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定可以的
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或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相对于陆路上崎岖的山路,四镇通向下龙的水路相比就好走的多了,在当天的晚上,基地支援来的船只就到达了下龙湾,由于到达的时间已晚,船上的人当天晚上并没有下船。等到第二天清晨,草草吃过早饭,大家就开始了物资的卸运工作。由于暂时没有工程机械类的车辆,所以只能采取人工搬运,除了担任警戒的哨兵,所有的人员包括刘远方都汗流浃背的在码头或者浅滩忙碌的搬运各种物资。招兵了!这个消息如一声春雷在四镇炸开,这次不用动员,不用开会,百姓们纷纷直奔镇长办公室,因为招兵告示就贴在镇长办公室门口的公示栏里面,只要是四镇或者四镇区域的,年龄在16到18周岁的,无论什么民族,通过学校学习文化课初级班毕业的男青年都可以参加。
这次招兵也是刘远方郭阳和参谋部迫于眼下的严峻形势无奈作出的,因为黑土坡战役的顺利实施,顺水推舟拿下了谅山县和下龙,现在警卫营战士的人数就明显不足了,即使第一批新兵已经提前入驻谅山军营开始了部队生涯,但是士兵的人数缺口依然巨大,所以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提前进行征兵了。
在沪东造船厂的船坞内,两艘经过改装的903型综合补给舰已经完成了改装,装满了燃料缓缓开出船坞驶向不同的两个港口,那两个港口码头各有一批物资在等待着它们,这两艘本来已经退役的903在物资上船后将驶往南海舰队某补给基地进行一次补给。
隔天,在某造船厂进行完技术改装的两艘056轻型护卫舰奉命驶向南海舰队某补给基地进行补给。
现代社会繁忙喧哗的网络上,各种新闻不停的翻动,突然出现一条国际新闻:YN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理某某某将于近日对我国进行友好访问!
基地的早会现在暂时取消了,为什么呢?刘远方现在在下龙,郭阳在谅山县,高强在野外保护着专家进行勘探,基地只剩下作战参谋张浩坐镇。所以田小海和其他几个医疗专家来的时候,没有盛大的欢迎场面,不仅感觉人非常少,而且每个人似乎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走路都匆匆忙忙的。
因为田小海是传染病的专家,所以必须要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为了配合田小海的工作开展,张浩专门给他配了一个小向导--罗娟。其实罗娟不止给田小海一个人当向导,一些专家刚过来的时候道路不熟悉,但是还必须到附近区域考察的话,一般都会找罗娟或者其他几个半大的孩子当小向导,比如前一段的宣传干事王小天,再往前的王华张玉梅夫妇来这里后都曾经给他们配小向导。但是作为向导罗娟担任的次数应该是最多的,很多专家在刚到这边的时候都是罗娟这个小向导跑前跑后给他们引路和介绍本地民俗民风,大家对这个天真活泼聪慧可爱的小姑娘也是非常的喜爱。
如果说古代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什么病毒?天花如果排第二,那么估计没有病毒敢自称第一。1979年10月26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病。被史学家甚至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不是靠枪炮实现的,而是天花。在人类历史上 天花和黑死病、霍乱等瘟疫都留下了惊人的死亡数字。最早有纪录的天花发作是在古埃及。公元前1156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就有被疑为是天花皮疹的迹象。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居住着2000-3000万原住民,约100年后,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万人。欧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送给了印第安人。随后,瘟疫肆虐,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病也接踵而至。18世纪70年代,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了牛痘,人类终于能够抵御天花病毒。1820年代,英国发明了预防天花病的牛痘疫苗。天花病患者的死亡率仍高达三分之一。后来,发达国家逐步控制了这种疾病,但非洲农村仍有流行。在 16-18 世纪,每年死于天花的人数,欧洲约为 50 万人,亚洲约为 80 万人,而整个 18 世纪欧洲人死于天花的总数,在 1.5 亿人以上。19 世纪至 20 世纪初,天花依然横行无忌;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下半叶。
