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百度搜索 医学随笔 天涯 或 医学随笔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杏仁(附:甜杏仁)【药用】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杏、山杏等的种仁。
【性味与归经】甘、苦,温。有小毒。入肺、大肠经。
【功效】止咳化痰,润肠通便。
【临床应用】1.用于咳嗽气喘。
杏仁苦泄降气而止咳,故可用于咳嗽、气喘等症,常与麻黄、甘草,或贝母、前胡等配伍应用。
2.用于肠燥便秘。
本品质润多油,故又有润肠通便之功,应用时可与**仁、瓜蒌仁等润肠药配伍。
【处方用名】苦杏仁、光杏仁(去种皮,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附药】甜杏仁:又称巴旦杏仁、叭哒杏仁。性味甘平。功能润肺止咳,用于肺虚久咳之症。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杏仁功能降气止咳,主要用于咳嗽气逆、喘促之症,不论风寒、风热,都可配用。如属风寒咳喘,可与麻黄、甘草等配伍;风热咳嗽,可与桑叶、象贝等配伍。
2.苦杏仁与甜杏仁,二药功用不同,在临床应用上一般认为它们的区别是:苦杏仁性属苦泄,长于至喘咳实症;甜杏仁偏于滋润,多用于肺虚久咳。
【方剂举例】杏苏散《温热条辨》:杏仁、紫苏、半夏、茯苓、甘草、橘皮、前胡、桔梗、枳壳、生姜、大枣。治外感咳嗽痰稀。
马兜铃(附:青木香、青木香藤)
【药用】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果实。
【性味与归经】苦、微辛,寒。入肺、大肠经。
【功效】清肺止咳,降气平喘。
【临床应用】用于肺热咳嗽、痰壅喘促,肺虚久咳及痰中带血等症。
马兜铃具泄热降气之功,为清肺止咳之药。用于肺热咳嗽、痰壅气促等症,可与枇杷叶、前胡等药配伍;用治肺虚久咳,可与沙参、麦冬、紫菀等品配伍;用治痰中带血,可与阿胶白芨等药配伍应用。此外,据文献记载,本品又能清泄大肠热邪,故亦可用于肠热痣血之症。
【处方用名】马兜铃(晒干用)、炙马兜铃(蜜炙用,有润肺之功)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附药】1.青木香:即马兜铃的根。性味苦微辛寒。功能顺气止痛,解毒,消食,降血压,祛风湿。用于暑天发痧腹痛,胃气痛,可研末,吞服,每次五分至一钱。用治皮肤湿疹,研末,适量,麻油调擦。还可用治高血压病、风湿性关节炎。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三钱,煎服。
2.青木香藤:旧名“天仙藤”,即马兜铃的茎叶。性味苦温。有活血通络、化湿消肿的功效,适用于风湿痛,妊娠水肿等病症。一般用量为二钱至四钱,煎服。
【按语】马兜铃味甚苦,生用量宜小,如平素胃弱者,用至三钱,易致恶心呕吐;故临床上常用蜜炙马兜铃,不仅有润肺之功,且可矫味,缓和它苦泄之性。
【方剂举例】马兜铃汤《普济方》:马兜铃、桑根白皮、甘草、葶苈、半夏、生姜。治肺热咳嗽,气急喘闷。
枇杷叶
【药用】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
【性味与归经】苦,平。入肺、胃经。
【功效】清肺止咳,和胃降逆。
【临床应用】1.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息等症。
枇杷叶能清泄肺热而化痰下气,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息等症,可与桑白皮、杏仁、马兜铃等同用。
2.用于呕吐呃逆,口渴等症。
本品有清泄苦降之功,故可和胃降逆而止呕呃,常与半夏、茅根、竹茹等配伍;至于用治口渴,亦取它清泄胃热之功,可与鲜芦根、麦冬、天花粉等品同用。
【处方用名】枇杷叶(洗净,晒干,切碎用)、蜜炙枇杷叶、炙枇杷叶(蜜炙,有润肺作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包煎。
【按语】1.枇杷叶泄热苦降,既能清肺气而止咳,又可降胃逆而止呕。凡风热燥火所引起的咳嗽、呕呃,都可应用。因此,它是一味止咳止呕的常用药物。枇杷叶背面绒毛甚多,入汤不易澄清,可能刺喉作痒,故在使用前须拭去绒毛,并宜布包入煎。如确已将绒毛拭净,就不一定用布包煎。用于止咳化痰可炙用,和胃止呕宜生用。
2.本品配以鱼腥草、蒲公英、金银花、前胡,可用治痰热郁肺、喉痒咳嗽;配以炙紫菀、款冬花,可用于久咳痰喘;配以鲜芦根、淡竹茹,可用于胃热呕呃。
