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长生但亦非我愿 天涯 长生但亦非我愿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还没过几天,书院便收到了来自天胜洲文庙的羽书。
书院这么快就知道了消息吗,本来自己还想再瞒几天的。
张春柳打开羽书的时候,手都在抖,董齐也在旁边看的胆战心惊的。可羽书里面并没有任何一句责怪他二人的话语,只是让他们好生修养,留在紫荆府,好好休息几天。还说定会委以重任。
张春柳头上冒出了问号。
啥啊啥啊这都是,任务没完成,搞得一塌糊涂,不仅没有追责,还叫我好生修养,日后委以重任?这都什么离谱东西,文庙里面那帮老头子是傻了是吗。完了完了,如此看来,儒家文脉千年内必然名存实亡。
张春柳真是欲哭无泪。偏偏自己还要在孩子和董齐那个莽夫面前装出无事发生的样子,想想就心累。这就是命吗。
董齐看完以后也是疑惑不解,转头看向了张春柳,希望他能给出一个解释。
“老董啊,别这样看着我,我也不知道是咋回事,不过既然文庙都这么说了,那必然就是平安无事,咱们两啊,还是好好休息一下,教教书,赏赏景,也是极好的。”张春柳努力不使自己的无可奈何流露出来。
“好吧,既然张先生都这么说了,那必然是没有什么问题了,我老董一个粗人,道理还没学多少,斟字酌句更是不甚了解,一切就仰仗张先生了。”董齐带着疑惑走开了,张春柳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还以为以董齐这铁牛的性子,会刨根问底,那可真是个**烦。
不过文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几日真的是过于离谱,仿佛过去十年的霉运都给自己撞上了。
现在自己心中的疑惑不消反涨
为何一向风调雨顺的端阳城会出现精怪化形的灾难,要知道这种化形的契机,一般是要在穷山恶水之地,才能更好勾连天地自然气息,才有机会化形成功,而出现在大城的化形情况,就文庙所记载的,近三千年内只有一次,就是翻书风前辈。在文庙内突然化形,而当时孟圣还未成圣人,被这前辈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后面的事情就人尽皆知了,孟圣千方百计帮助翻书风前辈隐匿形迹,却被文庙发现,不得已之下二人一同远游,说是远游,实际上就是逃跑,这也被天下人所熟知,却无人敢嘲笑,毕竟现在是三尺头上的圣人,心里想想也就罢了,说出来还大肆嘲笑,那可是大不敬,要引来儒家亚圣文脉的门生群起而攻之的。
毕竟儒家目前威势仍然不小,甚至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五位压在头上的圣人,可不是说说而已,更不要提底下的半圣也有十来位。
不过最后却发现这事情本就是乌龙,只是因为孟圣的气运所在,让原本几乎不可能出现的翻书风前辈奇妙地出现于文庙中,沐浴在浩然气中,是先天精怪却后天降生之时改变了自己的跟脚,成为了人道的大助力,后世不少的寒士,都想要效仿孟圣,可天下的事情哪里都不是如此容易的,有翻书风护身的儒士本就少之又少,要想让它幻化人形,从古至今,也仅有一例。而那至圣先师也并没有不容翻书风前辈,仅仅只是给他们了一些磨砺,待返回文庙时,二人皆已是半圣。从此之后,儒家有教无类的理念也传扬开来。逐渐为众生所喜。
