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春秋遗录 天涯 春秋遗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淮水,含龙滩
只因堤岸高耸,水中又有乱石堆积,形状起伏跌宕,如潜龙翻倒之势,伴随着江潮的起伏不定,这条石龙犹如含在淮水中央,故名含龙滩。
秋日气爽,微风拂面,旌旗被江风卷起,尾须沉卷翻涌。
距离上次也就是最后一次众人劝进,已过月余,兰台六部九寺十二监及各府有司早已为登基建国大典忙的不可开交,也亏的众人齐发力,登基大礼的各个程序早已准备完善,只等今日。
日昳偏,晡时至
太阳逐渐西侧,未申交替之时,也就是民间白话下午三点。
祭天、祭祖完毕的周王陈轼銮驾罗盖并纷聚来,左侧的文太后紧随其后,右侧李王后落后半脚。
山海社稷坛高达九丈,方圆五丈,台阶共一百零八道,暗合九五,名符周天。
陈轼站立在九丈高坛之下,感慨万千,紧了紧身上的玄黄龙纹腰带,撩起玄领黑袖五龙绛服,龙行虎步迈上那巍巍而立的山海社稷坛。
一手撩服摆,一手轻拂十二冕旒帝王冠,行至一百零八阶之上,陈轼缓慢转身,面朝那坛下广场间的十万臣民。
登高俯视,看那世间万物皆如蝼蚁,天下万物皆在一念之间,这也是九五至尊让很多人癫狂欲极的原因。
见陈轼已至,早有几十个大嗓门的唱礼太监高声道,“陛下已至,宣各路臣民跪拜,尊位皇帝号,开国建邦,牧狩万物——”
礼部尚书赵南终见此,率领众臣跪拜道,“臣恭请大王承天命,顺人心,即皇帝位,上奉宗庙,下安庶民,万岁,万岁,万万岁……”
前几次陈轼遵从先例,三辞帝位,这中原古地,自古以来唯有名利最重,名更在利前面,名正言顺是天下大统,只有名正言顺的皇帝陛下率领的正义朝廷,才能巡狩天下,征讨不臣。
早有一旁代表着文臣的兰台左章事荀矩和代表着武官的十六卫大将军府大将军李继祖,各自捧着一盘东西进前来。
荀矩手上捧着三颗玉玺和一个玉圭,分别是皇帝玉玺,皇帝信玺,皇帝行玺,玉圭代表着掌世间文治,李继祖手上的是一个兵符,一支金鈚令箭,代表着对天下兵戈的号与令。
几个司礼太监早已围过来,对着陈轼三拜九叩,又对着荀、李二人躬身行礼,随后将那代表着世间文治武政大权的信物系在陈轼身上。
见文武大物尚完,荀、李二臣退下。
坛上除了低头服侍的太监,再也没有其他人了,江边飘过的水汽混合着坛上微微袅袅飘来的檀香,轻轻抚摸着陈轼的面庞,微皱的眉头隐约印示思虑。
“这天下究竟有几人臣服于朕?四夷何时会有异动?民心向朕?国家大乱之后如何大治?呵呵呵……”
思虑正浓,震耳欲聋的司礼太监高呼打断了陈轼的猜想。
“皇帝即位,百官参拜——”
百官参拜皇帝,代表着国家机构正式成立,百官代表着江山社稷和万民臣心,因此不用跪拜,只需行礼即可。
下首的文武百官在兰台左章事荀矩和十六卫大将军府大将军的率领下躬身拜到,齐声高呼,“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陈轼脸色不起惊澜,拂袖免礼,“朕本为潭州布衣,不忍苍生万灵受国乱涂炭之苦,四方度扰染之动,只因前朝官府无能,内不能安民,外不能侮辱,不得已奋刀兵以止戈,圣人云:古不应今,昌不应乱,乃用刀兵止息,是为剜肉补疮之举。幸得终归天命,扫清海内,澄彻寰宇,四海安,中原平……”
皇帝这个位置,古往今来无不是男儿梦中所思之极处。
九丈高的山海社稷坛如同高山大岳般定立在淮水之畔,德真之侧,哦,现在的德真已经改名德阳府了。
九五纯阳命格,天下只有皇帝拥有,德真改为德阳乃众望所归。
遥想当年前秦、前赵,甚至远古圣君定国开疆,那股君临天下,身位天下共主的气魄,挥手之间天下沉浮,喜怒之刻苍生栗舒。
陈轼此刻深有此感,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无不为其所定夺。
抬望眼,万里山河只此,极目难舒。
几十个唱礼太监传递着这位帝国最高的诏令,声威远振,从北边的固原道云栖陉,山右道,再到南边的越海道、崇云道,西狄诸戎,东海列夷,无不聆听着这位新起而又强大的帝国皇帝的旨意。
“今日朕建国封邦,定国号大周,德真府改名德阳府,为大周京师,年号兴武,于明年元旦正式启用,纪年法分两式,一为年号纪年,二为大周历纪年……”
“大周朝廷正式建立,代朕兴理万民政事!”
