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星陲仙踪 天涯 星陲仙踪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十年前,伍氏带着两个年幼的子女在梧黎村落户,一家三口初来乍到,时常与左右邻里嘘寒问暖,互为帮衬。
梧黎村人口有数十户,人人憨厚纯朴。每家的男子都会打猎,所以顿顿不缺肉食。山民好酒,人人都喜欢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但村子地方太过偏僻,家里家外需要用到的各种物资极度匮乏。村民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男女老少大多不擅长烹饪之道。
村民们每每猎到大个头的兽类食材,宰杀后只懂得一些烹煮烧烤的便捷做法。其中略微懂得烹饪和厨艺的,也只会一些洗刷肠肚,撒撒粗盐的粗浅做法。。
女子都擅长缝制皮毛服饰,除了供给自家穿着,多做出的手工女红,都定期送到附近的涉云镇,委托几个皮货衣饰店代售,赚钱贴补家用。
村中的居民,个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人人衣食无忧。
伍氏在繁华城市生活多年,曾经走南闯北,见过无数世面,她不仅精通闺房里的针线女红,尤其擅长厨房里的煎炒烹炸。
每当族里有人捕到各种肉食,伍氏便帮忙巧执羹汤、烹调美味。
房前屋后的男女老少,各自端出米酒和特产,山珍野味一桌桌摆满,村中的壮汉妇孺、族老顽童,个个吃得满嘴流油,乐而忘返。
自从伍氏三口常住村里,梧黎村的美食文化,立刻升级到很高的水准,而且名气覆压数十里,品位辐射涉云镇。
周边城镇中,涉云镇离梧黎村最近,是慧辰帝国第三大城镇,自古就是商贸核心,山河重地。
河是京河,百千年来,曾有多个王朝在京河沿岸建都立国,因而得名。
发源自上古大雪山,静静流淌着的京河水,绕过涉云镇,自西北向东入海,随日月轮回一刻不歇,无数爱恨激情、婉约豪壮随京河水滚滚逝去,空留下楼台街巷的坊间传说,和骚人墨客的枉自嗟嗟。
京河两岸的土地被河流多年冲刷,形成上下两个冲积平原。
上游的河段古称彗河,故称彗河平原,塬上坦荡广阔,沃野千里,沿着水道流经的区域,灌溉了千万顷良田,惠及万千臣民。
京河下游一段,古称辰河,因其水势轻缓,河道宽深,航运甚是便利兴盛。
沿河远眺,群峰叠嶂,舟楫纵横,商旅如过江之鲫,人口如天穹之星,岸边富饶的良田,大多是王侯将相与中下级官员分封的属地。
辰河两岸田亩连片,但山峦林地更多,最有名的是一山一沟。
山为彗山,在彗河平原的偏东方向。沟为辰沟,在彗山西傍,与辰河一水相连。
关于这一山一沟的来历,生活在当地的百姓,有一个传承了千年的传说。
上古时候,一日天昏地暗,风雷滚滚,天穹突然坠下一颗赤红的星体,炙热而硕大的星体头部,猛烈地冲撞在京河岸边的平地,顿时天摇地动,风云变色。
流星巨大的冲击力如利刃般划开地面,割裂了京河的河道,地面巨型的裂缝快速延展,向西深陷入地,湍急的水流倾泻而入,形成了辰沟,与辰河一气贯通,浑然合为一体。
被巨力挤压后的重重山地丘峦,在辰沟裂缝边缘纠缠叠压,向东南垂拱绵延数里,冲天而起形成彗山。
彗山巍峨陡峭,高耸入云,各种珍禽异兽在此间出没,山上遍生奇花异草,四季繁茂,花香袭人。
彗山、辰河宛如相爱的一对男女情侣,相依相伴,春夏与天水一色,秋冬共阡陌萧索,四季轮转,景色霏微,美不胜收。
当朝国师天乙真人曾经身临彗山,只身登上绝顶,观看山脉的天象走势,目睹苍翠群山如同锦绣,不禁大叹山河之壮美,下山后仍意犹未尽。
在返京途中,真人心有所感,就以游览彗山为题作诗一首。
《观彗山》
天石曾不让,
山壑可弛张
或可通仙去,
神佑国势昌!
