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汉末英雄纪 天涯 汉末英雄纪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陈留城外十里,鸣雁亭。
张邈中等身材,微有些发福,圆圆的一张胖脸上笑容可掬,他正不避天寒风冷,静静地立在亭中,耐心地等待着。而他身后亭外,是陈留国的全体郡县官员和数百盔明甲亮的持戟武士,不管这些人情愿与否,却也都无可奈何,只能在这大冷天里整整齐齐地侍立在道路两侧,陪着国相(1)大人等那所谓的他的好朋友。
不过,想必这些人中大部分还是心甘情愿的,毕竟张邈位列党人“八厨”(2)之中,为人仗义疏财、急危救困,是个为了朋友能两肋插刀的角色,所以平日里对待这些下属们,定也是极好的、很够意思的。
就这样,一大票相关的、不相关的人迎着凛冽的冷风等了一个多时辰,眼瞅着就要冻成冰雕了,远方道路尽头方才出现了一个渺小的黑点。众人精神大振,忙极目远眺,只见那黑点越来越大,慢慢幻化成一人一马的模样,再近些,却见正是风尘仆仆的曹操,有些精神萎靡地拍打着胯下那羸弱的瘦马,似乎想要快些进城。
张邈见状,忙一挥手,刹那间锣鼓齐鸣、旌旗招展,欢迎场面不可谓不隆重,甚至将尚在远处的疲惫得昏昏欲睡的曹操都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董卓的追兵阴魂不散呢。张邈也顾不上许多,急急忙忙地三两步迅疾窜向曹操,双手拢住曹操胯下那有些受惊的羸马,极为热情地冲曹操道:“孟德,这么长时间你都去哪了?自从得知你们反出京师的消息,我就日日望着你能来投奔愚兄,算时间早该到了呀,怎么今日才到?在哪里耽搁了?”
曹操忙滚鞍下马,神情激动地看着面前这个亦父亦兄(3)的人,再联想到自己连日来的奔波逃命,不觉间双目便有些酸涩,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般,低着头有些羞惭、带着哭腔道:“孟卓兄,操穷困来投,一路如丧家之犬般到处乱撞,颇为狼狈。不料大兄竟这般隆重相迎,实让操,让操······”曹操说着,有些哽咽难言。
张邈紧紧握着曹操双手,动情地道:“孟德何须这般沮丧,你我情同兄弟,无论何时何境,我这陈留国地面上,都有孟德你的一席之地!”
曹操与张邈是生死之交,当下也不再客气,稳定了下情绪,自顾自向张邈叙说道:“大兄,本来依‘三互法’(4),本初兄是不许我回家乡谯县募兵发展的,依他之意,是让我直接来投奔大兄。可我放心不下家眷老小,所以还是绕路昼夜兼程回家里望了一眼,谁料家中竟已无一人,就连隔壁村落的夏侯兄弟也已不在了。无奈之下,又恐被官府缉拿,我只能先潜来投靠大兄了······唉!”
“哈哈哈哈!”张邈闻言大笑道:“孟德勿忧,愚兄早已将贤弟家眷接将过来了。叔父(5)不愿在此停留盘桓,愚兄已派人护送他老人家及德弟(6)去往弟妹(7)的家乡琅琊国安顿;只弟妹因思贤弟心切,此时却与丕儿(8)正在城中等你呢!哈哈哈哈!”
曹操一听,喜出望外,眉间愁云顿散,激动地道:“大兄!操······操行事鲁莽不周,家中老小幸得大兄照拂,不然······”
张邈豪迈地摆了摆手,笑道:“孟德不必客气,区区小事,何足挂齿。”他顿了顿,又郑重地问道:“只是,孟德此番欲为大事,然兵凶战危,钱粮更是难以筹措,不知贤弟腹中已有良谋否?”
曹操摇了摇头,面现羞惭地道:“不瞒大兄,操自幼行事孟浪,飞鹰走犬、放荡不羁,惹了事自有老父上下打点摆平,简直可说是虚度了三十余春秋。今番也是,操弃官离京,头上无衔、手里没钱,若欲招兵买马,恐怕还得去央求我那爱财如命的老父出资相助了,唉!”
“哈哈哈哈!”张邈大笑道:“怪不得叔父不愿在此久住,原来是怕贤弟来了、张口向他老人家要钱。哈哈哈哈!如此父子,倒也有趣得紧!”
曹操连连摆手,难为情地道:“大兄见笑了······”
张邈笑罢,也不再跟曹操打趣,正色道:“孟德勿忧,本初行事极为缜密,他既安排你来陈留募兵,除了愚兄在这里之外,自然还预伏下其它后手。”他顿了下,回头冲卫兹道:“子许,来,快来见过孟德贤弟!”
