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复向山中去 天涯 或 复向山中去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连着两日,也消耗了看客们的不少热情,尤其是昨日,两人的打斗并不讨看客们的喜欢。专业的东西总是不别普通观众喜欢,这是定理。如果说昨天两人的比试还有看点的话,第三日的比斗看点就又少了许多,擂台第三日,比试身法。这个身法却不是比试谁跑得快或者躲得快。想想也是,擂台就那么大地方,比试跑得快就是个笑话。身法主要比试却是力与度,力就是发力,通俗点就是单位力量产生的能量。有的人看着就壮,却没一个瘦子扔铅球扔的远,这就是不懂发力。无论你怎么移动,总归是脚对地面施加压力,而地面对脚的反作用力就是你身法的动力,发力越好,身法幅度就越大。度就是另一个方面,也就是准确性,不可能别人一招攻来,你一个激动发力过猛跳下擂台了,这也是不可取的。主要是很多武功施展就在方寸之间,不可能变成打一下跳一丈远,再跳回来打一下,这样不但没效率,还很容易被利用,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
今日与方恭维一起论道的是少林寺的真无,一个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少林的僧人。说他不像少林僧人,却是因为这和尚没有那么壮实,看起来一点都不想那些练外功的和尚,身材以他的身高来说甚至有些苗条。但方恭维一点都不敢小看真无,实处有异,定有蹊跷,这也是江湖准则,也是异于常人的越该加以小心。虽说也有人因为别人刻意的奇装异服上当,但行走江湖,以稳为主,上当没关系,就怕激进,碰到硬茬子小命就没了。细细思量跟小命比起来,上当惹来的笑声也就没什么了。
真无脚尖一点,不屈膝,不弯腰就上了擂台,也可以看出他对自己发力的自信,更难得条跳上擂台却并无声响,说明控制力也足够,怎么看都是劲敌。更说明了似少林这般大派的底蕴,第一日的真慧,第二日的真可,第三日的真无,每一个皆是未来入名的热门,而这样的人物少林何止守擂的十个僧人。自己大哥能入名,少林同辈弟子一定也有入名的人物,方氏已经不是小势力了,跟少林比起来还是差距甚大。
方恭维两世为人,早已过了卖弄的年纪,老老实实的走上擂台,擂台下嘘声一片。看热闹的总是嫌不够潇洒,可是武功自家事,方恭维选择公开打擂也是有意磨练自己的修养。既然选择了武道这条路,便需要排除一切障碍,面子何尝不是一种障碍,不是不好面子,而是可以自己选择某时某刻某地自己好不好面子。过十擂何尝不是一种修行,这就好像前世的考试一样,是不是第一只是附带的,重要的是你真的学到了赖以生存的东西。第一附带的价值也是别人给的不是吗?既可以给也可以不给决定权不在考试的人,决定你生存的只有知识,各式各样的知识,可以在任何环境下生存的知识,不以某些人的意志所扭曲的知识。武道入名就是这种追求啊,其实方恭维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通过十擂,知识武道自家事,赢了不喜,输了不悲,除死无大事。
真无似乎跟两位真字辈的师兄弟交流过,知道方恭维不是庸手,对待的也是极为慎重。比试身法有个名目,却有些像前世的梅花桩,只不过现场是擂台,却是把擂台分成了64小块,每个小块算是一个桩。比试的名称叫做如影随形,双方各自隐瞒自身的发力方式和发力大小,另一个人全凭眼力跟随跳格子,双方一个走一个跟,如果没跟到相邻的各自便算输了一阵,然后攻守互换,至于是以时间为准定点数胜负还是输一阵算一阵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就看裁判的喜好了。并不重要,胜负能分就好,本身就是切磋兴致的比试,没有那么严苛的胜负判断,双方达成一致就好。
看起来虽然简单,但双方却算得上是斗智斗力,比如行走的一方周围四个格子都算是跟得上的位置,跟的人总要计算哪个位置利于下一步跟随,甚至高明者可以布下陷阱让行走的那方一步一步的都在应对范围内。而行走的一方占据主动毕竟人的思想最难猜测,假动作也是为之有效的方法。而斗力就更简单了,如果你能从擂台这头一下跳到擂台那头,你的对手虽然看得出来你的发力,可他却没能力跟随,也是一种方式。
二人猜枚决定方恭维属于先攻一方,方恭维连续几次远跳,真无和尚都跟的上来,方恭维试探已经知道真无和尚在身法力度上不弱于自己,斗力已经不现实,只能斗智。略一思考,方恭维化爪功与步伐,把手部的发力方式运用到脚部,这样的发力仅仅是脚趾发力,隐蔽之极。真无也是了得,虽然不好判断方恭维走位的迹象,却是以拙破巧,脚下力度加大,看清方恭维的走向才后发先至,双方在观众看来却是几乎形影不离。脚趾发力虽然隐蔽却力度不大,方恭维几次改变方向总是不能拉开距离,便又换了一种步伐,却是醉步。这醉步是醉拳的招式所属步伐,效果是乱重心,一般人向左跳,左肩必然下垂,好使的省力,但有经验的人自然好判断,最全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招招以奇致胜,违背武学常理。
真无不好应对,输了第一阵。双方交换攻防,由真无先行,方恭维尾随。真无使用的却是寺内常用的基础步伐。只是由于太过常用,真无已经练得向普通走路一般,哪里分得清发力方式,也是一种高明的掩饰方法,所谓大巧若拙。方恭维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是加大脚部力量后发先至,与真无在上一场的应对如出一辙,却是由于但凡步伐的掩饰越好,发力就越小,虽然巧但并不妙,因为很好应对,一力降十会。真无也知道这样奈何不得方恭维,加快脚下移动频率,左右摇晃以图扰乱方恭维的重心,然而双方技艺相近,谈何容易。一炷香过,方恭维一个应对不慎,输了一招。
百度搜索 复向山中去 天涯 或 复向山中去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