在风雨过后,城中无数残破的建筑倒塌,穷苦人们忙着将自己的家里的东西转移到没有屋漏的地方,院墙大片大片地倒塌,只有一堆碎瓦砖石证明他们曾经存在过,可是这一切并没有人去管,连自己生计都无法保证的人,哪有心思去管自己住在什么环境中呢。城中的寺庙都挤满了憔悴的人。这一切并没有使那些大官生发怜悯之心,因为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看着哀嚎的难民,他们也有心软过,可他们认为这世界看不见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于是他们逃避,有良知的官员也局限于自己的权柄而无法做出行动,风暴确实已经过去了,但是涌动在如今平静下的暗流却开始汹涌起来。
自己是幸运的,宋福缘如此想到,自己家的屋舍并没有隐忧,家人也平安无事实在就是最好的事情了,可自己也是不幸的,风暴过后,运往郡王府的耕牛依旧是源源不断。世道都这样了,君上还想着酒肉之欢吗,何其可悲。
老姜依旧是醉醺醺的样子,令人怀疑他是不是将所有的饷银都换了酒喝,但看到他平安无事,宋福缘也是放下心来。
紫荆府还处于表面的平静之时,朝廷可坐不住了,作为赋税大府,每年紫荆府的税收都是前三,今年遭此灾难,不仅税收没得着落了,众多的流民正疯狂向四面八方逃窜,饱受背井离乡之苦,若不及时遏制这个趋势,那么必将引发地区性的动荡
朝中的官员都不愿意去紫荆府为官,毕竟那里的小郡王是出了名的放浪形骸,玩世不恭,处理起政务来那是一窍不通,自他成为郡王后,三任府尹都是苦不堪言,恨不得马上结束自己的任期。朝中小官此刻庆幸于自己的边缘化而不必受苦,中流砥柱又觉得自己能力定然是不够的,国之重器又觉得自己是朝廷不可缺失的一大部分。所以大家虽然害怕,但却都很放心。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怎么可能。
当今的圣上虽然已是垂垂老矣,但是大小事务依旧是由他层层把关,大儿子都早已因病去世,寿数四十有六,是真正的熬死了自己的儿子。但其依旧不如何糊涂,很难想象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竟有如此造化,不禁让人怀疑他是否修行了什么秘法,不过,这在六大神州之内是决不允许的,若是一介君王修仙,那这国家,大抵便是永无变革,那一个变数,成了定数,这是百家都不愿意看到的。虽非绝对的定数,可这个风险是所有流派都不愿意去冒的,国有兴亡,时有沉浮,岂可强改天命?
但是老国主确实眼神清明,没有一丝老人的阴霾。这也是造化吧。
这位一生都钟鸣鼎食的老国主一生都没有经历过大的风浪,四海升平,无外患之忧,周边国家无不臣服于端阳国。四境风调雨顺,少有灾殃,次次都能化险为夷,有望气术的修士曾经给他望过气,说是有仙缘福泽之人,只可惜生在了帝王之家,不过长命还是无甚问题。不过这次,似乎事情来得有些蹊跷。紫荆府在内陆,怎么会如此蹊跷出现如此大的风暴?又怎么会如此蹊跷地消失不见,难不成真和司天监那帮人说的一样,是有精怪化形?老国主自己是不信这些鬼力乱神的,至圣先师都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些司天监的人,真是不懂礼法,整日胡言到了一个极致的地步。
不过,若真是这样该怎么办,毕竟宫中也有过此类记录,而司天监里面那些人,肯定是不够看的,变个戏法都能被自己戳穿,要不是为了稳定民心,怎么可能将他们留到今日还不撤除。
要慎重对待啊,不过天佑我君子之国,在位一甲子,哪次不是化险为夷?倘若仅仅是这么一件小小的灾祸,就让整个国家动荡,那也未免太小看我了吧。
不过文庙那边,这次好像并没有伸出手来。果然外来的靠不住么,哼。
那谁去接管这烂摊子呢,这朝廷上上下下七百名官员,好像没有一个是能担此重任的,不是太过出众,朝廷离不开,就是太不出众,朝廷不放心。
工部尚书孙冒?不行,太过死板了。礼部侍郎姜湾?好像也不行,这家伙在清水里面都能刨出铜子儿。要不就上柱国?
