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十八天军 天涯 或 十八天军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民国二十五年十月,杨开南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三郡边,他是从德国留学回国的。在德国学的是军事机动技术。在国外,他十分关注着国内的大事,回国后,耳闻目睹的是:一方面是东北沦丧,日寇不费一枪一弹即占领了东北全境,而且继续向华北扩张;一方面是蒋公的“攘外必先安内”,是国共两党军队的绞杀,红军被从东南赶到西北,而且还被国军四面围困,必欲除之而后快。开南心在流血:兄弟矛盾再大也是家务事,古人云: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外寇入侵无非几大原因:一是外寇国力极其膨胀,而且资源缺乏,就心怀不轨,觊觎着他国的宝贝,于是蠢蠢欲动,寻找各种借口,侵入他国,不择手段,掠夺他国的资源,化为己有。二是被侵之国国力衰弱,不足以抵御外寇入侵。而国力弱于他国无非几大缘故:国人闭关锁国,夜郎自大,抱残守缺,不知天外有天,抱着几大发明而自我欣赏,只求保住眼前安乐,而不求进取;或者内部动乱,政不一统,天下纷争,自毁国力,给外敌有机可乘;或者政局腐败,官员不思奉献,只知掠取,中饱私囊;或者国府隐藏奸贼,私通外国,勾引外患;而国主则懦弱无能,寄希望于所谓的国际友人,殊不知弱国无外交可言;国主要么对内极端残酷无情,而对外则卑躬屈膝,任人宰割。家庭内部乱起纷纭,外人不插足才怪。作为留洋海归的杨开南,也不乏抚今追昔,对华夏的历史是清楚的,我们的祖宗有的流芳千古,有的遗臭万年,历史自有公论。汉武帝刘彻,成功地一统天下,也就成功地抵御了匈奴的入侵,使其臣服于刘彻麾下;唐太宗李世民采纳和亲政策使边境和平,百姓安居乐业,那时的日本还是唐朝的臣属国。宋代赵氏,内有奸臣,北朝潘云美,南朝秦侩都是国贼,二百多年就离不开外敌入侵,最后还是被北方民族给以灭亡;明朝的灭亡当然起于内部纷争,广大农民为了生存,只得揭竿而起,最后硬是将当朝皇帝逼死;但农民军无力抵御满清的势力,也由于明将吴三桂引领外族入统所致。清朝的腐败之最莫过于慈禧太后统治的六十年,所有丧权辱国的过错都是她所为,乃至于将她的祖宗康、乾时期开辟的疆土,被她割让殆尽;甚至在各大城市被外势力强行开辟租界,为后来外寇入侵奠定了极好的温床。几千年来,国人只记得**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利用**制作鞭炮着实肥了一部分人,洋人从我国购回**造枪炮,而后凭着坚船利炮来文明古国抢夺比**更重要的宝藏;国人拿着指南针,看地看风水,洋人用指南针航海与航空;这就是一边夜郎自大,一边闭关锁国。而当朝的蒋公,他居然不同意东北军抵抗,他想要“国联”主持公道,而“国联”恰与强盗是一伙,蒋公的依赖是打错了算盘;他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公正地说,他的想法并没有错:内部我一人说了算,到时我想战就战,想和就和,想降就降;但是国家之大,能人甚多,你“安内”安得了吗?
