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两卷史 天涯 或 两卷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李见微裂嘴笑了:“哈哈,您愿意帮忙,一切就好说了,相信谁也不会折了川州孙玉林的面子。我这边事情也很紧,这样吧,三天,三天怎么样?让他们全都去衙门报道,我们对他们既往不咎,等祭天的事情完毕,就送他们回家,给予一定的遣散费,具体规格会由川州衙门商定。银子就从衙门里拨,如果不够,户部方面我可以做主再补一些。另外,他们年富力强,总不能闲着,按照人头,每个人都会分到田地的。我想战事刚刚结束,还没那么多大地主,是够分的。”这话一字一句都吓到孙玉林心惊肉跳,但是前面的话才是可以勃然大怒的,如果揪住后面的话,那么一连串的诘问就会接踵而至,大家的面皮就会被彻底撕开!
他急道:“王爷,这怎么可能?三天,那可是一万人啊,怎么能够这么快呢?”
“那你要几天?”
“至少也得一个月啊。”孙玉林叫着,这是确确实实的事情,就算他全力以赴,也需要这个时间,而且还只是初步的遣散。至于说让他们去衙门报道,很多人都是游手好闲惯了,他根本叫不动。就像崔景说的,他是不给这些人发粮饷的。
那为什么这些人会听他的?因为他给了这些人坑蒙拐骗、烧杀抢掠的许可证!而老实人、农民为什么会相信他?因为在战争年代,没有大型战争所波及,没有根本不可能交得上的赋税、男人们保住了性命,便是最大的幸福。尤其是,当一个二十人左右的家庭,有一个成熟、健康的男性是多么的幸运!至于说这些男人大多游手好闲,坑蒙拐骗,但他们至少能让一个家庭不死人,或者少死人,或者说更能够保留那么几个种。
孙玉林的威望,便来源于此。
“一个月?一个月以后祭天都快开始了,还要你的人干嘛?我看你根本就是阳奉阴违!”宋启鹏吼他,王爷则保持沉默,很显然也是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绝对为难孙玉林的,王爷很可能也是故意为难孙玉林。或者说,事情已经发展到不得不撕破脸皮的地步了。
祭天要在重阳节举办,从李见微到川州也不过三个月。孙玉林干扰着川州的各种制度运行,使得衙门根本没能力短时间组织大批人手从事运输工作,就算有,后面的场地布置也是没有人手的。尤其是,蜀山一带山路闭塞,至少需要三十里的道路需要开通?这要多少人?还有,蜀山上原本的寺庙已经只剩下断壁残垣,和野蛮生长的杂草,有些地方都已经生出草来了,这些是李见微这几天游山亲眼所见的,修复这些需要多少人?唯一的好建筑可能就是那块前朝留下来的梯体祭坛,但也仅此而已。
这件事情首先的错误当然是朝廷方面要在蜀山举行祭天,按照预计本来是川州衙门要在这几年好好运营的,可是因为最大的阻力孙玉林,一切都还没开始!但祭天可以推后的,不是如崔景说的非举行不可!
只是接下来的局面让李见微感到很恼火,诺大的川州竟然连个简单的运输能力都没有,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孙玉林!他必须处理这个人物!还有的原因是,此人关系到川州黑白两道,解决了他,就等于稳定了整个州的环境。而前朝余孽很可能也联系了他,所有的问题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关系而集中到一点。
这是一把绝好的楔子!
还有那个前朝公主的故事,怎么可能瞒得住李氏?算起来,这个女人还是自己的侄女。因为父亲虽然年纪和前朝皇帝相当,却是叔叔辈的。李氏一直就是前朝统治下的,驻节在廊山一带的军事贵族。
总而言之,这次因为不清楚具体情况而开始的祭天大典,已经因为川州复杂的情况,而演变成了一次集清除江湖势力、落实衙门权力、调查前朝余孽于一身的事情!