一连想了十七八个人名,都觉得难以委派,难做定夺。
这什么世道,我八十了,还要想这破玩意,那地底下几个老朋友见到我这样不得笑死我。哼,年纪大了就该早点去死,免得留在这世上受罪。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老国主并没有一丝想要传位的想法,相反对于皇位他是把控的死死的。一刻也没有松过手。
虽然市井坊间有闲言碎语,不过相对的,他也大大削弱了文庙在端阳国的监察能力,因此求得几味灵丹妙药也是不在话下,虽非仙丹,但经过药家高手炼制,哪怕是普通的草药也焕发了不一样的生机,拥有了部分灵丹之能,不说原地飞升成为仙人入仙门,但是延年益寿还是很容易做到的,于是耄耋老人仍有勃勃生机,好像还能再活五十年。
但是只有他身边的大太监知道,这皇帝只有一月寿命了。
那药家修士说的很明确,神志清明,活到极数,九九八十一为凡人之极数,再往后就是看老天的意思了。这灵丹妙药虽好,但是却是凡人逆天而行牺牲了自己所有天道的眷顾,神志清明活到八十一,然后神魂俱散,本来有望转世的三魂就此消散在天地间。
可是区区凡人,和他们说了怎么会懂,那大太监来求药的时候,眼神中满是贪婪。
于是自己就随了他们的愿望,给了他们这瓶红丹。
大太监刘勇献药以后,一时间成为陛下身边红人,风头无两,可在荣华中他逐渐清醒了,是恐惧逼迫他清醒过来,这并不是皇上想要的那种千千万万年的长生药,而是只能保证皇上八十一岁之前精力充沛的药,若皇上命数能活到八十五,那就是牺牲了四年的命来换取皇上的灵智不灭,若皇上命数只能活到七十。。。那,可就是用十一年国运来换取皇上一个人的命
大太监想到这里,冷汗直流。所以,这事一定不能露马脚,否则杀头都是轻的,不管是太子还是圣上,都不会喜欢这个丹药,但是自己已经没有改变的机会了,因此早在三年以前,他就做好了计划,一个能让那位药家修士神不知鬼不觉消失的计划。
算算时间,那位剑客应该已经到了吧。
他登上城楼,向远方眺望,一道流光向他冲了过来,带着烈风直扑面门。
一名黑衣剑客,眉目如剑。
最近紫荆府出了两条大新闻,第一条是小郡王死了,死在自己的家中,据说是饮酒过度去世,城中人却没什么反应,毕竟小郡王如此作为,时刻都有这个风险,不如说这还是一件天大的喜事。第二件事就是新任府尹要上任了。二月初一就会进城,听说是著名的清官杨博,早年在陪都任职时就以清正廉洁,知人善任闻名,全城上下都期待着他的到来。
宋念初听说过这个大官的事迹,听说他在陪都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让民众切切实实受益,于是便落得一个“铁杨树”的名号,刚直如铁。深受民众爱戴。不过听说后来因病卸职回家修养,去年才返回京城为官,没想到今时就调任到紫荆府来,实在是想见见这个大清官。倘若自己科举有成,一定要学杨博大人一般,惩治恶人。
还有五天杨大人就到了呢,宋念初如此想到
还有五天皇上就八十一了,刘勇如此想到
还有五天他就要死了。紫荆府城西郊,有一名武士装扮的人喃喃自语。
时间快点走吧,时间慢点走吧
各有心思的三个人,或老或小,或喜或愁,只是啊,光阴长河直冲而下,谁也无法更改它的流向,谁也不能知道它会去往何方。
新官还未到,城中就已经是焕发了生机,仿佛一切都有了希望,城中维持秩序的小吏逐渐变多,滞留在露天中的人们逐渐变少,准备背井离乡的人们放慢了脚步,决定再撑上几天再说。一切暗流都被遏制了下来,连带着人们的心中阴霾也少了些许。人心就仿佛被注入了一团火,继续支撑着他们那孱弱病痛的身躯去生存,去停留于人间,去找寻存在的意义,去追求生命的价值。
于是一切开始欣欣向荣。好像黑暗已经过去,光明会比以前更加光明。
何其乐事也。

百度搜索 长生但亦非我愿 天涯 长生但亦非我愿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长生但亦非我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太湖采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湖采鹿并收藏长生但亦非我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