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茅山隐修士之客到叩门 天涯 茅山隐修士之客到叩门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关于茅山隐修派当前弟子寡众的问题上,决明子在他师姐的铺垫下,终于道出了实情。但是万万没想到的事竟然那么狗血,并且有点意外,本以为是修炼此门派的道法会造成五弊三缺或命犯天煞孤星之类,没想到是这样。
一开始我倒是没想太多只是觉着很有故事感,就好像听老人讲传说一样。但是之前说过,大头从小就很警觉,我很谨慎,但当没有危险存在的时候,我的谨慎毛病不会发作,可是大头的警觉开始发作了......
“两位师傅,你们刚才说贵派并不需要刻意寻找弟子,有缘的弟子会天地之间冥冥之中,会润物细无声的来?”大头好像很紧张,继续说道:“最重要的是,如刚阮师伯所说,贵派的有缘弟子天生双眼在紧张和兴奋时候会呈现蓝色,而且此生都会因为各种千奇百怪的原因造成与心爱的人离别.......”说道此处大头把头转向我,脸色略显得沉重。
看到此处,我还沉浸在刚才的故事中,我说道:“刚才两位师傅都说了,你难道没听清楚啊,你别总打岔,继续听故事...。”
就在此时,大头、决明子、阮氏以及丁思宁都沉默不语,我一个人就好像和小二哈一样,就在我端起茶碗打算再次没心没肺的还期待着故事的继续的时候
“老哥,你怎么了,听到关键了没,兴奋或紧张的时候会蓝色眼珠、爱别离....说的很像是我们俩兄弟啊。”大头好像有点激动的说道
“咳~咳”听到此处,我的茶水直接呛到了我,顿时感觉鼻子也开了酱料铺一样,酸爽无比。
我一边咳嗽一边说:“咳~我操,这.......。”不知道是水呛到的原因还是听到此处比较吃惊,我一时有点说不出话来。
“你们先别激动,听我把话说完。”阮氏见状赶忙让我俩冷静下来,毕竟年轻人第一次遇到这种命运之说难免会有些激动。接下来,这位师伯阮氏讲述了茅山隐修派师祖遭受诅咒的原因.........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控制长安,李渊深知形势,于是禅让帝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在其执政期间,出现了一个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在李世民执政期间,道教出现了空前绝后的盛世时代,可能有人会问,唐太宗不是让唐三藏取西经,应该重视佛教吗?没错,这么说也对,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唐朝可以算得上是最为开放和包容性最强的一个朝代。当我们说起唐朝时人们的精神信仰时,相信很多人立马能想到的不过就是佛教了。看过西游记的也知道,唐僧在西天取经时就是伟大的盛唐时期。这可不只是神话传说,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的,三藏禅师不远万里西行取经,最终取成归来。然而实际上,在整个唐朝的历史中,除了武则天、唐宪宗两朝外,其他唐帝都十分尊崇道教,这使得道教在唐朝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可谓是百花齐放。
就是因为这样的盛世年代,而且当时的统治者如此重视道教,导致有些修道之人因为贪图荣华富贵忘记修道的初心,各个修道的能人异士开始凭借自身小有成就的修为纷纷下山,有的成立新的支派,有的为权贵甘为鹰犬,有的继续不为富贵所心动,继续斩妖除魔,匡扶正义。
茅山隐修派的师祖道号:凌空子,隋末唐初生人,享年236岁,天生俊俏,从小入道教门派修行,期间以茅山之术为主要道法进行修炼。至于茅山隐修派师祖为什么会独自创立教派,缘由也众说纷纭,有的说也是因为荣华富贵,有的也说因为同门下山后为了利益相互残害,由此他心灰意冷打算重新竖起大旗,将茅山之术返璞归真,具体原因连阮氏师伯也说不清楚。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师祖创立教派以来,在修道上以自然为基本,更追求人性朴真和精神自由,因凡是门派内弟子皆属隐修士,即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师祖的本意是能在最世俗的世间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这体现了崇高的道家思想。正所谓在世间扶危尽力、以法为本、不与世争、不与世浊,这才是归隐的最高境界,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隐士。
然而就在师祖创立茅山隐修派不久,发生了一件事情。
茅山隐修派凭借隐士们凭借高强的道术,镇邪制煞,济世救人,短时间内获得江湖、百姓乃至朝廷的高度重视及美誉。开始遭到一些心怀鬼胎的茅山传人的妒忌,但大多数由于忌惮师祖的本事,只能做一些鸡鸣狗盗的事情,师祖也期初并不放在心上。
但是师祖在下山之后,有一位名叫紫苑的姑娘,一直钟情师祖多年,虽说门派允许弟子和掌教结婚生子,但师祖创立教派之初,由于忙于重新塑造世人对修道的观念,全部精力一心铺在门派事务之中,难免无暇私顾儿女情长,于是师祖告诉紫苑姑娘此生为茅山隐修派将奉献一生,不敢耽误此姑娘前途。
此时,师祖本以为紫苑姑娘就此忘情,可上天就是造化弄人,紫苑姑娘是性情中人。在与师祖话别之后,回到家就病倒不起,并吩咐家人不允许告诉师祖,说道:“如我就此一命归天,我要让他也含恨终身。” 正像当时唐朝李白的诗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他还是恨己。
自古红颜多薄命,有一天紫苑姑娘因病含恨去世,但就在她去世之前的一夜里,府里的丫鬟半夜起来看到紫苑姑娘身穿红色嫁衣,在床榻的墙上留下一段话:
“伊人憔悴,无语凝噎,爱恨相续,幽恨难禁,生又何干?死又何干?凌君令紫苑幽恨死于此,我着嫁衣而卒,我恨不散,日后门派必遭别离之苦。”

百度搜索 茅山隐修士之客到叩门 天涯 茅山隐修士之客到叩门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茅山隐修士之客到叩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汉卿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汉卿子并收藏茅山隐修士之客到叩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