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九州寻灵记 天涯 九州寻灵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在蒲塘里村的最东边,有一处伸向河中心的小尖咀,这里是蒲塘里的墓园。自从蒲塘里人在这里定居以来,所有的亡人,在死去之后,都会安葬在这里。
现在,这个蒲塘里,其实已经成为一个灵类与人类杂处的村落。
整个九州国,也都成了人类与灵类杂处的区域了。
在人类的肉眼看不到的地方,还存在着神族与仙家。
这些神族与仙家,灵类是能看到的。灵类用自己的灵识,能够看到神族与仙家的一切活动。
当然,有意思的是,人类知道有神与仙的存在,却不知道有灵类的存在。人类与灵类群居杂处,灵类就生活在人类之中,然而,悲哀的是,人类不识灵类,灵类却知道和他们相处的庞大的人类,并能够一眼看出人类中谁极具灵性、谁毫无灵识。
人类将灵类、神族与仙家带给他们的灾难,都叫做命运。现在这年头,整个天行星,所有的国家,都似乎没有了阻碍,逆灵族人也都渗透到了各个区域,逆灵族人跟灵族人不同,逆灵族也不断地祸及人类,人类同样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命运,从来没有想到,这是其他族类的伤害。
即便是人类自己给自己造成的伤害,人类也谓之命运。
说起来,人类可怜,是一种最不能认识自己也不能认识世界的一种族类。
譬如,在蒲塘里,人类就无法明白我们这里就要出场的主人公之一的方芥舟。
从人类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小尖咀的北边,是一条小河。河的北岸,一条通向墓地的路旁,是一个看护这墓园的草庐。草庐的主人就是方芥舟。
这个叫方芥舟的男人,五十多岁。三十多年来,他基本上就是在这墓庐里度过的。
也就是说,他在这里,已经待了三十多年。
他一直在守护着他的母亲的坟墓。
几十年来,他一直在守护着他的母亲的灵墓。
方芥舟三十多年来,每天都要到他的母亲坟墓上。他到母亲的坟上,要么是捡拾掉荒草,要么就是为坟墓前的鲜花整枝、洒水。逢年过节,他会为母亲办上一桌饭菜祭供,遇上母亲的周年忌,他更是要大操大办一下,并且叫上他的几个哥哥,几家人一起来为母亲上供。
当然,他在村子里是有一处房子的。但是,自从他在母亲的坟墓边上起了三间墓庐,他便每天都会来。母亲去世后的三年里,他基本上都是睡在这个墓庐里的,斋戒、沐浴、读书,跟九州国的古代礼制不差半点分毫。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他虽然住回到了自己的房子里,但是每天都要来这里看一看,坐一坐,待上好一阵子。
有时候,还会坐到母亲的坟前,点上一根烟,像是陪母亲说一阵子话似的。
一个当年二十岁不到的青年,就这样,在这墓园边上,为他的母亲守灵、护灵三十多年,完完全全地走过了他的青年时代,迎来了他的中年人生。
现在,他差不多是一个快年近花甲的小老头了。
你很难想象,他就这样一个人,对外面的世界一点儿也不动心,安安稳稳地生活在蒲塘里,风雨无阻地每天到墓庐里替母亲守灵、护灵。像他这个年龄的蒲塘里人,出去打工的,做生意的,办厂的,实在太多了,发了大财再也不回蒲塘里的人也多。可是,这个方芥舟,却是风雨不动安如山地守灵、护灵。
这一下,就是三十多年。
所有蒲塘里的人都知道,这个方芥舟,其实是个有点本事的,只要出去混,总能混出个头来,
人们一直奇怪,这个方芥舟,为什么就一直不肯走出这蒲塘里半步,从来没有人看到他出门,连走亲戚的事儿也似乎从来没有过。
为母亲守灵、护灵,用得着这样吗?这是差不多把自己的一生都搭进去了。他这样守灵、护灵,恐怕会让死去的先人不安的吧?没有哪一个先人希望儿女这样打发自己的人生的。毕竟,代际传承,上辈人总是希望晚辈更有出息,这才是光宗耀祖、光大门楣。
但真要细细考究,方家人,除了方子樾出去读了维扬的高中,后来去到了金陵读了他的大学,其他方氏门族的人,好像都没有出过什么门。方家一直就在蒲塘里待着,好像都是有意在陪方芥舟守灵、护灵似的。
你看看,他们也是时时就陪方芥舟去母亲坟地那里焚香、祭拜、上供的。
只不过,所有方家人都穷不啦叽的,住的屋子又破又旧,东倒西歪的,也没有人想到要去修一下补一下的。
他们也就这样住着。
说起来,方芥舟是个高中毕业生。高中毕业那一年,他准备考大学,但是,就在考大学前的三月初,他的母亲,也就是卢素素,在一次出门到水码头边淘米时,一跤跌倒在一条水泥船的船沿上,就再也没有爬得起来。
噩耗到了学校,方芥舟拼了命地奔跑了回来,母亲已经快没气了。看到方芥舟,做母亲的才回光返照,套着方芥舟的耳朵,交代了几句话,便永远闭上了双眼。
弟兄四人,老大方五四、老二方跃进、老三方六一,和老四方芥舟,就这样,办完了丧事后,将母亲安葬到墓园。
母亲去世后,方芥舟也没有再回学校。
大哥与二哥,已经分家于开,另过日子,方芥舟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他们当然什么话都没有。这是老四自己的事,老四自己作主。老父亲方德麟原是个当兵的出身,跟着共生社的军队,在九州国的国土上跑了大半圈,将国士社的部队打跑到了海外,这之后,他也便回到地方上,先是在维扬,接着到了楚水,然后到了水廓,再最后回到了故乡蒲塘里。一直在走着下坡路。
现在,连在蒲塘里混到的一份差事也丢了,成天看书。听说,现在又沉迷在《易经》里。经常看得入迷,饭都不要吃,他也不烧饭给他那个还活在人世的老母亲。倒反而有时候,那个瞎头闭眼的老母亲,反而做出饭来给他吃。
方家的主妇卢素素去世那一年,家已经是穷得家徒三壁了。还有一面墙,是卢素素死的那一天夜里倒掉的。那一夜,狂风暴雨,竟然就把个墙撼动得晃动了,接着,就是一声巨响,西北面的那面墙,向外扑倒。真要是向里扑进来,方芥舟的外婆也会被压死。
安葬了母亲,方芥舟便在墓园北边的河边,用几根树棍子,几捆稻草,弄了一些土坯,起了这幢墓庐。小小的三间墓庐,就他一个人,静静地为母亲守丧三年。
偶尔,他的哥哥们也会来。
他们的父亲,也就是那个叫方德麟的老人,也会来。
三年后,方芥舟从那间墓庐里走出来,住回到老父亲和三哥方六一住的那幢破草房子里。
又隔了几年,方芥舟二十大几的时候,终于结婚了。一个当年的高中女同学,叫舒君君,找到了蒲塘里,说是要嫁给方芥舟。
方家那时候是太穷了,穷得叮当响。方家的老三,就没有能找到老婆。哪里会有女孩子嫁到这个家里来呢?
