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笑东方 天涯 或 笑东方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鲍无旭说到此处,浑身一抖,苍老消瘦的脸上,瞬间血色全无,嘴巴跟着就咕噜噜的打出一个哆嗦。满庭宾客瞧在眼里,浑身也跟着打出了一个哆嗦。鲍无旭缓了缓气,又道:“家父负伤归家时,老骨头尚在年幼,与家母一同伺候堂前,或因家父自知命不久矣,便连夜交代给年幼的老骨头诸多嘱托。家母见此情形,猜晓家父伤情严重,便偷偷的去求助于昔日与家父交好的陈县令,到了衙门方才知晓家父等人已成临阵脱逃,卖国通敌的缉拿要犯!此等要犯是要诛灭九族的!家母听后如雷在顶,陈县令熟知家父德品,不愿相信叛变之言,又念在与家父昔日交好的份上,送给家母一些人参,并从后门放走家母,要家母速速带着老骨头远走他乡隐姓埋名以度余生,而家父之事他另有安排,陈县令说他正在好生的招待着前来传旨的官差,已为家母争取到三日的赶路时间,正要派人前来通知家母,三日之后差官就当要上门抓人了。家母回来哭诉于家父,家父哈哈一笑,问我:旭儿可信爹爹是那叛国通敌的要犯?老骨头当时心中惧怕,并未回答,但是老骨头心中明镜也似,因为从家父连日交托的种种事情看来,家父等人定是被人冤害,嫁祸于身。家父唯恐牵累了陈县令,决议不走,只是嘱托家母带着年幼的老骨头即刻收拾出门,还未等家母带我出门,门口便驰来一匹骏马,匆匆下来一人,问了家父之名后便给了家父一封信件,家父看罢,泪如雨下,哭道:真为假去,假却真来,世道如此,为忠无善后。之后感谢那人通情之恩,那人也不久留,即刻回身上马。那人才走,家父便快速的书好一封信件并在那人留下的信件之末添了一段,之后连同那人留下的信件一并交给老骨头,嘱托老骨头奔走另外九人的故居,以此信件为证,为九人洗脱叛国罪名,还忠臣清白之身,其中一封定要亲手交给十骁将之首的萧锦程。之后便命令家母带着老骨头速速离开,老骨头与家母方才走出小院,便听到屋内传来家父的凄声惨叫,之后便听到嘎嘣嘎嘣的骨头破碎那样的声响,家母带着老骨头重返堂屋,却见家父浑身鼓胀,衣衫撑裂,似有活物要从家父体内破皮而出,老骨头头皮一炸,瞬间就被吓软在地上,分刻之后,家父肉体便被撑裂,骨肉稀烂 ,化作酱血,瞬间便飞溅四壁。从家父体内爆出无数黑丝,黑丝蠕动着将屋子填满,诡异至极,只听家母惨呼一声,被这景象活活吓死,老骨头四肢无力,眼见着黑丝收聚,竟然全都被一条拇指大小的白色虫子吸收回去。老骨头见此情形,懦弱不堪,拼命的往外爬,竟然没有想到要拯救家母的性命。”说罢,鲍无旭老脸一抽,哭将起来,几个官显更是手唔双耳,不愿再听。
“老骨头爬出房门,无所去处,哆哆嗦嗦的蜷在狗洞之中,浑浑噩噩不知过去多少时光,恍惚之中只闻人声杂乱,就见陈县令以及三个华服官人高头大马的带着一队官兵,其中一人便是那天骑马通信之人,几人高声颂过拿人旨意之后便进了屋内,之后传来几人的惊咦之声。后来他们命士卒在园内挖了一个土坑,将家母以及家父血溅四壁之后唯独剩下的破碎衣服一齐葬在其中,驾马离去。一连数天,老骨头滴水未进,终日恶梦,忽就想起家父所托,便取出信件查看,信中之言,萧侄自行阅读。”鲍无旭道罢,将信件朝萧如英递去。
鲍无旭边递信件边就说道:“之后老骨头东奔西走,去往家父所言九人的故里,打听九人的消息,一路上艰辛之巨,不可言表。却只打听到八人的惨死之状,如同家父一模一样,八人家眷尽被官兵押走,如何处置却是不知,只是之后就再也打听不到九人的任何消息。奇怪的是一直都没有萧锦程萧将军的任何消息,也没有惨死的消息,也没有被逮捕的消息,萧将军既然生还,为何不守约定,年逢重阳于南阳关公庙十兄重聚?这便是疑问之一。”
“疑问之二,萧侄与令尊都曾易过名,而且易名之序正如信件诗文所言,也便是说当年令祖父萧锦程不知何故没有按照诗文之文给令尊及萧侄取名,后来却又不知何故要按照诗文之序重新易名?”
