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逆旅之行 天涯 逆旅之行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明成化十三年,正月,这一日皇帝朱见深正御率满朝文武于京师南郊祭祀,祈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不想期间狂风大作,遮天蔽日,飞沙走石,不辨东西,直连皇乾殿的半个殿角都掀塌了,又加之奇寒透骨,以至当场便冻毙了数人,百官尽皆惊恐失色,慌乱作了一团,成化皇帝虽由金吾卫等一众御林亲军护驾还了朝,可心中犹自战战惶惶、忐忑不安。
此后忽有一日正值四更时分,御马监值更内官言道皇宫之中惊现一只双睛幽蓝、矫捷无比的黑狐,肆意穿巡于三殿六院,皇帝及一众嫔妃闻言具皆万分惊惧。
自此数月之间,京师时有妖狐夜出,且害了多人性命。成化皇帝惶恐日甚,遂降下诏旨意,令一应有司衙门彻查此案,另外广召民间方士异人,降拿妖狐。
炙热的太阳缓缓落下了山巅,晚霞似锦,色彩缤纷。但见平缓的山路之上,两个男子正各自骑着一匹健马急驰而来。
“本以为天黑之前能翻过这座虎头山,赶到潮河县呢。”只听奔在头前那男子高声道。此人中等身材,五官深邃、剑眉斜飞,冷峻的面颊棱角分明,英气逼人。再看其身穿着一领玄青色的飞鱼锦衣,赤色裙摆,头上戴了一顶金丝纹绣的背翅乌纱帽,足蹬皂靴。腰束着蹀躞带,斜挎着绣春刀,那乌黑铮亮的鲛皮刀鞘上,鞘口、带环皆雕着精美的黄铜云纹,另一侧则斜插了一柄短巧的三眼手铳。
而那紧随其后的男子衣着服色也如头前那人一般,只是纱帽上少了那一对背翅,锦衣绣服裙摆黛绿,一副锦衣卫小旗官的装束,但见其身材瘦削、面庞清秀,锐利的眼神,尖削的下巴。
“天气如此炎热,马匹的脚程也慢了许多呢。”那小旗官应道。
原来头前那男子姓凌,单名一个霄字,现任锦衣卫南镇抚司百户一职。而那小旗官则唤作清一子。数月之前,锦衣卫北镇抚司前千户所的一名百户暗中通敌、冒领军功,因此凌霄与清一子这才奉命出京前往查办。待二人到时,竟得知那百户已然畏罪自杀,于是凌霄只得揣了犯官的腰牌以作凭证,回京复命。
此时天色将晚,眼见这莽莽群山之中前后又无村落,凌霄道:“一子,天就快黑了,当寻一处所在过夜才是。”说罢猛地一勒马缰,那马登时扬起头来发出“唏律律”的一声长嘶。
清一子反应未及,又向前奔出了数步,这才带住马缰兜转回来,顺着凌霄手指的方向望向对山,定睛观瞧,喜道:“对山似有座古庙!”
凌霄二人随即催马又行,约莫不到半个时辰便来到对山,果见一座破败的山神庙出现在了林边路旁。二人翻身下马,随着一声“吱呀呀”的怪响,凌霄伸手推开庙门,但见庙内阴暗潮湿,四壁凹凸不平,正中的那座山神像周身满是灰尘、蛛网密布,几近分辨不出它原本漆的何种颜色了。
凌霄道:“山中野兽大多昼伏夜出,还是将马牵进后殿为好,再割些草料来喂马。”说罢看了看那两扇残破陈旧的庙门,便到庙外寻了一块百十来斤的大青石,待清一子归来这才关了庙门,并用大青石倚的牢固。
二人喂罢马匹,由马背上解下褡裢、马鞍,再用火折子点了火烛,这才靠坐在神像的一旁,取出面饼、熟肉一边吃着一边闲谈。
只听清一子道:“大哥,咱们离京之时,那诡异的妖狐夜出疑案已是传得老幼皆知,人心惶惶,你说,这世间难道真有鬼怪作祟不成?”这清一子自加入锦衣卫后便一直在凌霄手下听用,从力士、校尉做起,机灵谨慎、吃苦耐劳,这才一步步的升作到了如今的小旗官。
凌霄沉吟片刻,道:“倘若真的是这年灾月厄,宫中妖狐出没,那么似我等凡人自是无能为力。但若仅由之后的多起命案查起,你不妨试着回想一下,那些遇害之人有无什么相似之处呢?”
清一子挠着头疑道:“相似?”
凌霄道:“那些遇害之人,皆为平民百姓,而京师中的商贾巨富、达官显贵以及公侯勋亲却尽是安然无恙,倘若真是那传言中的妖狐所为,任其有多少家丁护院、亲军侍卫又有何用?依我看呀,这其中必是有人意欲藉此制造恐慌流言。”接着顿了一顿,又道:“咱们来办这趟差前,我曾听顺天府衙的推官说起,所有遇害之人家中财物均未被盗,哪怕一文铜钱都未曾丢失,因此可以排除谋财的可能。另外,那些遇害之人所从事的行业、人际关系也无任何联系,仇杀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所以说,意欲制造恐慌似乎最为合理。”
清一子听罢略加思索了一会儿,道:“倘若恐慌流言达到一定的程度,那京师自是人心惶惶,若再被心怀不轨的权臣奸妄加以利用,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而当今皇上...”
