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虽然天气放晴,气温明显回升,但是大华医士班的学员们心里却是一阵的冰凉,因为这些还未成年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看到了难民。被负责维持秩序的战士们领过来的这些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高的矮的虽然丑的俊的虽然人数众多,相貌体征各不相同,但是这些纯真的男孩女孩只要看到他们,第一眼就知道这些是难民。
难民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落难的民众。其实这些难民看起来和一般的百姓外貌衣服其实差别不是很大,能够一眼分出是不是难民,其实最重要的就在于这些难民的眼睛和面部表情。
一般的正常人眼神是活波灵动有色彩有光泽的,面部表情柔和多变,笑起来给人一种很阳光很温暖的感觉;难民不一样,难民的心中没有希望没有明天,所以他们的眼神是呆滞的如同一潭死水,表情麻木呆板不变,没有笑容,如果非让他们笑,那么你会看到一种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而且难民身上有一种冷冰冰的感觉,让人感到靠近他们就如同贴近死亡,除了这些,就是胡须和发髻,正常的百姓胡须和发髻一般比较整齐干净,但是难民们的胡须发髻比较乱而且感觉很肮脏。
另外外形上难民们一般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身材比较瘦弱,有一种枯瘦如柴 弱不禁风的感觉,很多小孩子由于长期饥饿所以胳膊和腿细的麻杆一样,却偏偏腆着一个大肚子,感觉特别不和谐。 这个肚子大从医学角度讲是因为饥饿儿童蛋白质摄入不足,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原料严重不足,导致血浆中白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就下降,最后产生腹水,肚子就明显鼓起来了,难民小孩鼓胀的肚子里其实都是液体。
现在出现在大华医士班学员面前的就是这么一帮难民,当然这些难民现在应该说在谅山奇穷河北岸生活的环境还算不错,直观上看到这些人最起码行动敏捷服从指令,虽然还是瘦弱但是皮肤还是细腻有光泽,没有那种骨瘦如柴形容枯槁的感觉。
在对待难民的实际工作中,田小海无疑是最有经验的,先让医士班的男孩子分成几组,负责搬运物资维持秩序;女孩子分成几组,由老师带队,在老师对难民进行诊治的过程中观摩学习并帮助医生进行对病人的护理工作。而难民每次只让负责维持秩序的战士带过来少量的几十人,然后让他们分别排队,由带队老师逐个检查身体,有疾病的筛选出来并记录,医士班的学员们最主要的就是观摩学习。
难民最大的特点就是无秩序,不接受指令,不服从指挥。所以当前趁着人数比较少对难民进行合理分流。主治医生根据病人需求分出轻重缓急,而医护人员能读懂生命体征,并可以指导病人下一步该做什么,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田小海在最前面显眼位置设立了一个接种点,由两个医生负责给年纪较小的难民接种水痘后再分流到后面几位医生处进行诊疗。由于场地比较简陋,几位医生都是在太阳暴晒下直接工作的,还算平坦的湿润的土地上,每人一把木椅,面前一张木质的桌子,一幅听诊器,一把红外额温枪,还有血压计。这些就是大华老师医生现在的全套装备了。
面对着真正的难民,真正的对难民进行体检治疗,老师们还好说,大华医士班的孩子们暴露出虚弱不堪的一面,看着几个面相凶恶的男性难民,有几个女孩子当时就被吓的眼泪汪汪低头抽泣。
由于缺乏大量临床诊断的仪器设备,所以部分病人并不能直接确诊,暂时只能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还好来这边前田小海让带了大量的止痛类退烧类消炎类药物,还有治疗疟疾的氯喹和奎宁(金鸡纳霜)等药物。
刚维持好难民们的秩序,还没有体检几个难民呢,远处一帮子谅山衙役推着几辆独轮车气喘吁吁的来到了难民区。
“开饭了!”刚排好队的难民瞬间消失,只剩下田小海和大华医士班的学员们在原地大眼瞪小眼。
无奈,但是这就是现实,再好的计划也赶不上现实的变化,虽然大华医士班的出发点完全是善意并真诚的,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这些难民一天两顿干饭,如果上午这一顿吃不上,那只能饿着肚子撑到下午那一顿,这对于已经饥肠辘辘的难民们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看了一下表,田小海心里一盘算时间,这难民吃完又该自己和学员们吃饭了,这上午大家起了个大早,吃完饭就赶到这里,忙了一上午,结果就体检了这几个难民。
