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逆旅之行 天涯 逆旅之行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似火的烈日将大地也炙烤出了一层模糊的灰气。
婉儿吃罢午饭便来探望凌霄的伤情,由于昨夜里辗转难眠,直到三更天上方才入睡,这时正坐在椅中,不时袭来阵阵困倦。
而整整昏睡了一天一夜的凌霄,此刻忽然传来微弱的声音道:“水...”
婉儿连忙站起身来,到了榻边,欣喜地道:“呀!你终于醒啦!”忙为他斟了一碗清水,低声道:“大人你自己...成么?”
凌霄原本憔悴苍白的脸上也渐渐恢复了一丝血色,勉力抬手接过水碗,微笑道:“还好,多谢姑娘。”此刻再见眼前这位姑娘一对晶亮清澈的明眸时,竟似曾在哪里见过一般,可一时间却又如何也记不起来,于是仰头一饮而尽,入口清凉甘甜,畅快无比。
只听婉儿又道:“你先躺下休息,我这便去告知舅父。”说罢快步走出屋子。
时候不大,那中年人便又带着婉儿来到凌霄的榻前。凌霄见了急忙挣扎着便要下地拜谢,那中年人一把将他扶住道:“大人不必多礼,勿要牵动了伤口。”
凌霄执意要拜,只得暂且于床榻之上双膝跪倒,向着这对舅女俩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感激地道:“救命之恩,恩同再造!敢问恩公高姓?”
婉儿连忙闪避在了舅父身后,不受其跪拜大礼。那中年人听罢也连忙拱手还礼,边让起凌霄边道:“不敢不敢,草民鄙姓徐,乡人都称草民作徐郎中。”接着又指着婉儿道:“这是草民的甥女,名叫婉儿。”
凌霄听罢颔首道:“二位恩公,切莫再以大人相称,晚辈姓凌名霄,若非恩公仗义相救,晚辈恐怕早已命丧黄泉多时了。”
徐郎中见凌霄仪表堂堂、品貌端正,实不似那奸妄淫邪之辈,且又对自己舅女俩十分礼敬,言语挚诚,一颗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心来,于是道:“既然如此,那草民便攀个大说,称你一声凌贤侄吧,只是未知贤侄因何落难至此?”
凌霄当下也不隐瞒,这才将之前激斗的经过对徐郎中舅女俩详细地讲说一遍,但深恐为其带来麻烦,所以于那涉及谋逆一节却是略过未提。
徐郎中和婉儿听罢心下稍安,赞凌霄真乃吉人天相,由于他刚刚转醒,身子仍是十分虚弱,因此自是不便多聊,只得叮嘱其多多休息。
大片杂乱的草丛,一只葱绿色的螽斯灵活地跳来跳去,也似忍受不住这午后山间的炎热。
虎头山,两百名锦衣校尉正严密地把守着山中要道,而静虚观中则遍布着东厂番子的身影。而清一子与锦衣卫南镇抚司的总旗官英褀,以及本部五十名锦衣校尉正自山间仔细的搜寻凌霄的踪迹。
这名唤作英褀的总旗官平日里与凌霄、清一子交情最好,故三人结义之时排行在二。但见他生得方面正脸,一双环眼,炯炯有神,鼻梁高耸,挺直如峰,身形魁梧,气力过人。
昨日晨间,英褀画完了卯正要外出公干,刚刚步出百户所,只见清一子正自东门打马扬鞭疾驰而至,清一子见了英褀忙飞身下马,气喘连连的叫道:“二哥,出大事了!”
英褀听罢清一子的讲说也是大吃一惊,二人不敢耽搁,慌忙前往千户所禀报了千户赵铎,赵千户闻听亦是如实的转呈镇抚使周彦如。周彦如听到禀报,蓦地想起因那妖狐夜出之故,连日来确曾有诸多道人入宫为天子驱魔祈福,其中那为首的果不就是唤作李子龙李道长么?而宪宗皇帝早也已经降下诏旨,今日辰时三刻,御驾亲往瓮山太元观焚降御香,修设罗天大醮,驱魔降妖。
心念及此,直如坠落冰窟一般,漫说天子遇刺,就算是受了些许惊吓,也不免万千人头落地。接着一面急往承天门外,锦衣卫指挥使司禀报上官,另一面吩咐赵铎速去知会东厂与北镇抚司衙门,依照规定,凡涉及谋逆,清肃贪反的案子须由这两个衙门负责。
英褀二人再次回到百户所,先是点齐了本部五十名锦衣校尉,又汇集了东厂与北司的一众军校,众人尽皆跨马提刀,煞气凛然,清一子一骑当先,头前引路,直奔虎头山而来。
闷热难耐的午后,放佛连空气也都黏糊糊地粘在了一处。
清一子焦急地抹了抹额前的汗水,默然地叹息一声,心道:“往来山间搜了足有三遍之多,大哥仍是踪迹皆无,可真急煞小弟了。”
只听英褀却是张眉怒目地喝道:“清一子!就为了这点功劳,你独自回来报信,怎的不顾大哥安危?”
