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三国之无乐不欢 天涯 三国之无乐不欢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蓝天、白云、绿草
骏马奔腾,五匹快马奔驰在何家草场上,这草场乃是临近渝水的一片水草丰茂之处,何欢用来养育战马之所,何欢的千匹良马就养在此处。
中山国的苏双与张世平乃是当世的马王,世代贩卖战马,因为二人常年往来南北之间贩卖战马,因此三人结识并相交莫逆。
有次二人在辽西贩卖战马,被鲜卑人劫掠,幸好被何欢带领典韦等护卫救下,从此二人对何欢感激涕零,何欢押运粮草,需要战马护卫,因此挑选了千匹战马送予何欢。
何欢紧伏马身,迎风奔驰,只觉耳边风声呼呼,胯下坐骑,确实是千金难寻的好马,全身乌黑发亮,不带一根杂毛,四肢强健,肌腱匀称,奔行如风,日行千里。
这片农场位于何家庄附近的
何欢现在是迷上了骑马,骑术日渐精进,他还给这匹马儿取了个相当好听的名字“乌贼!”晚上骑马子,白天就骑乌贼,这些天过得好不逍遥。
“主公!歇会儿吧!”典韦在身后大声呼道。
何欢轻勒缰绳,乌贼一个人立,稳稳当当的停下,身后四骑瞬间近到身前,五人放缓速度,向那何家庄缓缓行去。
何欢在庄里已近两月,通过这两个月的了解,已经把何家庄掌握的差不多了。在辽西郡,何家庄是首屈一指的世家,庄园占地千亩,可饲养及千匹良马的草场一片,屯粮的粮仓堆积成山,加上私产土地,足有万亩之多,这也是几代人积攒下的基业
不过有六千亩都是没办法耕种的,可以将之改造成军营或者流民安置所,加上附近的山头,刚好可以先用来训练士兵。
现在已经是光和四年(181年),黄巾起义还有三年就开始了,当务之急是要抓紧时间训练处一只精兵出来,人数不用太多,但是一定要精锐。
何家庄占地极大,他计划把主殿跟后院区分开来,把主殿当做宴会议政之所,这样一来可以节省时间,现在就是要跟时间赛跑了,不然三年之后的黄巾起义,就没他什么事了。
何欢准备依托何家庄园为原型,在庄园四周建设一座小型城池,以作后方,想要做事,就得有人手,在这大灾之年,最不缺的就是人了,只要管饭,有的是人卖命。何家庄的家仆有六百多人,其中一百多是丫鬟,还有剩下的是护卫队,因为常年跟随家主外出买卖,因此个个都是好手,何欢就叫典韦挑选了三百精壮,组建何家军。
现在还是春节期间,在何欢熟悉了解何家庄的这段时间,何欢加强了对何家庄的绝对掌控,把旁支安插的账房管事给废了,安排了雨儿亲自掌管账目。钱还是在自己的手中才能安心。
熟悉掌控了何家庄之后就开始安排人手,准备混水摸鱼,逐鹿中原。
首先,派人去媚儿娘家请来了大舅哥,趁着春节期间欢聚,这样不会显得太突兀,何欢准备把这个威震边塞的大舅哥拉下水了,有了这位猛将的加入肯定会事半功倍。
吩咐典韦找几名可靠的何家子弟,来为自己所用,前提是武艺高强,头脑好用,对自己忠心不二。
整个何家庄能达到要求的简直是凤毛鳞角,几百号人中最后选了何氏三兄弟,何龙、何虎、何豹,虽然这这三兄弟身手不尽人意,但是胜在忠心
他们都是何家的家臣,世代都是忠于何家之人,忠心自是没的说的,先将就着用,但经过韦典的悉心教导,何氏兄弟现在基本能让何欢挑剔不出什么毛病,他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这几人。
趁着空闲,何欢带着典韦,何豹几人带着厚礼来到乐阳县令王全府中拜年,在乐阳地面上,做事还得跟王全虚与委蛇,在面子上必须要过得去。
乐阳县城
虽然是春节期间,但是完全没有春节的气氛,除了大户人家还是欢声笑语,普通老百姓也是面有菜色,明显是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
就连城门外都是稀稀疏疏的流民,他们看到何欢的车辇,面带羡慕、恐惧、贪婪、麻木,各种表情聚在一脸,说不出的怪异。
途中何欢拿出吃食,唤来几名流民,才得知原来都是附近县城的百姓,因为连年的干旱田地里颗粒无收,家中存粮早已啃食殆尽,家中良田都已变卖,只能到处流浪求活,更有甚者易子而食。
