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心道兵皇 天涯 或 心道兵皇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认识人生的层次,灵魂将融入繁星。站在横栏外,游行凡尘中,在这个世界有着各式各样的人,有的人一辈子走不出苍茫大山,有的人则游离与车水马龙灯红酒绿;有的人平凡的过着一生,有的人则高屋建瓴,在自己的天地叱诧风云;似乎这其中有着些许不同,又让人叹息。这几天,层次这个词几乎刷爆了我的耳膜,也震惊了我的内心。
有人说,你别说你善良,在别人眼里只会认为你没有能力;有人说你别去鄙视人家手挎LV,珠光宝气,只是因为你的层次不够。
“层次”这个词,让我感到沉重的压力以及窒息。至少从当前说,似乎评论一个人的层次高低,是与其社会地位高低、财富多少为基础的,我沉重的不是我们没有那样的社会地位,也不是窒息与我们没能获取那样的财富基础,我沉重的是人心的荒芜以及人性的扭曲。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午夜沉沉,写字楼内灯火通明,打字盘的按键声此起彼伏,似乎在编织着他们美好的未来,还有在未来的层次……
每个生活阶段都有相应的生活模式,对于那些开豪车、用名器的人,那仅仅是他们的生活常态,没有什么可去评论的,也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反观以此定义为人生层次的人,其实对比其生活,倒有了一些靡乱。
最可怕的是,身边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当你问到她,你为什么每天这么拼命的工作,我从她的眼睛中,看到了对未来的雀跃。“我要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我要实现我自己的梦想……,我要获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我要为了明天能买的起LV包包……,我要让我身边的人过的更好……,所以我今天一定要努力!”
其实,她真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吗?可见一个“层次”扭曲了多少人的人生路,也许人生路本来就是这样。
而比这更可怕的是,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之后,你获取了这些东西之后,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在事业上的善良,他会认为你没有能力;在家庭中的亲情,他会认为你浪费人生;在朋友中的纯洁,他会认为你难成大器。在他的世界里,似乎只要没有转化为金钱的价值,不能提高人生的层次,他就会认为你的人生,你的家庭,你的朋友圈有问题,那种高高在上与趾高气扬,似乎已经刻入了他的骨髓。”
而他——就是已经形成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或者说我们培育了60余年,还在继续培育的国情。
人生千万种,最难解救的就是已经完全融入生活的价值观。
人生的层次,却仅有一种,那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从我们呱呱落地,我们就有生存的本能,索取的本能;当我们慢慢长大,这种本能就犹如隐藏在黑暗后面的魔鬼,日益膨胀,我们的需求也在从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逐步转变为社会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最终升级为一种信仰。
我们并不把他归为一种层次对比,因为他的层次,从落地到归地,从来都没有发生改变过,何谈层次的高低呢。
老聃长寿,一百六十余岁仙逝,邻里皆来吊唁。
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顺民之性、随民之情、与世无争、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胜。
老聃好友秦佚来吊唁,至老子灵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号三声即止。
待其欲转身回去时,邻人拦住问道:“汝非老子好友乎?”
秦佚答道;“当然。”邻人道:“既为老子好友,如此薄情少礼,可乎?”秦佚道;“有何不可?”
邻人闻言,由怒转,大声责问道:“其理何在?”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闻乎?
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聚气而成,顺时而来,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散气而灭,顺时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
生而喜者,是以为不当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为不当悲而悲也,放生时贵生,死时怕死,皆是以己之意愿而强求生来、强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
如安时而处顺,则哀乐不能入也。而背自然、违天理,合于道乎?不合于道,可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动、顺于道而行者也。吾既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
邻人闻之,似有所悟,又问:“汝既不悲,何以哭号三声?”秦佚笑道:“吾哭号三声,非因悲也,是与老聃辞别也。一号,言其生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二号,言其死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三号,言其在世传自然无为之道,合自然之理也。老聃举足而应时,动止而合道,吾有何悲哉?”
众邻闻之,皆言秦佚乃老聃真友,故推其为主葬之人。合土之时,秦佚颂悼文道:“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
“我”这个字,在层次里面,是破除层次的唯一途径。“我”字可化为“欲”,可化为“求”,在“我”字发展为信仰之前,“我”字体现的是个人的“私”欲;在“我”字发展为信仰之后,“我”字体现的是社会的“公”欲;在完全突破“我”之后,则是一种人生层次的提升,大千世界无欲无求而又全欲全求,回归“本真”。是以时间为年轮,以空间为坐标的畅游古今兴衰,洞悉苍穹位面的灵魂升华。
古人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千古佳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仅仅从表象去理解,认知层面,甚至对此不屑一顾,原因就是生活的压力以及对灵魂洗涤的恐惧。
在人生中摘出一个切片,一天24小时,工作时间8小时+2小时,睡觉时间8小时+2小时,一天仅仅剩下4个小时是可以支配的时间,换算成对于人生的思考与自省学习的时间,一天远远不足一小时,请问,人们如何确定你的人生追求,你的事业,你的成功亦或你的失败是正确的?
