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我是改造人 天涯 或 我是改造人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清晨五点,天还未亮。一声鸡鸣打破了夜的沉寂。
不一会,东方的一抹微光露出了蒙蒙的天际。
黎明破晓,清风微凉。
此时已过立秋,清新的空气里还弥漫着破晓时的清冷寒气,草地植物上也布满了灰色的露珠,在阳光的照拂下显得格外晶莹透亮,犹如美丽的珍珠一般美丽耀眼。
与此同时,小镇的居民也开始逐渐从梦乡里醒来。
小镇叫“枫山镇”,位于内陆的东南方向,温热带气候,而小镇的名字则来源于这里的一座山,枫山。
何谓枫山,顾名思义就是种满了枫树的山,也确实如此,在枫山镇,枫树几乎遍布枫山上下。
从小镇内的两旁街道一直到枫山山顶,大约每隔10米就有一颗枫树,由于这里的居民都有种枫树的习惯,故每年的枫树不仅没减,反而逐年递增,虽说树多了,对发展有限制,但环境却日益变好,枫山也变成了远近游玩的景点。
一到秋天,从小镇到枫山,这一路都是金黄遍路,形成一道金黄色的海洋,一眼望去,真是美丽极了。
枫山位于小镇西南方向,距离5公里左右,路程也不远,尤其是秋高时节,约上二三知己好友,去枫山登高游玩赏枫叶真不失为一桩人间乐事。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雨打青松青,霜染枫叶红。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的诗句中就不乏对枫叶的喜爱,可见秋季赏枫确是一件乐事。
现在已是秋季霜寒时节,正是枫叶色彩最鲜艳之际。
金红叠加的枫叶,相互交织在一起,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互相交映,形成了一幅美丽自然,绚丽多彩的天然画卷。
太阳此时已经挺起了精神,爬到了半山腰,阳光璀璨,光辉闪耀,那金色的光芒仿若温暖的幸福,照在小镇,照在大地,照在树木,照在花草,照在住宅,照在人们,照在万物身上。
得到祝福的小镇居民,仿佛打了鸡血一般,活力十足,开始动了起来。
一瞬间,清寂的小镇变得充满了烟火气息。
早餐摊铺的吆喝声,孩子的欢笑声,街里邻居的谈笑声,鸟儿的鸣叫声,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活生生的乡村气息。虽然也会有点吵,但不同于大城市的各种冰冷无情的机器声音,这里的声音都是活生生的,这里的人相比较大城市里的人情冷漠,尔虞我诈,你争我斗,甚至无奈挣扎,无疑活的有滋有味,过的更幸福。不管是一天两天,还是一年两年,这里总会留下点东西在某些人的记忆里甚至心里。
“刘婶,一杯豆浆,两个素包。”
位于小镇东街头的“刘二婶包子”早餐店前。
一道平缓的声音响起,是一个穿着红色运动服的青年,1.75的身高,约20来岁,面目清秀,身材瘦削,留着齐头短发,额头还有着汗珠,看样子是刚晨跑归来。
“好嘞”
早餐店内,中年妇女立马中气十足的声音回应。
“给你,小孟。”
中年妇女,也就是刘婶,装好早餐,递给了青年。
刘婶,四十多岁,肤色有点黑,还没到知天命之年,整个人脸上都布满了沧桑。她穿着灰色布衣,系着花色围巾,头上包着黑色布巾,额头飘着几缕发丝,几乎全白。递早餐的手褶皱的像枯了的老树皮。
但是她的笑容却非常真,很温暖人的笑容。
刘婶的丈夫死的早,留下一双儿女,是她每天含辛茹苦卖早餐才养大的,就连这个店面,也是从最开始推着三轮车摆摊去卖,慢慢积累,才有了如今的店面。
十几年过去了,她的女儿已嫁人生子,儿子也大学毕业,在大城市有了份体面的工作,而刘婶始终还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在卖着早餐。就像她说的“街坊邻居都吃惯了我做的早点,要是我不卖了,大家可就没早点吃了。”
“谢谢刘婶,给”
接过早餐的青年掏出了一张5元的钞票,虽然线上支付,二维码已经很流行了,为了体谅刘婶,每次来买早餐的人,还是以付现金为主,青年也不例外,从他话语里,可以看出他显然不是第一次在这里买早餐了。
“不用了,小孟,今天的早餐我请你吃。”刘婶笑着说。
“这怎么行呢,您赚钱也不容易,还是把钱收下吧。”
青年顿了顿,又道:“我有手有脚,能自力更生,吃白食可不是我的习惯啊。”
听到这话,刘婶轻笑。
“你这算哪门子吃白食,我这是请你吃,才不跟吃白食是一回事嘞。”
说到这里,刘婶又正色道:“说起来,当年的事,还没好好感谢你,要不是你,我这小店能不能开下去都不一定呢?”
