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九层宝塔镇妖魔
百度搜索 墨舞萧萧风轻语 天涯 或 墨舞萧萧风轻语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金陵城西有一座不算巍峨挺拔的山,叫做宝塔山,因山顶建有前朝九层佛塔而得名,但是不知什么时候起,此处却被列为金陵禁地之一,也许是二十年前,也许更久远,倒没有人去仔细计算过,毕竟对于风起云涌的金陵来说,威严神圣的天家帝王颁布一条禁令算不得一件大事。宝塔山禁地,二十里之外就禁绝出入,除非有皇帝朱砂御笔亲自批示、加盖天子御印,否则便是当朝一品大员也不得靠近,否则格杀勿论。
方圆十里,枝繁叶茂,却连一声鸟鸣都听不见。
静,死一般的沉寂。
只有少数人才知道,在这死一般的静谧当中,隐藏了无数大内高手,三千禁军更在此地驻扎,其中机关暗器更是不可计数,由精通机巧的墨家高人亲自布置看守,多年如一日。
这里是皇城司慎刑监所在,为数不多知道的人又把这里叫做无间地狱,因为进了这里的犯人从没有出去的,甚至音信都不曾再传出半分,至少这二十年没有,一次例外都没有。
皇城司,大华太祖皇帝建制,原主掌宫城出入、周庐宿卫、宫门启闭,保护天家国戚安全,镇守八方城门,每门给二铜符与一铁牌,左符留门,右符请钥,铁牌则请钥者正随,按时参验,直接受命于帝王。大华历代皇帝为了更好巩固权位,除了原有的守卫宫城之责外,还逐渐演化出四大监司——慎刑监、知情监、罗网监、谨身监。
慎刑监所司不是普通刑案,而是针对江湖巨擘甚至是敌国王公、宰辅,进行刑讯逼供、羁押看守,手段之狠辣无所不用其极。
知情监负责探听天下情报,汇集至中枢,整理呈报皇帝,其眼线遍布大华各州郡县城,甚至敌国重要城镇,务要天下事皆在帝王股掌之间。
谨身监则是搜集大华各官员秘要,顾名思义,设立此衙门初衷就是要求各地官员克勤克俭,廉政爱民、洁身自好、谨身自律,不可徇私贪腐败坏朝纲。相传先帝的时候,观文殿大学士吕清简府中宴客,次日陛下召对,问所设何宴、所宴何人,吕清简作实回答,帝大悦,命近侍取出一图给吕清简验看,吕清简见图大惊,几近瘫倒,原来图中竟然是昨夜宴客的情形,不仅座次毫无偏差,就连各人神色、桌上菜品都清晰可见,还有一本簿子,记载昨夜对答之语,要是吕清简方才作答稍有偏差,必然以欺君之罪论处。
虽然如此严苛,但无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有谨身衙在上,但是贪腐之风还是禁止不绝,其实历代帝王谁又不知臣下谁忠谁奸,谁贪谁廉,只是正如那日萧墨在雪山中对南宫紫馨所言,这偌大天下是靠皇帝一人去管还是靠他萧墨去管,都不是,靠的是那些忠臣、佞臣、清官、贪官……若说天下百姓是血肉,那这形形**的官员就是撑起血肉的骨骼经脉,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刚正不阿、清正廉明的骨鲠之臣,便是百人中有一人,足矣!
对于贪腐之事,历朝历代皇帝大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怕被许多见识浅薄的读书人、百姓所不容,骂做识人不明的昏君,只要那些贪腐官员不触及帝王心底那条线,一般不会去动他。贪腐一案,说大可大,说小也可小,要真眼里容不得沙子彻查起来,那拔出萝卜带出泥,死的罢的可不是一两人,毕竟有送礼的就会有收礼的,有收礼的自然会有办事的,真要刨根究底起来,少说也会有十数个官员下马,多的可能就是数十人,上百人。罢免一个官员容易,可是要找人顶上那空缺就难了,关键是还要像被罢黜的前任那般熟稔手头事务,打点上下关系,至少有一两月时间衙司运转不便,真要在这时候遇上什么大事要事,头疼的是谁?还不是皇帝。退一步说,谁又能保证新坐上那位置的人不会像他前一任那样行贪腐之事呢? 便真是为官清廉公正,那他的办事能力又能强过那些贪官吗?
