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类
百度搜索 国学小百科书系·元曲小百科 天涯 或 国学小百科书系·元曲小百科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迎仙客 亦入正宫仄仄<strong>平</trong>,钓锦鳞,
仄平<strong>平</trong>,棹红云,
平平仄平平仄<strong>平</trong>。西湖画舫三月春。
仄平平,正思家,
<em>仄</em>仄<strong>平</trong>。还送人。
<em>仄</em>仄平<strong>平</trong>,绿满前村,
<em>仄</em>仄平平<strong>平</trong>。烟雨江南恨。
(张可久)
此调一、二句,四、五句均须对仗。第一、三、五句可用上声韵,但最后一句限用去声韵。
醉高歌 亦入正宫
<em>平</em>平<em>仄</em>仄平<strong>平</trong>,十年燕月歌声,
<em>仄</em>仄平平仄<u>仄</u>。几点吴霜鬓影。
<em>平</em>平<em>仄</em>仄平平<strong>仄</trong>,西风吹起鲈鱼兴,
<em>仄</em>仄平平仄<u>仄</u>。已在桑榆暮景。
(姚燧《感怀》)
此调常与[喜春来][摊破喜春来]为带过曲。
齐天乐 亦入正宫
平平<em>仄</em>仄平<strong>平</trong>,人生底事辛苦?
<em>仄</em>仄平平<strong>仄</trong>。枉被儒冠误。
平<strong>仄</trong>,读书,<strong>平</trong>,图,
<em>仄</em>仄平<strong>平</trong>,驷马高车。
<em>仄</em>平平、仄仄平<strong>平</trong>。但沾看、者也之乎。
平<strong>平</trong>,区区,
<em>仄</em>仄平<strong>平</trong>,牢落江湖,
平平仄<strong>平</trong>。奔走仕途。
<em>仄</em>仄平<strong>平</trong>,半载工夫,
<em>仄</em>仄平,(人传)《梁父吟》,
平平<strong>仄</trong>,(自献)《长门赋》
<em>仄</em>仄平<strong>平</trong>。(谁)三顾茅庐?
(张可久《道情》)
此调不单用,须与[红衫儿]合为带过曲。
红衫儿 可单独使用,也可和套。亦入黄钟、商调
<em>仄</em>仄平平<strong>仄</trong>,白鹭洲边住,
<em>仄</em>仄平平<strong>仄</trong>。黄鹤矶头去。
仄<em>平</em><strong>平</trong>,唤下奴,
仄<em>平</em><strong>平</trong>,鲙鲈鱼,
<em>仄</em>仄平平<strong>仄</trong>。何必谋诸妇。
仄<em>平</em><strong>平</trong>,酒葫芦,
仄<em>平</em><strong>平</trong>,醉模糊,
<em>仄</em>仄<em>平</em>平<em>仄</em><strong>仄</trong>。也有安排我处。
(张可久《道情》)
此调一般接[齐天乐]为带过曲,不单独使用。首二句和三字句要对仗。
卖花声 又名[升平乐][秋云冷]。亦入双调
<em>平</em>平<em>仄</em>仄平平<strong>仄</trong>,十年落魄江滨客,
<em>仄</em>仄平平<em>仄</em>仄<strong>平</trong>,几度雷轰荐福碑,
<em>平</em>平<em>仄</em>仄仄平<strong>平</trong>。男儿未遇暗伤怀。
<em>平</em>平<em>仄</em>仄,(忆)淮阴年少,
<em>平</em>平<em>仄</em><strong>仄</trong>,灭楚为帅,
<em>仄</em>平<em>平</em>、仄平平<strong>仄</trong>。气昂昂、汉坛三拜。
(张可久《客况》)
此调首句一般用仄声韵,也可不入韵。首二句多作对仗,也可以与第三句合为鼎足对。
山坡羊 又名[苏武持节]。亦入黄钟、商调
平平平<strong>仄</trong>,天津桥上,
平平平<strong>仄</trong>,凭阑遥望,
平平<em>仄</em>仄平平<strong>仄</trong>。舂陵王气都凋丧。
仄平平,树苍苍,
仄平<strong>平</trong>,水茫茫,
平平<em>仄</em>仄平平<strong>仄</trong>,云台不见中兴将,
<em>仄</em>仄平平平仄<u>仄</u>。千古转头归灭亡。
平,功,
平仄<strong>平</trong>。(也)不久长。
平,名,
平仄<strong>平</trong>。(也)不久长。
(张养浩《洛阳怀古》)
此调可与[青哥儿]为带过曲。
第一、二句,四、五句宜对。本曲格律较严,第一、二、三、六句必须押去声韵,第八、十两个一字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但不能一押一不押。
满庭芳 又名《满庭霜》。亦入正宫、仙吕
平平仄<u>仄</u>,秋江暮景,
<em>平</em>平<em>仄</em>仄,胭脂林障,
<em>仄</em>仄平<strong>平</trong>。翡翠山屏。
<em>平</em>平<em>仄</em>仄平平<strong>仄</trong>,几年罢却青云兴,
<em>仄</em>仄平<strong>平</trong>。直泛沧溟。
<em>平</em><em>平</em><strong>平</trong>、,<em>平</em>仄<u>仄</u>,卧御榻、弯的腿疼,
<em>平</em><em>平</em><em>仄</em>、<em>仄</em>仄平坐<strong>平</trong>,羊皮、惯得身轻。