“看看,刘婶您又跟我客气了,当年是个人遇到那样不平的事情都会出手相助的。”
“就算那个人不是我,也不会有人袖手旁观。”
青年说的那件事,是他刚来枫山镇那会,当时有几个从城里来这里游玩的富家子弟,在刘婶这里买了早餐,嫌弃刘婶做的包子难吃,在加上付款上对方故意要网上支付,刘婶一个大字不识,连手机都不怎么会用的乡镇妇女哪懂的这个。
结果双方争执不下,对方仗着人有理(强词夺理),人多,年轻力壮,声称刘婶不给个交代就砸了她的店。
当时刘婶都气哭了,是他看不下去,故意以言语相激,把对方一伙约到了他处,好好教育了他们做人的道理,至于过程如何,就暂且不说了。
他因此事认识了刘婶,也是他来到镇里认识的第一个人。刘婶也因为他出手相助的事,再加上发现他这个人热心,喜欢帮助人,做善事,出于好心之下,每次他来买早餐,都不愿意收他的钱。
当然,帮人跟吃饭付钱是两码事,他还是能分得清的,不管刘婶说了多少次不收他的早餐钱,他还是我行我素,该付的钱照付。虽然有时候态度强硬,不尽人意,但也比携恩吃白食好。
“他们遇到我也是运气好,我这个人呢,不喜欢动粗,只喜欢讲道理,所以我就讲道理开导开导他们,幸好那些毛头小子也能听的进去。要是遇到镇里那些脾气暴躁的大哥大叔,就不只是讲道理那么简单了,说不定先是拳头招呼一番,再是嘴皮子在刮一刮耳根子,那滋味,想必也能让他们爽歪歪。”
说到这里,青年看了看刘婶。
“相比我只是跟他们讲道理,已经很仁慈了,您说对吧,刘婶。”
看着青年一本正经的调皮语调,刘婶也笑了。
“你这孩子。”
“不过当时能不动手还是不动手的好,要是你伤了,或者那边伤了,都不好。”
看着这个慈爱的长者一字一句中都是对自己的关心,青年点了点头。
“嗯,您说的对,能不动手就不动手,不过。”
语调一转,眼神也变得的凌厉。
“不讲道理,不听劝,不长眼,故意找事的还是要给点教训的。”
虽然只是一瞬间,但旁边的刘婶还是感受到了一股寒气,赶忙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心中想道:看来天气真的冷了,明天要多加件衣服了。丝毫没有把这件事情跟青年联系在一起。
青年也收回了厉气,虽然他在极度压制和收敛,放宽身心,以平常心去融入这个社会,可是身上的气势还是时不时会随着自己的心情而变化。
看着慈祥的刘婶,他摸了摸鼻子,表示惭愧,果然锻炼心态还是任重而道远。
“小孟,原来你在这啊。”
这时,一道浑厚的声音传来。
抬头一看,原来是邮政局送信的吴大爷在叫他。
只见吴大爷身穿一身邮政局传统绿服装,推着一辆二八自行车向他缓缓走来,自行车后排左右两边各放着一个邮政袋,里面放着最新的时报和信件。
“给,你的信。”
来到青年身边的吴大爷把一张标注着青年姓名地址的黄色信封递给了他。
黄色信封上有两行字,一行标姓名,一行注地址。
上书:孟九收。
下云:云东市吴里县枫山镇街道
“谢谢”青年,即孟九并没急忙拆开信去看,而是先收了起来。
“刘婶,再来一份豆浆,这次两个肉包。”
看着风尘仆仆的吴大爷,虽面色如常,步履看着也沉稳,但孟九却能清晰察觉到他心脏跳的很快,孟九猜测吴大爷应该是一大早就出来送信送报了,连早餐都没来得及吃。这是一种真正舍己为人的精神,牺牲自己的早餐时间方便大家,值得孟九敬佩,于是他忍不住为吴大爷叫了份早餐。
心灵手巧的刘婶自然看出了孟九的心思,也没说话,静静的把孟九说的豆浆和肉包打包好递给他。
“给你,吴大爷”孟九把早餐递给吴大爷。
吴大爷愣了下,看了眼孟九。
“多少钱”说着就要翻口袋掏钱。
“吴大爷不要钱,我请你吃。”孟九忙道。
吴大爷却摇了摇头。
“无功不受禄,我老头子没有吃白食的习惯。”
听到这话,孟九苦笑,这话刚刚他才对刘婶说过,没想到这么快就报应在自己头上了,果然做人话不能说太满了,而且吴大爷这话他还不好去接。
不是怕打自己的脸,如果打一下自己的脸能让吴大爷接受他给的早餐,他情愿打一下脸,关键是这句话关乎着一个老者的尊严,人都有自己的尊严,这个尊严他不能去触犯,也不能轻易冒犯。
“那我下次送大爷您一些蔬菜,自家种的平常货,这个您不能再拒绝了。”孟九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也让吴大爷放下心来。