这时只见凌霄轻轻的摆了摆手,清一子立时会意,便没有继而讲说下去。世人皆知成化皇帝偏好宠信方士、炼制仙丹,于国事政事荒淫无为,可锦衣卫毕竟是皇家的亲军,此等言语自是不便出口。
凌霄透过破旧的窗棂望了望夜色,此时已近二更,于是道:“早些休息吧,明日趁着清晨凉爽,也好多赶些路程。”
清一子随即点头称是,二人便各自枕着马鞍和衣而卧。走了许久的山路,此时倒也真觉得有些乏累,不一会便沉沉的睡了。
山间的夜晚,不时传来阵阵的蝉鸣之声,银色的月光倾洒在山路之上,偶尔一阵清风吹过,只留下树梢的叶子在沙沙作响。
到了三更天上,随着几声轻轻的脚步声响,只见两道长长的身影由远及近,可巧正经过凌霄二人借宿的这座山神庙时,只听一个男子低低的声音传来道:“嘿嘿...那李道长果然神通广大,竟然这般便混入宫中...”
“噤声!”这时一个犹如夜枭般的声音打断道,“当心隔墙有耳!”
凌霄虽在睡梦之中,可耳音极灵,当那轻微的脚步声响传来之时便已有所察觉,随即一个箭步到了门后的大青石旁,遮耳倾听。而此时清一子也察觉到了身边的动静,也迅速地到了凌霄身旁,缓缓地拔出了腰间那把短巧直挺的障刀。
二人只听得门外声响渐渐远了,凌霄这才低声道:“适才听那人说,有个姓李的道人混进了宫中...”
清一子听罢,颤声道:“莫非有人意欲对皇上不利?”
凌霄定了定神,笃定地道:“此二人绝非善类,一子,你务必连夜赶回京师,如实禀报千户大人,一刻也不要耽搁,我这便去跟上那二人,你回到衙门,马上率人前来接应于我,我会在沿途留下记号。”
清一子向来对凌霄言听计从,立刻应道:“是,大哥你自己千万小心,一子这便去了。”
“把我的马也牵走,这里距京师不到三百里路,你一路换马骑乘,切莫于沿路的驿站停留。”凌霄又特意叮嘱道。
原来这锦衣卫貌似权势极大,威风不可一世,实则如凌霄这等锦衣百户,品阶虽是正六品,可年俸却也不高,额外的收入通常全凭着办差时私存截留或是立功受赏。而清一子这从七品的小旗官,俸禄更是低的可怜。
清一子听罢心中一热,不禁感激地点头道:“一子晓得。”忙拾起马鞍褡裢,到后殿牵了马匹,轻轻地推开庙门,翻身上马,辨清了方向这才疾驰而去。
朝廷的驿站专门负责传递各种各样的信件与情报,其中自然也包括紧急军情的传递,因此其间大多皆都安插着锦衣卫的眼线,而驿站的马匹又具是脚程极快的良马,若被他们得知了此等情报,必定会当先抢了这份功劳。清一子骑在马上心道:“大哥为人向来坦荡,绝非是那好利争功之人,此等安排定是想为我多得些赏银,贴补家用。”
此时凌霄也已蹑足潜踪,施展开了轻身功夫,紧跟那二人追踪而去。
林间的小路,树木茂密、杂草丛生。凌霄远远地便见其中一个穿着青色长袍的汉子,身形瘦小枯干,可是步伐矫捷轻浮,看似轻身功夫颇为了得。而另一个汉子则生得高大壮实、魁伟健硕,身穿着一身绛紫色的短打衣衫。
凌霄恐其有所察觉,于是不敢跟得太紧。三人如此两前一后的又行了一大阵,此时脚下的山路却是越发的狭窄崎岖,貌似正是通向山顶。而那二人脚步却是愈渐加紧,越行越快,不多时又穿了一片茂密的树林。
凌霄随后疾行,等到了山顶,眼前赫然出现了一座恢宏气派的道观,但见其依山而建,一侧则临着陡峭的悬崖绝壁,正门之上高悬着一方匾牌,其上写着三个苍劲的大字,“静虚观”。
只见那二人到了观前却是停步不前,凌霄只得自林间暗中观瞧,这时那青袍汉子忽的发出一声狞笑,并面向着林间凌霄藏身的树后叫道:“阁下一路尾随我们兄弟前来,不知有何贵干?”
凌霄听罢倒也从容不迫,缓缓地自林中步出,来到那二人身前两丈远处站定打量,只见这青袍汉子约莫三十岁上下,生得尖嘴猴腮,肋插着一对分水峨嵋刺。而那短打汉子则戴着一顶粗布头巾,双手擎着一对镔铁量天尺。心知此二人必是点穴打穴的高手,于是先自暗中加了几分小心,这才道:“在下想请二位走一趟镇抚司衙门,不知意下如何?”
那青袍汉子听罢淡淡地道:“这可倒要看大人你能否请得动我们啦。”
这时那短打汉子突然不耐烦的高声叫道:“三哥!莫再与这厮废话,快快将他料理了便罢!”同时左手一晃,“嗖”的一声,一把铁尺猛地递向凌霄。

百度搜索 逆旅之行 天涯 逆旅之行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逆旅之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小王都太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王都太尉并收藏逆旅之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