可是,没有想到,这方芥舟还真就有福气,找到了这样的老婆。人家既不要彩礼,也不要金银,甚至连个风风光光的婚礼都不要,就在那个四面通风的屋子里,跟方芥舟结了婚。
结婚的时候,也就放了几个爆竹,给来看他们结婚的蒲塘里人发了几颗糖。这就算全部的仪式了。
有当年与方芥舟同学的人认出了这个女孩子,说,确实是方芥舟当年的高中女同学,一个班的。不过,认得的人,觉得不可思议,这是哪里对哪里了?这舒君君可是上过大学的人,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水廓中学做老师。有那么多那么好的人家她不嫁,偏要嫁给又穷连高中都没能读完的方芥舟。这真是下嫁了啊!
这让人想不通了。
原来以为再怎么说,这老四肯定要等老三找到人了成了家了,才会想办法找人的,没想到,他倒先结了婚。
当初,这个方家老四,都快三十岁了,都没有能说得上老婆。四邻八村的女孩子,一听到方芥舟这个名字,都直摇头,表示:不嫁!本姑娘不嫁那样的人。太穷了。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爬起来的样子。都穷得掉底了。
看看,这方芥舟还真的撞上了大运,竟然娶到了这么好的姑娘做老婆。真是奇了。
全蒲塘里人都来看西洋景儿。羡慕方芥舟啊,你看看,他一个高中毕业生,高考落榜生,竟然娶到了一个非常漂亮、上过大学的老婆。
还有更让人眼气的。蒲塘里那些与方芥舟同学过的人说,这舒君君,不是本地人,当年,他们舒家是下放到水廓这里的。舒家原来就是维扬人,那可是大城市啊!舒君君读完了高中,便和家人一起,又回到了维扬。
这真是让人想不通啊!这个舒君君,这个大城市的姑娘,竟然愿意嫁给乡巴佬方芥舟。而且,你看看,两口子,一副恩恩爱爱的样子。
这方芥舟,是什么福气啊?
方芥舟就是在那间破茅草棚里结婚的。结了婚,他才从破茅屋里搬了出来,自己在村子的东南角上,搭建了三间草房子。
这下,老房子里,便只有方德麟的老母亲、方德麟本人和方六一住着了。
为什么要在东南角上搭这个房子呢?方芥舟回答人家的理由是,这样,更靠近母亲的坟地,来往墓庐更方便些。
两口子结婚一年后,有了儿子方子樾。
这时候,三哥方六一还没有找上老婆。老大五四、老二跃进,当然儿女都已经很大了,都能打酱油了。
这个方子樾跟他的父亲不一样了,先是在蒲塘小学读书,后来蒲塘小学撤并到了水廓镇,他便到水廓中心小学读书,每天早出晚归,回到家里。母亲也和他一样,早出晚归。一个在小学里读书,一个在中学里教书。
方子樾这一路读下去,年年是个好学生。高中竟然考到了维扬中学。
这一来,舒君君便想方设法调回到了维扬,也进了维扬中学,一边教书,一边陪儿子读书。反正,舒家就在维扬。舒家老爷子想方设法把女儿调了回来。
方子樾高中毕业后,考到了金陵大学。又是一路读下去,一直读到博士。
舒君君则一直在维扬中学待着,总不能再跟着去金陵大学看着方子樾吧?再说了,方子樾这样的年轻人,也不需要一个做妈妈的跟在后面了。
当年,舒君君调到维扬中学的时候,有人传言了:“瞧吧,这方芥舟,到底还是个没出息的人,拴不住老婆,人家舒家大姑娘,看来是再不会回蒲塘里了。人家好端端地在城里生活、工作,要回这个蒲塘里干什么?要守着方家老四那幢一样是四面通风的房子干什么?”
但传言归传言,却没有听到舒君君在维扬城有了其他男人的话,更没有听说她与方芥舟离婚了。
不但没有听到这引起传言与消息,看到的反而是舒君君只要逢年过节,都会回来,甚至连周末都会回来。
于是就有人说了:“你看看,人家到底恩爱。到底是中学时候对上眼的。结发夫妻,就是结发夫妻。”
你听听,什么话都让蒲塘里人给说了。

百度搜索 九州寻灵记 天涯 九州寻灵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九州寻灵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四阿哥鲁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四阿哥鲁麟并收藏九州寻灵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