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古今闲谈之殷商古墟 天涯 或 古今闲谈之殷商古墟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南下北上东来西往必经之地,中国第一的人口大省,是中国最大的冬小麦产地,省会郑州是亚洲最大的火车中转站。一条黄河贯穿东西,将河南分为南北两块,北部一块较小,只有五个地级市,新乡/安阳/焦作/濮阳/鹤壁。而这五个地级市里鹤壁最小,下辖仅仅只有两个县:淇县和浚县。这两个县在中国数千个县里,如沧海一粟好不起眼。但在数千年前,淇县却是大大有名,因为它是当时的殷商古都,当时称为朝歌,封神演义中武王伐纣这个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时过境迁,现在的淇县不再是那个殷商古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县城。地理位置还算不错,京港澳高速、高铁、铁路都车县城边经过,但因为县城太小,没有高铁站和铁路客运站。县城虽小,但经过逐渐的修缮,道路也算是四通八达。城区也有了一道外环,长度可以达到十几公里。
外环中南环偏东方向,一条双车道的乡道直插东南田野之中。沿道路一直向前四公里左右,可以看见一个小村子,公路将小村子一分为二。进入村子没多远,道路北侧有一座庙,小庙不大,红墙黄瓦红油漆的大门,门头上一块匾额,上书三个金色大字“包公庙”,从名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纪念包拯的庙。庙门两侧挂着一副对联,对联是由木板刻金字制作而成,还是用小篆书写的,上联是:“包容天下摄外敌扶社稷赤胆忠心万古长”,下联是:“拯救万民除奸佞护黎民铁面无私百世存”。这个对联还是一个简单文字游戏,掐头取尾得四个字:“包拯长存”。
经过庙门进入庙内是一个小院,小院不大南北短东西长,分成三部分,正院和东西跨院,正院内中间有一个一人多高的香炉,虽不是什么古董却也做的古香古色,绕过香炉是正殿,正殿内正中神位上供奉着包拯的塑像,两侧分别是公孙策和展昭,在向外是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塑像做的随略显粗糙,却也做的个个栩栩如生,包拯像更是不怒自威。
此时供奉包拯的神坛上正站一个老大爷,手里拿着一块抹布擦拭着神像,神坛下面还有一个老大爷着打扫着地面。正殿外面的院落里,还有几个的老大爷老太太正来来往往的忙活着,有人在打扫院落,有人清理香炉,有人挂三角小彩旗,有人插四方的大个红旗彩旗,干的是热火朝天。在老大爷老太太忙着干活的同时,院内还有不少小孩子在玩耍,来回的跑动上蹿下跳,不时的惹来老大爷或老太太骂上两句。
任何时候有忙人就有闲人,在院里老大爷老太太忙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庙门口的台阶上却还坐着几个老大爷,晒着太阳闲聊。时至深秋即将入冬,外面已经开始显得有点冷。但今天天气不错阳光明媚,庙门的位置比较靠后,与两侧的院墙在庙门外形成一个月牙形的区域,坐在这个位置晒太阳即被风又暖和。庙门口聊天的几个老大爷都坐着这个位置,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其中一个老大爷已经被太阳晒的昏昏欲睡,坐在哪里一摇一晃的,眼看就要倒了,其他几个老大爷互相使了个眼色,也没人叫他,在哪等着看老大爷出丑。
“爷爷!”一声清脆还略带奶音的童声响起,犯困的老大爷一下子睡意全无,一脸幸福的喊到:“过来过来,爷爷在这那。”看着一下子醒过来的老大爷,想看热闹的几个老大爷,顿时一脸的失望。这是一个看起来有四五岁大小的男孩,风一样的从庙里跑了过来,穿过庙门一头撞进爷爷的怀里,将老大爷撞得身体猛的向后一扬,老大爷忙用手向后撑了一下台阶,才没有被孩子撞倒。虽然被孩子撞得不轻,老头也没有因为这个怪孩子,一把抱着怀里的孩子,伸出手爱怜的给孩子擦擦了头上的汗。老人的手掌上满是做农活留下的老茧,常年风吹日晒使得手上都是干硬的黑色死皮,天气干冷纵横交错都是裂开的口子,老人擦拭孩子头上汗时怕孩子疼,是轻轻的擦拭。而孩子不介意这个,还用脑袋在爷爷的手心里拱了几下,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让爷爷脸上开心的像花一样。
老大爷看着怀里的孩子,问道:“渴不渴,喝水不?”孩子使劲点了点头:“恩!”老大爷解开自己的外套,在外套里斜挎了一个卡通保温壶,老大爷把保温壶递给孩子,孩子抱着水壶打开盖直接就喝,老大爷忙道:“别那么急,在让水烧着!”孩子连着喝了好几口,才说道:“没事,水不烧。”孩子喝完水把保温壶递给爷爷,一屁股坐在爷爷腿上,问道:“庙里面的人在忙什么那?”老大爷抱着孩子,反问道:“因为再过几天庙里要有大热闹了!”孩子接着问道:“什么大热闹?”老大爷挂了孩子鼻子一下:“你想想再过几天咱们这会有什么热闹的事?”孩子歪着脑袋想了半天,一脸焕然大悟的喊到:“马上要到九月大会了!”老大爷赞许的看着满脸骄傲的孩子:“那你知道这个九月大会是干什么的吗?”孩子一脸兴奋的说道:“我当然知道,九月大会是买好吃的好玩的!”老大爷看着一说到吃和玩就兴奋的孩子,摇了摇头说道:“九月大会可不是只卖吃的和玩的,它其实是个庙会,是给这个庙里的包老爷过生日的,看看那个块匾,你认识上面的字吗?”说着老大爷指着庙门上的匾额问孩子,孩子抬头看着庙门头上的匾额,用小手指着匾额上的三个字,拉着长音一字一顿,指一个念一个:“包~公~庙”虽然孩子念的没错,但按他指的顺序念下来应该是“庙公包”。
老大爷看着怀里的小机灵鬼,用手轻轻的在孩子脑袋上敲了一下,说道:“盖这座庙是为了纪念包老爷,每年包老爷过生日的时候,庙里面都会唱大戏热闹几天,外面就会有庙会,也就是你说的有好吃的好玩的九月大会。”孩子看着爷爷问道:“那包老爷为什么不天天过生日那?那样就可以天天有好吃的好玩的了。”老大爷笑着说:“傻孩子,怎么会有人天天过生日那!”孩子用手指着庙门说道:“但包老爷不是人,他是神仙啊!”老大爷道:“包老爷不是神仙,也是人。”孩子歪着头问道:“那人为什么住庙里?”老大爷道:“因为当年他在我们这办了件大事,所以我们这里才给他盖了庙。”孩子追问道:“他在我们这干了什么事?”老大爷抬头看着庙门上的匾额,说道:“那是很久很久以前~~~~”
百度搜索 古今闲谈之殷商古墟 天涯 或 古今闲谈之殷商古墟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