“疑问之三,当年十骁将之伤皆为同一人所为,而十人武功理当不分伯仲,其余九人皆全部同一惨状而惨死,唯独令祖父萧锦程一人活了下来,又是为何?”
听罢鲍无旭之言,萧如英接过信件,展开未启封过的那一封,见字如下:
“萧大哥,鲍弟受创至今,渐觉体内真气异动频频,稍稍运力,体内似有一物闻气而动,竟如觅食一般寻气而去,即刻痛抵百骸,筋肌麻木,实难忍受,如此这般,则鲍弟命不久矣,犹记南阳庙下之誓,若弟一去,望萧大哥主持。
今逢重阳,时令极佳,现吾鲍青悠跪叩南阳庙关公为证,与萧锦程,方白雨,解钟弓,云妙之,步寒江,邵诗文,罗踏尘,郑八生,凌辞义,结拜为兄。命之所受,名之所赋是乃父母恩血,不敢妄以归一,是以不求同生,不求同死,但求义字为先。倘吾兄以身殉难,吾等义之所当,当视其遗亲如己亲,遗任为己任,侍老扶幼,一视同仁。关公在上,吾等叩拜! 年逢重阳,风雨不阻,吾等聚此,再行叩拜!”
落款一人,鲍青悠,并有附有一个黑色手按,料来是血誓的手印,因年时久远而干涸凝结。
看罢,萧如英又拆启另一封信件,文分两段,笔锋不同,一段如下:
久闻前锋鲍将军之威名,如今一见确是这般场景,着实遗憾。常某是乃禁军武教头,于朝中略有门路,听闻前锋十将叛变一事,实难信服,便暗中打探,得知鲍将军等人确是受人谗言以落叛国污名,奈何常某无能为力,不能为鲍将军洗脱污名,只是竭力争得这一缉拿要犯之任,借此时机,通情于鲍将军。如今唯有一法可为鲍将军等人洗脱污名。常某得知定刑之事交由刑部尚书吕大人亲监,而吕大人向来忧国忧民,秉公执法,怜惜将才,曾彻查平反朝中两件冤案,深得圣上信赖。且吕大人定然知晓鲍将军等人平生的军前伟绩,待定刑之日,鲍将军只需哈哈大笑道:真为假去,假却真来,世道如此,为忠无善后。吕大人闻言定会通禀圣上,彻查此事,届时,则前锋十将污名洗脱有望。
此段笔功有力,撇捺如刀,料想落笔之人定是肝胆侠义之士,而文后则附了一段小楷,应是鲍青悠后来所添。
别兄十数日,想我兄弟十人,恨战沙场,渴饮雪露,奉毕生之力守护大宋江山,以求百姓安泰,天下一家。怎奈吾皇受蔽,从言奸佞,不辩忠奸,事无急缓,而现我等皆因急于功果,轻视了江湖诡技,以致受此重创,命悬一线。我等兄弟一生沙场平敌,忠心可鉴,如今竟然被陷为叛国之臣,可悲可叹。
近日常思我等兄弟十人于关公庙下为子嗣辈分所题之诗,吾辈之名虽已定但子嗣之辈当顺之,是乃天作之合。
锦雨如亦来,情无道常开。
白雪知春意,忠孝背君怀。
庙下英雄骨,寒铁绿青苔。
十兄一樽醉,踏脚出尘埃。
八方大世界,此生为君改。
如今残喘之际,唯愿年年日日是重阳,盼南阳庙十兄齐聚,我等弃兵论文,把酒言诗,也不失为余生一大快事。
阅罢信件,萧如英便已知晓此诗是以十骁将辈分为首的藏头诗,分别对应萧锦程,鲍青悠,方白雨,解钟弓,云妙之,步寒江,邵诗文,罗踏尘,郑八生,凌辞义十骁将。信中所言吾辈之名虽已定但子嗣之辈当顺之,是乃天作之合,无怪鲍无旭会以萧雨寒,萧如英,易名雨,如为由,认定萧家是乃忠将萧锦程之后。
萧如英随即便想起爷爷的遗言,便就问道:“为了完成鲍青悠将军的遗愿,鲍老困苦一生,奔波不定的寻找其余九骁将之后,已洗冤名。侠义之行,晚辈深表谢意,敢问鲍老可知花前月下,霜寒萧条是何意义么?”
鲍无旭苦苦一笑,道:“老骨头此生伶仃独行,不问风月,如何会知花前月下之意呢,萧贤侄实是问错人了,哎……”
百度搜索 笑东方 天涯 或 笑东方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