杨开南对国府、对蒋公极其失望。回国后,他没有回南京报到,而是一纸病假——“肺结核”,回乡疗病。对于杨开南,委员长心中也许会记得,1928年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交通大队的湘省学生杨开南被派往德国留学,出国时蒋公及夫人宴请了他们,希望他们回国后成为国之栋梁。他们到了德国后,德国只能招收五名中国留学生。后经大使馆联系杨开南进了瑞士军事学院学习驾驶技术,并骡马辎重、射击训练、兵器。两年后,希特勒执政,放宽了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杨开南又转到德国学习,步兵学校毕业后,又学习战车坦克驾驶。在德国,他得了肺结核,西药不起作用,只得提前回国,他岳父是个老中医,对治疗痨病(“肺结核”中医称“痨病”)有奇效(当年国内对西药极不重视,肺结核死亡率极高。)回到家,一家人欢天喜地,杨开南在岳父王思淼家治病不提。
话说杨家老四杨开北,早两年去日本留学,在东京军事学校步兵科学习军事,学习成绩优异,加之人高马大,帅气可人;特别是刺杀格斗,融化了杨家祖传刀法,几人都难得拢身,成绩盖于全体学员,就是日本教官也不是他的敌手。俗话说:树大招风,名显招忌。日本同窗不少同学更是想必欲除之而后快,经常向他找茬;同学渡边瘪三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他无事找事,千方百计打击、排斥、贬低、陷害杨开北。日本武馆武士也无处不寻找他格斗;他在日**特务机关也挂上了号:此人回国一定要加以限制,要不他日准是侵华时的一大强敌。但他却受到华裔同学的喜爱,都把他当做一根柱子,老乡们(出国华人都称老乡)就像蒜瓣,时常拱卫在他的周围。他的日语老师阿难正秀教授对他情有独爱,就以吃饭为例,教授常将自己吃的一份寿司,一分为二匀给他吃。两人边吃边谈,几乎无话不说,由此可见关系非同一般。久而久之,开北的言谈腔调、风格用语与教授十分相似。阿难正秀有个女儿叫阿难樱子,堪称美女,说得一口标准的汉语,也是开北的校友,见到开北早已是魂不守舍,死缠着开北,除了上课时,课余几乎被她给统治了。
一天上午,几个日本同窗将杨开北团团围住,要与他掰手劲。当时渡边、中村都在场,岂止在场,完全是渡边挑起的。杨开北摆好架势,伸出双臂说:
“两个人掰一只手,掰直了算赢。”
“输赢要有说道,输了赌什么?”在大在大和同学看来,开北准输不赢。
“我赢了,今后不准找茬?”开北只想与同学和睦相处。
“输了呢?”
“随便!”
“一肢致残,怎样?”大和同学狡猾地嬉笑着。
“中国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吐口唾沫是口钉!”杨开北大气凛然。
“上!”四个彪形大汉蜂拥而出。
“慢!”一声莺啼,一个妙龄女郎飘然而至,她就是阿南教授的女儿樱子小姐。樱子不仅是美女,而且与天皇沾亲带故,是贵族小姐,所以大和同学都怯她的面子。
“四人欺侮一人,不怕丢大和民族的脸?!”很显然她怕他吃亏。
杨开北示意樱子放心,右手中指向着大和同学轻轻地勾动两下,不屑一顾地乜斜者那些挑衅者。
四个形似相扑生的大汉,论体重足有千斤,论体貌恰似两垛墙,不怀好意地像几头饿狼,意欲将其扑倒,将四肢弄断,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杨开北摆开弓步,右前左后,两手肘关节勾成四十五度角,护住头部与胸部。他知道他们并非君子,绝非善类,他们若是来抓他的脚,他会飞起左腿,一个扫堂腿,定叫四人趴下。好在四条汉子一上场,还是如约来抓他的左右手前臂,四手刚刚抓住两臂,大和同学还没有来得快下力,杨开北立即勾起四人旋转起来,就像小孩玩的螺坨越转越快,将围看的人群逼开,四条大汉眼冒金星,开始呕吐了,杨开北突然双手向上,向后甩去,将四条大汉甩去一丈多远。大汉双双仰面八叉地躺在地上,哼哼唧唧的。开北走上前去一一将其扶起:
“有没有伤哪?”全场笑浪滚滚,各国留学生欢呼着,向杨开北围拢来,几个大个抱住他的腿手,抬起来,将他抛向空中。樱子更是跑上前来,分开众人,抱住开北,在他脸上疯狂地吻着,弄得几个在场的大和同学,一个个咬牙切齿:大和民族的一朵美丽的樱花,凭什么被你支那人抢走?开北急忙将她推开,他不想成为众人之的。
“不准动!把手抱住头!”人群中突然发出命令。学生们冷静下来,张眼望去,人群外尽是黑衣警察,人数足有一个中队,荷枪实弹地将人群包围。
“有人报警:说你们学生正在聚众斗殴,是什么人领的头?”几个大和同学指着地上的同胞嚷道:
“是杨开北向我们挑衅,他把同学打翻在地!”