卫兹身材清瘦,一副乡绅模样打扮,眉宇间透露出一股执拗的书卷气,周身却又洋溢着商贾般的精明劲儿。他闻言上前数步,拱手施礼道:“襄邑卫兹,见过曹兄。”
“莫非是曾拒绝车骑将军何苗征召的卫兹卫子许乎?”曹操惊问道。
“然也。”卫兹侃侃道:“何苗庸人耳,何堪效命?后司徒杨公(9)对某又加旌命(10),然碍于何苗脸面,某也只得不就杨公征召,不过心中却早已视杨公为故主。前日,杨公遣人晓谕于某,让某务必全力相助曹兄。今曹兄既到,募兵所需钱粮等物,兹纵散尽家财,而不敢有任何推辞!”
曹操闻言,虽甚不解,却还是由衷地感激道:“卫兄高义,初次见面便欲倾家鼎力相助,这份情,操铭感五内,永世不敢相忘!”
张邈见状,忙在旁笑着解释道:“子许乃我郡中孝廉,家资豪富,孟德有子许相助,想必招募一支初具规模的军队不为难事。至于杨司徒······既同为党人,孟德虽与之无甚交情,但想必是本初知会了他,方才遣子许襄助孟德举事!”
曹操抑制不住高兴的同时,亦不由悚然道:“如此说来,本初兄权势遍涉天下,幸与为友。若与为敌,必震怖终日,寝食难安!”
“哈哈!孟德说笑了!”张邈一手拉着曹操,一手扯着卫兹,笑道:“走吧,孟德,吾等快快进城,先为贤弟接风洗尘,随后再议起兵大事!”(完)
注释:(1)国相:可以说等同于太守。所谓“郡国”,国即诸侯国,相当于郡级行政单位,理论上国王是一把手,但实际上是朝廷任命的国相总览一国之军政大事。比如陈王刘宠,名义上是陈国的王、一把手,但事实上军政大权都掌握在陈国的国相手里;其实国和郡基本无太大差别,就是多了一个名义上的诸侯王而已,如果陈国换成陈郡的话,那陈国相就应该叫陈郡太守,仅此而已。
(2)“八厨”:没啥十分大的意义,类似于水浒传里面每个人的绰号,不过是一种读书人之间互相吹捧标榜的方式罢了,什么“八俊”、“八及”、“八厨”等等,一个版本一个说法,具体都是哪些人已不可考。所谓“厨”,能以财救人者也。
(3)史书的一大弊病:记死不记生。你只知道这个人是哪一年死的,却不知道他是哪一年生的,就很难受。所以要考证一个人究竟活了多大年纪、两个人年龄之间的大小比较,就很是要费一番工夫。笔者案:袁绍大概比曹操大十岁左右,而袁绍称张邈为“兄”,说明张邈比袁绍还要大,也就是说张邈比曹操大了十多岁,所以笔者行文会有“亦父亦兄”、“大兄”之称。
(4)“三互法”,汉桓帝刘志设立,旨在防止官员间结党营私,加强中央集权,大概可以理解为三条:一,诸州郡长官不能任用本籍人士(比如曹操是豫州沛国谯县人,那么他就不能担任诸如豫州刺史、沛国相、谯县令之类的官职,即使后来曹操实际掌控着豫州的地盘,但是豫州刺史的头衔却是一直让刘备顶着到处“招摇撞骗”······);二,三州人士不能交互任官(比如甲州人士有在乙州为官者,同时乙州人士有在丙州为官者,那么丙州人士不但不能在乙州为官,也不能在甲州为官。);三,三州婚姻之家则更加不能交互任官,同上二。
(5)叔父:指曹操的父亲曹嵩。
(6)德弟:指曹操的亲弟弟曹德,后来跟曹嵩一起死于从琅琊赴东郡途中。曹操所谓的爱侄曹安民,即为曹德之子。
(7)弟妹:指卞氏,这时还不是曹操的正室,曹操的正室是原配丁氏。笔者案:可能是因为丁氏是家里包办,所以曹操不喜欢,也可能是丁氏一直没有孩子,所以两人之间有隔阂,感情一直不是很好。曹操长子曹昂是丁氏的陪嫁侍女环夫人所生,环夫人走得早,所以丁氏视曹昂为己出、极为爱惜,后宛城之战曹昂战死,丁氏便与曹操彻底决裂。
(8)丕儿:指曹操二子曹丕。
(9)司徒杨公:即杨彪,字文先,著名的“鸡肋鸡肋”杨修先生之父,同样的四世三公家族背景,可能没有袁氏那样的野心,所以未曾在之后的诸侯割据中占据一席之地。
(10)旌命:表彰征召。

百度搜索 汉末英雄纪 天涯 汉末英雄纪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汉末英雄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涿潞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涿潞君并收藏汉末英雄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