至于那罗网监则是本朝皇帝建立,主要是二十多年前江湖势力越来越大,抛开四大高手和两位女侠不提,其余江湖高手、武林门派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几有江湖庙堂分庭抗礼之势,遂建立此衙司用于节制江湖势力,取意江湖之大尔等不过鱼虾,又岂能逃过我罗网一张。此衙网罗江湖高手,不论身份贵贱,只看本事高低,论起底蕴实力,绝不弱于任何一个江湖门派,为首的几个高手更是深不可测。
几乎每国帝王身边都有这样一个衙司,替天子监管那些阴暗处,大华有皇城司,北燕有魑魅堂、西夏有逐鹿园,都是为了当朝帝王巩固统治而设立,堪称帝王手里一把杀人无形的剑,位卑权重,虽不按朝廷官员品级划分,但是几乎到了一言决定一品大员生死的地步。
蜿蜒的青石板路铺陈在林间,一直通往宝塔山山脚,一辆马车在青石板路上缓缓驶过,车轮和马蹄儿在石板上走过的声响成了这片天地唯一的声音。
宝塔山被挖空,一整座大山成了一座囚牢,只有一道石门可供出入,要想越狱或是劫囚只有两种方法,要么闯过机关重重、高手无数的大门,要么将整座山夷为平地。
此地布局也是极有讲究的,西方白虎镇守,庚金肃杀之气,又是主掌杀伐刑罚的雷部众神之位,镇压一切阴魅邪祟,便是一石一木排布也大有名堂,若是有精通奇门遁甲的高人在此,就会发现,方圆十里,草木相互呼应,组成道家降魔驱鬼的六丁六甲伏魔圈,阵眼正是山顶九重塔,寓意锁妖镇魔,且不说其他,单是这个大阵都足以陷杀千军万马。
这一日黄昏,太阳还没有沉下西山,天边红得跟血染了一样,整座监狱也被衬得格外凄寒可怖,那辆马车缓缓停在山脚石门前,门前神荼郁垒石像威风凛凛,驾车的是大华大内总管,兼领司礼监掌印董清平。
十二监是大华所设管理皇室内务的十二个衙门,各有掌印太监一员。十二监分别为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各设掌印太监等主管,掌侍奉皇帝及其家族。其中以司礼监主司批答奏章、传宣谕旨,身份最为尊贵,职权也是十二监之首,这十二监掌印太监要么是武功高强的大内高手,要么智计辞赋冠绝天下,绝无碌碌之辈,皆是皇帝心腹,忠心耿耿。
董清平不仅是司礼监掌印,更是十二监大总管,虽是宦官,但职权之大,就是当朝大员也得礼敬三分,能让他担任车夫,车内之人身份可想而知。
董清平停稳马车,小心搀扶马车里的那个高大的男人下车,那人一身明黄色的长袍上绣着沧海龙腾的图案,袍角在那汹涌的金色波涛下飞扬,衣袖被风带着高高飘起,他带着天神般的威仪和与身俱来的高贵,整个人发出一种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气。
大华皇帝萧祯,文治武功,扶持微末南迁的大华,二十年休养生息,方今四海承平,国殷民富,曾有山野高人戏言,若此帝接手一个鼎盛王朝,不愁天下不能一统,高坐金殿万国来朝,成为史书上排名前三甲的一代帝王。
萧祯走下马车,立刻有几个暗藏此地的高手出来跪地行礼,高呼万岁,摆摆手让他们退下,只留下一个统领带路,那统领有六七十岁年纪,背负长剑,若是有江湖高手在此,一定能认出,他背的那把剑是风云录大器榜排名第十五的名剑纯钧,分明是一个冠绝天下的绝世高手,但是在萧祯面前却唯唯诺诺像一个普通奴才。
董清平上前轻声说明了来意,那背剑老人有些为难,看向皇帝萧祯,想开口请陛下三思,董清平不露声色的拍了拍背剑老人的手背,轻声说道:“老曹,不说这满山的高手,有老奴和你护在万岁爷旁边,要是还让陛下有了差池,不是显得你我太无能了么?”
那叫老曹的背剑老人脸色稍稍缓和了些,但是还是不曾完全放下心来,忧心忡忡的说道:“陛下万金之躯老夫自会拼死守护,只是……”
董清平打断他的话,压低了声音说道:“这江湖乱点好啊,水不浑,怎么摸鱼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咳咳!”
皇帝眼见这二人竟然自顾自聊了起来,有些不悦,皱了皱眉头,轻咳两声。
“奴才失礼,万望陛下恕罪!”董清平和背剑老人大惊失色,双双跪下请罪。
萧祯摆了摆手让他们起来,背剑老人不敢再多言,战战兢兢在前引路。
进了大门之后通过一间恢弘气派的大殿,四方皆有通道,门上分别写着天地玄黄四字,背剑老人顿了顿,眼睛稍稍往后瞟了一眼,皇帝神色如常,这才放心朝那写着“天”字的通道走去。
通道回环向下,一丈余宽,两侧石壁上每隔两尺嵌了一盏油灯,火光通明,灯油是珍贵至极的鲸油膏做成,万古长明。
整个通道是在坚硬如铁的岩石上采用火烧水浇之法开凿出来的,与整座山、整片大地浑若一体,当初开凿出这么多四通八达的地道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恐怕也只有天家皇室才有这么大手笔,内里的囚犯或外边的人想要通过挖地道来越狱或救人,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可能。
通道静悄悄的,只剩下了三人的脚步声,不过董清平和背剑老人都是当世绝顶高手,轻功内功早已到了登峰造极之境,若不是有皇帝在侧不敢肆意展示武功,走路根本不会发出丝毫声响。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三人都没有说话,只是越往前走,董清平和背剑老人那颗心便绷得越紧,连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总算下完了所有台阶,到达一段平坦的通道,此处约莫在地面百十丈之下了,又向前走了二三十丈,左右两边各有一条幽深的通道笔直而入,两边壁上没有点灯,因此通道显得格外恐怖,像是一只恶兽张着血盆大口等着人跳进去。
背剑老人缓缓取下了背上的纯钧宝剑,握在了左手,如临大敌,董清平和背剑老人同时从墙上取下了一盏油灯,往左边那一条通道走去。
百度搜索 墨舞萧萧风轻语 天涯 或 墨舞萧萧风轻语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