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山听 天涯 或 山听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a#修行有很多种,没有什么谁好谁不好之分。大体上可以分为文化的、身体的和灵魂的。它们中又分许多种,比方说在文化的修行中,就有思想的、道德的、艺术的等等。我觉得但凡要好好做好一件事,都可以说是修行。
#那你的修行是什么呢,师兄?
#我的修行类似于逃避,逃避一切,包括逃避自己。
#这听起来很可悲。
#这并不是一种积极的修行。我记得和你说过,我不修行。
#你能大体上描述一下你的修行吗?
#这种修行的核心只有一个字:空。
#这并不新鲜,很多人都在修“空”啊。
#我跟他们不一样,他们有进取心,我没有。我所谓的修行,只是逃避不好的感受而已。别人修空,是要认识空,理解空,从而进一步认识人生,认识世界。我不一样。我把“空”当成自己的避风港,当成一个乡间别墅,用它来调养自己。
#那就是说,你并不经常呆在“空”里?
#对,在那里呆的时间长了,会呆出毛病来。说到这里,我又要拿轴来打比方了。空和不空,有相和无相,是一条轴上的两个极端。在这两个极端上,任何人都不可能生存。人只能呆在它们之间。但大多数人都靠近“有”的这一端。而有和无,各自又是不一样的,其中又分为许多内容。“有”中的内容就不用说了,形形**,纷繁复杂,不一而足。需要说明的是,空和无也是如此。你也可以说相对于纷繁复杂的有,也有对应的纷繁复杂的无。我并不认为这些无有高下之分,对错之别。任何对象都是一条轴,都有它的两端,你也可以说它们都有有和无。
#你的空的内容是什么呢,师兄?
#说到空,你可以认为是:凡所有相,眼耳鼻舌身意都丢弃。也就是说弃掉人的感受,包括你对对象的意识感受。
#听起来这有点儿危险呀,师兄。
#不是“有点儿危险”,而是很危险——如果你走极端的话。要认识到,人所能待的空应该处在一条叫做“空-有”的轴上,而不是在一个极端上。你得在这条轴上找平衡,根据自己的一切情况找到两端之间适合的点。这并不容易。在这条轴上,我是偏向于空的,因为我想很方便地靠近空的一端。我说过那里是我的避风港,我的乡间别墅。
#你为什么那么偏爱空呢?
#因为有和相,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腐蚀剂,我不能离它太近。我知道你又要问了,为什么我又离不开他们。这是因为空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分解的力量,它就像一把刀,切断了我和这个世界的联系,令我悲伤甚至绝望。我需要的是一种均衡,就像一个平稳的避风港。那就是我的平衡空,静稳空。处在这个平衡空、静稳空里,我会用有和相来聚拢自己。有时我想象自己是站在空的这一边,远远地看着有,轻轻地把自己聚集着。一旦在有和相中积累了过多的腐蚀剂,就赶紧回到我的避风港,把它们清除掉。
#你的这些解释太繁琐,太绕,什么远了近了轴了刀子了,那么多的比喻反而令人摸不着头脑。
#你有什么更好的解释吗?
#我想这样说更简明:在世而不入世。就像我,在那个世界上游走,但不跟他们掺和。
#我跟你还是不一样。我并不在那个世上。
#但你活得很痛苦,很累,师兄。
#是啊,待在有中痛苦,待在空中绝望,要不怎么说这个身体是个麻烦呢。
#我不会像你那样活得这么无聊,这么没有意义的,师兄。
b
#那么你的修行是什么呢,师弟?
#我也可以说自己在修空,但我的空和你的空不一样。我所说的空是相对空……
#这和我没有什么不同。相对空就是一种否定。
#是的,它是一种否定,也是一种肯定,否定和肯定相抵,负正得零,也是否定,尤其是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它给人一种绝望感。但打开这个封闭的世界,它就是一种希望。这是一个新的相对,一个未知的相对,也可以说它是一个新旧世界的相对。新旧世界并不是互相抵消的,借用你的轴来说,我会偏向于新世界的一端。
c
#一般人以为,认识到空就可以了,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然后呢?
#是啊,然后呢?
#这才是最要命的问题。如果认为世界是空,那它就是无聊的,无意义的,你对它所做的一切也都是无聊的,无意义的。包括你自己也是无聊的,无意义的,那你还修什么呢?在这种情况下,你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你怎样活着呢?
#你自己就是因为找不到不空,找不到意义,才这样无聊地活着吗?
#是啊。你找到你的空了吗?你所说的新世界在哪里?你看到了吗,或者说你证到了吗?
#我没有看到,但我证到了。那就是:相对。这很有意思,相对证到了空,也证到了不空,证到了一个新世界。
#但你所说的这个新世界,难道不也是一个空吗?
#是的,你知道它是一个空,因为它也是相对的。但是你并不知道它怎么相对,怎么空,因为你对它几乎完全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它的空就是没有意义的,遥远的。
#你现在对山下的世界就很了解吗?
#是的,我很了解:它让我厌烦透了。
#哈哈哈哈。
#你笑啥,师兄?
#你不是在世而不入世吗?怎么又厌烦了呢?看来你的这个新世界,其实也只是你的避风港而已。
百度搜索 山听 天涯 或 山听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