听到这样的惨事,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大好青年来说,简直骇人听闻。百姓太苦了,就算不为自己被乱世屠戮,就是为了百姓温饱问题,自己也必须要做点什么。
何欢把车辇中,还有典韦等人带的干粮全部分发了流民,并且让何龙带领流民回到何家庄先行安置。
匆匆拜会完县令王全,何欢就带领典韦等人回转何家庄,看来事情比原来想的还要急迫。
何家庄主殿
何欢听取了雨儿对家中资产还要粮草的估算,大概心中有数。何家大多做的是粮食粗盐生意,钱银无数,资产颇丰,储存的粮食足够十数万百姓吃上一年。
当然做这件大事,必须有人支持才行,当下,吩咐何龙分别去中山国请来苏双张世平这两位好友,此二人是何欢的患难之交,何欢对二人还有救命之恩,二人唯何欢马首是瞻。
见安排妥当了之后,就下令典韦组织人手广施粥棚,并派人到阳乐、柳城、昌黎国等地张贴告示,连年的灾荒,百姓都已经是饥寒交迫了,听说有大善人施粥,那里还用想,赶紧拖家带口的往何家庄走来了。
何欢这大善人,仁义无双,乐善好施,广布恩泽的好名声,也从这时开始在幽州流传开来。古时候,非常重名声,有好的名声,事情就成了一半了。
这些天涌进阳乐县境内的流民越来越多,县城官员怕流民闹事,派官兵设卡拦截,阻止流民入城
何欢得知这一情况,这正是他想要的,官府越是残暴无良,就越是突出何欢的仁义,于是流民纷纷从各地来到何家庄,半个月不到,人数已经达到三万多人。
何欢吩咐何龙等人大肆调拨粮食,以备粥厂之用,现在流民人数每天都在增加,特增设了十个粥厂,又从流民当中找出会手艺的工匠,修建简易房屋,来安置这些流民,简易房延绵数里,好不壮观。
安置完流民,何欢这善事也不是白做滴,要求乐阳县县令长王全划拨土地,不然再不管这些流民。
王全见有人帮着安置这些流民,自己压力轻了许多,得知何欢的要求还不赶快照办,真不管这些流民那得出多大乱子,于是将何家庄附近不属于何家庄的荒地划给何欢五千亩。
有了地,何欢命老管家何林负责将流民登记造册,愿意在此安家落户的分配土地,配上农耕器具,帮助修建房屋,发够全家半年生活的口粮,免税一年,所有造册的流民都需要接受何家的管理,无条件服从。
何欢提供土地、农具、耕牛、种子,还有百姓的口粮,粗盐,百姓给何欢耕种五年的土地,耕种所收获的粮食,留足给流民生活所需,剩余的全部由何欢统一回收,以备军粮,当然会给予百姓一定的钱银补偿,五年之后,土地归耕种的百姓所有,收成所得也归百姓所有,何欢只收两层赋税,其余均按市价回收。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这些流民哪有不愿意的道理,要不是何老爷行善,这些流民要不饿死,要不落草为寇,流民纷纷登记报名,签约画押,当分到房屋田地,人人对少庄主歌功颂德,感恩不已,何家庄何欢的大名迅速传遍整个幽州。
陆续一个月的施粥,到年底,流民已经都住上新盖的房屋了,也都分到了各自的口粮,虽然只能糊口,但是度日是没问题了的。
当然在何欢的统治下,是没有人可以吃白食的,年轻力壮的,都被典韦挑选出来补充到军营,年老跟妇女的也要承担建房的工作,伐树,和泥,盖房,总之不养闲人,想要吃饭,就得按能力分工。
从阳乐,柳城,昌黎国等地汇集的流民差不多有十万人,经过典韦的挑选,一共挑选了六千青壮,由典韦先行带到划定好的五千亩荒地建设兵营,开始训练。
这也是何家庄能供养的极限了,毕竟辽西地处偏僻,总人口也才八万多人,虽然现在管辖有十数万人口,但都是需要救济的对象,好在何家庄这些年的积蓄足够丰厚。

百度搜索 三国之无乐不欢 天涯 三国之无乐不欢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三国之无乐不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小知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知南并收藏三国之无乐不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