“不对!他们瞎说!”人群吼起来,也有日本同学,“他们好玩打赌,比手劲!我们可以作证!”
“统统带走,到警局去!”警察不由分说,将两边的人都带走了。
吃了午饭,被带走的日本同学已经回到了学校,杨开北仍然被关押着。这下可急坏了华裔同学,他们一起找到校长办公室,校长不在;又找训导处,主任也不知哪去了。他们只好找到阿难老师,阿难老师也不在,据说他与女儿樱子一起到警局去了。同学们猜想:阿难父女俩可能说情去了,他们回班组织同学准备找日本**情愿:不得无故逮捕留学生。
“事情我从始至终都在场,我以皇族小姐身份作证!绝对不是聚众斗殴,而是打赌比手劲!是玩,玩也犯法?”找到警察局,樱子开口便说。
“杨开北是个特别优秀的中国留学生,本领及学业过人,遭人嫉妒是真的!”阿难教授尽量放慢语速,不偏不倚地说。
“我们知道,——抓他是国安部的主意,我们只是执行命令而已。”
“一个留学生,他并没有对国家造成什么危险!你们这样做,有违国际法,有违人道!”教授愤愤不平。
“你们真的一点也不知道?还是闭目塞听?”警务长一边解释,一边将两个拳头对打起来,“中日全面战争是箭在弦上,杨开北回国后肯定是个劲敌。你们教学生,呕心沥血,教了学生来打老师呀?”
“堂堂大和民族,所向披靡的帝国皇军,竟然怕一个乳臭未干的年轻学生,不怕笑掉大牙?另外,今后谁敢派留学生?——战争将毁了我们国家的!”教授轻蔑地嘲弄着警长。
“战争只讲赢,帝国绝对会赢!讲道德、论法规不是战争。”
阿难父女没有将杨开北要回来。
全校所有的中国留学生被组织起来,先找校方评理,要求释放杨开北:要不就会组织京都中国留学生上街游行请愿。校方不愿将事件扩大,许诺找警方交涉保释。华裔留学生一边等消息,一边找到民国驻东京大使馆,反映杨开北被捕一事。
大使找警务长说明民国的留学生的条例:凡留学生犯所在国的法律法令者,回国后不准录用为**和军队人员,以所在国读书档案为准。
学校找到警方,警长说:
“按照聚众斗殴罪,记入档案,要有两位日本国民来取保,可以释放,但必须开除学籍,驱逐出境。”教授父女成了杨开北的理想保释人,二十万保释费是华裔留学生所凑。
人释放出来了,谁知在回校的一个僻静处,又遭到了大和武馆精英们的刀棍袭击。十几人刀棍齐劈,招招只取要害。三天滴水未进,更不要说食物沾唇的杨开北,知道自己体力不支,三十六计走为上。好在祖传轻功救了他的性命,他立住脚,定住神,深吸气,突发力,两步纵跳,踩在对方的一根木棍上,在对方头顶垫步,霎时远走高飞。众打手围拢时,对手已不知去向,杨开北的轻功,旅日后从未表现过,大和民族的打手自然不知就里。杨开北没有回校,直接找到大使馆,大使馆安排他管理仓库。半年后,大使回国述职,将他特意打扮一番,充当保镖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组织上要他改名换姓,留在国府任职。他说:
“男子汉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为了不给日本国的口实,还是回乡务农,——相信总有报国的一天。”
老二开南比老四开北先一月到家,见面后,各自慨叹不已。杨家兄妹七个,每日除照料厂矿生意之外,坚持闻鸡起舞,每天练武读书不止。
大户人家,眼观天下。俗话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自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全面抗战以来,鼓舞人心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之前的长城抗战,二十九军大刀军,那才解气,一个晚上犹如剁瓜切菜消灭五百多侵略者。之后平型关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消灭日军精锐一千三百多;接着,炸毁阳明堡机场,毁机二十四架;再接着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两万多。但令人沮丧的消息,更是不绝于耳。大上海打了八十多天,被日寇占领;首都南京不到七天就沦陷了,几十万手无寸铁的军民惨遭屠戮;太原、徐州会战失败;武汉国军百万竟抵挡不住日寇三十万的兽蹄,不到两月也落入敌手;进而战火烧到湘赣之北,岳阳、通州、南昌都被日寇占领。在广州相继沦陷后,日寇要打通南北运输线,而横亘于交通线的长沙,日寇势在必夺,湖南早晚必有一战。