【方剂举例】枇杷清肺饮《医宗金鉴》:枇杷叶、黄连、黄柏、山栀、桑皮、沙参、甘草。治肺热喘咳。
款冬花
【药用】本品为菊科植物款冬的外开放的头状花序。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经。
【功效】止咳化痰。
【临床应用】用于咳嗽气喘,肺虚久咳等症。
款冬花有较好的化痰止咳作用,在用治咳喘或久咳之时,往往与紫菀同用,可收消痰下气之效。因其性温,故较宜于寒嗽,若作适当配伍,也可用于痰嗽带血等症。
【处方用名】款冬花、冬花(上海地区,均付生者)、炒冬花、炒款冬(炒微焦用)、蜜炙款冬花、炙款冬、炙冬花(蜂蜜拌炒用,有润肺作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款冬花与紫菀两药功效相近,都能化痰止咳,故在临床应用上常配合同用。但款冬花的止咳作用较强,而袪痰作用较弱;紫菀正好与它相反。
【方剂举例】款冬花散《和剂局方》:款冬花、知母、桑叶、阿胶、麻黄、贝母、苦杏仁、甘草、半夏、生姜。治肺热风邪咳嗽。
紫菀
【药用】本品为菊科紫菀的根及根茎。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入肺经。
【功效】化痰止咳。
【临床应用】用于咳嗽气逆,咯痰不爽,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症。
紫菀气温而不热,质润而不燥,故对咳嗽之症,不论外感或内伤,寒嗽或热咳,皆可配用,为化痰止咳要药。治咳嗽气逆、咯痰不爽,可与白前、桔梗、甘草等配伍;治肺虚久咳、痰中带血,常与款冬花、川贝、麦冬、阿胶等品同用。
【处方用名】紫菀、紫菀茸、紫菀头(洗净,晒干,切片用)、炙紫菀、蜜炙紫菀(蜜炙,润肺)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紫菀辛散苦泄,袪痰作用较强,而止咳的力量较弱。它性温而不燥烈,不论肺寒、肺热,只要是咳嗽有痰、咯吐不畅者,不论新病、久病,皆可配用。
【方剂举例】紫菀散《张氏医通》:紫菀、人参、麦冬、阿胶、川贝、茯苓、桔梗、五味子、炙草。治咳唾有血、虚劳肺萎。
百部
【药用】本品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直立百部或对叶百部等的块根。
【性味与归经】甘、苦,微寒。入肺经。
【功效】润肺止咳,灭虱杀虫。
【临床应用】1.用于一般咳嗽,久咳不已,百日咳及肺痨咳嗽等症。
本品为治肺痨咳嗽的要药,且能用于一般咳嗽,尤以久咳为良,用治顿咳,也有很好疗效。临床常配合紫菀、款冬、黄芩、白芨等同用。
2.用于蛲虫病及人、畜的头虱、体虱等。
用于蛲虫病可每天用生百部一两,加水煎取浓汁30毫升,在晚上9~10时做保留灌肠,连用五天,为一疗程。又用本品制为20﹪的醇(70﹪)浸液或50﹪的水煎液涂擦,对人畜的头虱、体虱及虱卵都有强烈的杀灭力。此外,并可用以杀灭农作物虫害。
【处方用名】百部(洗净,晒干,切片用。杀虫灭虱力强)、炙百部(蜜炙用,有润肺作用)、蒸百部(蒸熟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外用适量。
【按语】1.百部是一味具有抗痨作用的药物,据报导,用本品配合黄芩、丹参等治疗肺结核,具有一定疗效。
2.本品又是一味常用止咳药,不论新咳、久咳、寒咳、热咳,都可应用。配荆芥、桔梗、甘草等,可治新咳;配五味子、诃子等,可治久咳;配干姜、半夏等,可治寒咳;配黄芩、竹茹等,可治热咳。
3.此外,本品配白前、贝母、沙参等,又可用治百日咳。
【方剂举例】百部汤《汇言》:百部、麦冬、沙参、桑白皮、百合、茯苓、地骨皮、苡仁、黄耆。治久咳不已,咳吐痰涎。
桑白皮
【药用】本品为桑科植物桑的根皮。
【性味与归经】甘,寒。入肺经。
【功效】泻肺平喘,行水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肺热咳嗽,喘逆痰多等症。
本品能泻肺热而下气平喘,故适用于肺热喘咳,如喘咳而兼身热者,常与地骨皮、黄芩、生甘草等配合应用。
2.用于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桑白皮有利尿消肿作用,用治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常与生苡仁、茯苓、泽泻、车前子等配合应用。
【处方用名】桑白皮(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方剂举例】泻肺散:地骨皮、桑白皮、生甘草、粳米。治肺热喘咳。
百度搜索 医学随笔 天涯 或 医学随笔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