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一切只为活着 天涯 或 一切只为活着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Happybirthdaytoyou………”八点钟,陈小雅捧着一个两磅的蛋糕,唱着生日歌从后门走了进来,蛋糕上还点着四根小蜡烛,代表着小家伙的四岁生日。
王小静在陈小雅的教导下,严肃的许了个愿,吹了蜡烛,一家人开心的分食着蛋糕,她感觉今天的蛋糕特别甜,比以前吃的都要甜。
因为刚吃饱饭没多久,所以一个蛋糕只吃了不到一半,剩下的都放进了冰箱,留着明天再吃。
第二早上六点半,吃过早饭后,杨小帆一家人带上草帽,拿着赶海工具往海边赶去,今天的小潮时间是在早上点以后。
出了村口,车子又多了一台,是杨光明的面包车,虽然他的小车已经提回家了,但是并不适合此次外出,还是面包车方便一点,也不怕磕着碰着。
杨光明今天正准备出去钓鱼的,杨小帆刚好打电话约他去赶海,他也就同意了,带上妻女就在村口等着。
其实杨小帆约上他们一家只是为了热闹一点,就当出去放放风。
今天杨小帆没有去自己平时赶海的海滩,而是来到一处新地点,一处乱石海滩,这海滩并不大,但这个地方却是真的不好找。
如今一些大海滩都成了旅游点了,出入赶海都要收费,而且买票进去赶海的人还不少,其实也是图个开心,真正能有收获的没几个,
杨小帆肯定不会去凑这些热闹,他宁愿选一些又小又乱的野点,也不会去又大、人又多的海滩,毕竟那些地方人多眼杂。
“小雪妹妹。”王小静一下车看见李嘉静抱着的杨小雪,就高兴的跑了过去。
“小静姐姐!”杨小雪正好奇的打量着四周,看见王小静也是高兴了起来。
五大两小,一行七人穿带整齐就在海滩上的石头翻找了起来,连杨小帆也没有下海,而是跟着他们在石头堆是寻找着。
“啊啊啊!大螃蟹。”王小静在石缝是看见一个梭子蟹,立马就大喊大叫了起来。
“小静姐姐给我看看。”杨小雪八卦的跑了过去,李嘉静害怕她跌倒,就一直跟着她,不停的喊她慢点。
不大的海滩上充满了两个小家伙欢乐的身影,两个妈妈只能跟着跑来跑去,照顾着她们。
连看见一只虾蛄也能让两个小家伙围起来讨论一翻的,实在是太惹人乐了。
五个大人都是满脸笑容的看着她们玩耍。
一早上两个多小时下来,捡到的渔获并没有多少,杨小帆他们家也就八九斤,杨光明他们家收获更少了,加起来可能也就四五斤。
但收获的快乐却是满满的,在两个小可爱的欢乐感染下,每个人都感觉特别开心,临走时李嘉静以后多举行一下这种游玩活动。
回到家,黄雅梅开始准备午餐,菜就是今天的收获,陈小雅跟着帮忙。
杨小帆拿着罗框牵着马、羊往田里走去,王小静也跟了出来,说要帮哥哥割草,反正现在田里也比较平坦,所以就任由她着。
说是帮哥哥割草,可是一到田里,小家伙就一个劲的拨草喂她的小矮马,好像害怕它吃不饱似的。
杨小帆在一傍割草,时不时还要看一眼小家伙,害怕她跑去溪边玩,还好,小家伙也是一直呆在傍边,时不时揪一把草喂喂马、喂喂羊,玩的不亦乐乎。
割了一会草,看见一株野茨菇才想起昨天挖的都忘记煮了,还放在前院的羊圈边上呢,应该没被老鼠吃掉吧。
想到这,杨小帆又挖了起来,准备挖多点放冰箱,想吃的时候就有的吃了。
“哥哥,你挖这是什么啊?”杨小帆刚挖出第一个比拇指大一点的茨菇,刚好被王小静看见,于是她就好奇的跑了过来,可能是想看看是不是好吃的吧。
杨小帆捏着茨菇,对满脸好奇的王小静道:“这个叫茨菇,可以拿来做菜的哦,等晚上让妈妈做给你吃,好不好?”
“嗯!”