三郡边,地处湘鄂赣边陲,方圆三百里,其中两条古有驿道,一条向北直达武汉乃至北平,向东一条直达南昌乃至南京。但两条要路都处在崇山峻岭之中,谓之军事要道、险道。远的不说,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太平天国军队就是从这里经过而到达石头城(南京)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国民党和共产***的北伐军也经过此地,直取武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井冈山闹红军,这里也是两边军队最为活跃的地方。
三郡边有三千多户、两万号人,三省六乡十八保。有人统计过,三郡边有姓氏九十八姓,其中一十八姓是其主要姓氏。这里民风淳朴,信奉道义,有一套他们约定俗成做人的规矩。他们绝大多数崇尚武术,有千年武术之乡之称,每年三元节,举行武功赛事,上、中元节各保小比,下元大比。大比十八保都得派出代表队,以庙会形式出席比赛,武功最好者担当庙会会长,由会长推举、保荐能人担任会员。庙会有会产,除了柴山田土之外,庙会的香火收入不小,加之三郡边在外的游宦名人的捐助;以及大庙会下的子庙会的上供,所以三郡边总庙会是个乡间富有的组织。庙会也承担济世救贫、扶危济困、帮学助考、婚丧料理、纠纷诉讼等事宜。三郡边虽地处崇山峻岭之中,但此地矿藏丰富,由以煤矿易采易伐;这里习惯制作鞭炮,自制硝盐,大户人家有自办的花炮厂、硝厂、炭窑、酒厂、石灰窑以及硫磺厂;小户人家除了农事之外,就是打猎或作零工,他们有的是力气,绝大多数山民,从来不会吝啬自己的气劲。
三郡边主要姓氏十八族,按人口多少依次是:杨李林王、郑黄余姜、何夏喻戴、胡饶袁汤、另外两姓、司马欧阳。十八姓氏之间,五服之内,不是至亲,就是挚友,不是堂兄堂弟,就是老表世交。乡风民俗,一家有难,全体帮忙;一族出逆子,全族共诛之。
民国二十八年九月,省国民**下达命令,处于战争状态,各乡**务必认真组织各保民众参加御敌斗争,就地坚壁清野,犁路为田,稻田灌水,大道挖坑,不留一草一木资敌。
这里行政十八保,虽有行政界限,但没有心里界限;虽名义上由湘鄂赣所辖,但实际上民间有一套管理办法。俗话说:来到三郡边,百里莫问杨。杨氏保长占了半数,而最有名望一呼百应的是杨弘达老先生。九月十二日这天,十八个保长应邀来到湘波府,商量保境安民之策。并制定公约,公约如下:
一:积极响应**号召: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少,都有抗战守土之责。
二:三郡边无分男女老幼,绝不准助敌、资敌;宁死不准当汉奸。
三:为了抗战,有力出力,有钱出钱;
四:自觉自愿资助我国抗战军队,为他们提供尽可能的需要。
······
一时间,三郡边的有力气的不分男女都走出家门,东到赣北山区,西至湘江以东,预计日寇进犯的三条通道,全部被挖成沟沟坎坎,稻田里成为一片汪洋。家家户户的粮食或被转移到崇山峻岭的亲朋戚友家里;或深深埋藏在敌人很难找到的地方;连门板床铺都一一被搬离家中,老小孕残全部转移到外地,留下青壮年组成几十个支前民工队,帮助战场运送弹药、干粮。
九月十八日,日寇发起了夺取长沙的战役。他们企图再制造一个“九·一八”。湘北大地,战争阴云笼罩。北起岳阳以南的新墙河,南至长沙城内,八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民国军队布设十五道防线。三郡边就在防线内。正是这场战争,将三郡边的上万民众卷入烽火之中,民众奋起抗倭,涌现出一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英雄豪杰,他们的战略战术,从而改变了倭寇的部分常规战法,也大大消磨了不可一世的侵略者的信心。
战争中,什么奇迹都可以出现,日寇的一支先遣小队,竟然无声无息在三郡边的两个妇女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百度搜索 十八天军 天涯 或 十八天军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