长篇阔论的华章辞藻缓缓从口中述出,整个大周帝国都在为这些诏令转动。
建国登基典礼成,皇帝陈轼缓缓活动着身躯。
几个身强力壮的太监抬过来一张龙案,一把龙座。
皇帝缓缓坐下,将身上的印玺取下。
众臣站立许久,有些垂垂欲眠,但此刻无人思睡,个个精神饱满,呼吸沉重,红光满面。
因为在祭天地、祭祖、建国登基之后,意味着分封诸位文武。
大家奋斗了几十年,为的不就是这个吗?
公侯万代,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众人俱静,一位礼部郎中站了出来,缓缓打开手中圣旨,“兰台中书承命制曰:圣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维其功哉。……临海道海兴府人荀矩,谋定天下,政抚万民,功莫大焉,拜兰台左章事,迁太师,晋封涞国公,享五千户食邑,领司徒事,授上柱国,赐开府仪同三司……”
“崇左道南陇府人李继祖,平定天下,扫清叛逆,功莫大焉,拜十六卫大将军府大将军,迁太保,晋封泌国公,享五千户食邑,领太尉事,授上柱国,赐骠骑大将军……”
“横川道定安府人陆庭芳,安抚百姓,寻守万民,有功甚大,拜兰台右章事,迁太傅,晋封淀国公,享四千五百户食邑,领司空事,授上柱国,赐特进……”
“赵终南……拜礼部尚书,迁少师,封浦国公,享四千五百户食邑,授柱国,赐特进……”
“齐德威……拜兵部尚书兼十六卫大将军府左都督,迁少保,封埞国公,享四千五百户食邑,授柱国,赐冠军大将军……”
“栾裕……拜兵部右侍郎兼提领内侍卫大将军,封址国公,享四千五百户食邑,授柱国,赐镇国大将军……”
“陶竹……拜兰台左参事兼吏部尚书,封垭国公,享四千户食邑,授柱国,赐特进……”
“蒲百放……拜兰台右参事兼户部尚书,封坎国公,享四千户食邑,授柱国,赐特进……”
“齐成……拜御史院御史大夫兼横川道巡检使,享四千户食邑,授柱国,赐紫金光禄大夫……”
“以上九人为我大周功臣前数,分封属地为四水五山,世袭罔替,与国同休,世沐皇恩,朕今立下圣旨,此九位功臣非十恶不赦之罪,不得伤、杀、刑、罚,此后非绝世大功者不得分封山河为爵……”
……
寿光宫,也就是太庙,供奉着陈家历代先祖,陈轼临幸德阳府前,就专门派宗正寺和礼部官员从潭州老宅中,迎奉陈家先祖排位,并派遣宗族阖老率领官员查证陈家先祖世系。
今日陈轼在德阳称帝,当然要彰显孝道,尊奉先祖为帝。
“兰台中书承命制曰:朕永思孝道,尽淳博安,圣人云,奉孝者,为忠贤事者耳。祖有功而宗有德,……朕皇父陈公讳安,尊成德皇帝,庙号仁祖,祖父陈公讳奕,尊隆熙皇帝,庙号淳祖,曾祖陈公讳魄,尊裕庆皇帝,庙号明祖……朕母,尊为皇太后,抚临社稷,以宁后宫……”
礼部官员唱礼完毕,众臣皆随陈轼三跪九叩,礼部尚书和宗正卿双双趋步并来,奉上代表太后威仪的社稷朝凤冠。
“朕闻古人云,家有妻,则身安,国有后,则社稷安,王后李氏锦娘,为朕发妻,多年来恪守妇道,贤良淑德,温婉仪容,雍容华贵,品行淳厚,可立为皇后,凤入梧栖,统领三宫六院……”
皇后李锦娘依照礼制,跪于太后文氏面前,就像民间家里的媳妇跪在婆婆面前一样。
文太后满意的笑道,“哈哈哈,嗯——”
陈轼见状,连忙右手一招,礼部和宗正寺官员捧着一顶代表着皇后的璃龙凤珠翠冠。
此冠彰显皇后威仪,意喻于皇帝共章乾坤,随夫而行,为三宫六院之主。
“朕大兄旻,幼年养育吾兄弟几人,灾荒之年又寻吃觅食,得活兄弟几人,昔年保吾兄弟几人为前秦所害,壮烈极其,朕心感垂涕,五味煎焦,尊朕大兄为武烈皇帝,庙号献祖,朕二兄延,少时精通儒文,又教授吾等纲常伦理,至此才使得吾之所学,怎奈天不佑命,二兄患病而亡,吾痛苦无比,尊朕二兄为楚王,谥号睿,……朕四弟鼎追封秦王,谥号成,……朕五弟昱追封凉王,谥号明,朕七妹追封赵国公主……”
“国家社稷,在于恒久,唯封建永镇,世代袭替,春秋传承,朕嫡长子褀,躬谦孝悌,文华匪浅,知学好问,立为大周皇太子,入主承命宫,次子褚,仁厚爱下,宽和待人,勤学善思,封晋王,三子襟早夭,朕心甚痛,悲思难忘,追封鲁王,谥号哀,四子裕……封宋王,五子褐……封越王。”
封赏的诏书不断下达,每念到一人,活着的惊喜非常,死了的安神阖目。

百度搜索 春秋遗录 天涯 春秋遗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春秋遗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枕上纪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枕上纪年并收藏春秋遗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