平平仄,风初定,
平平仄<u>平</u>,丝纶慢整,
<em>仄</em>仄仄平<strong>平</trong>。牵动一潭星。
(乔吉《渔父词》)
此调第二、三句,六、七句应对。
快活三 亦入正宫
平平<em>仄</em>仄<u>平</u>,梨花白雪飘,
<em>仄</em>仄仄平<strong>平</trong>。杏萼紫霞消。
<em>平</em>平<em>仄</em>仄仄平<strong>平</trong>,柳丝舞困小蛮腰,<u></u>
仄仄平平<strong>仄</trong>。显得东风恶。
(胡祗遹)
此调不单独使用,一般与[朝天子]合用,成带过曲。此调变格较多。
朝天子 又名[朝天曲][谒金门],亦入正宫、双调
仄<u>平</u>,挂冠,
仄<u>平</u>,弃官,
<em>仄</em>仄平平<strong>仄</trong>。偷走了连云栈。
<em>平</em>平<em>仄</em>仄仄平<strong>平</trong>,湖山佳处屋两间,
<em>仄</em>仄平平<strong>仄</trong>。掩映垂杨岸。
<em>仄</em>仄平平,满地白云,
<em>平</em>平<em>平</em><strong>仄</trong>,东风吹散,<dfn>99lib?</dfn>
<em>平</em>平<em>仄</em>仄<strong>平</trong>。却遮了一半山。
仄<u>平</u>,(严子陵)钓滩,bbr>?</abbr>
仄<u>平</u>,(韩元帅)将坛,
<em>仄</em>仄平平<strong>仄</trong>。那一个无忧患。
(张养浩)
此调可独用,也可放在[快活三]后成带过曲。
五、七言句一般用律句。二字句宜对,并可用上声韵。结尾当用去声韵。
十二月 亦入正宫
平平仄<u>平</u>,清明禁烟,
<em>仄</em>仄平<strong>平</trong>。雨过郊原。
平平仄<em>平</em>,(三四株)溪边杏桃,
<em>仄</em>仄平<strong>平</trong>。(一二处)墙里秋千。
平平仄<u>平</u>,(隐隐的)如闻管弦,
<em>仄</em>仄平<strong>平</trong>。(却原来是)流水溅溅。
(张养浩)
此调须带[尧民歌]为带过曲。第一句可押上声韵。
尧民歌 亦入正宫
<em>平</em>平<em>仄</em>仄仄平<strong>平</trong>,人家浑似武陵源,
<em>仄</em>仄平平仄平<strong>平</trong>。烟霭朦胧淡春天。
<em>平</em>平<em>仄</em>仄仄平<strong>平</trong>,游人马上袅金鞭,
<em>仄</em>仄平平仄平<strong>平</trong>。野老田间话丰年。
<em>平</em><strong>平</trong>,山川,
<em>平</em>平仄仄<strong>平</trong>,都来杖履边,
<em>仄</em>仄平平<strong>仄</trong>。称了平生愿。
(张养浩)
此调无独用,接[十二月]后为带过曲。五、七字句宜律句。结句限用去声韵。
红绣鞋 又名[朱履曲]。亦入正宫
<em>仄</em>仄平平<em>平</em><strong>仄</trong>,船系谁家古岸,
<em>平</em>平<em>仄</em>仄平<u>平</u>,人归何处青山,
<em>平</em>平平仄仄平<strong>平</trong>。且将诗作画图看。
仄平平<em>仄</em>仄,雁声芦叶老,
<em>仄</em>仄仄平<strong>平</trong>,鹭影蓼花寒,
<em>平</em>平平仄<strong>仄</trong>。鹤巢松树晚。
(张可久)
此调第一、二句,第四、五句须对。后三句也可以作鼎足对。
喜春来 又名[阳春曲][惜芳春]。亦入正宫
<em>平</em>平<em>仄</em>仄平平<strong>仄</trong>,几枝红雪墙头杏,
<em>仄</em>仄平平<em>仄</em>仄<strong>平</trong>,数点青山屋上屏,
<em>平</em>平<em>仄</em>仄仄平<strong>平</trong>。一春能得几清明。
平仄<u>仄</u>,三月景,
<em>仄</em>仄仄平<strong>平</trong>。宜醉不宜醒。
(胡祗遹)
此调常与[普天乐]作带过曲。
此调可将第三句改为六个三字句,即为[摊破喜春来]。句式为“<em>平</em><em>平</em>仄、仄平平。<em>平</em><em>平</em>仄、仄平平。<em>平</em><em>平</em>仄、仄平平”。
普天乐 亦入正宫
仄<em>平</em>平,老梅边,
平<em>平</em><strong>仄</trong>。孤山下。<tt></tt>
<em>平</em>平<em>仄</em>仄,明桥?
<em>仄</em>仄平<strong>平</trong>。小舫琵琶。
<em>仄</em>仄平,(春残)杜宇声,
平<em>平</em><strong>仄</trong>。(香冷)荼蘼架。
<em>仄</em>仄<em>平</em>平平<em>平</em><strong>仄</trong>。淡抹浓妆山如画。
仄平平,酒旗边,
<em>仄</em>仄平<strong>平</trong>。三两人家。
<em>平</em><em>平</em>仄<u>平</u>,斜阳落霞,
<em>平</em><em>平</em><em>仄</em>仄,娇云嫩水,<tt></tt>
<em>仄</em>仄平<u>平</u>。剩柳残花。
(张可久)
此调常与[喜春来]为带过曲。除七、八两句外,其余均可对仗。
百度搜索 国学小百科书系·元曲小百科 天涯 或 国学小百科书系·元曲小百科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