而在中国,天花最早记载于《肘后备急方》,起初叫“虏疮”。中国原来没有天花,是东汉马援南征安南,凯旋后带回了一批俘虏,这些俘虏身上携带着天花病毒,从此天花在中国传播开来。长期以来,人类对于天花病一直缺少有效防治方法,直到人痘接种术出现。古书上记载了四种种痘方法,一是“痘衣法”,取天花患儿贴身内衣,给健康未出痘的小儿穿两三天,以达种痘之目的。一般在着衣9~11天时出现发热则为种痘已成,此法成功率低。二是“痘浆法”,用棉花蘸天花患儿的新鲜痘浆,塞入被接种对象的鼻孔,以此引起发痘,达到预防接种的目的。因本法需直接刺破儿痘,病家多不愿接受,故在古代亦较少用。三是“旱苗法”,取天花痘痂研极细末,置曲颈根管之一端,对准鼻孔吹入,以达种痘预防天花的目的。一般7天左右发热则为种痘已成。此法因苗入刺激鼻黏膜导致鼻涕增多,往往冲去痘苗而无效,后多不用。四是“水苗法”,取痘痂20~30粒研细末,和净水或人乳三五滴调匀,用新棉摊薄片,裹所调痘苗在内,捏成枣核样,以线拴之,塞入鼻孔内,12小时后取出。通常7天左右发热见痘,为种痘成功。此法为我国古代人痘接种法中效果最好的,可达到预防天花的目的,即便发病亦可减轻病情。在我国古代,得天花的名人有清代顺治帝就死于天花,康熙帝得过天花变成了“麻子脸”。罗娟带着田小海在几个镇子都转了一圈,田小海已经清楚的知道自己来到这边所要面临的困难有多大了。
不仅是天花,而且在这个还没有系统的卫生防疫体系的偏地区,吸血虫、疟疾、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等等等疾病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类脆弱的生命。
基地医院的医生基本是特战大队以前的队医,对外科、骨科、急救科疾病比较擅长,由于电力紧张,基地医院很多设施也没有安装,医疗方面人员短缺极其严重。平时警卫营的战士还能凑个数当当普通的医生,给百姓解决一下头疼发热拉肚子这类简单的疾病。自从黑土坡战役开始,警卫营的战士根本忙不过来,连基地医院的医生都被全部调到战俘营做医疗防疫的工作。
经过几天对四个镇的实地考察,田小海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卫生防疫工作不是说花点钱买点设备就可以搞定的,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巨大体系,狭义的卫生防疫是指预防、控制疾病的传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流行。广义的卫生防疫是指卫生防疫站的卫生防疫工作,包括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两大部分内容。卫生防疫工作包含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检测、预防技术咨询与服务、基层防疫人员培训和卫生健康教育的业务技术指导,流行病防治、计划免疫、消杀灭、地慢病防治、结核病防治、性病防治、寄生虫病防治、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劳动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卫生检验、预防医学等内容的统称。可以说在这样巨大的体系里,一个人的力量就显的太渺小了,即使田小海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
或许看出田小海今天情绪不太高,在他身边一向蹦蹦跳跳活力十足的罗娟也沉默了,一双乌黑的大眼睛不是偷偷瞄着田小海的脸:“田教授,你今天是不是不舒服啊?看起来怪怪的。”
田小海面无表情:“不要喊我田教授,可以喊我田哥或者田老师都行。”
罗娟调皮的吐了一下舌头:“那,我喊你田哥你可不要生气啊!”
“不生气。”
沉默了一阵,罗娟突然扭头:“田哥,你有喜欢的人吗?”
小姑娘提出这个问题太突兀了,不得不让田小海楞了一下,说实话,在学校里面就有不少女孩子喜欢田小海,田小海也谈过几次恋爱。后来参加工作,也有女孩子对田小海表达过爱意。如果不是田小海一直在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可能孩子都会打酱油了,经过三年的非洲生活,那些女孩子已经成为田小海生命中的过客了:“现在没有。”
罗娟轻轻的点点头:“那你知道喜欢一个的滋味吗?”
“不知道。”
嘴角浮起一丝甜甜的笑容,罗娟眺望着天边的朝霞:“田哥,你说一个人,心里老有另外一个人,想起这个人心里就甜甜的,几天不见他呢,心里就一直念叨他,只要能看到他,哪怕远远的看到他,心里都很高兴,这是不是喜欢上他了呢?”
作为一个现代人,田小海心里敏锐的感觉到这个小女孩爱上一个人了:“你才多大啊,就谈恋爱?”
“12,过完年就13了,谈恋爱是什么意思啊?”
“哦”田小海马上意识到这个估计应该是单方面的,毕竟基地的战士们任何一个在这时代来说都是年轻才俊,多才多艺,在这里可以说是所有女孩子理想的丈夫:“如果按照你说的,那应该是喜欢哦。”
“哦”。罗娟眼直直的望着远方沉默下来。
好奇心谁都有的,特别是八卦方面的,小姑娘不说话了,田小海反而扭过头去:“罗娟,你喜欢的是谁啊?”
罗娟脸一红,头垂了下去:“不告诉你!”
“你给我说说,如果我认识的话会帮你和他说说你的好话。”
轻轻摇摇头,小姑娘看着天边的白云:“不行啊,我和他的距离就像隔着大海和大山一样遥远,他能文能武什么都会,我就是个乡下的土丫头,什么都不会。”
田小海看着罗娟眼眶里晃动的泪光:“没事啊罗娟,不会可以学啊,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的。”
罗娟的眼亮了一下:“嗯,我会努力的,算了,不说他了,田哥,我听警卫营的大哥哥们说,你们在来这里前都有偶像,你的偶像是谁啊?”