“将军,这可冤枉小民了,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强盗!就算是一群老百姓,流浪汉,我也不可能叫得动他们啊。游手好闲惯了,怎么肯去当纤夫,当棒棒?”孙玉林叫了出来,似乎在嘲讽在坐的其他人是多么的不懂具体情况。可实际上他更清楚,如此说话的原因是怕自己的精明得到反感,所以只能这样耍无赖,“三天,三天是真没办法,你杀了我算了。”
“你……”宋启鹏表现得气不打一出来,被气的哑口无言。
“不要说气话,”崔景淡淡说了一句,问,“殿下,您以为如何?”
“看来孙先生无论心里愿不愿意,都没办法跟我们配合了,”王爷说着,“至少三天是不行。”
“的确,三天不行。”孙玉林说。
王爷说:“我这边一个月确实是等不了的,而且外面都说你和前朝余孽有联系,要造反。”
“不可能,王爷,这不可能。”
抬了抬手,示意他不要激动,王爷说:“不妨,我倒有个主意。”
两人四目相对,李见微有些不知道怎么说出自己想说的,他很清楚,除了孙玉林在川州江湖上拥有巨大的势力,在广大的民众心里,同样是坚不可摧的。李氏想稳定的统治天下,必须尊重民意,尽管孙玉林这个人如果不除掉,会是川州地区走向繁荣的巨大障碍,但民众看不出来,现在他事实上也还是整个地区和平的守护者。地区繁荣无望,官府没有这样的威信,它并不能给人信心,让人们相信,跟着孙玉林是走向毁灭,跟着官府则是繁荣。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就不能和孙玉林撕破脸皮,那样给人的感觉就是官府草菅人命、陷害忠良!这很重要,王朝给人的形象决不能是如此的!如果孙玉林不配合,必须一点一点的削弱他的影响,而不能用快刀。李见微这样想着。
但是又想到,此刻的形势已经很危急,右威卫的大军还需要三天左右才能到达这里,今天的会面要是没有结果,孙玉林回去很可能就会有行动,军事行动!这是绝对不能够允许的!川州需要稳定,右威卫大军来此不是为了镇压造反运动,而是为了威慑,威慑所有人不得轻举妄动,打仗是最最不得已的最后!但是让右威卫来此的举动,也很可能把所有人逼到死路上,让他们觉得再不采取行动就会被镇压、被杀死。
“狗急了还会跳墙呢,”李见微心里这样想着,“这川州、这孙玉林,真是麻烦事。”
李见微开口说:“您在川州拥有的威望是旁人不能企及的,那些强盗围了聚义山庄却还没有什么暴行,大概也是佩服您的德行。不如就此修书一封,要他们就地遣散,愿意回家的就回家,愿意服徭役的就服徭役。并且告诉他们,您已经请我答应对他们既往不咎,不必对以前的事情耿耿于怀。先这样,先看看他们的反应。”
“这……”孙玉林有些说不出话来,这位王爷现在是逼自己了,如果不从,恐怕很难走出这里。丝毫不怀疑,崔景已经准备动手!更关键的是,就算自己写了信,还能走出这里吗?这真的是一场鸿门宴,而对方早就封锁了自己可以溜走的任何路线!
“这应该没什么难处吧?”李见微问他,又说,“我不想听到任何不答应的言辞。”
形势忽然变了,孙玉林意识到,自己今天很可能走不出扬子山庄,直接问道:“王爷如此咄咄逼人,是想把老朽软禁在此吗?”
“大胆!”宋启鹏拍案而起,眉头倒竖,“竟敢对王爷不敬!”
“诸位,老夫可不是被吓大的。”孙玉林说了一句,忽然觉得畅快多了,他本就是江湖上的滚刀肉,这些年想斯文,可骨子里的秉性,上了年纪的人是不容易改的。这个瞬间,他又觉得自己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好令人怀念的感觉,哪怕是死了,也想留住这种感觉。年轻,真好啊。
老者有这种感觉,就是回光返照,就是快要死了,那不是年轻的气息,是死亡的气息。崔景看着他,忽然想到了年轻时候剑仙的教诲,是的,死气!