王小静一听见能吃就来兴致了,嚷嚷着要帮忙挖,撸起袖子就蹲了下来。
“呃!”杨小帆连忙拦住了她,这田里的泥土虽然松软,他皮粗肉厚的倒没什么,但是小家伙这细皮嫩肉的,挖几下非出血不可,于是便交给她一个艰巨的任务,拿一片茨菇叶子去找茨菇苗。
小家伙感觉这个任务特别艰巨,于是拿着杨小帆给她的茨菇叶子在田里寻找了起来。
“哥哥,我找到了一棵,快过来挖。”这东西并不难找,不一会儿功夫小家伙就发现了一株,喊着杨小帆过去挖。
这下杨小帆可就自食其果了,只闻田野里不停的响着王小静的催促声,而他却只能不停的挖掘,罗框中的茨菇在不停的增加着。
直到陈小雅前来喊吃饭,这才停了下来,再一看罗筐,里面躺着十多斤的茨菇了,这让杨小帆哭笑不得。
“你们两兄妹这是在干什么呀?”陈小雅走了过来,看见田里被挖成了麻子脸,双看了看满手泥土的杨小帆。
“小雅姐姐,我和哥哥挖了好多的………好多的菜呢,你看。”王小静拉着陈小雅就让她看罗筐里的收获,但是她忘记了这叫什么名字了,反正就是菜。
“这是什么呀?”陈小雅拿起一个茨菇看了看,好像认识,又好像不认识。
杨小帆在水渠里洗了洗手,道:“这是茨菇啊,你没见过吗?”
陈小雅倒是知道茨菇,可是她见的茨菇都是乒乓球大的种植茨菇,这么小的她还真没有见过,嚷嚷着回去炒来试一下。
杨小帆看了看马和羊,发现它们已经肚子鼓鼓的了,于是,三人牵着马、羊就往家里走去。
回到家,将羊一关,撒了点菜给兔子,将茨菇倒进盆里,将昨天挖的也倒了进去,准备吃完饭再弄。
黄雅梅倒是一眼就认出了野茨菇,一脸怀念的说今晚给他们整一道茨菇烧肉,看来她以前也没少吃。
下午,杨小帆和陈小雅又去钓鱼了,毕竟两人都是闲不住的品种,一闲下来就是浑身不对劲,总想找些事干。
刚出村口,正好碰上骑着电动车同是去水库钓鱼的杨子烨几人,打了声招呼便结伴同行。
要说这几个家伙近来就跟转性了似的,即不折腾,也不惹人嫌了,每天下午准时到水库边上钓鱼,一钓就钓到天黑。
杨小帆不知道的是,这几人每天傍晚都是等人全走了后就开始下地笼,早上五点来钟就过来收笼子,直接拉到附近村子上卖。
经过发展,现在最少地笼的杨梦林也有二十条地笼了,最多地笼的杨勇则有着二十七条地笼,每天少则一两百,多则三四百的收入,这二十来天的收入就是五六千了。
一路相安无事,上了堤坝,八人分道扬镳,各自寻找着自己的钓点。
如今来水库钓鱼的杨光村人可不少,除了八人,还有杨光明、杨树林、杨树木,还有几个闲着无事就加入的老人,总共分两个阵营,年轻的散钓,老人们集中钓。
这让原来只有三十来个钓鱼人的水库,一下子增加至四来人,整条堤坝隔几米就有一个人,显得有点小热闹。
“小帆,你说就几个人是不是转性了啊?好像近来都安分了下来。”见四下无人,陈小雅说出了心里的疑惑。
“管他们呢!只要不捣乱就好。”杨小帆才不管他们转不转性,只要不碍着自己就哦米豆腐了。
三轮车穿过堤坝,左拐弯进入了凹凸不平的山路,这路原本高高的杂草,如今被他压出了三条光秃秃的车轴。
在经过杨光明钓鱼的芦苇滩时,杨小帆问了一下他的收获,又问了下他要不要跟自己到前面去钓,也好聊聊天。
杨光明拒绝了,他这点每天的收获都不错,都能钓上几条鱼,烟钱酒钱足够了,没必要粘着两个侄子辈吃狗粮。,
见杨光明拒绝,杨小帆也不在意,一拧把手继续自前驶去,停下车到水库边上张望了一会,找了个好的钓点,挖一些蚯蚓过去,将车斗灌满水就开始下钓。
如今他已经很少刻意去钓桂鱼、黑鱼了,反正就是随缘,看见什么鱼钓什么鱼,钓了这么久,也没见水库的鱼数量有什么变化,反正他们俩来一次就是钓五六十斤的,最多也不会超过八十斤。
今天陈小雅一个人就独立下两条竿,这是她近来喜欢的钓鱼方式,能提升中鱼几率,而不至于守着一条鱼竿等待。
果然,下竿不到五分钟,左边的渔竿有了动静,她连忙捉起渔竿,用力扯了一下,让鱼钩牢牢的刺咬钩的鱼嘴。
鱼开始拼命的挣扎,看这挣扎的幅度,和渔竿的重量,陈小雅知道这是条大家伙,只见她熟练的放线收线,可谓是经验老道。
溜了三四分钟后,鱼终于在离岸四五米的地方露出了身型,是一条十一二斤的红尾巴大鲤鱼,有五十多厘米长。
百度搜索 一切只为活着 天涯 或 一切只为活着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