由于没有准确的土地面积数字,春播的秧苗在春播结束后竟然余剩了将近百分之十五,海防管委会主任赵国强特别郁闷:四镇的可耕地有限,垦荒出来的多是荒地山坡地,不适宜种稻子;谅山土地数目参照的是前几年后黎官员测量的田地亩数,加上这几年少量开发的田地,经专家计算后基地才调拨的秧苗,即使有剩余应该不会浪费的太多;下龙管委会的政策是升龙城逃难来的难民垦荒出来的土地是谁垦荒谁优先种植,所以垦荒出来的土司难民为了确定土地的归属权随即就上报了,这就确定了下龙也不会浪费太多的秧苗。只剩下海防,因为秧苗的需求是提前上报的,所以海防上报的时候是按当时垦荒的速度估算的亩数,计算后上报的秧苗数目。
海防和下龙不同,下龙的难民是郑氏贡献的,基本上是源源不断的细水长流型。海防则是四镇和谅山的移民占绝大多数,年前一波移民高峰后,过年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有了移民,一直到现在,而且随着海防各种工厂建成开工,劳动力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海防发展的瓶颈了。
身高马大的赵国强站在海防附近的热带原始森林边缘,这是海防垦荒的硬骨头,面前一些巨大的树木已经被电锯伐倒,只剩下一个个直径一两米的树桩。几个战士正在用大型钻树根破坏这些巨大的树桩,巨大的钻头轰鸣着钻进树桩,把树桩撕的破碎,但是即使这样,地下仍然有许多粗如人臂的树根需要人力挖掘。而伐倒的大树需要清除枝杈,然后运回伐木场,地上剩下的树叶枝杈还需要人力清除运走。赵国强皱起了眉头,不是战士们不尽力,而是自然条件太恶劣太困难,把原始雨林变成可耕种的良田,这不是一会半会的功夫。
人类在于自然争斗的前期过程中,特别是没有工具的时间,人类显然是弱者,这没有什么可耻的,人之所以是人,是可以利用工具,并且逐步的衍生出更多的工具。比如说古人发现了火,知道火可以把肉烤熟,随着人对火认知的增加,火的用途逐渐增加,比如用来传递信号,比如烧制陶瓷制品,比如烧掉野草枯枝,生产出肥料等。在没有现代化机械工具的人们面前,这些树木简直就是不可征服的存在。
生存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原始雨林,到处都是两三人才能合抱的参天巨树,树林里毒蛇乱窜,蚊虫飞舞,各种不知名的带毒昆虫爬虫数不胜数。在这样的条件下,战士们无惧无悔,和自然环境进行着顽强的战斗,这必须是具有大毅力的人才可以坚持下去的。
这一片热带雨林, 人类来到这里,会发生什么? 一开始, 森林变成了片片良田。 后来, 树木被高楼大厦和工厂替代。 而以后森林这里变成了一座城市。这就是一个城市从无到有的演变。所以现在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你们没有必要嘲笑乡村里的农村人,从生理学来说人和人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出生前大家都是由一个受精卵成长起来的。不同的只是出生后:生长的时代、生存的环境、成长的道路、接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努力,这种种的不同,而造成人与人的巨大差别。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赵国强不是轻易服输的人,但是亲身考察了这片巨大的热带雨林后,已经在心里暗自评估了一下,以海防现在的人力,这片雨林暂时是战士们征服不了的,只能慢慢蚕食。
作为一个港口型工业城市,海防现在还是处于雏形,需要大量的输血,但是现在的情况还不能着急,只能慢慢从下龙的难民安居点那边不断招工。赵国强已经在海防全面开展商贸活动,基地给予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随着海防下龙全面施行基地货币,海防的人数会飞速发展的。
而且现在海防水泥厂海防玻璃厂盐场石灰厂砖瓦厂水泥制品厂都已经开始正式生产,可以说海防正在向着工业化城市稳步前进。赵国强用力的握了一下拳头,虽然海防外围还有森林的制约,但是海防注定是一个巨大发展空间的城市,而我会帮助这个城市从雏形尽快的成长成为巨人。

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历史的转折1626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喜欢睡懒觉的老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喜欢睡懒觉的老阳并收藏历史的转折1626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