“玉林兄,不可冲动,王爷对你没有恶意,我们对你都没有恶意。”崔景急忙说。
孙、崔、宋三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等待着王爷的话。王爷说:“孙先生,我想扬子山庄,你是出不去了。”
孙玉林忽然感到一股受欺侮的憋屈,这是多少年没有体会过的了,少年之时要是有这般待遇,他会冲上去和对方拼个你死我活。现在老了,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对方是一个弱冠少年,他忽然很想跟这样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一教高下,心气上来了。
“如果我偏偏要出去呢?”
李见微笑了笑:“有崔大人在,你怎么出得去?”
孙玉林问崔景:“你要拦我?”
崔景道:“就算我不拦你,你也出不去的。”
“什么意思?”孙玉林问,“他拦得住我?”目光看向宋启鹏。
“别自寻死路。”
孙玉林身上忽然迸发出强大的气机,他桌子下的脚用力一踹,就将花岗岩质的桌子踢开,石桌向王爷方向掷去。后者一动不动,崔景已经先一步擒住桌子,将之仍在外面的荷花池塘里,惊起一大片水花。
“老匹夫!好大的胆子!”宋启鹏气的哇哇大叫,“来人,拿下!”
外面的护卫们一直注意这里的形势,不等老大发话他们已经手持弯刀闯进来。这种兵器是他们在廊山一带和西域人、胡人作战时候的马上兵器,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的猛士,为整个李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又跟着李见微来了川州。
当和他们交手的一瞬间,孙玉林就已经感受到了其中力量,那避开的一刀是如此迅猛有力,又快又准又恨!这些年自己年老衰败,气血远远不如这些年轻人刚猛,硬碰硬就算自己内功深厚,顶多也就和他们三个人打成平手,而要是陷入缠斗,自己恐怕还要陷入下风。对方有二十人,还有剑圣崔景,难怪他说就是没有他,自己也逃不出这里!
孙玉林忽然意识到,李唐王朝的兵马和以往自己遇到的乌合之众不一样,难怪他们能够打下整个江山!
他避开两个人的刀,好在亭子里场地小,没太多人上来,一跃到湖面上,脚尖轻轻点在荷叶上,然后借力落在一块石头上。他看见把门的两个军士已经在湖面石块路径上冲过来,他们可不在乎和他一起落在湖底!孙玉林不可能点水一般的在湖面上飞,他又不是神仙,刚刚轻点荷叶,已经用了很大的力气!
宋启鹏喊着:“束手就擒,不要企图反抗!”
在打斗中孙玉林一掌送了一个士兵到湖底,但是紧接着就看到一张石凳被宋启鹏掷出来,崔景也后发先至的落到了出口的木门上,手里还有一把长剑,剑圣风采,不减当年!崔景堵住了他的出路!急火攻心,石凳飞来,孙玉林只得强行运起内功抵御,可是脚下可以借力的只有一块露出湖面的石头,面积不大,无法后退卸力。但他又不能不向后卸力,一退后,人便沉到湖里去了。并且石凳拥有巨力,震动脏腑,口吐鲜血,瞬间受了重伤。
孙玉林被擒!
王爷走出亭子,看着沉下水底,正在游上来的孙玉林,知道他已经是掌中之物,便开口说:“以他的名字修书一封,送到聚义山庄,要求那些人就地解散,统统到锦城府衙报道,就说孙玉林已经和我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同时散出消息,封他为巴蜀郡公,祭天大典之后,跟我一起进京。”
“诺!”
该信件送到聚义山庄的时候已经是当天深夜,那里的人正在谋划一场军事进攻,打扬子山庄还是锦城衙门,成为了他们争论的重点。而信件使他们全都暂时的沉静下来,首先冒出来的问题就是:这是不是真的?
有人认为孙玉林不可能屈服,第一时间去扬子山庄解救他是必须的,或者攻打锦城以迫使官府放人。也有少数人认为信是真的,因为孙玉林这些年确实因为李氏一统天下的缘故而对官府多有服从,张别和那些太守们这样的得罪他还是安然无恙便是最好的见证!
信件的到来确实产生了了不起的作用,让这些乌合之众彻底成为一盘散沙,谁也说服不了谁。
百度搜索 两卷史 天涯 或 两卷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