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血染的木棉 天涯 或 血染的木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部队从砚山县团结农场出发后,一路都是大山,沿临时修建的野战公路,在山腰间来回盘旋,道路十分险要,一不小心就会车毁人亡。带车的干部谁也不敢马虎,眼睛睁得大大的,注视着前方。车队在麻栗坡县新街休息,一边等待后面抛锚的车辆,一边让司乘人员松弛一下紧张的心情。
车队继续前进,路两边蜿蜒几公里的山坡上,分布着许多炮兵阵地。远远看去,炮管长短不齐,口径大小不一。有的炮兵阵地,正在进行炮战,轰轰的炮声不时在耳边响起,增添了几分紧张的心情。
上午十时,部队到达麻栗坡县南温河乡漫庄村附近的公路上,这条路一直通向越南境内,漫庄村不通公路,老乡住在几百米高的山上。
三炮连把作战物资卸下堆在路边,战士先把自己的装具扛上山,再返回扛火炮、弹药和其它物资。
这里条件比较差,不大的山村散居着四个少数民族,几十户的农民分布在几百米的山坡上。经济条件十>..</a>分落后,住的都是土墙草房,由于近亲结婚多,村里大多数孩子都患有痴呆症,识字的很少,仍然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打结记数法,和刻道记数法,借钱时在自家门后栓的绳子上,打一个结或在门前的树上刻一道,还款时解开或把刻的道刮掉即可。老乡房子周围到处都是芭蕉树和甘蔗林,山上树木高大挺拔。
三营的五个连队全驻扎在这个村庄里,三炮连住在九户老乡家。
下午安家,各班打扫卫生,把整个村庄打扫的干干净净。尤其是村边的一个山泉,全村都在这里挑水吃,周围泥泞不堪,地上到处都是烂菜叶子,邹军组织人员打扫后,从山上搬来石头,铺的平平坦坦。并且用石子在山泉旁的墙上写上“军民鱼水情,携手保边疆”。
晚上,邹军担心刚到战区,战士心情紧张,要求干部、班长、党员,先站第一夜岗哨。
第二天,三炮连司务长刘宏林买了1800斤大米,250斤面粉,50斤食用油,二吨煤,全连一直扛了半天,有的战士连续扛了五趟,解决了部队近期的生活问题。
部队进行适应性爬山训练,邹军和战士们一起爬上住的山顶。举目远眺,群山起伏,云雾缭绕,好像人在云中行走,右边白云伏在山林中,远远望去,犹如仙境一般,左边阳光明媚,景色秀丽,金黄色的阳光洒在翠绿的竹叶上,给人一种迷人的感觉。羊肠小道在山间绕行,缕缕炊烟从远处的山间升起,勤劳的少数民族在山坡耕耘,年幼的牧童赶着牛在慢慢地行走,潺潺的流水声悦耳动听,像演奏着一首美妙的钢琴协奏曲。这里太美了,战士们纷纷表示,决不能让祖国的大好河山毁坏在越军的炮火下,要用手中的武器,来狠狠地教训一下越南鬼子,保卫祖国的领土寸土不丢,让祖国人民过上安宁的日子。
1984年12月9日零时,×军正式从着,亲人在惦记着。谁能说当兵的冷若冰霜,不懂感情。其实当兵的感情最丰富,爱情最真挚,他们最能体会到小家庭的温暖,妻子的柔情,和儿子甜蜜的笑声。
邹军在贴胸的口袋里,始终装着爱妻和儿子的照片,有空时就偷偷地拿出来,看上几眼,轻轻地吻一下,倍感兴奋。现在他肩负着祖国的重任,无法和家人团聚,只能站在高高地山头上,望着遥远的北方,思念着祖<s>..</s>国的亲人。
突然,他被周围的环境所感染,随口咏到“白云紧紧绕我身,雾气洗去一身尘。夜晚枪声伴我梦,白日御敌山腰中。”
上午,三炮连连长赵国伟,向干部们传达了A团作战会议精神,以及三营的主要作战任务。随后,他要求各排根据作战任务,在老乡门前,按作战区域的地形,堆了一个沙盘,在沙盘上推演战法,讨论进攻的路线和方法,以及兵力的部署,火炮如何配置,才能有效地发挥火力,展开大讨论。大家畅说预言,各述己见,充分发挥了军事民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每个战士弄清了自己的作战任务,树立了战而必胜的信心。
