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长生但亦非我愿 天涯 或 长生但亦非我愿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雨后初霁彩天光,文人骚客纷纷登上了廊桥,开始赞颂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瑰丽,感慨造物的顽强。却无人看到在那市井之中有着成百上千的平民在痛苦哀嚎,这不是他们这些高雅文士该考虑的事情,他们要想的是,如何写出传世长久的诗篇,如同那上古的青莲居士一般。宋福缘走在街上,看着一片狼藉的市井,心中无限感慨,可他也知道,自己需要赶快将自己身上的衣物换下来烤干,否则就会染上风寒。
回到家中,没看到念初的身影,他赶忙换下衣服擦干身体后换上了一件素净的白衣便向学堂奔去。
所幸念初并没有出事,寺庙内的柳树都遭了殃,歪斜着倒下,学堂内的张先生也是一脸倦容,可是寺庙内并没有暴雨摧残过的痕迹,除了倒下的柳树,这里太整洁了,与临街的商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宋念初当然是安然无恙,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尽管有师长的保护,也足够令人担心了,好在念初平时就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较同龄人来说更为成熟和独立,此刻也是没有太过惊慌。
只不过这一夜的暴风雨,使张先生的神情更加疲倦
张春柳先生看到宋福缘来了后,挥了挥手示意他将孩子带回家,一同学于张先生的几个童子仍在翘首以盼着自己的父母能快些前来。
另一处街边的廊桥上,几个青衫文士遇见一位古衣博冠之人,身上带着雨露与山风的气息,想必他也是风流墨客,纷纷上前施礼,可那古衣之人只是瞥了他们一眼,就与其擦身而过,并无回应。青衫文士面面相觑,只道是遇上了不懂礼数的怪人。
宋念初此时正在家中温习前几日学习的东西,张先生讲得很好,就是太过驳杂,有时候不及时温习就会遗忘大半,张先生对他讲,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没有多少时间了,只能用这种驳杂不精的方式为他们讲学,要想真正吸收,还需要自己多去温习和整理。
没多少时间了?张先生难道很快就要离开这里了吗?
张先生最近也是神色倦怠的样子,似乎,有什么事情让张先生很烦扰,不过念初可以肯定,绝对不是教书,每次讲完课后,感觉张先生的精神都好了很多。
也是一种冥冥中的感觉让他觉得张先生精神不好,但是这两次问及的时候,张先生都是笑着让他放心,他不敢多问,于是便再没有提起。
宋念初稍稍有些不放心,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
他不喜欢这种感觉。
书院内,一脸憔悴的张先生坐了下来,送走最后一个孩童以后,他终于撤去了对这书院小天地屏障。书院内部顿时狂风大作,细雨如丝又逐渐加大如倾盆之覆,外界的宁静和雨后初霁与此地格格不入。昨日城内发生的一切都在这个书院内重演,枯槁倒下的柳树却在如此磨难的环境中重新直立起来,也渐渐开始焕发生机,有两三株柳树已经开始抽芽。一切都似乎是在磨难中焕发了生机,又像是一种神秘力量在帮助那些柳树复苏。
三个时辰后,书院内的风暴终于平息,虽然此刻的柳树都已焕发出生机,但实际上也仅有三颗柳树抽了新芽,微微冒尖,其他的柳树,今年应当是不能一见春光了。
当日与张先生一同见到宋家父子的儒生董齐察觉到此地的异常后,用大神通挪移至此地,一路不断使用术法赶来,着实心神紧张疲惫,但他也是一刻都未休息。
张春柳早已安然无恙。
“别管我,我没事。”张春柳神情疲惫,却依旧强撑着“城里有精怪出现了,小郡王在城外可能有危险,快去。”
董齐看了他一眼,只是微微摇头,但还是腾身赶往城外去寻找小郡王。
张春柳强撑着做起来,大口喘气,过了半炷香的时候才恢复些许气力打坐。逐渐恢复着体内识海的灵气,內视自己身上留下来的伤痕。
下大雨的时候,他分明感应到有化生之气出现,应是精怪化生了,而自己昨日仅仅是庇护孩童,将大雨延后了
五个时辰就已经暗伤累累。这并不是那个神秘精怪刻意为之,甚至并没有针对他,只不过昨日风雨过大,这个精怪占有天时。
虽然炼气士应该不会有大恙,但城中的百姓此刻应该已经是死伤不计其数了,想到这里张春柳心中隐隐作痛。
儒家救世,仁爱济人,这是儒家传世经义。可是他们这些儒生,到了此地的任务,不是帮助此地百姓安居乐业,而是保障小郡王三年内平安无忧。就算有心救济,也难以施展抱负,端阳国的朝廷并不信任外来书生,尤其是文庙派来的书生。而本地的书生此刻早已沉醉在“君子之国”的美名中,逐渐腐化堕落,向贵族阶级靠拢,虽然犹有良知,但本身已经是烂透了。
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十二年寒窗,百年苦修,百年苦读,至今寿数二百二十二岁的张春柳先生,第一次踏出文庙,也是第一次入世。
资质并不算好的他苦修了百年,苦读了百年,也没有修出一缕浩然气。有些天才,修行不过三十载,身旁就如董齐一般,浩然护体。
可他并不沮丧,当自己的本命物显现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定不能做那言出法随的圣人,甚至可能贤人都当不了。只有通过不断的德行修习,修心铸板,以教书育人为道,去寻求那一丝浩然气,去成为君子。
而尘世的种种令他感到迷茫,教书育人,固然有益于世间,可这世间的教书匠还少吗,儒家经义传扬的还不够远吗?为何这世间还是有如此多的苦痛与磨难呢。
我儒家自至圣先师立德立言开始,至今已有三千载,文庙中那些骨头都生锈的老家伙,至今也没见过一面,也不见他们教化苍生。
可这天下怕是等不得了。不仅仅是端阳国,东胜神洲大大小小五十七国都等不起了,天灾会诱发人祸,而爆炸的引线早就在很久之前埋下了。
院子里的柳树又有三颗抽出了新芽,生机勃勃,消磨死寂的景象。
那古衣博冠的青年仿佛若有所察,调转了方向,向着书院的方向走去。
百度搜索 长生但亦非我愿 天涯 或 长生但亦非我愿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