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二师将军征西
百度搜索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 天涯 或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李夫人有两位兄长。其一是有天才音乐家之称的李延年。妹妹死后,李延年受拔擢为协律都尉。这个职位是宫廷乐队之长,在派任上可谓相当适合。武帝为使所爱女人的家人能够发迹,常给予立功机会。卫皇后的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被任命为将军,也是由于这个缘故。结果,卫青和霍去病都没使武帝失望。武帝对李广利有同样的期待。但李广利的才能远逊于卫青和霍去病。
二师是一个地名,在今日乌兹别克共和国之菲尔迦那地区,以当时的国名来看,它应是大宛的一个城。
由于张骞的旅行,西域之事在汉已囚犯,其品质之差可想而知。
此外,出征时的六万兵员数,很有可能是干部为了领取饷银虚报数目。
不过,武帝并没有做深入调查。急欲将已故爱人之兄长封侯的他,认为既已降伏大宛并且获得名马,乃大功一件。因此,二师将军李广利受封“海西侯”。
如前所述,汉远征大宛,目的在于求得名马,而求得名马的动机在于增强汉军机动力,以预备对匈奴作战。
在大宛,新即位的国王昧蔡风评极恶。
——都是那个家伙一味对汉拍马屁,才弄到今天这个结果。这对前王是不公平的。
汉军解除包围离去大约一年,大宛一些有志之士杀害新王,拥立前王之侄子为王。
而知道汉军作战态势凶猛的大宛人,乃极力向汉解释更换国王纯粹是国内情势使然,在外交方针(亲汉路线)上绝无任何变化。
新王将自己的儿子送至汉作为人质,以证明这一点。
汉也表示谅解。
对汉而言,在军事以及外交方面的最大敌人是匈奴。只要得到名马,大宛这等小国的国内问题,根本不值一哂。
二师将军李广利前赴大宛的这一年,是大将军卫青死后的第二年。
汉之国军已丧失其中心人物了。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的最后一次大规模作战后,虽然有过一些局部战争,却未曾大型动员对匈奴作战,这是由于匈奴势力减弱的缘故。总之,这个地方保持安定状态达二十年之久。
武帝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期望将匈奴从世上彻底消灭。对这曾经在平城凌辱汉王朝始祖(刘邦)以及用高压态度对待吕太后的夙敌,武帝念念不忘要给予毁灭性复仇。
“春秋时代,齐襄公曾经为九代前的祖先报过仇!”武帝常说这句话,意思是以自己尚未能为三代祖先报仇而遗憾。
依次平定南越、朝鲜和大宛后,现在已是彻底攻打匈奴的时候。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武帝二十年来第一次派远征军攻打匈奴。他任命甫自大宛凯旋的贰师将军李广<samp>藏书网</samp>利为远征军总司令官。
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准备到祁连山和天山攻打匈奴右贤王。
“我的天!又得到戈壁滩去……”李广利深深叹息。
一般人以为“戈壁”是固有名词,实际上这是指满地石头的沙漠,也就是沙砾之原。与之相较,遍地细砂之处才称为“沙丘”或“沙漠”。
石头沙漠一般都广大无垠,恰似茫茫大海,因而有“滩”之称呼。
笔者曾经多次坐吉普车经过这样的戈壁,每次的感想都是:在这样的地方作战一定很辛苦。
难怪李广利会叹息。经由达四年之久的远征大宛,他对戈壁滩算是尝尽苦头的了。好不容易凯旋回国,受封为侯,结果,还不到两年又要到戈壁去!
何况他根本不是真正的将材,而是靠亡妹李夫人的庇荫被任命为将军的。李夫人原本是个舞姬,而他的哥哥李延年则是作曲家兼歌者。他的一家人都擅长才艺表演,与武事根本沾不上边。
早知道会如此,我应潜心学习音乐才对。以音乐专长出仕就不会如此受苦啊!李广利甚至如此想。
虽然率领三万骑,但一旦遭受匈奴集中攻击,他是丝毫没有克敌自信的。
非使匈奴军力分散不可。为了如此,最好的方法是派出军队从不同的方向攻击,以引开匈奴主力军。
汉当时在黄河之西通往西域的回廊地带设置四个郡,即所谓的河西四郡,由东边依序为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
当时的酒泉,有由湖北省选拔的五千军兵在那里接受对匈奴的作战训练。而在当地担任训练职责的骑都尉正是李陵。
误以为是老虎而将箭射入岩石里的猛将李广,与武威不扬的李广利虽然姓名有些相似,却是性格迥异的刚<mark></mark>烈武人。
李广的长子李当户也是一名硬汉,当户英年早逝,其遗腹子就是李陵。
李广利对李陵道:“为了牵制匈奴,希望你能率领五千骑出击居延之北千余里。”
“是的,遵命。”
李陵立即率领楚(湖北)之健儿五千,由酒泉出发。
百度搜索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 天涯 或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