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三国神异录 天涯 或 三国神异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董卓接到张奂的信之后,有些左右为难,毕竟这刚除掉权臣,废止一切的政令,待核准后再行定夺的诏书是皇帝亲发的。可是张奂说的也是为民请命于情于理,慷慨激昂。再说董卓本人与张奂又是颇有渊源。原来在平定南匈奴叛乱之时,董卓曾在张奂手下任过军司马,即是张奂下属。董卓祖籍陇西郡临洮人氏,与安定、敦煌郡又同属凉州,这样算来,又是张奂同乡。
陇西临洮与羌人、匈奴人、鲜卑人混居,民风自古彪悍,西北民族又叛变不断再三反复。董卓一直生活在此地,少年时曾与各部落首领有结交,仗义疏财,又凶狠残暴,各部多不敢与他为难。成年后因在在此地有威名,又在本地任职,后来经常与羌人、匈奴人和鲜卑人征战,杀伐果断。
在张奂平定南匈奴叛乱时,董卓被郡守推荐给张奂,掌管军需粮草物资,大军战时供应充足,源源不断,在张奂调回京城后,董卓又升了一级,调认安定。
正在董卓摇摆不定之时,谋士李儒问道:“董公有何事难以决断?”董卓将张奂的信交给李儒,李儒仔细看了一下张奂的来信,对董卓道:“原来是这样,我看了一下张公的信,也是让按朝廷旨意,咱们现在也是照着朝廷的旨意办的嘛,只是这个暂停征税呀,朝廷既然没有发明召,咱们还要按以前的收,毕竟张公已经辞了官,管不了在职官员。”
董卓问道:“就是张公不是在职的太尉,哪一天皇上再征用,那也是三公级别,我也不好直接顶回去,毕竟停止征税之事,于情于理都说的过去,上报了朝廷应该是要免赋的。”
李儒道:“具体征不征税,还是要等朝廷批复,至于张公,此次西去敦煌,有生之年应该回不了京城了,大丈夫立言立德立功,如今张公已经功德圆满,况且少年之时就是名满西凉,才学极佳,如今归去,应该是回去教书育人,授业治学了。”
董卓道:“边境如今不稳固,异族多有侵扰,等张公病好了,朝廷一纸征用书,又立即手握重兵,成了封疆大吏,如今不知道该如何回复。”
李儒道:“张公这次得的是什么病,甚至到底有没有病,都不敢确定。古来多少立下不世之功的大将功臣,有几个能有善终的。功高震主的,封无可封,最后还是被皇帝猜忌,罢官治罪,沦为阶下囚,甚至召来杀身之祸,祸及满门的也不在少数。”
董卓诧异道:“如此说来,张公此去若是避祸,应该再无出仕之心。”
李儒道:“功成名就,人生已无多少遗憾,出将入相,堪比古之圣贤,张公博览群书,沉浮宦海几十年,对这朝廷的为官之道自然是了如指掌,退一步说,就算他真病了,他这个年纪,上了春秋的人,要是病那么重,自然想完全康复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可以从长计议。只是这上书免税的事,一定要上,不能让张公上,而是由董公您上,你现在是一方大员,为民请命本来就是分内的事。”
董卓听完,打定了主意,立即提笔给张奂回了信:“张公亲启,属下董卓自接任以来,已上书朝廷停止征收赋税,但未见旨意,卓不敢私自决断,因此一拖再拖,忘了为民请命的为官之道,今日倍感惭愧,目前已停止所有征赋,上奏朝廷,为民做主,不枉张公之谆谆教诲。”命来人给带回。说董卓已经按张公所示,上书朝廷。又给朝廷请了旨意,陈述实情,请皇上免除赋税。
桓帝刘志接到了董卓的奏报时,正在上林苑打猎。这上林苑是对比着西汉时规模仿制的,建在嵩山山麓。这里居洛阳城二百余里,气候温润,草木旺盛,遍布飞禽走兽,而且山势较为平缓,正是建设皇家猎场的绝佳场所。
听到单超的奏报,说边疆董卓请旨,按原来朝廷的政策,免去边关百姓赋税。刘志弯弓搭箭,瞄准一直花鹿,对单超道:“你看是免去了好,还是不免的好?”
单超回奏道:“免有免了的好处,这不免,也有不免的道理。”
刘志道:“哦?说说看。”
单超奏道:“给他们免税赋本来是定下的,但是当时是梁冀批复的,不合朝廷规制。如今天下初定,国库空虚,急需税赋征收填充国库。如今两边相权,具体如何选哪个,还请皇上定夺。”
刘志道:“你说朕能不能射中这只鹿?交给天决定吧,要是中了,就免了他们,不中呢,也是天意如此。”说完之后,一箭射出,又偏又短,那鹿竟继续低头吃草,动也未动。
刘志发怒,又连射三箭,一箭比一箭离谱。原来这刘志本来就从未学过骑射,自幼被接进宫里做个傀儡皇帝,一切衣食住行全靠梁冀安排,像是被人提着线的木偶,天天按部就班被摆布一番。如今终于推倒了压在身上的大山,彻底恢复了自由。
自从体会了这至高无上的皇权,刘志是彻底的做了大主。高高在上,果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是这皇宫里居然也有条条框框的规矩,限制皇权,这让刘志很是不爽。
最抵触的一条就是皇上的日常开销。皇上乃天下之主,原来是又大将军把持朝政,宫内所需供应都不太充足,如今已经除了权臣,天下丰美应该全与我所用,可是总有几个大臣上表劝说宜俭省节约,还居然抬出来汉文帝景帝节省的事例来说事。大汉这么多皇帝,能有几个文景。
刘志愤愤不平,对那些劝说的大臣置之不理。搜刮钱财的事交给太监去办。毕竟太监自打进了功起,也就没了后了,现在也只有皇帝才是他们的靠山,他们办事虽有贪墨,但是总算来也是尽心,比那些贪得无厌的臣子还是好很多。
自从刘志抢权之后,单超自然就成了刘志身边的红人,为了供刘志取用,他同其他太监建议刘志可以令天下士绅捐官来做。按照官职等级不同,明确官职的价位。
卿大夫楞了神:这是典型的买官卖官呀,朝廷选拔人才从来都是通过孝廉层层选拔,升级考核,才做到如今的朝廷制度划分,如今,拿钱就可以买来官员,实在是将国家重要事务当做儿戏,如此要是开了先河,任何官都是买来的,有几个官员是真正为民请命的,大汉根基便不稳定,数百年基业,可能毁于一旦。
于是大臣上书请表,让皇帝收回成命,李固等清流官员陈述单超等宦官实在是误导皇上,毁坏朝廷名誉,有误国之罪,应该立即罢免治罪。
不想这刘志非但没有治宦官的罪,倒是把李固等人关押进了大牢:“权臣当道之时,穷凶极奢也没见你等有人参奏,朕当时如同木人,形同虚设,也未见你们这批众臣殊死与权臣抗争,几个太监献计救了朕,挽刘氏江山于危难之间,如今倒是成了误国罪人。你们倒成了为列祖列宗江山考虑的社稷忠臣。再有敢这样故意诋毁朝廷的,见一个抓一个,绝不轻饶。”
从此朝廷再也没几个敢开口的,宦官权利日益增大。
单超看皇上未能射中那花鹿,对刘志道:“皇上,天意如此,让百姓赋税充盈国库,是老天对陛下以前所受委屈的补偿。我大汉定能够顺天命而传万世。”
刘志将弓递给单超:“也罢,就按老天的意思,拟旨给董卓,赋税继续征收。”
百度搜索 三国神异录 天涯 或 三国神异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