每逢天降雨雪,彗山上的各路湍流支脉经百转千折后,全都汇入辰沟之中。
世间之事,本应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但不知为何,无论连天的暴雨还是融化的雪水,从来没有注满过辰沟。
辰沟之水,永远只是半池清浅的样子,沟中总有涓涓细流,静静淌入滚滚辰河。
梧黎村就在彗山西北面的山脚下。
彗山周围,有很多像梧黎村这样的小山村,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方圆数十里,村村纵横棋布,人烟欶欶。
各个村落里,执着于道家秘术和修炼一途,有大成就者,几不可闻,但各种传说和奇闻,一代一代口耳相传了下来。
彗山附近的大族和世家,修身信道的传统,可上溯至祖上几代,善男信女们秉承祖训,信道修道,普结善缘。
众多虔诚的道家信徒,想方设法募集钱粮,购进砖木材料,齐心合力在半山间筹建了一座三清观。
刚开始道观不大,后来因彗辰帝国的官家善待僧侣,拜佛参禅也有了各自的信众,佛道信徒互不排斥,和睦相处,三清观就增建了佛堂。
随着逐年香火旺盛,道观中陆续增建了更多的神佛塑像。这些神佛造像须发细腻,容颜肃穆,使得三清观的气势场面更加宏大。
后来,当朝国师天乙真人,奏请了当今圣上,在帝京设坛封禅慧山后,亲力亲为,汇合佛道两宗力量,协调国内各阶层信徒,耗费万两金银,集聚能工巧匠千人,大力扩建旧址,修葺寺庙,建造屋舍,一年后,宏伟的新寺院终于建成。
一道圣旨令下,京城四周县郡,所有寺庙中的僧道,全部迁到此地,散居于庙宇和周边。
入秋时节,庙宇正殿装修已经完工,天乙真人回京请天子赐名,当时正值皇子新生,龙颜大悦,命太监磨墨挥毫,亲书三字“天慧寺”,随即制匾鎏金,高悬于寺庙门楼之上。
因沾了皇家的贵气,天慧寺声名远播,各地信徒纷至沓来。僧道们每日唱颂,香火兴盛不绝,天慧寺成为国内第一修行圣地。
……
天慧寺偏殿厢房。
云辰和栖霞洗漱完毕,用过斋饭。
从小沙弥口中得知,中午的封禅大典因故推迟了,听说是因为三皇子偶感风寒,御医正在诊治调理。
热闹看不成了!
姐弟俩有些怏怏不乐,心里腹诽:“这个叫文桓风的三皇子,可真是个病秧子!”
皇子的病一天两天肯定好不了,这有趣的封禅大典注定是瞧不成了!
栖霞看着弟弟沉郁的表情,宽慰道:
“阿辰,伍昭爷爷经常上彗山打猎,消息灵通得很,一旦举行大典,肯定瞒不过老爷子,到时候咱们早点儿起床,误不了!”
“嗯,只得如此,又没有别的办法,”云辰回应道,脸色渐渐好转。
“你经常在伍昭爷爷身边学武,听没听过他讲前朝的事儿?”
“讲过的,他讲得特别有趣!几乎和涉云镇上说书馆的先生一样好听!”
“是吗?那你给姐讲一讲,你知道的,在家里,母亲不让说这些话。”
“哦,好的,我讲可以,但你不许告诉母亲。"
”我又不傻,这事儿怎么会出卖你!”
”你不傻吗?一有点儿小事情,就向母亲告我的状。“
“好,好,我傻,你快点儿讲吧。”
伍云辰饮了一口香茶,清了清喉咙,学着说书先生的口头禅,开讲了……
古人云:国之大势,强弱纷争,兴衰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虽说是兴亡更替,这前朝羽夏国,与当今彗辰帝国却颇有些渊源。
羽夏元和十一年春,夏惠帝最宠幸的兰妃诞下麟儿,羽夏国普天同庆,天子下诏大赦天下。
一派盛宴欢歌之后,惠帝下旨开始论功行赏。兰妃寝宫内室殿外的侍女和侍卫均有赏赐。
其中最为得力的四名侍卫长,除了赏赐很多财帛金银后,又取“文”“智”“武”“尉”四字赐名于四人,以此寓意皇子文武双全、德才兼备。
四大侍卫感念皇恩浩荡、敬谢不敏,干脆用这四字做了姓氏,将这天大的荣宠,炫耀了个足足实实,也成为帝都的一段市井佳话。
当时羽夏国已遭遇连续三年大旱,受灾范围主要集中在北方边地。
对此,夏惠帝心忧如焚,勤政殚精竭虑,治国夙夜难寐,制定经营天下的方略颇废了番心思,是个施仁政、有德行的君王。
奈何放眼境外,西域南疆和东海北地,犄角峥嵘的强敌环伺窥测,北部边疆的州府县郡骚乱不断,外敌滋扰的事件频频发生。
就在天气将近入秋的时候,紧挨北齐国的北方游牧之地,终于弹压不住,起兵的乱民到处袭扰,烽烟滚滚不得安宁。
惠帝不得不御驾亲征,挥师北伐,大军仓促作战思虑不足,更有内奸通敌,导致惠帝深入险境被围,孤军无援,最终兵败于大雪山南麓,惠帝伤重难治,所带的数百万兵马一触即溃,死的死,伤的伤,损兵折将超过半数还多。
待到退回国都安卢城,惠帝整日抑郁寡欢,长病不起,国力从此一蹶不振。
第二年,惠帝英年溘然长逝,羽夏国就此消亡。

百度搜索 星陲仙踪 天涯 星陲仙踪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星陲仙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易微知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易微知末并收藏星陲仙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