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扶柳札记 天涯 或 扶柳札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师父,我这两天每次静坐的时候,心都特别乱,也没有耐心,而且我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反应。”“恩,你初练静坐,这些都是正常的,如果要增加耐心,须有信心加持”
师父看了我一眼然后继续说道:如果要坚固信心,须明了前面的目标,今天,我给你说一说修行的基本概况。
道家内丹术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了却因果后合道成圣,修得大罗道果。
在道家修行中,从初级到成道中间一共分了七个境界:
第一境界-凤初境
修到此境界,可以疾病不生,身轻心畅,神静气安,抱一守中,这个境界也叫练气境界。
第二境界-琴心境
修到此境界,可以返老还童,通灵彻视、明晰自身,也称为筑基期。
第三境界-腾云境
修到此境界,可以游行于天地之间,腾云驾雾,逍遥自在,也称为金丹期,名曰仙人。
第四境界-晖阳境
这个境界就是俗称的元婴。修到这个境界,可以炼身成气,气绕身光,名曰真人。所谓的修真就是修到元婴期。这是修行有所成就的一个分水岭。
第五境界-乾元境
修到此境界,可以控物掌雷,炼气为神,神飞天外,随心变化,名曰神人。修到此境界就是神仙了。
第六境界-无相境
第七境界-太清境
这两个境界什么样为师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修到太清境就到了道源,名曰究竟。
“原来究竟的境界是太清境啊。原来仙人的境界那么低啊”
“低吗?”师父的表情很严肃“一万个修行人,一生能修到仙人的不超过10个人。修行最忌好高骛远,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是修行的基本保证。”
“懂了,我就是顺口一说。”我小心的说“对了师父,您把打坐的要点跟我再说一下吧,我好像还没有完全记住。”
“恩,你是个好学而且认真的孩子,道家的修行,归根结底是要修炼内在的精、气、神三宝。
虽然精、气、神都是修内在的,但是外部的姿势也不能忽略。
如果采用坐式,可以平坐凳上,也可以盘腿坐在床上,两手丹诀置于丹田即可。
如果采用站式,可以自然站立,双膝微屈,两手叠放丹田。
无论采取何种姿势,均须全身放松。要保持头脊正直,以利经脉通畅;
双目微闭即可。”
“为什么需要微闭双目?而不是闭上眼睛?”
“如果功法可以达到定、静状态,可以闭上眼睛,其实即使没有达到定、静状态也可以闭上眼睛,但是容易昏沉入睡,而睁开眼睛又容易滋生杂念,都不利于炼功。
练静功的时候要搭鹊桥,就是舌顶上腭,道家的搭鹊桥和民间气功练法不同,要求把舌尖反卷过来,以舌尖底面顶到上腭部位。”
“搭鹊桥是为了什么?”
“人的上腭有两个小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在做功夫的时候易漏精漏神,所以要搭鹊桥。
鼻息要做到缓、深、长、匀。
两手抱的丹诀,也叫子午决,可以接通人身之阴阳二气。
为了能快速入静,可以采用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不是听外部的声音,是两耳内听,凝神内注,专心养静。然后慢慢的心息相依,最后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达到入静的目的。
在练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法门是“观光”法,这是道家秘传的修炼法门,皆为师徒口耳相传。观光是为了炼“性”。观光就是“性”功。性之根,即“祖窍”。【因为是道家秘传法门,此处略】
“有一点你要注意,我跟你讲的“观祖窍”之法,是为聚起自己的元性。
这个过程一定要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强求也会见光,但属于幻境。很多同修就是在这一步进入魔境,观祖窍时要在无意有意之间,不可着意,又不可无意。
“师父,这个法门为什么叫观光呢?”
“因为修这个法门的时候,能出现自己的性光。开始的时候只有一点点,飘移不定,慢慢的开始由点光变大,之后随着功夫的增加,会变成一片一片的,此光真实可见,所以叫观光法门”
“师父,我可以现在就修观光吗?”
“现在还不行,修观光之前还有一个基础法门-观香,观香比较简单易做,就是在密闭的黑房间内,距离你三个手臂的距离处,点一只香,观香头,每次观一只香,大约可燃40分钟左右的香就可以,每天观一次,连观3个月,功法可成。”
“观香观到什么程度就说明功成了呢?”
“通常来说,当观香的时候,竖起双手在眼下,可以用余光看到手外有隐隐白光,就是小成了,慢慢的你会发现,这白光虽然微弱,但是每天会增长,一直增长到5厘米左右,就是大成了,这观香的功夫还有个名字,叫六脉神剑”
“六脉神剑啊,这名字听起来好像是盖世功法的名字”
“当然了,如果练成了六脉神剑,你是可以只靠双手就可以为别人治疗疾病的。”
“听着可不容易练啊,三个月能练成吗?”
“我刚才说的观香,练到小成即可修观光法门,不需要练到大成。”
“听息和观光一样,要有意无意,似有似无,说是听息,其实没有听,虽然说是观光,其实没有观,要把握这个尺度,这就是道家说的修行的核心-无为而为。”
“师父,我觉得这两次您给我讲的都太深了,我好像明白了,实际上没明白。”
“恩,师父知道,但是现在也必须跟你讲这些,即使你不明白。好好学习,好好认识字,这后天的智对修行是有帮助的,今后我还会给你多说说中国的汉字,理解了中国汉字,修行就已经通了一半了。”
“那师父什么时候教我认字呢?”
“只是认字还不行,人人都可以认字,这太表浅了,不但要认字,还要识字”
“认字和识字有什么不一样吗?”
“区别很大,认字是你知道这个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是智的层面,而识字则不然,识字是了解这个字的涵义,是慧的层面,格物、致知。”
“您这么说,我就更糊涂了。”
“没关系,以后我教你识字,你以后来找我的时候可以带两本书,一本是《黄帝内经》,一本是《道德经》,如果有时间,我就简单给你讲讲。”
“这两本书我都没有啊”
“那我就想起什么就给你讲什么,你能记住多少就记多少。”
“好的师父,今天您给我说了太多,我要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今天的静功我还没有说完,练静功一定要结合吐纳炼习,对前期得气阶段非常有帮助,另外, 静功的关键,在于入静;入静的关键,在于止念。止念就是去除心中的杂念,然后一心一意地去做静功。我们不练功的时候,感觉不到自己有杂念,往往是一上坐,杂念就都来了,其实并不是打坐的时候念头来了,而是打坐的时候注意到了念头,所以要训练自己止念,通过止念之法,去除杂念,才可能把静功做好。”
“我记住了师父。”
百度搜索 扶柳札记 天涯 或 扶柳札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