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野庄风云 天涯 或 野庄风云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任德民领着小儿子郝景芳上完香就要回家,郝景芳缠着母亲要在小寺后院看练武,任德民不同意执意回家,心的话,看那有嘛用。可景芳不那么认为,他看见一个个练武之人,善战腾挪,身轻如燕,刀剑棍戟,挥动起来,周遭护严,球似的刀光剑影在地上滚来滚去。小景芳看得入迷了,有时家里大人还得来叫。母亲实在拗不过景芳,就说,看就离远点,别伤着,结记着早点回家。知道了,景芳答道。小寺与他家几十步远,五岁的景芳好几次在外玩累了,就是自己一个人回的家。景芳有个挨接到哥哥叫郝景华,就是马龙海得意弟子,景华个子并不高,喝号小娃子。本来乡下喝号都带有“洛”字,比如洛冰,洛擎,洛一等等,可独独景华喝号小娃子呢?原来的某一天,村里晃锣的在街里转来转去,嘴里一直喊着,各位乡亲请注意,村公所有活动了,谁家老人想喝号,就赶紧到村公所免费喝号去。村民们获悉后,不约而同来到村公所,只见村公所几个戴叉子眼镜的在张罗这件事。来,给我喝个嘛号好焉?一个头上箍挪着白羊肚手巾的中年人走了进来问道。喝号发起人李洛海问了一句,你叫玉柱是吧?这个中年人点了点头,嗯了一声。记录的,翻字典的,八卦的拆字的,几个人的眼光互相对碰了起来。你叫洛青吧!占八卦拆字的那个忽闪着小眼睛说道。为嘛焉?这个中年人问道,有嘛讲究?有句话说得好:叫青天白玉柱,洛青就这麽来的。管查字典的,头戴黑色瓜皮帽,带着的眼镜架在鼻尖上,眼光从镜子上面射出来,说“青”是一种颜色,不能让人活化,我看叫“上敬下手那个擎挺不错的,有担当,敢作敢为。众人一听,啧啧称赞。就这样,好几个人喝了号,高高兴兴地走了。说是喝号不要钱,可人家都有礼貌懂规矩,每人都多少带点心意,尝果(花生),西红柿,烟,酒等等,也是慰藉喝号这几个人。几个喝号人刚要打下得儿,门开了,可看不见人,及至脑袋瓜出现众人眼前是,原来是个小孩子,小个子径直走到喝号人跟前,说我要喝个号。发起人说,你这麽点个,不给喝号。小个子也不争辩就悻悻地回家了。这个小个子不是别人,正是郝景华,当时景华已成婚了,还是武术名家马龙海得意大徒。一天,景华练武使慌(累)了,脱下行头,拽下脚上的袜子,手里刚提留起来,突然,灵光一闪,说袜子呀,小袜子,我何不就叫小娃子呢?此语一出,便四邻皆知,时间不长,景华这个小娃子的喝号便传开了。别看景华个子小(有一米五左右),他担水还有一绝,每只铁桶能盛百十斤水,这二百斤水,一般人担不起来,村里有一个大胖子自恃力大无比,能掀起三百斤的大碌碡,可担起水来就掌握不好平衡,走路跌跌撞撞,走不远就撂挑子了,还使慌的不了不了。景华则不然,担起水来轻快,嘴里还哼着河北梆子《打渔杀家》,那快乐劲头一上来,担水肩膀一怂,担丈就换到另一肩膀上,悠哉悠哉,滴水未洒。
郝景华擅长三节棍,舞动起来一团风,嗖嗖地响,身子就像舞动的龙。每次对打都是膀大腰圆的大个子,可一阵较量下来,大个子们一个个累的呼歇子喘气,景华还一个劲地向师哥师弟们叫板。景华还有一手,翻跟头。一次,在藁城县城举办比武大会,并不起嘴眼子的景华打得对手凄厉跨查,唉唉呀呀,落败下来。景华余犹未尽,与各个武术高手比赛倒射背(后空翻),从城墙上头,沿着台阶向下打,看谁能一连气地打下来。一场比赛下来,景华身轻如灵猿,每一个着力点,悄无声息。景芳看见哥哥在练武场上,拿着比他自己还长的白栏杆(哨棒)在广场上习武,提腿,收臀,一手掂着杆头,缓缓地旋转。突然,一个收身,白栏杆旋成了白玉盘,刷刷声连成一片,接着继续发力,白栏杆神出鬼没,一会似星星点灯,一会象万朵绽放梨花,影影绰绰。景芳看得目不暇接,眼镜瞪得溜圆。
众弟子一个个精神抖搂,各逞其能,倾心投入认真地练习着功课。好不热闹!
百度搜索 野庄风云 天涯 或 野庄风云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