“好吧。”吴大爷犹豫了下,便点了点头。
“早餐你都给我买好了,不能浪费了,这是早餐的钱,收好咯。”
“好的。”
这次孟九没有拒绝吴大爷,而是收下了吴大爷塞到他手里的四个钢板。
“老吴这犟驴脾气哟。”看着这一幕,旁边的刘婶摇了摇头。
看着吴大爷渐渐远去的身影,孟九收起了其中2个钢板放在下身口袋里,留下2个,然后转头对刘婶说道:“刘婶,吴大爷的早餐钱,我都替您收下了,我这早餐钱也麻烦您勉为其难也一起收下吧。”
孟九一边说,一边笑着把一张5元纸钞和2个钢板递向了刘婶。
一袋豆浆1元,一个菜包1元,一个肉包1.5元,两袋豆浆,两个菜包,两个肉包,一共加起来7元,所以孟九在自己给的一张5元纸钞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两个钢板,是刚才吴大爷给的四个钢板中的两个,被他留下两个,正好凑成7元。
而刘婶见孟九这么一说,也不好再推辞,便说道:“钱我可以收,不过说好了,你种的菜要首先供应给我。”
“好的”
孟九点了点头。
“我的蔬菜一定第一时间供应给刘婶。”
其实孟九刚才说自力更生并不是假话,他在来这里之前特地买了一片院子,那是以前镇里一户人家留下的,由于那户人家发达了就搬离了这里,院子就放在那,本来今年**是要收回的,因为孟九看上了那里,就通过关系,花上了点钱,把这里买了下来,当然依照土地法,他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过几十年的使用权也够他用了。
于是他把破旧的房子整修一下,当做住处,院子收拾干净,划出一块地,用来种菜。从播种到收获,都是他自己亲手在打理,种出的蔬菜绝对是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虽然他来到这里还不到三年,但是他种的菜不说在整个枫山镇区域,至少在镇里的街坊邻居间还是远近闻名的,因为种的多,除了自己吃外,多余的他都会拿来送给镇上的人。
都说日久见人心,也确实如此。
时间久了,他跟镇里的人也渐渐熟络起来。
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越是熟悉的人,越是无偿去赠送的话,也会不好意思的。
镇里人见他老是无偿送菜,觉得他太吃亏了,就拿自家的一些东西来补偿他,比如给开水果店的林阿姨送蔬菜的时候,沈阿姨就会装着水果给他作为馈礼,卖猪肉的吴老板则会给他切几斤排骨去让他带回去做汤,还有的直接给他钱。
起初他不愿意接受,后来他发现再免费送蔬菜给人家,人家反而不接受了。
孟九起先不明白,后来遇到多次这种情况,细想了下,这才明白。
人情世故。
就跟送信的吴大爷说的那句“无功不受禄”一样,虽然他是好心,是真心,但人心却不是长久不变的。所以要想好好相处,就不能单方面付出,虽说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那也要看什么情况下,只是一次两次人家还能接受,但时间一长,就难免会瞎想,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或者换个角度来说,这里的人都纯朴,善良,跟他相处的时间长了,知道他心好,自然不愿让他这个实在人白白吃亏,自然也就不会向先前那样毫无顾忌的收他的蔬菜,占他便宜了。
虽然他不在意,但他也知道了过犹不及的道理,平等才能更愉快,更长久的相处下去。
更何况他还住在这里,也不想把自己变成一个特殊人物,而且想要融入这里,就不可避免的要去接触这里的人和物,和这里的人们打交道,自然就要以平等的身份去对待这里的人。
他也不在固执,便主动跟镇里的人交谈,也接受了他们的交换或回礼,不管是物品也好,金钱也罢,他收归收,但也绝不占人家便宜。
同时平常没事的时候,他也尽最大努力去帮助这里需要帮助的人。比如这边有个80多岁腿脚不便的退休军人林大爷,因为儿女出门做生意,常年不在家,他没事就去帮忙照顾一下。帮林大爷打扫打扫院子,除除草,浇浇花,林大爷喜欢下棋,他就陪着下两把,久而久之,他的棋艺也就锻炼上来了。
