵在管理,老兵一见罗牙和贾平身上的军服顿时从昏昏入睡的状态惊醒,连忙掐开笑脸,走到罗牙面前和贾平面前行了军礼,然后询问道“两位大人面生,应该是新来的指挥使吧,年轻有为啊,您们二位是打算来这里领取武器装备吗,快请进快请进,你们来挑一挑”随后便命人打开大门,一股扑鼻而来的霉潮味道飘到了二者的鼻子中,罗牙与贾平皱着眉头的相互望了望,两者都从各自的眼神中看出来嫌弃和无奈。老兵似乎是看出了两位大人的不满,点头哈腰到“咱们襄阳城只剩这些兵器装备了,襄阳这几年没有经历战事所以嘛,就有些荒废,不过,你们不要担心,办法还是有的嘛,只不过,嘿嘿”随后老兵伸出手,要钱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罗牙和贾平愤怒的看向老兵,但是想到自己等人只是新来,有些顾忌,只好无奈的说到“我们需要五百人份武器装备,报个价吧”老兵一听,双眼放光,激动地说到“只要500两银子,嘿嘿”罗牙和贾平相互望了望,真是狮子大开口,居然要500两,别说500两,就算减一半,他俩也拿不出来。随后贾平上前一步说到“这位大哥,我们那刚来这城中成为指挥使,可是我们是赵少帅亲自任命的,因为有大功,你看,这个价格能否商量一下,我们只有150两”老兵顿时蔫了下去,无奈地说到“罢了罢了,你们居然是少帅亲自任命的,也算是自家人了,我叫赵棱,是赵少帅原来的私兵,你们把150两给我,去领武器装备吧”罗牙与贾平激动地领了500人武器装备命手下将装备带回营帐,接下来的粮草倒是很好要到,也没有折扣,只不过,军饷到手的只有300人的,毕竟上面要吃一部分。罗牙与贾平苦笑的看着眼前300人的一个月的军饷150两,摇了摇头。襄阳赵府,赵范正躺在椅子上喝着茶,看着最近传来的唐州军报,不以为然,那几百的唐州叛军,只要出动一个营就可平复,还用不到自己,可随后一名军士横冲直撞急急忙忙的跑到赵范的书房,跪在地上,大声说道“军中急报,邓州失守了,邓州城守将赵祥叛变,夺了城献于蒙古军,蒙古大军由曲出,阔出率领正往襄阳赶来。襄阳前沿据点已经失守”“什么,那赵祥竟然叛变还有那郭胜,这群北军叛徒,当初就该把这群北军统统处理掉,误我大事”也不想想自从赵范管理京湖战区之后,将后来进入京湖的兵士统统称为北军,并且大力打压都安排到了唐州邓州,要不然郭胜和赵祥也不会叛变。只可惜,赵范才能是有的,可是气量德行,可就有些欠缺,不如其父。襄阳危矣。?
百度搜索 宋泣 天涯 或 宋泣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