人从呱呱坠地到暮暮入土,一生皆在思索犹如覆盖之井,群游其内而不自知。从儿时的言传身教,到学时的强制教育,再到成礼之后的社会舆论高压,似乎人的意识形态以及思维模式,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经受着强奸,却窃以为喜,扬言思想独立、个性自由。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奴性。
印度高僧曾以“独立心灵”做为契机,指出印度人民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与自己的生命意义无关,“我”这个独立体,牢不可破,通过对自己灵魂的不断升华,从而达到无限接近生命本身的价值。从而使自己的思想翱翔无际天空,让自己的灵魂在不同层级的空间中不断升华,这构建了人生的真实存在意义。
他指出中国民众从古而今,历朝历代均严格遵守“为利而活,为权而生”的生存法则,这种思想导向,充分利用了人性中最懦弱的一点来挟持人类,也就是利用了人类的动物性的食物反馈机制来控制人心,而中国人从来没有从中突破出来。中国人的心灵从来都是处于被“征服”状态的,这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及的“奴才心理”,被外在的宗法统治,被名利意识压抑,被上级权力阉割,被贫乏的自我意志折磨而不自知,因此,印度人从来都是用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看待中国人的。
对于其言论中涉及到的色彩性文字,我们抛去不谈,但是,人的层次高低评判之源,似乎有了方向,只可惜我们自身却没有一分半厘的时间,去思索,去验证,去熔炼,只能翻腾于红尘俗世之中,以动物的本能遵循着世俗物质主义,空覆人身之舟、灵魂之海不崛起一瓢,反而千百年来与无灵之属一样,抛却生命精华本能的去追名逐利,并以此为评判层次,也难怪印度高僧发出“印度人的内心世界,是其他国民无法企及的高度”。
其实,中国并不缺乏传道育德之文,从三皇五帝到诸子百家,中国关于灵魂升华的典藏不计其数,但是却很少被融入到当前的社会主流文化.
究其根源则是:“这些圣人之言、洞悉生命真谛之言,并不能为政权创造社会财富。”致使大量的文化典籍尘封于历史之中,难以进入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为核心的义务教育体系以及社会主流国情之中。
空中繁星点点,历史的年轮还在不紧不慢的前行着,一代一代人在时间的长河中,上演着生命的更替,一次次的新生,一次次的湮灭,站在世界之巅,生命洪流仍将前赴后继,用一代代的新鲜血肉供养生命灵魂的轮回.
只是期待着有一天,某一些人驻足疑惑、凝望反思,仰望星空,破除思想之壁、灵魂海界,实现生命的升华、灵魂层次的跳跃穿梭,洞悉生命的本质,破茧重生融入灵魂的繁星中去,在那里你将看到永无休止的轮回,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边界,洞悉生命的本真意义。
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客观演变规律就是他的自然意义,如果在宇宙生命终结之前,宇宙还没有孕育出延续宇宙生命,创造宇宙能力的存在,不管是不是生命体,都是一种失败。因为有成功与失败的划分,才会有诞生意义这个词,也才会拥有所谓的宇宙。
宇宙诞生星球,就是希望星球帮助宇宙长生,星球诞生生命,就是希望生命帮助星球永存,生命演化高级生命,就是希望高级生命帮助生命长存。
这就是每一层级不同群体的客观责任,我们个人对人类整体是存在客观责任及义务的,所以我们有寿命;
作为人类我们对于我们的星球及自然是有客观责任与义务的,所以我们会繁衍;
作为星球、星系对于宇宙是有客观责任与义务的,所以他们会演变,当每一次层级都无法突破的时候,那么她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会被上一级客观毁灭,个人无法突破寿命的限制,客观死掉,人类无法突破帮助地球长存,最终会被星球灭杀
一种生灵的灭绝就是因为他的高级生命层级无法帮助星球长生,所以被客观毁灭;
星球、星系如果无法在有限的寿命中,帮助现有宇宙长存或者吞噬老宇宙,诞生新的宇宙,最终也会被宇宙毁灭。
总之你抛弃了你存在的客观责任,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被毁灭掉,因为你的存在,对于上一级存在,没有意义,那么作为单个人从目前来看,没人能突破个人寿命的“界”,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没有意义。
作为人类整体,人类究竟对上一级,有没有存在的意义呢?就要看能够突破上一层的“界”,否则也一定会被毁灭。
简而化之:突破生则有意义,屈于死,则归于虚无;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一种永恒传唱之曲,于万灵、万象、万生、万界永恒传唱之曲,即为生命之意义。
界,不仅仅是寿命之界,物质之界,更为生灵之界,精神之界,他是一种道,又不仅仅是一种道,道生于无,而长于心,界为道,为心,为万灵心。
有一天,有一些人驻足疑惑、凝望反思,仰望星空,破除思想之壁、灵魂海界,实现生命的升华、灵魂层次的跳跃穿梭,洞悉生命的本质,破茧重生融入灵魂的繁星中去,在那里那些人透过永无休止的轮回,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边界,洞悉生命的本真意义。
心道兵路。
百度搜索 心道兵皇 天涯 或 心道兵皇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