下午,部队进行爬山训练,战士们肩扛火炮,有的为了增强体力,在背包里塞几块石头。
邹军和一排一块爬山,坡越来越陡,路越来越滑,雾越来越浓,十来米就看不见人。这里气候异常,每天都是大雾封山,天天见不到太阳,在外面晒衣服,越晒越湿,雾整天不散,像毛毛雨一样。
因能见度低,路走错了,钻进密林,越走树林越密,刚钻出树林,又被茂密的竹林挡住了去路,便沿着竹林往山上爬,空气湿度大,路泥泞难行,一不小心就会摔倒,有的战士拔出砍刀,砍根竹子拄着走。
战士肩上的火炮越来越重,有的肩上磨出了血,脸上的汗珠像雨点一样,身上的军衣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每爬一步都非常艰难,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一股股白色的气体和雾气汇集在一起,仿佛一夜之间,战士们都有了吞云吐雾的本领。
当登上山后,俯视四周,只见远处一条简易公路盘山而行,一直向前沿阵地延伸;一条山涧清泉直泻而下,冲击在石头上溅起白色的浪花,绕过巨石,汇入南温河,像雄师一样咆哮着流向远方。
眼前的山寨,景色秀丽迷人,周围怪石林立,可以和路南的石林相比美,石林中的小湖,清澈见底,倒映着湖边的一片翠竹。有的同志说:“西湖风光搬南疆。”去过昆明的同志说:“小湖美景胜滇池。”湖边一颗高大的木棉树,挂满了拳头大的棉桃,棉桃被寒风吹裂,白色的棉絮挂满了树梢,像一朵巨大的白花。
拾级而上,勤劳的少数民族,用片石砌成的院墙,像座古城堡一样出现在面前,院墙周围,香蕉树上一串串香蕉散发着扑鼻的清香。
这时,随风从一座小楼里,飘出程林甜美的歌声,原来是一群青年男女围在收录机旁,欣赏美妙的歌声。
当来到山村小学旁,朗朗地读书声从窗口飞出,下课铃响了,小学生像一群刚出笼的小鸟,活蹦乱跳地跑向操场。在往前走,两颗高大的桉树,枝叶茂密,遮地约三亩,树杆需要三个成人才能抱的住。树的后面是一座古庙遗址,在战火中被越军的炮弹击毁,倒塌的大殿中,被烧焦的房梁,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人们多少年前的智慧结晶,毁于一旦,说明越军的残忍和战争的残酷。
下山时,因坡陡路滑,非常不好走,战士们不停地摔跤,他们把摔跤戏称“坐电梯”,有的同志说:“我坐了七次电梯。”
山坡上,部队整齐地坐了一片,邹军正在对部队进行政治教育,他首先通报了刚刚接到的前线战况快报:全师从上前线以来,共歼敌330名,击伤敌人395名,击毁火炮24门,堑壕250米。特别是B团实习排长徐平同志,他利用在南昌陆军学院,学习的战术,灵活地运用八二无后坐力炮和四零火箭筒,歼敌十一人。师工兵连三排,在距敌人六、七十米的地方,构筑工事,敌人先后有2600多发炮弹,在他们身旁爆炸,始终没有影响施工,反而提前四天完成任务,深受部队首长的赞扬。
其次,邹军针对多数战士急于上前线的思想,进行了教育。他说:“目前多数战士要求上前线,说明同志们作战心切,斗志旺盛,克服了过去的害怕心理,看到兄弟连队最近的战绩,急于杀敌立功,这很正常。但是,我们要树立长期作战,长期坚守的思想,不可能一下子所有的部队都投入战斗,现在B团、C团在前线打得非常顽强,我们团虽然担任预备队,师部已经命令我团立即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准备奔赴前线。同志们!仗会有我们打的,并且要做好打大仗,打恶仗的心理准备。”
最后,连长赵国伟传达了营作战会议精神。他说:“根据上级命令,我营原定的拔点计划有变动,原来的任务交给C团执行,我团到B团防区执行拔点任务,这个点离越南境内的大清河有一箭之地,敌人的兵力火力都比较强,拔点难度较大,上级要求我们在20日前做好战斗准备。”
在去南温河的路上,邹军和副指导员侯天顺边走边谈。
只从部队来到这里后,邹军还没有到过南温河,今天刚好南温河赶街,他想到街上逛逛,顺便买点生活用品,预备战场上用,就和副指导员侯天顺一同出发了。
