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紫国公奏对(下)
百度搜索 乱世布武 天涯 或 乱世布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老将军是有什么打算?您与寡人之间没有那么多规矩,但说无妨。”见紫天隆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宇文彻接过本章,说。紫天隆神色一凌严肃无比地说道:“陛下有所不知,我朝将才不足,朝堂无人之症结,原因就是出在我朝选拔官吏的方式之上。我朝立国已三百年有余。立国之初,先帝曾与国内的十大家族立下誓言,约法三章,允诺给予这些家族永世富贵。这些家族也发誓永世不忘先帝之恩,要为天云国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流尽最后一滴血。陛下是否还记得先帝的这个誓言?”
“紫老将军说的是什么话?寡人自然不可能忘掉祖先的誓言。紫老将军您看,天云国如今的十大家族不是仍旧是十大家族吗?朝堂之上的官员也是由各个家族的官员推荐过来的。”宇文彻说到这里,不禁流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虽然炎煌七国的所有国家多少都有些勋贵干政的例子,但这种现象最严重的无疑还是发生在天云国。宇文彻不止一次两次地认为先祖对于勋贵们的允诺实在太过了,如今的天云国的选官方式都受到了那些家族的巨大影响。
“陛下也知,天云国选官,均是由十大家族的专门官员举贤举能,由言官审查之后再由陛下定夺,对那些贤能之人委以官职。”紫天隆供着双手,恭敬地解释道,“太祖皇帝定下的这一套选官规则,无疑保障了十大家族的地位,凡是能够出仕的天云国官员无一对举荐他们的家族心怀感激,同时自然也会帮助维护这些家族的地位和利益。倘若各家族举荐的官员是治国安民的人才还好,若他们争权夺利,举荐的都是为自己家族收揽利处的鹰犬,或者庸官之流。那无疑会造成朝堂之上党争不断却没有有真才实干的能臣的局面。而如今的天云国,正是陷入了这种局面。”
“紫老将军说的确实在理,只是朕实在不好对着我朝十大家族下手,特别是您还是这十大家族其中一族的族长,若朕对这些家族出手,紫老将军您也会成为众矢之的的。”宇文彻说着,语气却变得严肃了起来。假如说他直到刚才还都是以一个后辈的身份在向信任的长辈征求意见、请求帮助的话,那他现在无疑是以一个帝王的身份在向臣子询问治国之策。
宇文彻十分信任紫天隆,他倒不相信是用这种方法让天云国陷于内耗,趁机谋反。但若是说紫天隆想以此,削弱其他家族的势力,打击其他勋贵,宇文彻恐怕就得好好思索一番这个可能性了,毕竟紫天隆也是一个家族的家主,除了他自己,紫天隆还有自己的家族需要照顾。
紫天隆并非没有私心,但正是如此,宇文彻才会信任紫天隆。紫天隆含有私心,却懂得君臣规矩,为家族争取利益这种事他会去做,但他绝不会有谋反的心思,这样才能算一个能臣该有的样子,君王驱使起来这种大臣才能安心。紫天隆建议宇文彻对天云国现在选官方式进行改变,这听上去是为朝堂提供人才的一种方式,但是这同时也会削弱十大家族的势力,而紫家就是十大家族的其中之一,所以紫天隆提出的方法同样会损害紫家的利益。这让宇文彻不得不站在一个君王的角度去思索紫天隆的建议,因为他的每一个念头都会成为这个国家的国策,影响着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
紫天隆抬头看了宇文彻一眼,沉声道:“老臣知道陛下忧心老臣怀有异心,请陛下明鉴,老臣虽念其家,但胸中仍有陛下和天云国的百姓们。如今天云国国祚衰微,老臣就算有私心,也理当为天云国而暂且跑却私心才是。况且老臣最大的私心不就是紫家吗?对于老臣来说只要紫家平安,老臣就万分欣喜。但若是天云国覆灭,老臣和紫家恐怕也会身死族灭。紫家、老臣,都是天云国这艘巨舟上的一员,而陛下便是这巨舟的舵手,陛下怒海操舟,臣等就算是为了家族长远也应该助陛下一臂之力才是。”
宇文彻沉吟不语,紫天隆的话虽然十分直白,但也确实是这个道理。说到底,紫天隆和紫家是依附于天云国为生的,只要天云国国力强盛,紫家自然会荣宠无限,福泽绵延;若是天云国覆灭,紫家自然也不会好受,就算紫家不用为国殉葬,身为将门世家的紫家也会被取代天云国的国家所忌惮甚至针对。这分明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国家与勋贵永远都是一体的,永远都是一荣共荣,一损俱损的,那些勋贵们是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
“陛下无需多想,那些目光短浅的勋贵是不可能想明白这个道理的。”紫天隆解释道。
“紫老将军见谅,是寡人狭隘了。”宇文彻欠了下身子,说道。
“陛下还是以君王的身份与老臣交谈吧,这样老臣也能对陛下的真实想法做出些许揣度。”紫天隆依旧恭敬地说道。若是其他帝王听到臣子这样说的话恐怕早已暴怒了,臣子揣度君王本就是大逆不道之罪。但宇文彻却并未生气,现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和紫天隆明显是被绑在同一辆战车上的,现在不能表明真实的态度的话是不可能让紫天隆真正放开胆子畅谈自己的想法的。
琢磨了一下话语之后,宇文彻说道:“爱卿尽管说出自己的想法,朕洗耳恭听,若是有爱卿的建议可取之处,朕自然会将之付诸律法,颁布天下的。”
“既然陛下已经表明态度,老臣自然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紫天隆应道。
紫天隆说的很多,从正午一直说道了日头西沉,他原本就早已准备了奏章,从自己在紫荆关城头感慨朝中无人时他就在准备了。这十年他虽未踏足朝堂,但一直在关注朝政,一直在关心君王。他谈论的范围十分广泛,从天云国的官场弊端,一直谈论到国计民生,从军队出战到商贾贸易,从文臣到武将,几乎是无所不包。而这其中的具体细节,已经被他写入了自己的本章。
炎煌帝国后世的史学家多数都认为,战国时代到大一统世代的过渡时期就始于天云国元狩十五年。而紫天隆所准备的这个本章奏折,就是后世顶顶大名的紫国公奏对。
百度搜索 乱世布武 天涯 或 乱世布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