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青冥不渡 天涯 或 青冥不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出得端氏县县城,自西南行十五公里至张村乡,随后直入定中线,沿途绕过几个荒村野寨,便到了一个还算富饶的小山村——冯村。站在冯村村口的门楼旁,乘着夜色隐约能看到村后不远处有座巍峨的雄山坐落。《山海经》卷二·西山经有记曰:“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其兽多牜乍牛、羬羊、白豪。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书中的鹿台说的便是它。此山高约四百三十八丈许,岩峰耸峙,众山拱绕,山势峥嵘,气势磅礴,迤逦东南,叠嶂起伏,气贯长虹。背有杏谷朝霞,阳为芦苇深丛。西起黑岭黄父,坞岭卧云;南应远眺历山,舜耕遗迹;北依碧峰青翠,苍柏参天;东延石楼精舍,金碧辉煌。
这里本无太多人知晓,除了当地的村民和一些慕名而来的探险发烧客外,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无人问津了。至于那些有关它的模糊不清的神话传说,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消散于历史的尘埃中。在当地人的眼中它也只不过是座风景秀美的荒山罢了,除了每年那还算能让人过得去眼的雪景外,鹿台山上也就仅剩那座连山门都塌了一半,门匾不知所踪,空余断垣残壁的禅院了。这座山太偏、也太低调了些,这么多年过去属实是没什么能让人重视和记住它的地方。
丁亥春,那时全国莫名地掀起了一场狂热的采药风潮。一群不知是不是药材商的二倒贩子,开着个破蹦蹦,车斗子里扔着一摞一摞的麻布口袋。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会把车寻摸个敞亮地停下,随后在车顶上支起一个提前录好吆喝声的喇叭。懒洋洋地将身子往车门上那么一靠,兜里掏把瓜子,闲嗑着等待乡民带着采好的山药材送上门来。那年岁,只要不是住得太偏远,是个乡下人都不到地里转悠,一群山民拿着个小锄头漫山遍野地乱晃。运气好的还能抟点钱好好过个冬,再不济一年下来也比在地里刨食强得多。
这群收货佬精得很,市价十几块一斤的东西,硬生生地被他们说成了三四块,足足砍掉了一半多,在他们看来乡民们实在,也没个底。只要让他们有得赚,谁会计较自己这些人到底把价格压下去了多少。再者说来,就算有人知道了市价,闹起事来又能怎样。大不了不收便是,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些乡民一没渠道,二没下家。你指望着乡民们跑上几十里路去卖给县里的各大医院?全然不用有这个顾虑,先不说来回一趟搭进去的时间和路费,就单拿医院的收购价来说,还不如他们呢。这样看来还有啥子好担心的。
一辆破车,一杆秤,破锣喇叭,嗑着瓜子等。这句话用来形容这些二倒贩子再合适不过。他们手里那把被盘出黄褐色包浆的秤杆往那那么一鼓捣,这一来二去间不知赚下了多少花白的银子。乡民们乐得自在,他们赚得开怀。这种采药风靡一时的行情直至两年后才得以有所好转,无名观也就是在那时候才被一名入山采药的乡民发现的。
无名观比起山上那座破败的寺庙来说也好不到哪去,除了有个还算看得过眼的山门和菜园子外,也并没什么能值得称道的地方。整个道观除了那间供着不知名神像的祖师殿外,也就一间破草屋。除此之外,空拉拉的院子里别无他物。观门上方的牌匾风化严重,上面模糊地字迹根本无法辨识,所以这间道观亘古之前究竟是何名讳也就无人知晓了。观内住着的师徒三人也都奇葩得很,看着像师傅模样的老道,总一副没精神的样子,摊着个肩膀盘坐在祖师殿外的石阶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打着盹。而剩下的那两位,姑且算作是老道的徒弟吧,看起来也没个正行。略微年长的那位青衫男子,总是习惯性的脸上蒙一本古籍在空地上晒着太阳躺尸。几个时辰你也不见得能看到他动那么一下。剩下的那位稚气未脱的少年,相对前面那两位还算得上清醒,不过却古怪得很。总是握着一截赤红色的剑柄对着空气在一块大石头上磨来磨去的,人叫也不答应,仿佛陷入魔怔一般。这座古怪的道观,在被这位误打误撞寻药至此的乡民发现后,便彻底的火了起来。当然火的范围也有限,仅仅是山下的冯村和周边的几个村子知道罢了。
以前无人问津的院落,这么一下子火起来后。每日总能迎来那么一两个乡民,上个香问个卦什么的。要是运气好碰上一些好心人,拜神的同时还会带点米面布匹之类的日用品留在观内的空地上。面对香客们的问卦,老道总是一句“不会”就彻底将他们打发走了。就为了这事他还特地躲到个角落眯了起来,生怕多说一句话。本来香火不绝是件挺好的事,但到了老道这反成了麻烦。多年来的清静就这么一下子被打破了,着实让他有些不爽。他可不像其他道观的住持那样盼望着观内香火鼎盛、信众时不时登门奉礼。在他看来修道这种事本就够艰难的了,哪还能再分心他顾去关心别人的死活。所谓的修道,也不过是个明心见性,得证自我的道路罢了。你非要寄托希望于神明也未尝不可,不过神明也并非半点脾气没有。你用的着的时候才拜一拜,用不着就抛到脑后,搁谁那他帮你也会再三斟酌。有如临时抱佛脚,不如踏踏实实的走好脚下的每步路。需知过去虽无法挽回,未来却仍旧可期。奈何世人大多都不懂这个道理。既然他们执意沉迷,自己又何必当个恶人,横插一脚给大家找不痛快。至于他那俩徒弟,不提也罢。一个睡不醒,一个叫不应。三杆打不出个屁来,比他还不如呢,哪能有什么指望。
老道他们的这般做派慢慢的乡民们也就习惯了。来的时候也不打扰,静静的拜拜神,烧几注香。驻足一会后悄然离开,本来也就不是冲他们来的。毕竟就连无名观这个名字都是乡民们集思广益想出来的,你还能指望观里那仨疯子干点啥?
来这上香的乡民们纯粹是想找个心灵的皈依之所,所谓的信仰也不过是想借口神明的名义来催眠自己,为接下来的奋斗或放纵找个由头罢了,不关那仨疯子的事,和他们论不着!
百度搜索 青冥不渡 天涯 或 青冥不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