这个问题让田小海沉默了。罗娟赶紧说道:“我就是随口问问,田哥你不喜欢就不用说的。”
和小姑娘聊了一阵,田小海的心情已经好多了,看着罗娟如清泉般纯真清澈的眼神:“我呢特别崇拜一个人,我给你讲讲这个人的故事吧。”
罗娟拍手欢呼:“好啊好啊,我最喜欢听故事了。”
“这个故事呢,年代我就不给你说了,在我们站的地方,向东北方向,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夏天比较短,冬天非常寒冷。在一个非常非常寒冷的冬天里,那里一座名叫哈尔滨的城市遇到了一场奇特的疾病,这种疾病在以前叫做瘟疫,当然瘟疫是很多疾病的总称,因为当时科学不发达,分不清很多种疾病的原因,所以就统称为瘟疫。这场瘟疫多厉害呢,整个哈尔滨的人几乎死完了,瘟疫结束后可以统计出来的死亡人数就有六万多人。在哪个城市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一个人,是的,他一个人撇下妻儿,只身北上,来到了当时的死亡之城哈尔滨。他是有记载以来中国第一个让百姓戴口罩的,当然口罩是这个人自己特制的,在双层棉花口罩中插入药水片,这种口罩简单易做还高效。同时在哈尔滨施行严格的宵禁制和隔离制度,家里有了患者必须向**报告,并由**安排隔离;如果已经死亡的,尸体必须交给**,由**进行收集和统一掩埋。为了查明病因,他第一个解刨死去的病人尸体,用一种非常简陋的显微镜找到了这场瘟疫致病的源头:旱獭也就是土拨鼠。然后他提出了三条解决这次鼠疫的办法:1,所有医护人员都必须佩戴他发明的口罩;2,设立专门的疑似病房并且加大对患者的隔离力度,3,立即焚毁所有已经离世的病人尸体。”
小棍罗娟听的入了迷,看着田小海停了下来就催促:“那后来呢?病治好了吗?”
“嗯,鼠疫被控制住了,而且这个人留下来对抗传染病就是以前说的瘟疫的经验和方法,一直在使用,救活了无所的老百姓。”
对英雄的崇拜让小姑娘眼里又冒小星星了:“这么厉害啊,田哥,他是谁啊?你认识不认识呢?”
看着活波可爱的罗娟,田小海有点尴尬的笑笑:“他叫武连德,我出生他就死亡很久了,我只知道他的事迹,当然他就是我的偶像。”
“哦?田哥,你的偶像真厉害,一个人救了那么多的人,我爹就只会给人治个头疼牙疼拉肚子的病。”
突然一个想法像一道闪电划过田小海的脑海:出身医学世家的自己从小就崇拜武连德,而武连德在面对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是怎么做的?在整个大清朝无医可用的情况下,连清**请的外国医生都染病而死的情况下,面对死亡之城哈尔滨,面对着死亡威胁,虽千万人吾往矣,年轻的武连德先生毅然决然手提一台简陋的显微镜孤身北上。还有自己的老前辈中国工程院院士ZNS先生,老先生虽然已经功成名就,但是在2002年SARS事件和2020年初的武汉冠状病毒肺炎事件中仍然不顾自己的年龄和身体,冲锋在疫情战斗的第一线。特别是武汉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发生后,ZNS老先生一面给出大家建议不要去武汉,但是在傍晚通往武汉的火车上,有人发现84岁的他正义无反顾的赶往武汉防疫的最前线。像这样的医生中国还有很多,正是他们撑起了中华防疫的大旗,带给千千万万普通人安全的保障。田小海一向认为自己不配去评价他们,毕业后自己主动去非洲,也是在某个方面想追寻他们的足迹。而现在,在自己面前有一个自己能真正施展才华的广阔战场,只是这个战场上自己现在没有友军只能是是孤军奋战。
罗娟看着走神的田小海一会皱眉一会握拳:“田哥,怎么了?我是不是说错什么了?”
“哦,”田小海回过神来,冲罗娟笑笑:“你没有说错,谢谢你,罗娟。”
“谢我什么啊?我什么也没做。”
“罗娟,你想学习医疗知识吗?”
“想啊想啊,可是我什么也不会啊。”
“没有人天生就会啊,你要想学医很简单的,但是你必须要知道当一个好医生很难很难的,第一,要有爱心;第二,要勇敢,说真话说实话;第三,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挫折,还要能承受委屈的心理准备。”
“我知道了,我能吃苦的,我也很勇敢很有爱心,你要是愿意教我,我肯定能当一个好医生的。”
“嗯,好的,那你以后就当我的小助手吧,我会教你我所有的医学知识。”
田小海在家里是独子,嘴上说的是小助手,他心里已经把罗娟这个乖巧可爱的小姑娘当成妹妹看待,伸手帮罗娟整理一下发髻,从这一刻起,田小海不再是一个人战斗:“我们一定可以的!”
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或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