再比如镇上的小学需要定制新桌椅,做桌椅的木匠不够,他也会去帮忙,这些事情对他而言,都是举手之劳。
时间一长,他也就自然而然成了镇里人远近都知的老好人了。
而这也是他所要追求的生活,真实,普通,宁静,悠闲。
他的前半生是悲剧,但他不希望自己的后半生也是如此。
他渴望,十分渴望这种,渴望这种平静不被人打扰,能彻底放松身心,没有尔虞我诈,血腥厮杀,能让心神安宁,可以自由自在地放飞自我,可以毫无顾忌的哭,也可以肆无忌惮的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水为伴,日月而邻,这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怡然自得的生活。
枫山镇符合这样的存在。如果可以孟九愿意在这里永远的呆下去,可惜世事往往不能如愿。
这封书信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这是他三年来收到的那个人的第一封信,那个人答应他,三年不来烦他,果真就三年没来烦他,而今天则是这三年的最后一天。
果真很准时啊。
走到自家大门口的孟九轻叹了叹。
他掏出那张信封又看了看,有些沉默。
静静伫立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被拉的老长。
良久之后,他倾吐了一口气。
“好日子到头了。”
随即伸手推开大门走了进去。
孟九住的地方,院子在前,住宅在后,大约300平米。
院子占了大部,院子的四分之三都是开拓的菜地,菜地里的蔬菜品类不少,红红绿绿,西红柿,辣椒,白菜,黄瓜,韭菜,萝卜等还挂着露珠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娇艳欲滴,香甜可口,让人看着都不仅胃口大开。
再看菜地里还是湿润的,可见主人对种菜这项事业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而不只是为了种种玩的业余乐趣。
院子的另外四分之一则是水泥地面,那是活动的区域,位于中间位置,最后面才是住宅,一排人字顶的平房,外观还保留着当初红砖青瓦的模样,只不过被他整修了一番,清除了横生的杂草,修补了破碎的瓦片,屋内也好好打扫了一番,该补的补,该修的修,该换的换,要不然年久失修的房屋是没法住人的。
虽然他不在乎住的好坏,但起码住的地方要干干净净的,这才起码称得上住处,或者家。
孟九的这个家虽不大,但也有两室一厅,一间厨房,一间卧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桌椅,风扇,橱柜,衣柜,各种常用的生活用具都有。大厅正中央粉刷的洁白墙壁上还挂着一张福字,很有华国普通家庭传统习俗的样子。
木地板铺就的地面打扫的很干净,晶莹透亮,周围的家具也一样,也都是亮晶晶的。
孟九的卧室很简单,同样也很干净。
打开卧室门,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一张靠着窗口的书桌,洁白无瑕的桌面右侧放着一盏喇叭状的白色台灯,左侧则放着一个黑色圆筒铅笔盒,铅笔盒的旁边还有一本书,蓝色书面,站在门口的位置,通过阳光的亮度,模模糊糊能看清“解忧”的字样。
如果没猜错,应该是Japan小说家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这本书。
在书桌的底下放着一张黄色的椅子,另外书桌的旁边还有书柜,1米宽,2米高,有四层,从上到下,都摆满了书,排的很整齐,也很整洁。
除此之外卧室内还有一张木板床,那是孟九睡觉的地方,清凉的竹席上面叠放着整齐的薄被和枕头。
百度搜索 我是改造人 天涯 或 我是改造人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