“二哥,我这便带兄弟们去左近搜寻,绝不会放弃任何一点希望,倘若大哥...真的遭遇不测,一子自会向大哥谢罪。”清一子黯然道,他对英祺的脾气实在太过了解,向来性如烈火、心直口快。如今自己早已是悔恨不已,暗自责怪没有留下与凌霄相互照应。
凌霄于河东村养伤业已十日有余,这一日雷声滚滚、乌云密布,直如一团团乌黑的铅块一般,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连日以来,幸有徐郎中的妙手医道以及婉儿的悉心照料,再加之凌霄本是习武之人,筋骨体魄较之常人更为强健,因此伤势恢复的倒是甚快。
这时只听“哒哒”的房门轻扣之声传来,徐郎中随即推门而入,婉儿则端着早饭随后而入。徐郎中眼见凌霄的伤势恢复的如此之快,心下甚喜,道:“凌贤侄恢复的如此迅速,相信不出七日,定当复健如初。”
凌霄躬身道:“全仗徐伯父您医术精湛,还有婉儿姑娘的悉心照料,晚辈实是无以为报。”
徐郎中道:“贤侄这是哪里话来,救死扶伤本是吾辈分内之事,快快请坐。”说罢自己也坐了一张椅子,又道:“贤侄这般年轻便有此作为,真可谓英雄出少年啊。”
凌霄惭愧道:“徐伯父谬赞了,晚辈只在锦衣卫南镇抚司做个小小的百户,还是继承先父留下的官职。”
徐郎中道:“不知贤侄年岁几何?祖籍何方?”
凌霄道:“晚辈今年二十有三,祖籍直隶永平府,祖父于宣德年间举家迁至京师。”
徐郎中道:“贤侄现今可是居于京师阜成门外?”
凌霄心下大奇,反问道:“正是正是,徐伯父却是如何得知?”
只见徐郎中稍稍沉默了片刻,接着才道:“贤侄可还记得唐文孝唐大人否?”眼眶竟似有些湿润。
凌霄闻听登时大惊失色,惊愕道:“您竟识得我唐叔父?”与此同时,目光不由自主的向着婉儿望去,并颤声道:“婉儿...你...你是唐婉儿!”
隆隆的雷声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而唐婉儿眼中的泪珠也如同雨点一般洒落,只听她哽咽道:“霄哥哥...呜...”只唤了一声,便已是泣不成声。
原来凌霄的父亲与唐婉儿的父亲唐文孝乃是至交好友,又同朝为官,因此凌霄与唐婉儿自幼便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奈何世事难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祸骤然降临到了唐家。
成化四年,西北土官满俊叛乱,陕西总兵任寿,副总兵陈价奉旨统兵四万平叛。都督同知薛洪提督军务,太监张祥监军,结果兵败石城,损兵折将,都指挥使蒋泰、都司申澄战死。
而时任兵部主事的唐文孝也是随军出征,当眼见数万的将士埋骨异乡,心中悲愤,于是奋笔疾书,冒死上谏,直言导致战事不利的根本原因。首先非是将领统兵无方,实则每遇战事,负责选帅派将的兵部与负责兵员调配的五军都督府,两权分立,因此将不识兵,兵不认将。另外,抽调的各地卫所军兵作为援军,本为协助主军作战,一应粮草辎重都要自原驻地供应,造成供给不及,且各路军兵配合应变、协同作战能力极差。还有便是委任那些于兵法战策一窍不通的内监或是督察御史等文官作为监军,参与军务,以文制武,焉有不败之理。
其实上书所言句句在理,可朝廷之所以如此分配设立,无非便是为了防止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拥兵自重,以免皇权旁落,稳固集权的一种必要手段,所以对于这种威胁到皇权的言论,文武百官向来皆是讳而不言。另外每逢战事委任内监与文官监军,实则正是内官监与文官集团之间的相互制衡。
因此成化皇帝震怒,认定唐文孝此言乃是为了兵败开脱狡辩,随即降诏,严惩唐文孝及战时指挥不利的一干将校,军法从事。
唐文孝虽被处斩,可按律犯官家中女眷也要充入教坊司为妓,唐夫人急忙将唯一的女儿唐婉儿托付给了自己娘家的哥哥徐景阳,即这位徐郎中,又使了大把的金银,才将这舅女二人连夜送出城去。
而唐夫人则暂被关押进了刑部大牢,等候判决发落。夫人虽为一介女流,倒也是贞洁烈妇,宁死不进那教坊司任人侮辱,一日晚间乘着狱吏不备,打碎装饭用的瓷碗,割腕自尽,以全名节。
徐郎中则带着时年九岁的唐婉儿四处躲避,餐风饮露,二人先是向东,后右折而北上,几经辗转,终于落脚到了这潮河县治下的河东村,自此隐姓埋名。
听着徐郎中的讲述,凌霄与唐婉儿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只听凌霄道:“婉儿,我自学艺归来,便听先父说及,你们唐家人...都已不在了。”说罢亦是泪湿眼眶。
唐婉儿此刻再也忍耐不住,将头深深地埋进凌霄那肌肉结实的胸口,抽泣道:“婉儿以为...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霄哥哥你了!”

百度搜索 逆旅之行 天涯 逆旅之行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逆旅之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小王都太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王都太尉并收藏逆旅之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