路上,许多老乡背着竹篓,有的里面装着自产的水果,想到街上出售;有的竹楼里背着小孩;还有的背着自己织的布匹,想到街上染一下。路途较远的牵着匹小红马,马背上驮满了东西;这种马是云南特有的,它比内地的毛驴还小,但很善于爬山,许多老乡家都养着它。
山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因为,这里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要到这里赶街,南温河十天赶一次街。所以每逢赶街的日子,人们早早的起床,翻几座山,走几十里路,到街上买卖自己需要的东西。
南温河是乡所在地,它是深山中的一个村庄,百十户人家,一条窄窄的街道,穿村而过。村外沿河边的一条公路两边,摆满了各种物品,赶街的人川流不息,挤来挤去,年轻的姑娘在挑选着喜爱的服装;年轻的小伙,在购买农具,有的则挤在卖猪崽面前,挑选喜爱的小猪;河边支起了几口大锅,里面装满了黑色或蓝色的染料,中年妇女围在周围,把自己织的粗布,染成喜欢的颜色。尤其是旁边的小树上挂满了经过腊染后的布匹,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图案美观大方;在卖苞谷酒或米酒摊前,清一色的男人围在那里,不停地往自己带的酒壶里灌……。
邹军买了一些生活用品,顺便买了一把跳刀,匆匆往回赶。
根据战场需要,师部命令A团组建一个160迫击炮连,A团原计划从几个炮连中,抽出部分人员重组一个连队。
三炮连召开全体干部会,分析了抽人组建160炮击炮连的不利因素,马上就要投入战斗了,人员不熟悉,火炮的性能不了解,管理难度大,更不能有效的发挥火炮的火力。
因此,决定向上级申请,确保原有火炮火力正常发挥外,自己单独组建160迫击炮连。
A团很快批准了三炮连的申请,以三排为主,共抽出52名战士,组成新的炮兵阵地,副连长朱学文组织接受火炮,突击训练,以最快的时间学会火炮的使用方法,并负责阵地的作战指挥。
邹军负责动员,他说:“同志们!我们连在即将参战的前夕,又接受了四门160迫击炮,加上原有六门八二无后坐力炮,三门八二迫击炮,连队的火炮总数达到13门,是全团所有炮兵连队里,火炮数量最多的一个。团首长在关键的时刻,把最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是对大家的信任,我们决不能辜负首长的期望。目前,最困难的是人员紧张,为了克服这个矛盾,要求大家立即投入到全能炮手训练中,用非常规的训练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先掌握火炮的使用方法,不求精,先求会,边作战、边学习、边掌握,在作战中,哪种火炮人员紧张,随时抽人补充。尤其是党员、班长,要成为训练的模范,作战的模范,争取人人立功受奖。现在,部队首长寄希望与我们,全国人民期盼着我们,因此,大家只有用打胜仗的实际行动,来汇报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企望。”
1985年元月13日八时三十分,三炮连连长赵国伟,奉命到前线指挥所接受作战任务。
上午,各排准备作战物资,擦拭火炮。
全体人员一 5f8b." >律理成光头。
下午,邹军带领人员,到附近比较平缓的山坡上,校正火炮。他亲自用方向盘、象限仪,为每门火炮进行了检查,并对误差部分进行了校正。
晚上,召开干部会,研究人员调整方案:从一、二排抽出一部分人员,补充到三排和指挥班,二排长张海涛兼任指挥班长,一排和六班加上炊事班三人,有副指导员侯天顺负责,配属到步兵连队参加战斗。
一切工作准备妥当,只等命令下达。
百度搜索 血染的木棉 天涯 或 血染的木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